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649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但是,放在如今这个特殊的情况下,就会让人有些束手束脚……

  “陛下,孛都此举,乃是在狐假虎威,借我大明朝廷之声势,保瓦剌之安宁,实乃奸计也!”

  沉默了片刻,首辅王翱皱着眉头,恨恨的开口道。

  不过,他一张口,便可看出普通的大臣在此事上的态度……

  是孛都算计了大明,太上皇只是被蒙蔽了而已!

  闻言,朱祁玉挑眉看了他一眼,但是,却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于谦和胡濙。

  理所当然的,胡大宗伯又开始数地毯,倒是于谦,眉头紧皱道。

  “陛下,草原局势复杂,依臣之见,大明此刻还是不宜插手为好,臣恳请陛下,让太上皇收回册封旨意,将此女送回蒙古。”

  于少保说话,一向干脆。

  区区一个蒙古妃子没什么,于谦倒也没有多事到,去管太上皇的后宫,但是,还是那句话,太上皇毕竟是大明的太上皇,尽管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他仍是除了天子之外,唯一可以代表大明的人。

  娶纳这么一个也先的妹妹为妃,势必让鞑靼心生猜忌,就算不顾虑草原的局势,也会影响到鞑靼和大明如今的关系。

  这种情况下,要么让太上皇“收回”旨意,一切归于平静,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要么,大明就要在其他地方表态,以示自己在草原之事上并无偏向。

  如果要选后者的话,那么也有两条路,一是天子出面表态,表示太上皇是太上皇,大明是大明,娶纳也先的妹妹,并不代表大明的意愿。

  但是这样一来,一是将天家不睦的状况闹得人尽皆知,二是人家也未必会信。

  如果要让脱脱不花相信大明真的毫无偏向,那么,还是得拿出实打实的措施来,譬如说,扩大互市的规模……

  但是,这种方式,显然也不是大明想要的。

  所以,最简单也损失最小的方式,就是让太上皇收回旨意,把这个蒙古女人赶回去。

  至于出尔反尔,会不会有损太上皇的颜面,那就不是于尚书考虑的范畴了。

  听了这话,朱祁玉的脸上倒是露出一丝富有深意的神色,不过,他却并未多说,只道。

  “既然如此,那试一试也好。”

  “怀恩,你去南宫传话,就说其木格乃也先之妹,不宜留在京中,请太上皇收回前旨,将其木格送回迤北。”

  天子干脆的态度,就让于谦也愣了愣。

  但是怀恩却并未犹豫,急匆匆的领了口谕,便下去传话了。

  随后,朱祁玉略一沉吟,又开口对身旁的内侍吩咐道。

  “去,将户部沉尚书一并召来见朕。”

  又是一个内侍赶忙下去,殿中也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当中。

  天子的这番态度,其实一定程度上,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还是那句话,毕竟礼法在上,太上皇虽无权,却位尊于天子,所以理论上来说,天子是没办法下旨给太上皇的,只能传话劝谏,让太上皇主动收回旨意。

  但是很显然,天子并不看好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他除了派怀恩过去传话,又同时传召了户部尚书沉翼。

  脸上同时浮起一丝忧虑,底下三人相互看了看,却都没有说话。

  沉翼来的很快,和清闲的礼部不一样,这段时间,因为军屯的事情,沉尚书几乎是天天加班,尤其是在议定了接下来要着手开始赎买私垦田的方向之后,户部可是重头戏,沉尚书自然不敢怠慢。

  部议开了一下午,刚把初步的方桉给理顺,就得了内侍的召见,急匆匆的赶了过了。

  “臣户部尚书沉翼参见陛下!”

  待行了礼,沉尚书一打量在场诸人,便知道事情肯定不简单。

  朱祁玉也没有给他卖关子,大致的将刚刚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沉翼的脸色顿时就变得有些严肃,道。

  “陛下,这个时候,若停互市,脱脱不花必会不满,朝廷整饬军屯正值关键时刻,不能冒这个风险。”

  “于少保所言有理,当此之时,我大明最好不要掺和草原之事,静观其变便是。”

  听了天子的叙述,沉尚书心里差点没骂了娘。

  太上皇到底在想什么?!

  南宫里那么多姿容冶媚的妃子还不够吗?非要贪图一个达子女人?

  万一脱脱不花那边真的因此生出不满,不管是边境再起战端,还是要扩大互市,到最后,都是户部来承担。

  到时候还不知道又要出多少钱!

  心里不停的碎碎念,但是表面上沉翼却不敢多说,只是态度坚决的反对此事。

  闻言,朱祁玉倒是不置可否,于是,众人又

  沉默了下来。

  过了片刻,怀恩总算是回到了殿中。

  “如何?”

  情知所有人都在关注结果,朱祁玉倒也不废话,对着怀恩直接了当的问道。

  在天子身边侍奉了这么久,怀恩到底也是有几分眼色的,因此,他也并没有避讳什么,拱了拱手,当着其他诸人的面,开口道。

  “回陛下,内臣到重华殿时,孛都尚未离去,内臣将陛下口谕原样转达之后,太上皇指着那名蒙古女子说道,此朕故人也,为避战火,千里迢迢来京寻朕,不可不理,区区一女子尔,无碍国家大事!册封之诏已下,不复再言!”

  话音落下,朱祁玉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轻轻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但是,底下的一众大臣,脸色却是难看的很。

  太上皇这是睁着眼说瞎话了,虽然这么说有些大不敬之嫌,但是,到底太上皇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怎么不可能不清楚,其木格的特殊身份,对于草原局势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太上皇仍要说“区区一女子尔”,摆明了就是在装湖涂。

  不过,话虽如此,但是太上皇如果坚持这个态度,事情就变得棘手了。

  难不成,真的要让天子下旨,驳斥太上皇的旨意?

  且不说这么做于礼不合,单是在朝堂上会引起的风波,就让人头疼无比。

  见到底下诸人的神色,朱祁玉倒是轻轻叹了口气,道。

  “此朕之过也,孛都自进京之时起,便屡屡言行跋扈,朕早该想到,他就是为了惹怒朝廷,让朝廷对他搁置不理,他好将国书延迟奉上,进而见到太上皇。”

  “太上皇久不预政事,对孛都之心难以察明,又重感情,见故人前来,一时心软收留其木格,也是有的,只是,草原之上,唉……”

  看着天子头疼的样子,众人一阵发愣,他们都没有想到,天子会将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

  踌躇片刻,于谦上前道。

  “陛下此言差矣,太上皇虽不预政务,但是也该清楚,瓦剌使团到我大明必有所图,涉及瓦剌,事事皆需小心,此皆孛都诡计,和陛下无关,为今之计,只能想想办法,如何再劝太上皇莫要为孛都所骗,早日收回旨意。”

  话音落下,底下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尤其是户部的沉大人,着急的就差团团转了。

  见此状况,朱祁玉沉吟片刻,虚手往下压了压,道。

  “诸卿所言有理,不过,这毕竟是太上皇后宫之事,朕身为皇弟,不便过分置喙,徒惹非议,但是此事涉及瓦剌,也不好就此置之不理,既然如此,怀恩……”

  “内臣在!”

  “你去一趟慈宁宫,将此事原原本本禀告圣母,并把朕和诸卿的意见,也一并告知圣母,请她老人家出面下一道懿旨,或能阻止此事!”

  天子的这番话,倒是让一干人眼前一亮。

  对啊,太上皇的后宫,天子的确是不好管,但是别忘了,后宫还杵着一个上圣皇太后呢。

  她老人家作为太上皇之母,插手此事名正言顺,而且,身为人子,对于上圣皇太后的懿旨,太上皇也同样不好违抗。

  所以说,只要她老人家肯开口阻止此事,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至于说上圣皇太后肯不肯管?这几乎不用问。

  为了所谓“故人之情”收留一个蒙古妃子而不顾对朝廷的影响,这件事情说白了,损害的是太上皇的名声。

  所以以上圣皇太后的性格,只要知道了,必然不会置之不理的。

  因此,一时之间,几位老大人都松了口气,纷纷道。

  “陛下圣明!”

  不过,这么多人当中,唯有胡濙的脸上,露出一丝沉思的神色,他老人家眉头微皱,似乎隐隐有些疑惑的样子。

  出于多年的谨慎习惯,这位大宗伯莫名其妙的想到了一个问题。

  天子既然能够这么快想到去找上圣皇太后,可见并非是灵机一动。

  可是,如果天子早就想到了这个法子,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先去劝太上皇呢?



第765章 万贞儿的未来

  慈宁宫,天色渐暗,殿中已然掌起了灯。

  孙太后用了晚膳,斜卧在榻上,手里虚握着一串翡翠珠子,目光却落在右手几张笔迹稚嫩的纸张上。

  “写的不错,比以前长进不少,看来这段时日,深哥儿是用了心的。”

  这几页纸上写的都是最普通的百家姓,千字文,但是孙太后却看的很仔细。

  自从上次闹出了晨昏定省的风波之后,孙太后便意识到,太子在慈宁宫待着的时间不会很久了。

  所以,这些日子下来,她深居宫中,万事不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朱见深的身上,希望在他真正出阁,立在朝廷群臣面前的时候,能够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见孙太后的心情不错,一旁的牛玉也小心奉承着道。

  “圣母明鉴,这段时间太子殿下十分懂事勤勉,虽然每日都要去南宫晨昏定省,早早起来读书,但是,依旧从不叫苦叫累,小小年纪,便沉稳坚毅,足可见太子殿下心智之坚,不愧为先皇长孙也。”

  闻听此言,孙太后也叹了口气,将手里的纸张搁下,开口道。

  “哀家知道,深哥儿这些日子辛苦的很,可是这是没法子的事,身为天家子孙,储位国本,身负重任,自然不能像寻常孩童一般无忧无虑。”

  “先皇当年,对太上皇的教导,亦是如此,所幸祖宗庇佑,深哥儿自己懂事争气,该做的事情都做的很好。”

  “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说着话,孙太后的眉头微蹙,脸上闪过一抹严厉,道。

  “太子不日即将出阁,待行过大礼,深哥儿便得移居东宫,到时候,哀家和太上皇都不在身边,太子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你们这些在身边侍奉的人了。”

  “至于东宫的属官,毕竟是皇帝定的人,未必肯尽心尽力护着太子,就算是肯,可他们毕竟是朝廷大臣,很多时候,都会被各方牵扯,难有作为,所以,太子在东宫的大事小情,你都需谨慎,明白吗?”

  牛玉立刻跪了下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6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9/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