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468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子越发变得心意难测,一举一动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就拿这次的东宫出阁之事来说,哪怕今天,余俨站了出来,持如此激烈的态度反对。

  陈循依然不觉得天子在刻意阻挠太子出阁!

  这不仅仅是所谓的直觉,更是当初,还是陛下登基前后的那段时间,陈循几经观察之后,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早在天子写下那份手诏的时候,陈循就曾有疑惑,天子怎么会如此爽快?

  到后来发生的种种事件,陈循对天子越来越了解,心中也就隐隐约约有了结论。

  或许,当时天子说的是实话,如若太子没有失德之举,他老人家,真的不会动摇东宫!

  或者再直接的说,天子是真正的心怀天下,对于皇位最终的归属,并不囿于自身血脉,所以,他敢于坦坦荡荡的写下那份手诏。

  这不同于朝上不能定论的猜测,而是陈循心中依旧确定的看法。

  虽然这段时间,随着太上皇的归朝,朝中涌起了种种言论,但是陈循始终觉得,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天子没有限制东宫的意思,他老人家之所以不为东宫备府,或许,正是为了东宫着想。

  毕竟,从道理上来讲,余俨说的才是对的,过早的接触政务,对东宫的成长其实反而是不利的。

  当然,这有利于东宫地位的稳固,因为随着属官的备齐,哪怕太子尚幼,东宫势力也会渐成雏形,。

  如果这个判断成立的话,那么继续推演下去,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应当是无可无不可的。

  天子不会刻意的限制东宫,但是,也不会过分的将东宫护持在羽翼之下。

  如果朝议上,真的要为东宫备府,他老人家大概率也不会阻拦。

  因此种种,陈循才决定冒一次险。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还是有试错的机会的。

  将一切摆到台面上,反而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

  隐约当中,陈循心头还有一个猜测。

  于是,在众目睽睽当中,他索性不再遮掩,移步上前,开口道。

  “陛下,东宫出阁乃是大事,备置属官亦是重中之重,先太宗皇帝设内阁,领东宫讲读事,今内阁诸事繁重,恐难有精力,辅导太子课业,然东宫储本,不可轻忽。”

  “又今内阁之中,虽有首辅,次辅之分,首辅独掌票拟,有分票之权,次辅却惟有其名,与诸辅臣并无权异,此乃名不副实也,故臣斗胆进言,东宫方立,当有重臣辅之,内阁既有此职事,不妨令次辅兼理詹事府,以辅太子。”

  这话一出,群臣不由掀起一阵议论。

  不明真相者,觉得这位陈尚书的胆子也太大了,天子都还没开口,说要不要设詹事府呢,他这就直接举荐人选了。

  但是,真正洞悉朝中局势的人,如王翺,胡濙,陈镒等人,立刻便将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像串线一样连了起来。

  与此同时,作为被举荐的人选,俞次辅倒是有些发懵。

  太子府属下,设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三个衙门。

  其中詹事府最为重要,统管府,坊,局之政事。

  詹事府的主官,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就是“以朝廷所处分军国重事及抚谕诸蕃恩义,陈说于太子”。

  如果说,左,右春坊教导的是太子的经义课业,那么詹事府培养的就是太子的政治能力。

  正因于此,太子府詹事,往往是太子最最信任,也最最倚重的人。

  也即是在太子登基之后,俗称的“帝师”!

  正常情况下来说,太子府詹事要从六部侍郎当中来选拔,既要能力强,又要有才学,除了有出色的政治能力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年龄不能太大。

  毕竟,詹事府除了教导太子以外,更重要的是,成为太子未来朝堂上的中流砥柱。

  要是太子还没登基,詹事府就死的死亡的亡,那太子登基了用谁去?

  平心而论,俞士悦的年龄其实不算大,今年刚过六十,跟某个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大宗伯相比,妥妥的年富力强。

  但是,架不住他身边,都是一群更年轻的人。

  就算不提于谦,单是部院里面,项文曜,李实,还有邹干等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

  若是要选太子府詹事,从年龄上讲,这些人的优势大得多。

  所以,俞次辅压根就没往这上头想。

  但是,被陈循这么一提,他竟然莫名其妙的觉得……

  好像有戏?

  想起这段时间,天子对他的‘不公平’对待,再想起那天晚上,于谦信誓旦旦的说‘天子不会亏待真正为朝局尽心尽力之人’。

  于是,俞士悦的心开始“砰砰”的跳起来。

  他忽然明白过来,如果没有这段时间,他的忍气吞声,那么朝中弥漫着的,朱鉴有功不赏的舆论氛围,会一直持续下去。

  天子放任朱鉴嚣张,其实反过来,也是俞士悦的机会。

  如于谦所说,他只要持正身,立正言,行正事,走正途,那么朝野上下,包括天子在内,会看到他为大局做的牺牲。

  明明是堂堂的次辅,被一个普通阁臣欺到头上,还能够保持平常心,不卑不亢的以大局为重。

  这种德行,难道不比空有功劳,但是肆意掀起党争的某朱姓阁老,更有资格辅导太子吗?

  虽然说,如今太子府詹事这个职位,显得不那么好坐。

  但是,如果天子真的没有反对的意思的话,那……可是未来的‘帝师’之位啊!

  心头砰砰的跳,俞士悦却始终低着头,压抑着自己此刻的情绪。

  平常心,平常心。

  一切,还是要看天子的意思。

  如果天子在备府这件事情上持反对态度的话,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或者说,如果天子真的不愿意备府的话,那么,哪怕是‘帝师’的诱惑,俞次辅也不愿接下这个位置。

  然而……

  满朝喧嚣之中,在旁主持早朝的纠仪御史一声鞭响,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接着,在群臣的瞩目当中,天子纶音降下,道。

  “陈尚书所说甚是合理,准了。”

  “自即日起,太子府詹事一职,由内阁次辅兼任!”



第568章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

  大殿当中一片寂静,老大人们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是几个意思?

  短短的一句话,至少包含了两个政治信号。

  其一,天子同意了为东宫设府,不然的话,何来的“兼任太子府詹事”?

  其二,天子说的是“内阁次辅兼任”,而非“内阁次辅俞士悦兼任”。

  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是将太子府詹事和内阁次辅这个职位绑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太子出阁的时候,谁是内阁次辅,谁就是太子府詹事。

  如此一来,内阁次辅的地位,必然会大大提高,再也不是那种高不高低不低的地位了。

  尤其是在东宫有主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来说,内阁次辅的地位,完全有可能直逼执掌票拟的首辅,跃然于群辅之上。

  一言既出,满朝上下的大臣,心中念头都在疯狂转动着。

  就连朱鉴自己,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最快做出反应的,竟然是朝中年纪最大的胡濙。

  这位大宗伯听了天子的话,只犹豫了一瞬,便大步上前,道。

  “陛下,此事重大,臣斗胆请陛下明示。”

  “方才陛下所言之意,可是要重设詹事府,左,右春坊及司经局,并命内阁次辅俞士悦为太子府詹事,统领府事,以辅太子?”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起来。

  御座之上,朱祁钰依旧平静,开口道。

  “正是如此,诸位卿家觉得有何不妥?”

  底下众臣面面相觑,越发觉得圣意难测,他们原本以为,余俨出面和朱鉴对垒,是受了天子的暗示。

  但是如今……

  不少人偷偷望向余俨,却见他也是紧皱着眉头,明显有所不满。

  果不其然,接下来,余俨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先前命太子出阁而不备府,乃廷议结论,岂可如此轻易推翻?况太子年幼,备置属官虽显陛下关爱,于朝廷实为无用,请陛下三思,再过数年,待太子长成之后,再设詹事府不迟。”

  紧随在余俨后头,吏部员外郎沈敬也上前道。

  “陛下,詹事府事多繁杂,又为辅之太子所用,不可轻忽,其中官属需精挑细选,土木之役后,朝中人手紧张,故臣以为,余大人所言有理,太子殿下尚且年幼,不必急于备置属官,待数年后,朝廷人才充裕,再提不迟。”

  沈敬如今以员外郎的身份代理吏部考功司郎中,负责的正是官员的升降黜置,何况,他还是首倡太子出阁的人,这番话由他来说,再合适不过。

  于是,朝堂上的情况,忽然就变得古怪了起来。

  余俨出身郕王府,沈敬是王文的心腹,从立场上来说,这两位应该都属于天子的铁杆。

  但是,这是什么情况?

  天子都明确表示同意为太子立府,甚至就连太子府詹事的人选都定了,这两位竟然还在反对。

  难道说,这帮天子党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那也不对啊,就算是意见不统一,那也是大臣之间有争执。

  天子都一锤定音了,余俨和沈敬还在反对什么?

  还是说,天子只是假意同意,实际上希望大臣们继续反对,好顺水推舟?

  朝堂上的局势越发的波云诡谲,让人看不通透,一时之间,嘈杂的议论声再起。

  这个时候,最前端的大佬团当中,于谦往前踏了一步,一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4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8/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