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403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太上皇容禀,内臣着实无意冒犯,之所以带着这么多人过来,是因为近日天气渐寒,宣府临近边境,所以越发有些天寒地冻,恐对太上皇照顾不周,所以,内臣特意命人抬了这些上好的炭火过来,供太上皇取暖。”

  “您知道,炭火沉重,内臣不得不多带些人手,不料竟让太上皇误会了,着实是内臣考虑不周。”

  朱祁镇这才注意到,在那些锦衣卫的旁边,搁着四五十筐炭火,乍听之下,舒良这个理由倒也合理。

  不过,再一细想……糊弄鬼呢?

  他这次南归,目的地是京城,在宣府驻跸最多两日,就算日夜炭火不息,也连一筐都用不了,何况这里有四五十筐。

  再者说了,就算是送炭火,直接送到后院就行了,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这分明就是舒良想要带人进来的借口!

  一念至此,朱祁镇越发感到有些不安,再次喝道。

  “既然炭火已经送到,你们还杵着做什么,还不滚出去!”

  从发现舒良闯进来开始,这已经是朱祁镇第三次出言,驱赶他带人离开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这次南归,朱祁镇自己的贴身护卫,都交给了从迤北带回来的那些人,现在再加上刘永诚带过来的,差不多有三四十人左右,全部都在院中。

  负责院外及府邸其他地方值守的,原本应该是使团带过来的护卫队,但是,过了这么久,外头都没有动静,显然,这些人要么是被舒良控制了,要么就是直接被舒良替换了。

  毕竟,在宣府城外,当着所有人的面,太上皇将“外围”护卫权,交给了舒良。

  所以实际上,现在院内,朱祁镇的身边,就只有这三四十人而已。

  这才是让他感到不安的最大原因,虽然他清楚,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舒良不敢也不可能对他做什么,但是,看着舒良背后的那一百多人,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打怵。

  然而,舒良仍没有动,皮笑肉不笑的拱手,道。

  “太上皇容禀,内臣此来,除了送炭火,的确还有件事情要办,等事情办完了,内臣自然会滚出去,不打搅太上皇的清净。”

  朱祁镇心中一沉,他就知道,舒良的目的并不单纯。

  不过这一次,还没等他开口,舒良就抢先一步,敛容肃立,自袖中拿出一份手诏,高高举过头顶,高声道。

  “圣旨到,甘肃镇守太监刘永诚接旨!”

  和之前略显轻佻的样子不同,此刻的舒良,面色肃然,态度恭谨之极。

  但是,朱祁镇听到这句话,却不由捏紧了拳头。

  果然如此!

  他早就想到,调刘永诚过来,可能会让他遭到诘问,但是,他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还没等他到达京城,圣旨就已经到了。

  显然,刘永诚自己也清楚如今的局面,他默默的朝着朱祁镇深深一拜,然后大步向前,来到舒良的面前,跪倒在地,道。

  “内臣刘永诚,听旨。”

  与此同时,跟着刘永诚过来的那十几个护卫,也默默的收起刀剑,跪倒在地。

  然而,舒良却并没有急着宣旨。

  他单手高举着圣旨,眼神却在四周扫视,最终定在了朱祁镇面前的二十多个蒙古护卫的身上。

  旋即,舒良开口道。

  “太上皇容禀,在宣旨之前,内臣有一句话,斗胆发问。”

  “之前在大同城前,****言,您如今的贴身护卫,是瓦剌太师也先所赠,从今往后,他们便脱去蒙古身份,成为大明子民,侍奉太上皇身侧,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朱祁镇有些诧异,不知道舒良突然问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接受二十几个蒙古人的投降,授予他们明人的身份,这点权力他还是有的。

  不然的话,在大同城外,于谦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放过这件事。

  他就不信,舒良还能因为这件事情,将他怎么样。

  不过,他这次学精了,在没摸清楚舒良到底要做什么之前,他决定闭口不言,保持沉默。

  只是,朱祁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舒良也并不需要他回答。

  眼瞧着眼前的太上皇不说话,舒良便直接当他是默认了。

  于是,舒良眼神发冷,望着那二十几个持刀的护卫,厉声喝道。

  “尔等如今既然是大明子民,见到天子圣旨,为何不跪?”

  听到这句话,朱祁镇隐约意识到了什么,但是还没等他想明白,最前头那个持刀的蒙古护卫首领,便已经操着不算流利的汉话生硬的开口,道。

  “我们奉太师之命,是太上皇的护卫,只听太上皇的命令,也只跪太上皇!”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舒良心中再度对于天子佩服的五体投地,心中不由想起了,天子在接到于少保那份禀奏的时候,所下的论断。

  “这些蒙古护卫,看似是听从太上皇调遣,但是实际上,他们骨子里还是认可自己是蒙古人,尤其是,他们之前是也先的亲卫,心中必然倨傲,这一点,从他们自作主张拦下李贤,就可以看的明明白白……”

  太上皇想要授予他们明人的身份,却忘了一件事情。

  大明的确有用外族将领的前例,但是,那都是一两代人,兢兢业业为大明效忠,在战场上生死搏杀,证明了自己的人,才会得到这份殊荣。

  这些人本身,就是十分渴望明人的身份,对大明的认同感极高的。

  可也先送过来的这些护卫……

  “放肆!”

  冷笑一声,舒良上前一步,厉声喝道。

  “尔等既是太上皇贴身护卫,自然便是大明子民,身为大明子民,见圣旨而不跪,实乃其心不轨,来人,将这帮无君无父的贼子,统统拿下!”

  于是,早就准备好的锦衣卫,顿时抽刀出鞘,眼瞧着就要扑上去。

  “住手!”

  见此状况,朱祁镇终于明白了舒良的用意,但是,不得不说,舒良的这套逻辑,十分完整,所以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迟疑道。

  “舒良,他们这些人……”

  “太上皇陛下!”

  不过,朱祁镇才说了半句,就被舒良开口打断。

  这是他们见面以来,舒良第一次这样明目张胆的打断他,同时,也是舒良第一次称他为“陛下”,尽管,强硬的口气让人很不舒服。

  舒良叫了一句之后,脸上又挂起了那副公式化的笑容,道。

  “内臣之前在宫中侍奉时,有幸随侍在皇爷身边,聆听教诲,有一句话,让内臣印象深刻。”

  “皇爷说,在这世上,不论是尊贵的天子,还是贩夫走卒,都有自己要守的规矩。”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圣旨在上,除您和两宫皇太后之外,大明境内无论是谁,见者皆需跪迎,此乃礼数。”

  “若人人都肆无忌惮,视旨意如无物,这天下,岂非要乱了套?”

  “太上皇,您觉得呢?”



第508章 规矩

  总兵府中。

  舒良手捧着圣旨,词锋却犀利的很。

  最后的一句话,他将“旨意”两个字,咬的很重。

  所谓旨意,即可以是皇帝的旨意,也可以是太上皇的旨意。

  朱祁镇于是想起,从见面以来,舒良一直都在有意无意的强调,他不敢“违抗”太上皇的旨意。

  现在他才明白,舒良这是在为现在做铺垫。

  换句话说,如果现在这些蒙古人,依旧拒绝跪拜,按舒良说的,“视旨意如无物”。

  那么,少不得他舒公公,也要有样学样了。

  这是威胁!明晃晃的威胁!

  朱祁镇的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的,但是舒良却不管他,继续不紧不慢的开口道。

  “太上皇,您既赐了他们明人身份,他们自当敬畏君父,见圣旨大礼参拜。”

  “如若,他们依旧觉得自己是蒙古部下,那么看在他们护卫太上皇南归的份上,内臣也可网开一面,只不过,需得驱逐出宣府。”

  “当然,如果既不愿下跪臣服,也不愿离开宣府,内臣只能将其视为裹挟太上皇的贼子,就地格杀!”

  图穷匕见,舒良终于真正露出了他的獠牙。

  要么,下跪听旨!

  要么,滚出宣府!

  东厂提督的跋扈,在这一刻,显露无遗。

  朱祁镇神色阴晴不定。

  下跪听旨,就等于放下武器,任由舒良施为。

  可若是不跪,舒良费劲心思的围府闯宫,带进来的一百多锦衣卫,也不是光会站着不动的。

  在这里,可没有众目睽睽的群臣和官军,更遑论,舒良其实是站着理的。

  所以一时之间,朱祁镇也有些难以决断。

  但是他没决定,最前头那个蒙古护卫的统领,已经再次操着生硬的汉话,开口道。

  “我们是奉太师命护送太上皇,只跪太上皇!”

  和朱祁镇早已听过舒良的名声不同,这些蒙古护卫,都是也先帐下的亲卫,他们见过大明的使节,因为心有顾忌,所以处处让步的场面。

  所以,在他们心中,下意识的觉得,只要有朱祁镇在手,明人就不敢放肆。

  正因如此,那两个领头的蒙古护卫,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嚣张跋扈,口气狂妄。

  但是,舒良可不会惯着他们!

  眼见那个蒙古统领再次口出狂言,舒良脸色一沉,轻轻地挥了挥手,身后地锦衣卫立马就扑了上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4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3/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