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503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大臣们都退的差不多了,朱祁钰也就随意了许多,脸上浮起一抹笑意,朝着从头到尾都作壁上观的镇南王道。

  “叔祖这段日子,想必忙坏了吧,世子的婚事,筹备的如何了?”

  胖胖的镇南王费力的起身,拱了拱手,道。

  “劳陛下动问,有礼部胡大宗伯和兵部于少保的帮忙,已然筹备的七七八八了,只不过,时间太过仓促,着实有些委屈范家千金了。”

  闻言,一旁的范广连忙起身,道。

  “王爷此话从何说起,能够得世子垂青,是小女的福分,何谈委屈二字?”

  看着两个人相互推辞的样子,朱祁钰脸上的笑意更浓,道。

  “范都督,你也不必过谦,这桩婚事本是为了岷王太叔祖的心愿,所以准备的有些仓促,委屈了就是委屈了。”

  “不过,你且放心,这准备的虽仓促,但是皇族的威仪是不会少的,等过了年节之后,朕就命舒良跟张诚二人去帮你一块操持,成亲的时候,一定将这婚事,办成整个京城最风光的。”

  范广倒是没有料到,天子竟然会这么关心这桩婚事,一时有些愣神,没反应过来。

  不过,一旁的镇南王却是丁点都不带犹豫的,立刻就拱手谢恩,道。

  “谢陛下恩典。”

  待起了身,他胖胖的脸上早已经将眼睛挤成了一条缝,连声道。

  “不瞒陛下说,臣这段日子,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可忙坏了,毕竟是宗室娶亲,礼仪上疏忽不得,陛下能够遣两位公公前来指点,臣这可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了。”

  说着,这位镇南王搓了搓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道。

  “话说回来,陛下,前些日子,老爷子还念叨着说,宫里宝贝多,得找您讨两件来给孙媳妇压箱底儿……”

  朱祁钰眉头一挑,颇有几分忍俊不禁,但是,望着这位叔祖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

  于是,顺着他的话头,朱祁钰道。

  “这你放心,这桩婚事朕指的婚,给的赏赐一定叫太叔祖满意。”

  这次,范广倒是反应了过来,但还是迟了片刻,只能跟在镇南王的后头,一同谢恩。

  起身之后,朱祁钰脸上的笑意略收了收,道。

  “前些日子,太叔祖给朕上了一道奏疏,说要请辞大宗正之位,这件事情,叔祖可曾知晓?”



第602章 仁者之心

  提起正事,镇南王明显也认真了许多,同样敛容侍立,恭声道。

  “回陛下,臣知道,不敢欺瞒陛下,父王现在手抖的厉害,已经握不住笔了,那份请辞的奏疏,是父王口述,臣来执笔的。”

  说着话,这位胖王爷脸上浮起一抹哀伤之意,道。

  “其实,他老人家一直都在说,能够有一个为朱家尽力的机会不容易,但凡是能够操持起来,断不会上请辞的奏疏,但是……”

  “父王病的实在太重了,臣寻遍了名医,都说父王现在只凭一股执念撑着,说不定何时……所以,臣才不得不如此着急操持婚事。”

  殿中的气氛显得有些低沉下来。

  这段时间,镇南王表现在任何人面前的样子,都是喜气洋洋,充满干劲儿的,但是此刻,当他提起老岷王的病情的时候,那股浓浓的悲伤之意,却如何也掩盖不住。

  “太叔祖之心,朕自然清楚,今日召叔祖前来,除了为了你们两家的婚事,另一桩事就是关于宗人令的差事。”

  此刻殿中没有太多的人,所以,朱祁钰也不讳言,沉默了片刻,便道。

  “这段日子,有不少大臣觉得襄王素有贤名,如今又兼任着左宗正,还管着宗学,所以,觉得襄王可以继任宗人令,叔祖以为如何?”

  事实上,这种倡议早就有了。

  要知道,虽然说如今岷王才是宗人令,但是,他老人家从接掌宗人令的时候,就一直卧病。

  宗学的一应事务,基本上都是襄王这个左宗正来打理的。

  所以,朝中有不少大臣,都觉得襄王才是最适合担任这个职位的。

  只不过,毕竟是宗人府,带着一个“宗”字,那么便逃不出长幼辈分。

  作为太祖皇帝唯一在世的子嗣,老岷王只凭这一个身份,就无人可以撼动他在宗人府的地位。

  但是,岷王的请辞奏疏一上,朝中的议论就多了。

  毕竟,如今的宗人府,不再是那个空架子,管理着教授各个王府的宗子的宗学,还是需要好好重视的。

  如此一来,贤德又有能力的襄王,自然就被推举了出来。

  朱徽煣倒是没有急着回答,只是略一沉吟,道。

  “陛下,襄王在一众宗室当中,也的确颇受赞誉,但是臣以为,宗人令之职,除了要考虑名望,还要考虑辈分,能力等诸多因素。”

  “就算撇开辈分不谈,恕臣直言,襄王行事颇有些莽撞,并不适合担任宗人令。”

  闻言,朱祁钰倒是来了兴趣。

  他的确没想过,真的把宗人令给襄王,但是,他也没想过,朱徽煣能说出什么襄王真正的错处来。

  毕竟,除了上次的奏疏之外,襄王一向不算高调,做事也很勤勉,宗学的几次测试当中,学子们的成绩都颇佳,所以朝廷上下,对他的态度都是很认可的。

  感受到天子投来的目光,朱徽煣不急不缓的道。

  “陛下,臣到京的这段日子,虽说一直在忙着小儿的婚事,但是,亲戚间的走动也是有的,不少在京的宗室来王府中拜访,聊起襄王时,总是流露出畏惧之意,言语之间,对于他的一些手段,也颇为不满。”

  “这些宗子虽是勤勉进学,但是不免有天资不足之辈,然而襄王仗着自己是左宗正,对宗室有管教之权,对这些宗子严苛的很,再这么下去,恐怕宗学堂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如此,怕反倒不美。”

  “所以,臣以为,襄王的性情,还是需要再继续休养,若此时他接掌宗人令一职,只怕这些宗子们,会闹出什么事端。”

  不得不说,朱徽煣是个妙人。

  在他说出来之前,甚至于朱祁钰都没往这个角度去想。

  的确,襄王的能力,声望都无可挑剔,这段时间对宗学的管理也颇为见效,朝中大臣们最满意的,莫过于这么多皇亲贵胄聚在京城里头,但是,却没有闹出什么欺男霸女的丑闻来。

  这对于在大明有真正的刑律豁免权的宗室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朝廷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对于这些在宗学中进学的宗室们来说,襄王可就不是什么贤德之人了。

  在这些十几岁的少年人心里,只怕指不定将襄王骂成什么样呢!

  然而,在朱徽煣说之前,却没有人关注这一点。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觉得,宗学就该是这样的,进学嘛,哪有不吃苦的。

  但是,他们忘了,这帮“学子”可不是什么苦哈哈,他们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到京城来,也只是为了方便以后承继爵位,其中真正有心向学的,十个里能有一个就不错了。

  事实上,朱祁钰也没打算把他们教育成材,对于这帮宗子,还是那句话,一要他们心向朝廷,二要他们安分手机,不骄横跋扈。

  达到这两点目的,宗学就算是成功的,至于,其中能不能出几个人才,那根本就不重要。

  朱祁钰倒是知道最近宗学的几次考核,成绩都还不错,但是,这说起来,反而算是襄王的功绩,他的确没想过,还能从这个角度来考虑。

  略一思忖,朱祁钰便道。

  “宗学的安稳还是紧要的,这些宗子都是朱家的好苗子,他们好了,朱家才能好,这件事情,朕回头给襄王叔先下一道旨意说一声。”

  “叔祖你这段时间在京城,也可以跟这些宗子们多走动,朕虽是天子,可也是朱家人,他们有什么话,也尽可以呈到礼部,送到朕这来。”

  朱徽煣拱了拱手,面上再次带起笑意,道。

  “那臣就替这些孩子,谢陛下恩典了。”

  所以事实上,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必说透,点到即止即可。

  朱祁钰点了点头,似是有些感慨,道。

  “这段时间,辛苦叔祖了,加冠成婚之后,世子也总算是长大成人了,之后,也得要学着独当一面了。”

  话音落下,朱徽煣的神色首次的,轻轻的僵了一下,不过,也只是片刻,这位胖胖的王爷,便又笑道。

  “陛下说的是,孩子长大了,总是要成家立业的,不瞒陛下说,臣这次出门,连带着王妃一起过来,走的又急,府中就留了几个妾室操持,现在,还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来了呢!”

  于是,朱祁钰便知道,眼前的这位叔祖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接着道。

  “偌大的王府,还是要有能坐镇的人的,不过,自家府邸的事情,叔祖看着安排便是,一时倒也不必太过担心,现下,还是这桩婚事紧要。”

  一旁的于谦和沈翼,就这么听着天子将他们单独留下,然后和镇南王开始闲话家常。

  他们大约能够猜到,天子是想要将宗人令的职位,交给镇南王的,但是,到了最后,天子没开口,镇南王也没说。

  这件事情,仿佛就这么过去了,接着,便转入了正题。

  唠了半天婚事之后,天子似乎终于意识到,殿中还杵着两个并非婚事双方的大臣,于是,转过头将目光在他们身上扫了扫,最终,定在了沈翼的身上。

  “沈先生,你可知,朕为何单独将你留下?”

  呃……

  沈尚书左右环顾了一下,心说,咱也不是唯一被留下的呀。

  但是,天子既然这么问了,他只能拱手道。

  “臣惶恐,陛下留臣,恐是为了军屯一事。”

  从很早的时候,沈尚书就认识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全都是盯着户部钱粮的,不怀好意的人,其中最猖狂的人,就叫天子。

  这位陛下,除了互市的时候帮了忙之外,但凡是叫他过来,无一例外,全都是要钱。

  刚刚的时候,沈尚书一度曾经想要骗自己,天子叫他过来,是想要让他帮忙操持镇南王世子的婚事。

  但是,很可惜,天子自己给包揽了。

  这还是头一次,沈尚书为自己不能出钱而感到遗憾和……痛心。

  因为,小钱不出,大钱必丢!

  镇南王世子婚事这样的事,天子都没打户部的主意,只能说明,后头有更大的窟窿要补。

  果不其然,天子脸上绽出一丝算你识相的笑容,然后瞥了一眼旁边的于谦。

  旋即,沈尚书发现,于谦这个浓眉大眼的,也朝他投来了期许的目光。

  于尚书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5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3/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