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454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这一点,你记牢了!”

  前一点还好,但是后面的这两句话一说,朱瞻墡顿时猛地一抬头,脸色有些难看。

  显然,他没想到这位岷王叔祖,竟然敢说出这么犯忌讳的话。

  要知道,目前在朝中来说,明面上还是认为,是太上皇为了保全社稷,主动禅位给今上的。

  尚没有人敢如此公开的,明说太上皇是因土木之役的过错太大,所以不得不退居南宫的。

  这话要是传出去,即便是以岷王的地位,也必然是要遭到众多议论的,说不准,一顶妄议太上皇的帽子,就扣了上去了。

  所以,这位叔祖到底在想些什么。

  朱瞻墡的脸色阴晴不定,目光一时落在岷王苍老的面庞上,一时落在刚刚架着他的几个力士脚上的皂靴上……

  这个时候,朱楩也说完了话,伸手指了指,朱音埑便从地上,将朱瞻墡的那份奏疏拿了过来。

  朱楩将那奏疏收好,然后,淡淡的开口道。

  “宗人府掌宗室陈请,闻于上,所以,按规矩,你的这份奏疏,得由本王这个大宗正递到御前。”

  “你想说本王独断专行也罢,说本王仗势欺人也好,总之,要我还活着一天,你的奏疏,就过不了宗人府这一关。”

  “你若是不服,可以进宫求陛下做主,撤了本王这个大宗正。”

  “当然,前提是你要见得了陛下才行。”

  “否则,你的一应奏疏,想往上递,就等本王死了吧。”

  说着话,朱楩自嘲一笑,道。

  “不过,估计也不用等太久了……”

  言罢,也不等朱瞻墡有所反应,这位岷王爷重新起身,在朱音埑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宗学……



第556章 于谦归京

  京城,正阳门外。

  日头已经高高的升了起来,但是天气依旧十分寒冷,这两天稍稍开始回温,所以四周的积雪,有了融化的迹象。

  于是,就给几处大门带来了许多麻烦,因为积雪消融,道路泥泞,百姓出入城门甚是不便。

  远处一支队伍缓缓朝着京城靠近,中间拥着一辆马车,虽然看着古朴简单,但是,单看前头身着官差袍服的引路军士,就知道这马车当中坐的非富即贵。

  马车晃晃悠悠的往前走,在城门前停下,接着,从车上下来一个青袍官员,随后,一个绯袍老者,也在随从的搀扶下,重新踏上了京城的土地。

  “京城,终于回来了。”

  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年轻官员忍不住轻声感叹,颇有几分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两人自然就是,刚刚从宣府巡边归来的于谦和方杲。

  抬头望着正阳门三个大字,不知为何,于谦的神色也十分复杂。

  片刻之后,他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声,转身道。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你先回去歇息一下,明日随老夫进宫面见陛下。”

  方杲拱了拱手,也不推辞,道。

  “谢大人,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说罢,方杲带着自己的两个家仆,上了早就在旁边等候的软轿,很快便消失在了人流当中。

  于谦目送着方杲离开,没有回头,声音依旧平静的很,道。

  “你们也回去吧,老夫已经平安到了京城,不会有什么意外了,想必,你们此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没有人答话。

  片刻之后,护卫队伍当中,走出一个平凡普通的军士,他道。

  “大人,还是让属下等护送您回府的好,您的安全,比任何的事情都重要!”

  于谦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没有继续坚持。

  因为眼前的这个人,本就不是他能够完全如臂指使的,既然后者这么说了,那就算他再多说,也没有用。

  于是,于谦重新上了马车,晃晃悠悠的进了城。

  没过多久,就到了于府的门前。

  于谦的行程不曾保密,所以,自然早早的就有人迎候。

  城门处有,府门外也有。

  在于府的门外,于谦的长子于冕带着下人,早早的就不停的张望着,眼瞧着于谦的马车在府门前停稳,立刻便迎了上来。

  “给父亲大人请安,父亲一路风尘,辛苦了。”

  “为国效力,没什么……”

  于谦被自家儿子扶着边下马车,一边开口,不过,只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因为,在人群的后头,还有一个他没想到的人。

  “仕朝兄?”

  不知为何,于谦的脸上没有欣喜之意,反倒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番神色,自然也落在了俞士悦的眼中,他感到一阵奇怪,但是,往前迎的脚步却没有停。

  走上前来,拱手道:“廷益这数月巡边查案,着实辛苦,今日归京,老夫不请自来,你我共谋一醉,如何?”

  两人本是老友,俞士悦亲自来迎,又如此盛情相邀,本是好事。

  但是,奇怪的是,于谦的脸色却愈发的古怪,他想了想,道。

  “俞兄亲自来迎,是老夫的荣幸,不过,方才归京,一身风尘,还是改日再聚的好。”

  这下,俞士悦终于发觉到,于谦的状态有些不对。

  到底是宦海沉浮多年之辈,权衡了片刻,他便决定相信于谦,先行辞去。

  只是,他还未开口,却听得于谦再度开口,道。

  “不过,仕朝兄匆匆而来,想必是有何事,你我相交多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可以直说,不必讲如此多的繁文缛节。”

  ???

  俞士悦的脑袋上仿佛冒出了几个问号,一时之间,不知道于谦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这次过来,的确是想找于谦帮忙。

  但是,这是在大街上啊?!

  就算是周边的百姓都知道这里是兵部尚书的府邸,轻易不敢接近,但是到底,也是人多眼杂的地方。

  这种事情,怎么好在这个地方说呢?

  难不成,这于谦巡边去了几个月,把脑袋巡傻了?

  想了想,俞士悦试探着问道:“于少保,要不,还是先进府去,然后再叙?”

  然而,于谦却不给面子,道。

  “无妨,仕朝兄有话说便是了!”

  这话说的仍旧平静,但是,和于谦相交多年,俞士悦自然能够察觉的出来,他的口气当中,竟罕见的夹杂着一丝催促之意。

  沉吟片刻,俞士悦还是决定,再相信于谦一次。

  于是,他苦笑一声,道:“既然如此,那老夫也就不怕丢人,跟廷益你直说了,老夫此来,乃是为了内阁近来发生的事情,想问一问廷益的看法。”

  这话说的委婉,但是实际上,只要对最近京城当中的动向稍有认知的,都能听明白俞士悦话中的真正意思。

  最近的内阁,闹得最厉害的,自然就是俞次辅和新晋朱阁老的争端。

  而且,虽然入阁的晚,但是由于有大功劳傍身,在斗争当中,朱阁老隐约是占据上风的。

  说白了,这一回,俞士悦是来求救的。

  他在京中自然也有自己的人脉,但是,什么人脉又能比得上手握重权,且两袖清风,在士林当中也颇受赞誉的于廷益呢?

  当然,最大的原因是,这段时间下来,俞士悦的日子越发难过了。

  一方面,朱鉴在内阁当中得寸进尺,现在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政务争端了,近几日下来,俞士悦发现,送到他那的奏疏,竟然比平时少了许多。

  派中书舍人去一问,才知道很多原本该送到他这里处置的政务,都被朱鉴给拿走了。

  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内阁虽然有首辅分票,但是,毕竟每个阁臣都有独立的票拟权,很多的政务又同时横跨多个衙门,想要彻底厘清很困难。

  真的要闹起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俞士悦一个堂堂次辅,为了几本奏疏再跟朱鉴发生冲突,也平白落了下乘。

  但是,要让他就这么吞下这个闷亏,俞次辅又觉得不甘心。

  更重要的是,自从上次议定南宫护卫统领之事后,俞次辅越发觉得天心难测,有些摸不准天子的脉搏。

  众所周知,于谦是天子的心腹之臣,俞士悦更加清楚,对于天子的了解,于谦比他要深的多。

  所以,听闻了于谦回京的消息之后,他就这么急匆匆的赶过来了,却不曾想,于谦的反应这么奇怪……

  不过,俞士悦的这句话落下,于谦反倒是笑了起来,道。

  “原来是此事,既然如此,仕朝兄且先进府歇息,待老夫更衣之后,再跟仕朝兄详谈。”

  俞士悦眨了眨眼睛,不知道于谦发什么疯。

  这一前一后的,赶人留人都让你一个人给说了,一时之间,他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正犹豫着,便见到于谦的背后走出一人,面容普通,打扮也普通,但不知为何,俞士悦一看到他,就觉得此人很危险。

  而且,这种感觉刚刚还没有,但是从这个人一走出队列,蓦然间,俞士悦心头就有些不安。

  不过,这个人却没有看他,只是来到于谦的面前,抱拳行了个军礼,道。

  “大人既已安全回府,我等告退。”

  说着话,他深深鞠了一躬,随后,队伍当中又闪出来了好几个人,他们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沉默的行了个礼,然后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4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4/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