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548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话至此处,其实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金濂张口问道。

  “所以,少保的意思是,任礼为了阻止赤斤蒙古卫进京揭发他擅自役使军士开垦私田,荒废军屯的罪状,所以派人截杀了使臣,并将其伪装成来大明劫掠的虏贼。”

  “尔后,他得知阿速在甘肃拜见了少保,所以害怕你在兵部查到蛛丝马迹,于是索性故技重施,可是如此?”

  于谦沉默片刻,似乎在刻意躲避着上首投来的目光,道。

  “目前证据不足,尚不能断定真相如何,但是,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最大……”

  说这话,于谦低着头转向天子,道。

  “陛下明鉴,此事隐秘,如若为真,那么必定是任礼私自所为,甘肃上下将领,绝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所以请陛下放心,甘肃多数边将,纵然有过有失乃至有罪,但却不曾有对朝廷不臣之心,若因猜忌而大动干戈,所苦者实是百姓也!”

  朱祁钰目不转睛的望着于谦,却没有说话,过了良久,他的声音响起,淡漠而冷静,道。

  “于谦,这件事情是否为真,朕会让刑部去查。”

  “但是,朕只有一个疑问……”

  “当时,任礼远在甘肃,要说他能干涉宁夏也就罢了,可他一介边将,哪怕身有爵位,又是如何远隔千里,指使得动当朝的兵部尚书,让邝野不惜违背典制,为他销毁证据的?”

  “此事,你如何解释?”



第652章 查

  武英殿中,随着天子的一句话问出,顿时陷入了一阵沉寂。

  不错,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重点。

  这件案子之所以到现在才被翻出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手尾处理的很干净。

  但是,任礼区区一个武将,哪怕是勋贵,当时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伯爵,在京中无甚人脉,他何来的能耐,能够做到这些?

  要知道,销毁兵部军报及地方记录,这样的事情,别说是任礼一个新晋勋贵了,就算是英国公府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未必能做得到。

  这就相当于,如今的杨洪或者范广,让于谦替他们隐瞒紧急军情,别说是真正做到了,于谦不反手一道弹劾上去,都算是渎职。

  然而,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发生了!

  一时之间,众人心中猜测纷纷,却一个个紧闭着口,丝毫不敢出声,只等着于谦的解释。

  不过,这一次,于谦自己似乎也有些心虚,别过头去,道。。

  “回陛下,邝野已在土木之役中战死,陈年旧事难以查证,臣不敢妄言。”

  然而,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早已经不是于谦所能控制的了的了。

  天子看了一眼于谦,脸色尚算是平静,只不过,口气当中却多了几分冷意,道。

  “邝野的确是死了,但是, 却也不是死无对证!”

  说着话, 天子侧了侧身子, 道。

  “怀恩,你现在即刻带人前往尚宝司,将正统八年间, 所有核发出的中旨带到武英殿来,另外, 去司礼监, 将正统八年的起居注也一并带来, 朕要一一查证。”

  朝廷有这么复杂的典制,最重要的作用, 便是让所有的事情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按制,无论是口谕还是中旨, 只要是以上谕名义发出的命令, 都要在尚宝司留存副本, 以备查验。

  即便不是书面形式发出的谕旨, 哪怕仅仅是召见臣子时的私下议论,也自有起居注记录一言一行, 想要作假几乎不可能。

  此举本是为了防止有人胆大包天,假传圣意,但是, 如今却成了清查当年真相的最好手段。

  怀恩作为天子的心腹宦官,自然是唯命是从, 得旨便立刻退下去办。

  与此同时,在场的老大人们, 也都终于是捅破了那层朦胧的窗户纸。

  不错,这么解释的话, 一切就都能够说得通了。

  只有天子诏命,能够让当朝兵部尚书下令销毁兵部的秘密军报,也只有天子诏命,才能远隔千里,却能让地方衙门,将使团曾经出现的一切痕迹抹除。

  当然,这个天子, 是正统八年的天子,也就是如今身在南宫的太上皇!

  怀恩回来的非常快,如今,他已是宫中有数的大珰, 且此去乃奉旨而为,自无人敢阻拦。

  再到武英殿中时,怀恩身后已经多了一个三尺长的箱子。

  “陛下,正统八年的起居注,以及自宫中发出的所有中旨副本,皆在于此了。”

  在场的气氛忽然有些紧张起来,但是,朱祁钰却并不在意,只继续开口吩咐道。

  “将起居注中涉及兵部尚书邝野的部分,和发往兵部及宁夏的中旨全部找出来。”

  怀恩办事妥帖,回来的时候,早已经带了司礼监的几个书吏宦官,得了旨意之后,便开始从厚厚的案牍当中翻找起来。

  所幸,这些旨意在保存的时候,便已是分门别类,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保存,所以寻找起来,也十分方便。

  而且,怀恩心思机敏,虽然天子没有点破,但是他早已明白要找什么,按照起居注中的时间,人物,按图索骥,很快,便有了结果。

  不多时,怀恩从一摞厚厚的起居注中拿出一本,摊开在天子的面前,道。

  “陛下,这是正统八年九月,太上皇召见时任兵部尚书邝野的奏对记录,请陛下御览。”

  朱祁钰接过怀恩递过来的记录,凝神看去,待看清楚之后,脸色顿时便是一沉,轻轻的摆了摆手,将记录重新递给怀恩,朱祁钰的声音中透着一抹复杂,道。

  “念吧。”

  “是!”

  怀恩拿过记录,倒是没有什么犹疑,大略扫了一眼,便读道。

  “邝先生,赤斤蒙古卫派遣来使之事,朕已知晓,事既已变,不可挽回,为防关西七卫生变,此事不可声张,先生回兵部之后,当即刻销毁一应军报,佯作来使未入大明境内,即遭伏杀,其余一概不知……”

  一片沉默当中,怀恩将手中起居注放下,从一旁的书吏手中接过另一份记录,拱手道。

  “陛下,这是正统八年九月初发给宁夏知府的中旨,未经内阁,未经六科,乃是直送宁夏,其内容……”

  怀恩略停了停,看到天子轻轻颔首之后,方继续道。

  “内容是命宁夏知府销毁官府对此次赤斤蒙古卫来使的所有记录,并将知情之的衙役,书吏,驿卒全部转调他处,严令此事不可泄露。”

  得,如果说之前还抱有一丝幻想的话,那么,起居注上白纸黑字,彻底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那就是,太上皇早已经知道赤斤蒙古卫来使之事,虽未明说,但是,从言辞之间看来,他老人家大概也是直到,人是怎么出事的。

  但是,他当时的选择却是……将此事隐瞒下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得知真相之后,在场诸人也是面色复杂,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能低下头默默不语。

  片刻之后,天子重重的叹了口气,神色缓缓变得坚毅起来,似乎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开口叫道。

  “金尚书!”

  “臣在!”

  金濂赶忙上前,拱手称是,旋即,他便听到,天子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的响起,道。

  “朕欲命你为总督三边军务大臣,总辖甘肃,延绥,宁夏等处军务,亲赴边境,察查任礼截杀赤斤蒙古卫使臣及谋刺朝廷重臣一案,并将一应涉案人等缉拿回京,主持三司会审,先生可愿?”

  “陛下!”

  金濂尚未开口,一旁的于谦却已经坐不住了,起身道。

  “此事干系重大,数年以来,也先都在竭力拉拢关西七卫,意图与其联姻,虽屡屡遭拒,但是始终不曾放弃。”

  “如今阿速虽然心向朝廷,但是,若被他得知,朝廷曾放任任礼截杀其使者,难保不生异心。”

  “关西七卫一旦倒戈,草原局势即刻便会逆转,若烽烟再起,生灵涂炭,则万民再陷战火,请陛下三思啊!”

  其他的大臣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神色之间,却也隐约透着担忧。

  事到如今,他们都已经听出了天子的意思。

  任命金濂为三边总督,前往边境调查此案,还要组织三司会审,这么大的动静,摆明了,就是要将一切都摆到台面上。

  任礼死不死的,他们一点都不关心。

  但是,一旦要把任礼的案子查的清清楚楚的,当年的事情就彻底瞒不住了。

  到时候,不仅满朝上下都会知道,任礼胆大包天,竟敢截杀使臣,更耸人听闻的是,堂堂的大明朝廷,得知此事后,不仅不处罚任礼,反倒替他隐瞒了下来。

  朝廷的颜面,老大人们已经顾不得了,让他们担心的,就像于谦所说的一样……关西七卫会怎么想?

  平心而论,如果换做他们是关西七卫,在自己向朝廷提出合理的迁居需求遭拒之后,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愤懑和不满。

  如果这个时候,再得知,自己派去申诉的使臣不仅遭到了截杀,而且,自己信任的大明朝廷,还明目张胆的包庇凶手,更过分的是,这个凶手不仅逍遥法外,而且还加官进爵。

  这种事情,不管放在谁的身上,只怕都咽不下这口气吧。

  如果关西七卫真的投向了瓦剌,那么,大明好不容易争取来的优势地位,顷刻之间便会荡然无存。

  没有关西七卫的阻挡,瓦剌和西域之间的沟通再无掣肘,那么,很快也先就能够恢复元气,重新拥有威胁大明的力量。

  这是大明上下,都不愿意见到的事。

  于是,迟疑片刻,金濂也道。

  “陛下,此案关系重大,是否……”

  “怎么,金先生身为刑部尚书,也想劝朕息事宁人?”

  天子的口气平静,但是目光灼灼,莫名看的金濂一阵羞愧,没有在继续说下去。

  与此同时,这句话也成功的让一旁陈镒的话头也生生的吞了下去。

  接着,众人便见到天子的脸上罕见的浮起一丝怒意,冷冷的道。

  “这件案子,从头到尾,都是朝廷对不住关西七卫!”

  “任礼身为甘肃总兵官,本该竭力相助关西七卫抵抗也先,但是,他却因一己之私,对赤斤蒙古卫的困境视而不见,此其一也。”

  “赤斤蒙古卫遣使来朝,意欲举告,让朝廷做主,朝廷不仅没有清查事实,反而放任任礼截杀使臣,此其二也。”

  “事发之后,朝廷颠倒黑白,庇护凶手,佯作无事,此其三也。”

  “这么多年以来,赤斤蒙古卫虽和大明有所摩擦,但是,至少在抵抗瓦剌上付出甚多,此可谓忠。”

  “情知任礼在故意为难他们,仍旧不曾有悖逆之心,一意入京申明状况,甚至在任礼将荒田以手段转为户部登记的私田后,也没有埋怨朝廷不公,此可谓顺。”

  “一边是胆大包天,肆意妄为,败坏朝廷声誉的贼子,一边是对朝廷忠心耿耿,恭顺有加的有功之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5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8/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