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631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气势恢宏的十王府外,一个壮硕的少年人,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单手叉腰,对着王府一阵破口大骂。

  在他的身后,跟着几个护卫模样的人,少年人每骂一句,那几个护卫的身子就抖一抖。

  往外头瞧过去,跟在少年旁边的,还有一大堆身着华服的少年人,虽然年纪有大有小,但是各个都贵气逼人,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和那些畏畏缩缩的护卫不一样的是,这些少年人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一个个笑嘻嘻的看着朱范址开骂,一边跟着起哄。

  “老大威武,骂得好!”

  “啧啧啧,宗人大人,襄王爷,怎么怂了?门都不敢出来了?”

  “说得对,这种敢在已故长辈灵前闹事的混账,不配当朱家人,还不滚出来挨打!”

  应该说,这个时间点巧的很,岷王薨逝,襄王在府里养伤,礼部最近又在忙着殿试,翰林院则是忙着馆选。

  于是,宗学堂这边,就没什么人管了。

  这帮宗室子弟,个顶个的都是身份尊贵的主,里头有大把的人,以后是要承继郡王乃是是亲王位的,个个在封地里头,那都是横着走的主。

  结果被天子一道旨意,都召到了京城读书习礼,还要考试。

  单是如此就算了,偏偏上头来了一个襄王,定出了种种规定,虽然说这些规定放在普通的书院当中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帮养尊处优,平素肆无忌惮的宗室子弟来说,就显得有些严苛了。

  平日里,他们囿于权威,敢怒不敢言。

  今儿好不容易逮了个由头,而且还有人领头,那还不是可劲儿的骂?就算是有个别胆子小的,跟在后头附和总是敢的。

  大家都是姓朱的,天子还能把他们全处置了不成?

  十王府外,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是迅速引起了围观,但是,古怪的是,虽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可大多都是平头百姓,却迟迟没有巡城的御史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赶过来。

  “什么?这帮混账东西,安敢如此懈怠?”

  十王府内,襄王听着外头中气十足的骂声,差点没气的跳起来,只不过,这身子一动,胳膊又是一阵生疼,让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镇南王的那两棍子,可是丝毫都没有给他面子,打的实实在在的,回到府上之后,郎中诊断之后,直接说是骨裂,没个一年半载的工夫,根本就不可能恢复原状。

  原本挨了这么重的打,襄王就够憋屈了,结果现在,竟然又被人堵了门,简直是要将他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看着自家王爷暴跳如雷的样子,十王府的管家也是一阵无奈,硬着头皮开口道。

  “王爷,刚刚去顺天府的人回来说,今日城郊出了一桩大桉,说是有一伙匪徒,甚是凶恶,一大早府尹大人就带着三班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去缉捕盗匪去了,所以……”

  “胡说八道!”

  砰的一声,桉上的茶盏被摔的粉碎,襄王暴怒的声音再度响起。

  “京师重地,天子脚下,哪来的什么匪徒,还是一伙?这种荒谬的理由也敢来打发本王,当本王是傻子吗?”

  管家低下头,喏喏不敢说话,整个花厅当中,都只回荡着襄王愤怒的声音。

  不得不说,襄王是真的不傻。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顺天府的后衙,府尹大人看着眼前穿着快靴缁衣,带着尖头小帽的东厂缇骑,一脸的苦涩。

  “这位公公,您确定,真的不派人去十王府吗?万一要是……”

  “府尹大人说笑了,派不派人,什么时候派人,那还不是您说了算?”

  “咱家只是替厂公传上句话,再说了,厂公也说了,就是句提醒,建议您晚会去而已,听不听的,还不是看您的意思?”

  啊这……

  被人顶了回来,这位府尹大人也只好继续苦着一张脸,祈祷自己任期赶快结束,这一天天的,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啊!

  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迟迟不到,但是,十王府外的人却越聚越多,原本还都是些普通百姓和宗室子弟,随着消息越传越广,一些御史言官,还有各家府邸的小厮,也都纷纷聚拢了过来。

  这副场景,简直是要比午门外头还要热闹。

  眼瞧着局面越闹越大,十王府的大门忽然之间便被推开,随后,从府门中涌出一帮手持短棍的下人,朝着底下这帮宗室子弟就冲了过来。

  “混账东西!”

  “你们敢!”

  “打!”

  这些下人显然是得了命令要把人赶走,但是,这帮宗室子弟也不是好惹的,眼瞧着对方冲过来,下意识的觉得对面要开打,纨绔劲儿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动了手。

  于是,十王府前,一帮宗室子弟和他们带来的护卫,和原本十王府中出来的人,顿时厮打成了一片,场面一下子变得混乱之极……



第748章 圣上口谕

  十王府前一片混乱,这些宗室子弟,毕竟身份尊贵,即便是混战,十王府的家丁也不敢朝他们身上招呼,只敢打对方的护卫,但是这帮宗室子弟却是毫无顾忌,在一帮人里“大杀四方”,尤其是襄陵王世子,简直是越打越上瘾,手里长棍挥舞如飞,打的对方节节败退。

  那些平素就嚣张跋扈的就不说了,跟着朱范址一阵乱撞,那些胆子小不敢往上凑的,倒也没有闲着,站在一旁笑嘻嘻的凑热闹。

  “老大打得好!”

  “你瞎啊,踢他**!”

  “哎哎哎,老大小心背后……”

  气氛组在旁边上蹿下跳,指挥战斗,围观的百姓也看的起劲的很,毕竟,这种贵族子弟在大街上互殴,可不是天天都能见到的事。

  只不过,这种混乱很快就被制止了。

  就在打斗开始没多久,王府东西两侧,便分别赶来一队人马,分别是带着五城兵马司的巡城御史和带着三班衙役的府衙推官。

  有了他们的介入,两边人很快就被分开来。

  与此同时,王府的大门被推开,襄王坐在门后,脸色阴沉,张口便冲着巡城御史喝道。

  “混账东西,京城当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这么多人在十王府前公然闹事,你们却到这个时候才来,简直是玩忽职守,该当何罪?”

  如今的藩王,还不像明末的时候那般弱势,虽然几经削弱,但是地位仍在,襄王平日里已经算是遵纪守法的,但是,在自己的封地里,也还是横行一方,没人敢招惹的。

  虽然现在到了京师,但是,他身为天子皇叔,又掌管宗学宗务,平素里接触的不管是宗室子弟,还是朝廷大臣,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哪里受过这种委屈。

  因此,见到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衙的人姗姗来迟,他当下便是一阵斥责。

  底下的巡城御史显然不敢反驳,不过,这个场合,其实也不用他说话,因为,襄王刚一出现,原本被拦开的那帮宗室子弟,纷纷又开始骂了起来,尤其是朱范址,手里长棍往地上一杵,叉着腰就开始骂道。

  “老匹夫,终于敢冒头了?”

  “来来来,让小爷教教你,到底什么是尊敬长辈,你个黑心烂肺的东西,当初要不是岷王叔祖护着你,现如今你早就滚回封地去了,轮得着你在这抖威风?”

  “就是乡野混混,也知道人死为大,到了灵前都规规矩矩的,你个老东西,白活这么大岁数了,先皇要是在天有灵,看到你这种行径,都得活烤了你!”

  “放肆!”

  这番话不可谓不大胆,尤其是说到最后的时候,这番诅咒简直是恶毒之极,朱瞻墡眼中闪过一抹幽暗,掺杂着丝丝的痛苦和惊惧,浑身发抖,连肩膀上的疼痛都顾不得了,连声道。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先皇岂是你能议论的,来人啊,给本王把这个混账东西拿下,今日本王就要替先皇,打死了你这个混账东西!”

  左右都是十王府的人,但是,听了襄王这话,却还是一阵踌躇,分不清楚自家主子说的是气话还是实话。

  直到襄王看着这帮傻子,气的差点自己蹦起来,怒声道。

  “愣着做什么,本王的话你们都听不到吗?”

  于是,这些人才知道自己这位主子是动了真火,一大帮人顿时涌出了府门,凶神恶煞的朝着底下的朱范址冲了过去。

  见此状况,一旁的巡城御史顿时一阵头皮发麻,早知道如此,自己就来的再晚一点了。

  这两边的人物,哪是自己能够管得了的啊?

  原本十王府的家丁仆役,只是想要将这些宗室子弟驱赶离开,所以不敢下重手,甚至有意无意的怕伤着对面的人。

  但是如今,得了襄王的令谕,一切有人顶着,自然是再无顾忌,连底下五城兵马司的人马也不放在眼中,硬冲着就朝着这边过来。

  年轻的巡城御史叹了口气,默默的站到朱范址的前头,这帮宗室互殴是他们的事,但是,要是真的让其中的谁有个好歹,他这个巡城御史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就在这位巡城御史打算替年轻的襄陵王世子做人肉盾牌的时候。

  “住手!”

  一阵马蹄踏在青石板上上的声音由远及近,呼啸而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匹高头大马已然临近人群,缰绳被紧紧一勒,马蹄高高扬起,骑在马上的人蟒袍玄冠,面白无须,赫然便是东厂提督大太监,舒良!

  在他的身后,整齐的跟着一队数百人的缇骑,赫赫然威风十足。

  很显然,刚刚的这一声住手,便是出自于舒良之口。

  不得不说,在京城这个地界,东厂的缇骑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尤其是这么大规模出动的情况,可是不多。

  不出意外的话,上一次东厂这么高调的在京城出动,可还是许久之前大朝会群臣锤杀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时候。

  因此,舒公公的这一声大喝,成功的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住了动作,尤其是襄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道。

  “舒良,你来做什么?”

  面对襄王的这般明知故问,舒良脸上挂起招牌的虚假笑容,从马上翻身而下,在一帮缇骑的簇拥当中,来到十王府前,先是作了个揖,然后也不等襄王有所反应就直起身子,环视场中一周,随后道。

  “襄王爷,咱家所为何来,难道您心里不清楚吗?”

  这般轻佻的态度,惹得朱瞻墡一阵火起。

  说起来,这段日子以来,这位襄王爷,只觉得自己喝凉水都塞牙。

  岷王府外的那场闹剧,当然不是他一时兴起,自然,也不是纯粹为了泄愤,不过,也的确是有这个因素也就是了。

  但是,真正的原因是,近段日子以来,襄王敏锐的察觉到,宗学当中,似乎在酝酿着一股敌对于他的氛围。

  仔细的找了很多人旁敲侧击之后,他发现,这都是朱音埑那个小子,在背后煽风点火。

  这个小子,表面上看,在夫子们面前彬彬有礼,虚心好学,在同窗面前出手阔绰,为人仗义,时不时的,周济一些日子过的不好的低阶宗室,帮朱范址这样的愣头青打掩护,在夫子面前还替他们说好话,像是个热心的好学生。

  但是实际上,一肚子的坏水!

  朱范址的那些毛病,有一大半,就是朱音埑给惯的!

  他知道朱范址喜欢习武,不仅到处给他找了各种各样的武术笔记,还拉了各家的护卫过来给他喂招,一来二去的,俩人先混熟了关系。

  随后,他开始用朱范址的名义在宗学里“行侠仗义”,“慷慨解囊”,很快赢得了一大批人的崇拜。

  偏偏朱范址这个人,对他怨念很深,还是个刺头。

  襄王这段时间,之所以对朱范址管束甚严,就是以为,他打听到,这个混小子在暗地里谋划着,打算纠结一大帮宗学子弟,到礼部闹事去,要将他这个左宗人给换了。

  不仅如此,朱音埑还鼓动这些宗学子弟,多给家里写信,描述自己在宗学过的有多苦,被某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襄王压榨的有多狠,其用意,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朱瞻墡很快就反应过来,这背后一定是有人在针对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6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