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这种事情,决不能发生!

  所以哪怕心中不愿,王直也得站出来,而且态度必须鲜明。

  有了王直的这番表态,殿中仿佛开了闸门一样。

  紧接着陈镒便道:“太后,古人有言,社稷为重君为轻,当此风雨飘摇之极,万望太后,以宗庙社稷为重,早立长君!”

  其他人虽没说话,但是也纷纷跪在地上,深深叩首。

  孙太后目光扫过底下拜倒一片的群臣,心中无力之极。

  怀着最后的希望,她朝着唯一坐在原地的礼部尚书胡濙问道。

  “大宗伯,皇家伦序早定,大位名分有主,你执掌礼部,此等违背礼法之事,难道坐视不理吗?”

  胡濙起身,重重的叹了口气,同样拜倒在地,道。

  “太后,礼法重不过社稷江山!”

  未曾多说,但是原也不必多说。

  随着胡濙拜倒,殿中群臣,再无一人站立,孙太后只觉一阵心寒,眼中不自觉便流下两行清泪,哭着道。

  “尔等如此,置先皇于何地?置今上于何地?又置东宫于何地?”

  眼见将太后逼成这个样子,底下群臣一阵无奈。

  换了其他的事情,他们或可让步,但是这件事情,动辄便有社稷倾覆之危,如何能让?

  群臣只得再拜,孙太后却只抽泣着,一言不发。

  局面再度僵持下来!

  过了片刻,依旧是于谦,重重的在地上叩首,道。

  “圣母,天家伦序,臣等不敢妄议,然如今情势,实为迫不得已,社稷在前,礼法在上,臣请太后命郕王承继大位,遥尊今上为太上皇,仍立大皇子为东宫太子,如此,既保江山社稷,亦全礼法传承,臣等万死,亦得偿所愿。”

  于谦一下一下的叩首,直到头上都隐现血痕,也未停止,群臣同样跟着一下下叩首。

  一时之间,安静的大殿当中,尽是清脆的叩首之声。

  孙太后望着这副场面,情知已经无力回天,幽幽的叹了口气,道。

  “既如此,哀家也不做这个祸乱江山的恶人,允尔等所请其命,命郕王即位,礼部准备仪典吧”

  “太后英明!”

  底下众臣纷纷喊道,然而孙太后却连一刻也不愿多留,径直起身,回了宫中。

  这场小型的议事,到了此处,终于是结束了。

  众大臣起身,对视一眼,心中皆是复杂之极,有心开口说话,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只是面对着朱祁钰拱了拱手,告退下去。

  唯有两个人留了下来,一个是丰城侯李贤,另一个便是于谦

  待得人走的差不多了,李贤方才上前,道。

  “殿下,京营已经备好,静待于尚书前往接手,然而三大营统领尚且空缺,伏惟殿下虑之。”

  话音落下,李贤便感觉到于谦一道冷冷的目光扫了过来。

  心里暗自抹了把冷汗,他也不知道,郕王为什么同样要把于谦留下来,这种事情,有外人在怎么好说

  但是既然是朱祁钰的意思,他也不好违背。

  说起来,今天他的表现的确不够到位,此刻只能努力找补,只希望这位郕王殿下,不要因此而对勋戚产生什么恶感才好。

  朱祁钰倒是淡定,坐下抿了口茶,道。

  “明日结束后,你递个名单上来,与兵部商议过后,再递给本王。”

  李贤忙点头称是,随后便在朱祁钰的眼神下,告退离开。

  于是大殿当中,便只剩下了朱祁钰和于谦两个人。

  过了良久,于谦道。

  “殿下,为何要这么做?”

  声音中带着一丝困惑,也带着一丝挣扎。

  朱祁钰心中叹了口气。

  他太清楚于谦的性格了,这个人,无比冷静,但是他也会痛苦,也会挣扎。

  理智告诉于谦,他此刻应该坚定的站在郕王这一边,这是对大明江山最有利的。

  但是他这么多年,所读的圣人之理,礼法大义,又束缚着他,让他倍感痛苦。

  朱祁钰起身,走到他的面前,开口道。

  “今日之事,确是本王谋划,无论你如何作想,但本王,是为了大明!”

  说罢,朱祁钰转过身,负手而立。

  于谦站在原地,愣了半晌,方才艰难的开口道。

  “臣明白了,臣会尽力守住京师,亦会尽力迎回天子,愿殿下一心为国,弘济艰难,以慰天下。”

  说罢,于谦拱了拱手,失魂落魄的离开了集义殿。

  朱祁钰转过身,望着于谦离开的身影,神情复杂,低声喃喃道。

  “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吧”

  重活一世,朱祁钰自认他能看得懂于谦,但是他却知道,于谦看不懂他。

  今日于谦的一番举动,既在朱祁钰的意料之中,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本来,他是希望借助勋戚的力量,让孙太后答应立他为新君,即便是当场不能答应,但是朝廷物议在前,孙太后就算坚持也坚持不了多久。

  他意料之外的,是于谦的惊人之语。

  以于谦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他说出那番话,会意味着什么,那是赌上了他的前程和名誉。

  即便是成功了,以臣子之身,妄议皇位传承,于谦也必然会被士林上下非议不已。

  但是他还是做了!

  李贤是朱祁钰安排的,但是于谦不是。

  有了前世的经验,朱祁钰早就知道于谦不会反对,但是他会站出来说那番话,是朱祁钰没有料到的。

  但是也只是当时不明白,待事情结束,朱祁钰便想通了。

  国赖长君,这本就是于谦心中早就有的想法。

  当时的局面,实则是僵在那里,需要有人出来推一把,所以于谦便站了出来。

  除此之外,只怕还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毕竟有前世的经验在,这些日子下来,朱祁钰和于谦讨论国政,研究朝务,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于谦当时,多少也怀着几分替他冲锋陷阵的意味。

  但是朱祁钰能看得懂于谦,他却未必看得懂朱祁钰。

  要知道,当时的场面,朱祁钰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缄默不言。

  他之所以站出来,是为了保于谦,也不是为了保于谦!

  重活一世,朱祁钰反思了很多,其中就包括,自己当年为什么会失败。

  除了没有孩子这个硬伤,难不成就没有其他的了吗?

  答案自然是有!

  若非有南宫复辟这一桩事情,哪怕他最终没有儿子,依旧是朱见深继位,他至少也不会落得个连皇陵都入不得。

  他失败的最大原因,用乡间的俚语来说,就是既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他本非正统,得到皇位的程序,也并不是那么正当,这就导致了,他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正统,生怕天下人对他有什么非议。

  既不愿意将皇位还回去,又想要合乎礼法,得到群臣和天下人的认可。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鱼和熊掌都想要的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啥也不剩。

  所以这一次,打从一开始,朱祁钰就没想当个天下人心中的明君,贤君。

  如他那天在景阳宫对吴氏所说的一样,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前世的朱祁钰,瞻前顾后,既想要名,又想要权,失了坦荡之意。

  那么这一世,他便光明正大的做自己一切想做的事。

  所以他明明白白的告诉于谦,今天的事情,就是他谋划的,他不会,也不愿做朝臣心中期待的那个完美无缺的明君。

  就如今日之事,朱祁钰知道,朝臣心中期待的,是他三辞三让,推拒不过再答应,但是他不愿做这个面子工夫。

  一方面是因为,当此危局,朝臣除了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也想告诉朝臣们。

  他想要的,就会去拿。

  别人想要议论,就让他们议论去便是!

  皇权巍巍在手,他绝不会再被人所制。

  希望于谦,是真的听懂了



第79章 宫内叙话(上)

  待得众人都离开了,朱祁钰带着前来报信的兴安,半刻不停的便赶往了景阳宫。

  别看他刚才在一众大臣和孙太后的面前镇定自若,但是心中早已经是焦急无比。

  说到底,这一次还是他太过冒险了,若是吴氏和汪氏有什么事情,他只怕要悔恨终身。

  在朱祁钰一路催促之下,不过盏茶时间,就到了景阳宫的门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