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482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片刻之后,他方道。

  “廷益啊,你这个人,就是过分的操心了,吾辈读书人,虽当以天下为己任,但是,你却忘了一点……”

  话到此处,胡濙的声音停了下来,于谦下意识的抬头望着这位大宗伯,却见他老人家脸上罕见的带着几分严厉。

  随后,这位历仕数朝的老大人目不转睛的望着于谦,轻声但无比认真的道。

  “这天下,是天子的天下,这江山,是朱家的江山!”

  声音虽轻,但是落在于谦的耳中,却如惊雷炸响。

  他的拳头紧紧的攥了起来,神色一下子就变得无比复杂。

  然而,胡濙却无视他这番变化,不紧不慢的道。

  “上一位就不说了,但是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天子,乃是圣明之君,这一点,廷益你应该比老夫要清楚的多。”

  “朝堂局势,边境危机,甚至于……都是陛下该操心的事,为人臣者,需谨守本分,在当今天子治下,也必须谨守本分。”

  “陛下,才是总揽全局,心怀社稷江山之人,何处该取,何处该舍,他老人家自有分寸,廷益你只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其他一切,陛下自有安排。”

  “这一点,过往一年多发生的种种,难道还不能让廷益你看清楚吗?”

  实话实说,如果有选择的话,胡濙实在不想跟于谦讨论这种话题。

  一是不符合他谨慎的性格,二是太难受了,于谦的性格,他清楚的很,说好听了要坚持原则,说不好听,就是跟王文一样,又臭又硬的死脾气。

  要改变他的观念,必须要将道理一点点的都掰开了揉碎了,说的清清楚楚的,而且,即便如此,也未必就真的有用。

  但是,不说又没办法。

  要知道,从距离上来讲,十王府距离礼部是更近的。

  然而,镇南王却先去了兵部,然后来到了他胡濙的私宅,单是这样的一个小细节,就足以让心细如发的胡濙注意到了。

  待到看见于谦一脸别扭的样子,再听到镇南王说,他昨天进了宫,是天子特意让他去找于谦来做媒,胡濙理所当然的,也就将事情都串起来了。

  镇南王早就说了,他的时间紧张,但是,他依旧先绕路去了兵部,请最难请的于谦,自然不是出自他的本意,而是受了天子的嘱咐。

  随后他带着于谦两个人,没有奔礼部去,而是来到了胡濙的府邸,然后遣人去将胡濙唤回府中。

  那自然也是因为,有些话,在衙门里头是不好说的。

  镇南王那等心思通透之辈,自然没什么可让胡濙提点的,那么,要提点的,自然是某个不开窍的兵部尚书。

  至于提点的内容,胡濙也不用多想,天子既然找他,那么自然是希望让他帮于谦进一步认清身份和局势。

  于谦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在即将掀起整饬军屯这场风暴之前,他这种刚硬的性格,必须要加以调和。

  毋庸置疑,在明哲保身这方面,没有人比胡老大人更有发言权。

  这一点,胡濙对自己的认知非常准确。

  但是,这委实不是一个好干的差事。

  就像现在……

  “大宗伯此言差矣,这江山自然是天子的江山,但也是天下万民的江山,身为大明臣子,岂可不为大明尽力,将朝局尽付于君上一人,带来的后果还不够严重吗?”

  于谦紧紧的皱着眉头,显然,对于胡濙的这番话不怎么认同。

  然而胡濙听了他这几句话,差点气的血压都上来了。

  于谦啊于谦,不愧是你,真的是啥话都敢说!

  果然,他料的不错,跟于谦讨论这种话题,就是自找折寿!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胡老大人端起茶杯灌了一口,他这下总算是明白了,为啥这些话陛下自己不说,非要拐弯抹角的暗示他来说了。

  于谦的这番话,在他面前说了,也就罢了,但是真要是在天子面前说了,那场面可就没法想象了。

  联想起去年,好像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于谦因冒犯天子而被禁足在府。

  虽然当时胡濙不在,但是,看着于谦这副能噎死人的态度,他觉得自己能明白天子当时的心情了。

  冷静,冷静……

  长长的呼了口气,胡濙总算是压下了心绪。

  好好的想了想,他决定换个方式,问道。

  “已经过去的事,老夫不同你辩,你也莫要再提。”

  “既然你说要为大明尽力,那老夫问你,当初天子夺你提督大臣之职,你为何不据理力争?”

  “或者,你若愿意,明日老夫就上本,举荐你重掌京营,如何?”

  这明显是带着气性的话,但是,于谦却忽然沉默下来。

  是啊,为何呢?

  于谦也在问自己,答案其实不必犹疑,早在心中。

  因为,于廷益,到底不是圣人,有私心,会惊惧,会软弱,也同样,会希望自己能有光明的仕途,能有身后清名,能名垂千古。

  不愿提督京营,是因为他深恐自己权势太重,引起天子的不安。

  尽管他在看到边境糜烂之时,就已经决定将兵部握在手中,做一个朝臣们心中的“权臣”。

  但是,这和直接手握兵权是两个概念。

  兵部哪怕成了铁桶一般,只要和京营仍是两个系统,不直接提督京营,那么,他和真正的“权臣”就始终隔着一步。

  说是掩耳盗铃也罢,说是分寸拿捏也好,这一步,是如今的于谦,绝不肯跨出去的。

  “哼……”

  上首一声冷哼,于谦抬头,便看到胡濙面带愠色,淡淡的道。

  “怎么,不说话了?”

  “于廷益,于少保,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明白,天子此时让镇南王府和靖安伯府结亲,为的何曾是别人,正是为了你于廷益的安危!”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胡老大人也就懒得继续打什么机锋了,直截了当的道。

  “此次整饬军屯,牵涉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勋贵和宗室,个个都不是好惹的,那帮浑人,仗着天家血脉,丹书铁券,能干出什么来,谁也说不准。”

  “你以为你在边境遇到的事情,真的都是什么秘密吗?不过是因为没有成功,朝廷为了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已。”

  “整饬军屯,仅凭兵部,或者,仅凭朝中那么些许大臣,能成的了什么事?真的闹将起来,你就算浑身是铁,能打的了几根钉?”

  “没有可靠的勋贵和宗室支持,怎么,你是打算办完这件事情就致仕?还是,干脆连命都不要了?”

  胡老大人越说越生气,到最后索性站了起来,疾言厉色。

  “这件事情背后牵涉的这么大,本就会引动朝廷动荡,怎么,你还要趁此机会掀起文武之争,或者再搞一次削藩?”

  “这就是,你于廷益口口声声的为社稷计?”

  于谦没有说话,也不知是胡濙的那一句话触动到了他,此刻的于谦,明显神色已经不似方才那么坚定。

  胡濙在厅中来回踱了几步,总算又恢复了冷静,伸手一指仍然搁在花厅当中的几大箱子聘礼,冷冷的道。

  “老夫来告诉你,为何天子和镇南王,都如此着急,连年节都不肯过,就要将婚事操办好……”

  “因为一旦老岷王有个什么闪失,小世子至少要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两府依旧是秦晋之好,不会有丝毫的阻碍。”

  “但是,没了这桩招摇的婚事昭示你和两府的亲密关系,没有这次主婚来证明你对勋贵和宗室的善意。”

  “你,于廷益,拿什么来招架,即将到来的风暴?”



第579章 你试一试

  花厅当中沉默下来,盏中茶水已经只余温热,但是,于谦却没有动。

  倒是胡濙,一番话说完之后,重新给自己加了一杯热茶,小口小口的抿着。

  不多时,胡府的大公子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道。

  “父亲,车马已经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于是,胡濙点了点头,搁下手里的茶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重新将目光落在于谦的身上,问道。

  “于少保,你,想清楚了吗?”

  于谦的神色有些挣扎,显然,心中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诚如胡濙对于谦所下的定论一样,他这个人,一旦认定了的事情,极难更改,和外物无关,只关于心中的信念。

  于谦之信念,乃国家社稷,江山万民,为此,虽千万人,他亦可慷慨而行。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慨然赴险是于谦,心忧己身是于谦,为大义舍小情是于谦,但,重情重义,亦是于谦。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

  于谦又不是木头,从土木之役后,天子的倚重提拔,到朝会之上,天子的支持声援,再到如今苦心孤诣的安排,想要保全于他。

  种种关心爱护,于谦岂能感受不到?

  君恩似海,肝脑难报。

  “可是……”

  面对这胡濙的质问,于谦罕见的踌躇片刻,方犹豫不定的开口,然而话说了两个字,就被胡濙打断了。

  “没有可是!”

  果断的说了半句之后,胡老大人叹了口气,不复刚刚的严厉冷峭,又恢复了循循善诱的口气,声音轻缓中,带着几分艳羡和追忆的口气,道。

  “廷益,你可知得遇明主,是一件多么有幸的事情!”

  “陛下对你,亲之信之,倚之重之,处处回护于你,君前朝上,你数度冒犯,他老人家皆一笑置之。”

  “如此君恩,难道,尚不能换得你于廷益的一片信任?”

  说着,胡濙的声音转向认真,接着道。

  “自陛下登基以来,挽天倾,保社稷,兴水利,整吏治,开互市,设宗学,迎上皇,查军屯,政务一道,从无疏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4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2/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