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439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闻言,孙太后的情绪又有些低落,轻轻的叹了口气,问道。

  “你,见过皇后了?”

  朱祁镇沉默着点头,神色同样十分复杂,有心疼,也有愧疚。

  虽然他只跟钱皇后短暂的叙话了不到一刻钟,但是,从对方的一举一动当中,他无不能看到,这个女子对自己的一片深情,也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一年之中,她所受的苦,不比自己的小。

  炉子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孙太后也默不作声,良久之后,她终于开口,道。

  “往日里,哀家总觉得钱氏无用,但,她有百般不好,可对你的一片深情,却值过一切,她是个好媳妇,弄成今天这个样子,也是因为担忧你,所以,你……莫要辜负她。”

  朱祁镇重重的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暖炉,起身一拜,道。

  “母后放心,迤北一行,朕更知世间人情冷暖,深情难得,皇后是朕发妻,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朕都会对她倾心相待,朕活着一日,便一日不会辜负她分毫。”

  这番话说的郑重,总算是让孙太后轻轻颔首,道:“如此便好,你今日忙碌了一天,莫要站着了,坐。”

  于是,朱祁镇再度在对面坐下,又聊了些闲话,孙太后方提起了正事,道。

  “如今你既回了京城,往后咱们母子俩,有的是时间说话,今日时间不早,哀家有两件要紧事要问你。”

  见此状况,朱祁镇也打起了精神,坐直了身子,道:“母后请讲。”

  孙太后挥了挥手,让王瑾将无关的宫女内侍都带了下去,然后,方开口道。

  “头一件,是关于南宫的,如今你既居南宫,侍奉的人手自然要仔细挑选,有些事情……不可不防,贴身侍奉的,哀家都挑选好了,虽然只有十几个,但都是忠心可靠,贴心能干的,你一会带走便是。”

  “但是,你身在南宫,总要有个主事的人,方便很多事情代你去办,可如今,宫中你曾经信重的宦官,大都不在了,所以,这个人到底选谁,你得拿个主意。”

  闻言,朱祁镇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的确是个问题,偌大一个南宫,总是需要一个管事太监的,这个人如果得力,可以帮他处理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事情,让他省心的多。

  但是,正如孙太后所说,他曾经熟悉信任的宦官,如今被打杀的打杀,流放的流放,宫里他还认识的宦官,也没有几个了,更不要说得力的。

  要是有这样的人,早在他北征之前就被提拔起来了,哪会等到现在。

  这个时候,一旁的王瑾忽而道:“陛下,娘娘,奴婢想起一人,或许能堪驱使。”

  “谁?”孙太后和朱祁镇同时开口问道。

  王瑾躬着身子,吐出一个名字,道。

  “阮浪!”

  朱祁镇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才勉强有那么一点印象,问道:“朕记得这个人,似乎,早年间曾在朕的身边近侍?”

  这其实也不怪他健忘,实在是时间有些过于久远了。

  说起来,这个阮浪也算是和他一起长大的宦官,是当初先皇派来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宦官之一。

  但是后来,因为他和王振并不对付,而朱祁镇又将王振视为半师,所以找了个机会,王振就把他丢到御用监去坐冷板凳了。

  要论熟悉,朱祁镇的确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倒是孙太后有些印象,道:“这个人哀家记得,当初先皇亲自给太子挑选的侍奉宦官,为人老实忠厚,虽然能力不算出众,但是总算是做事还算妥帖。”

  提起阮浪,就不得不提起金英。

  当初,京师动荡,郕王窥伺大位,行逼宫之事,孙太后被逼的节节败退,金英就曾经建议过,让她保下王瑾和阮浪二人。

  虽然,后来发生了诸多事情,对于金英,孙太后也有了诸多不同的看法。

  但是,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她还是相信金英的判断的,毕竟,王瑾到现在为止,都很是得用。

  何况,阮浪当初是先皇挑选的,当时,先皇对于还是太子的朱祁镇十分看重,挑选侍奉的人,自然是慎之又慎,所以,无论能力如何,至少这个人,人品是可信的。

  这对于眼下的朱祁镇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只是短短的交谈了几句,但是孙太后能够感受到,自己这个儿子,言语之间,对于王振虽然有怨恨,可并不算深。

  多年的侍奉和教导之情,他始终还是没能撇开,又或者,那场土木之役,还有别的隐情……

  这些事情,孙太后不愿去多想,但是,她却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身边,再出现一个如王振般野心勃勃的志大才疏之辈。

  阮浪这么多年来,低调处事,任劳任怨,又是先皇挑选,忠心可靠,正是上佳的人选。

  孙太后想了想,道:“眼下可用的人手不多,这个阮浪既然可用,早年间又在你身边随侍过,不妨暂且将他带进南宫,你觉得如何?”

  朱祁镇本也就没有什么太心仪的人选,略一思忖,便答应了下来,道:“听母后的。”

  阮浪不过是一个御用监少监,但是,实在不是有存在感很强的内宦。

  后宫之事虽然如今是汪皇后做主,但是,孙太后总归是身份摆在那的,她想要要人,不是什么大事。

  何况,这和舒良的事情不同,朱祁镇要舒良,摆明了就是要整死他。

  但是,孙太后要阮浪,却是要重用,这件事情,就算是传出去,也是光明正大的。

  于是,这件事情,便这么被定下来。

  不过,这只是碟开胃菜,南宫的管事太监虽然说不好找,但总归是后宫之事,对于孙太后来说不算难,她真正为难的是……

  “回来的路上,任礼应该同你说了,皇帝特意组了一支新的京卫,用来‘护卫’南宫,这件事情,哀家有些拿不准主意,所以想问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543章 好像忽略了什么

  说这话,孙太后又将当时在慈宁宫中,她和朱祁钰以及焦敬先后的对话和看法说了一遍。

  “外朝的政事,母后着实操持不来,焦驸马说,那支京卫的统领,不能是哀家的心腹,否则一来,会惹来外朝非议,二来,万一出什么事,南宫上下明面上都是哀家安排的人,你那弟弟,就可以从容脱身。”

  “理的确是这个理,但是,京卫毕竟负责护卫宫禁,哀家总觉得,还是自己人用起来更放心,你觉得呢?”

  对于焦敬,孙太后当然是信任的。

  但是,很多的事情,她对于焦敬的想法和看法,却并不能完全认同,只不过,出于信任,同时,她自己的确对外朝的很多事情都并不了解,所以哪怕不够认同,但只要不是什么特别紧要的事务,她都选择听焦敬的。

  京卫的事情,自然也是如此。

  焦敬劝她,孙太后也听,但是她心里头,总是觉得不安。

  现如今,儿子回来了,她总算是能够松一口气,这些事情,朱祁镇当了多年的皇帝,自然比她要熟悉的多。

  涉及到自己的安全问题,朱祁镇自然也是慎重的很。

  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他开口道。

  “焦驸马考虑的不无道理,但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无论朕怎么做,该来的明枪暗箭,都不会少,就算这个南宫的京卫统领,不是母后安排的人,真的出了什么事,也必定能有无数的理由来搪塞。”

  说着,朱祁镇脸上掠过一丝悲凉,嘴角扯起一抹自嘲般的笑意,道。

  “何况,天子之尊,想找几个甘愿扛罪状的人,又会是什么难事,所以,该拿的还是要拿。”

  所以说,有些事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也有些事情,反而只有当局者,才能真正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大同城外,朱祁镇为何顶着于谦的压力,坚持要留下那二十余个也先派来的护卫,原因就是如此。

  寄希望于别人会顾忌名声,无异于将性命交托在别人的手中。

  焦敬的说法看似有道理,但是,对于朱祁镇来说,至少南宫之中,他要自己掌握住才能放心。

  孙太后见状,也点了点头,道:“哀家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任命官员乃是政务,虽说涉及南宫,可到底哀家不变插手,只能你来做,而且,还有一个难处便是,到底该选谁?”

  “如今宫中诸多宦官被打杀,外朝的情势也不好,前些日子,皇帝调了他的两个外戚宿卫皇城,京卫中的不少人都被转调出去,想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只怕不易。”

  大明实行的是军户制度,这种制度不仅体现在地方上,也体现在京营和京卫上头,上直二十六卫,虽然普通的兵士会时常轮调,但是指挥佥事以上的武将,基本上都是承袭父职,然后在二十六卫和京营当中相互调动,属于相对比较封闭的体系。

  南宫的这支京卫虽然是刚刚成立,但是,京卫当中有的是待选的虚职武将,如果说从勋贵当中举荐的话,闹得动静有些大。

  可要是从京卫当中来选的话,就像孙太后说的,如今的京卫各指挥使,已经被换了一大半,朱祁镇曾经用过的人,大多被转调到了京营,或是干脆趁瓦剌之战时,被派去了边关戍守。

  因为是天子直属的上直二十六卫,所以,这种调动朱祁钰做起来很容易,他也不是一大批一大批的撤换,而是一个个的调动,所以,当孙太后意识到的时候,局面已经形成了。

  朱祁镇皱着眉头,思索片刻,问道:“朕记得,孟瑛的长子孟俊,是承袭了京卫指挥使一职的,这个人应当可用。”

  “当初,孟瑛受他大哥孟贤阴谋拥立赵简王图谋东宫之事的牵连,被夺去了爵位,是父皇将他恩赦,并且重新重用,朕在东宫的时候,孟俊曾经做过朕的勋卫,是个忠心的人,不过,此人武功不行,能力也不大足用。”

  “还有就是锦衣卫的带俸指挥同知,叫吴良的,此人机敏有加,之前王师王振曾跟朕提过他,但是此人性格暴躁,所以朕当初没用。”

  “再有就是,神武左卫指挥佥事于广,他是京卫世家出身,骑射工夫了得,而且娶得是薛家的女儿,忠心可以保证,但是,官位不够高”

  相对于孙太后,朱祁镇明显对于京卫以及军中的事务,要了解的多。

  短短片刻,他就从记忆里面翻出了好几个备选的人物。

  只不过对于这几个人,孙太后却是一脸茫然,愣了愣,她开口道。

  “你心中有数便是,此事虽是政务,但是外朝那边难度不算大,毕竟,当初你那弟弟,已经将话放出去了,你若是定好了,回头叫任礼上一道奏本,应当不算什么难事。”

  所以说,对于英国公府等一干人来说,朱祁镇这个太上皇的存在,其实就是一杆旗帜。

  虽然如今朱祁镇已经宣布不再“干预大政”,但是,他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放出属于自己的政治信号,正面干涉是做不到的,可侧面影响却还可以。

  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天子明显对英国公府一系的人马十分厌恶的时候,这种影响就显得极为关键了。

  往小了说,他们和太上皇绑在一起,天子要动他们,就是在向朝臣放出信号,在打压太上皇,往大了说,太上皇在,可以帮助他们稳住人心,毕竟,还有东宫!

  而这恰好,就是孙太后接下来打算说的。

  “南宫的事情,不算困难,毕竟你刚刚归朝,武百官的目光还聚在南宫,所以,这个时候提出一些要求,不难办到,毕竟,那是你的寝宫,皇帝就算再过分,也不能完全罔顾你的意思。”

  “不过,深哥那边,只怕就不容易了”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孙太后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南宫的事情,对于朱祁镇来说很重要,但是,在朝廷之上,其实也就是一件小事,无论用谁不用谁,对那些大臣们来说,都无关紧要。

  但是,东宫不同,储君乃是国本!

  在这件事情上,那些大臣们,是绝难让步的。

  这也是孙太后在得到消息之后,用最严厉的口吻,让朱祁镇回京的原因。

  别的事情,她或许还能插手。

  但是,涉及到东宫出阁这样的大事,她毕竟是后宫之人,实在是无能为力。

  之前那次的朝会,就是一次明证。

  她不过是找了几个人来给太子开蒙而已,便引起了朝臣们那么激烈的反扑,如果说再继续干涉出阁之事的话,那么,她这个深宫太后,只怕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虽然说,那帮大臣不能真的将她怎么样,但是如此一来,她的威信必然一落千丈,之前在危难之时,毅然扶立新君的功劳,也将被消耗殆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4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9/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