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733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再加上刚刚闹出了宗学之事,虽然不能说是襄王的责任,但是,这样的小事闹到了御前,本身就说明了,襄王的能力是有欠缺的。

  二者叠加,扳倒襄王的条件已经成熟,如今缺的,就是一个真正的,详实的罪名。

  不用很大,但是一定要证据确凿,只要有一个襄王赖不掉的罪名,那么,在众望所归之下,他的大宗正之位,无论如何也是保不住的!

  但是,看这帮孩子的样子,明显是已经黔驴技穷了,白白可惜了,今天这么好的机会……

  一帮老大人在旁边暗自摇着头,很有职业素养的对着大好局面被白白浪费而感到惋惜不已。

  实话实说,如果让他们来出手,哪怕是没有这最后的一把柴,只要运作的当,也不是没有机会。

  但是可惜的是……这是宗务。

  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事情,还是宗室内部之间的矛盾,他们如果贸然开口插手,怕是会引来非议和一干宗室的不满。

  所以,他们也只能这般眼睁睁的看着,不出意外的话,襄王这回,怕是还能安然逃过一劫……

  “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突兀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顿时脸色一变,只见一身朝服的岷王朱徽煣,大步出列,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高举头顶,道。

  “臣要弹劾襄王朱瞻墡,肆意不法,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苛待一众宗学子弟,不顾亲亲之谊,克扣宗室禄米,欺上瞒下,引得各地宗室怨声载道。”

  “除此之外,他还擅自收受边将贿赂,侵占边境军田数百顷,至于襄王封地襄阳府,更是大肆掠夺军田,民田无数,如此视朝廷法度如无物之辈,岂可为宗室表率?”

  “臣弹劾襄王不谨,不敬,不忠,严苛,跋扈,请陛下严惩!”

  朱徽煣胖胖的身子,此刻站在殿中,却显得意外的义正言辞。

  他声音洪亮,力镇殿宇,引得在场的一众大臣纷纷侧目。

  得,说啥来啥,刚刚他们还在想,这最后一把火,是不是烧不起来了,这转眼的工夫,不久烧起来了?

  眼瞧着朱徽煣列举了自己的一条条“罪状”,襄王的面沉如水,恶狠狠的盯着朱徽煣,恨不得要把他吃了一番。

  奏疏呈递到御前,天子打开仔仔细细的看了一番,旋即,眉头便紧紧的皱了起来,沉声道。

  “皇叔,对岷王叔祖的弹劾,你有何解释?”

  殿中的气氛陡然一转,瞬间变得凝滞起来。

  原本还有些摸鱼的大臣,随着天子这一句话问出,神色都瞬间变得清明起来,个个提起了十二分精神。

  不得不说,虽然才登基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随着一次次的朝局变幻,哪怕面对的是一干历仕几朝的重臣,天子的威势,也已经渐渐凝聚起来。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语气中的认真之意,便让所有人都绷紧了心神。

  所有人都清楚,天子固然看重亲亲之谊,但是,他老人家更看重的,是朝局社稷,是国家大政。

  平时的小打小闹,哪怕是冒犯天威,天子都能一笑置之,但是,如果涉及到政务层面,天子的眼中,可是丝毫都揉不得沙子。

  事到如今,在场的诸多大臣,也都隐约有了猜测,前面宗室子弟的请愿,还有各地诸王的信件,都只是前奏。

  而如今,真正的杀招,来了!

  襄王自然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他久不上朝,对于这种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的氛围,颇有些不适应。

  但是,他再迟钝,也能意识到,如今的局面和方才不同。

  刚刚的时候,天子一句轻飘飘的话,四两拨千斤,宽宥了朱徽煣延迟离京的罪名,如此一来,他手中几乎就没有反制的手段可用了,只能被动的防御。

  面对朱徽煣的弹劾,还有天子及一众大臣的注视,襄王脑子飞快的转着,最终决定……

  “陛下,臣不知道岷王爷在说什么,臣在藩地当中,向来奉公守法,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处,蒙陛下召见,至京师之中,亦安分守己,不曾有逾矩举动。”

  “岷王爷弹劾臣的罪名从何而来,臣实是不知,陛下圣明英断,相信必能还臣一个清白!”

  短暂的犹豫之后,襄王还是觉得,现如今的场面,抵死不认,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襄王下这个决定,不是胡乱下的。

  朱徽煣的这份弹劾,很多的事情都是老调重弹,如果说有什么新鲜的地方,那就是关于军屯的弹劾。

  不出意外的话,这也是天子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

  但是要知道,这种指控是需要证据的!

  岷王的封地在武冈,和襄阳并不毗邻,自太宗之后,各地藩王被严令不得随意出城,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

  所以对于襄阳的状况,就算是朱徽煣有所耳闻,他也必然没有证据。

  至于边境的屯田,的确是有的,而且,不是襄王自己要的,而是一帮边将为了托庇逃罪,主动送到他手里的。

  襄王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田地,只知道土地不少,都挂着他的名字,最重要的是,每年会有一大笔银子送到襄王府。

  他所做的,其实就是派了几个人,到边境收钱而已。

  这的确是个隐患,但是,还是那句话,据朱瞻墡所知,朱徽煣长这么大,一直都在武冈,更不要提到边境去。

  所以,他在赌,赌对方没有证据!

  只要能够熬过今天,他回去之后,立刻就会派人,至少将侵占边境屯田的痕迹给毁掉。

  可惜的是……

  看着襄王信誓旦旦的样子,一旁的一众大臣,顿时面色十分精彩。

  这位襄王爷,还真是……傻的可爱!

  难道说,事到如今,他还觉得,抵死不认有用吗?

  今天的事情,明显就是一场专门针对他的阴谋,十有八九,背后的策划之人,就是这位岷王爷。

  如今,种种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就差这最后一步,难道说,岷王会没有准备吗?

  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弃车保帅。

  干脆的承认下来,的确有屯田这回事,最好是有壁虎断尾的决心,抛弃到府中的屯田,全数献给朝廷。

  如此一来,不论天子如何作想,作为为诸王做出表率的襄王,自然便能逃过一劫,大宗正之位,也能保住。

  其次的做法,也是承认一部分,然后低头认错,祈求天子的原谅,提前把岷王的话头给堵死。

  毕竟,襄王是天子的皇叔,只要肯承认错失,天子哪怕是顾及宗亲颜面,也最多是给一番责罚训斥,了不起罢去大宗正之位,撵回藩地而已。

  可是,这么多法子,襄王偏偏选了下下策。

  这般信誓旦旦的样子,不是硬生生把刀子往岷王的手里递吗?

  怜悯的摇了摇头。

  果不其然,听到襄王的这番话,朱徽煣眸子微微一闪,立刻便道。

  “陛下,臣有证据!”



第835章 不就是吵架嘛~

  朱徽煣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武英殿中。

  除了殿中的一干大臣老神在在,一副早有所料的样子之外,襄王和一众宗室子弟,都是意外的很。

  只不过,襄王的意外当中,带着的是震惊和不安,但是,那些宗室子弟,则是又惊又喜……

  众人瞩目当中,朱徽煣从袖中拿出一份蜡封密信,递了上去,开口道。

  “陛下,此信由代王亲笔所书,托臣转呈陛下,其中罗列了襄王在边境侵吞屯田,欺压百姓的详实证据,请陛下御览。”

  襄王的脸色突变,“唰”的一下,他骤然扭头,便望向了一众宗室子弟当中,始终安安静静站着的代王世子朱成鍊。

  可恶,他怎么把这小子给忘了!

  虽然说,他早就知道,朱成鍊和朱音埑等人关系颇佳,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子,竟然会下如此狠手。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怎么说动的代王?

  朱瞻墡虽然没有去过边境,但是,对于代藩的状况,也算是略有耳闻,如今的这位代王,自幼便生活在老代王朱桂的阴影之下,妥妥的是一个懦弱怕事之人。

  军屯之事,关系的不是他一家,而是各地的诸多藩王,代王站出来揭露他,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他难道不怕引起各地宗室的怨恨不满吗?

  还有就是,要说侵占军屯的话,至少在边境地区,代王府绝对算是拿了大头的。

  他现如今用这个理由来弹劾自己,不怕别人拿同样的理由弹劾他吗?

  一个个的疑问涌上心头,但是,此刻的襄王已经无暇再去细想。

  代王和岷王不一样,代王府就在大同!

  自甘肃,宁夏,到大同多处,代王府都能接触的到,而且,代王府常镇边境,算是妥妥的地头蛇。

  尤其是朱桂还活着的时候,积威甚重,连太宗皇帝旨意都不放在眼中,当时不管是边将还是地方官,都要对他恭恭敬敬的,不仅朝廷的俸禄丝毫不敢剥削,日常还要送些供奉银两过去。

  如今还在边境藩屏的几个藩王当中,就数代藩在边境的势力最大,占据的军屯田土也最多,理所当然的,对于剩下的军屯归了谁家,也没有比代王府更清楚的人了。

  各大藩王在边境侵占田土的证据,朱徽煣拿不到,但是代王府如果要的话,几乎是轻而易举。

  眼瞧着天子拆开信件,一行行的看下去,脸色越来越难看,襄王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同样是信件,但是这封密信,明显跟刚刚呈上去的家信不同。

  这封信,是写给天子的,换而言之,这其实就是一份弹劾奏疏!

  如果说,不能尽快想出办法来的话,他今天怕是不仅保不住大宗正之位,后头还有更严厉的惩罚在等着他。

  心中念头急速转动,襄王看着面前朱徽煣得意的样子,眉头紧皱,片刻之后,移步上前,道。

  “陛下,臣弹劾岷王朱徽煣,擅自结交代藩,意图不轨!”

  话音落下,底下一众大臣,倒是露出了讶然的目光。

  有点意思,看来这襄王,也没有傻到家嘛……

  迎着众人的目光,襄王深吸一口气,朗声开口道。

  “太祖皇帝早有禁令,各藩王当谨守本分,不得私下往来,密谋商量,皇明祖训有云,守祖宗成法,方能不失亲亲之义。”

  “岷藩在武冈,代藩镇大同,二者相距何止千里,纵使如今岷王在京,可代王密信,缘何会在岷王手中?”

  “二王私下结交,意图不明,已违太祖禁令,不可轻恕,信中所言,亦真假不知,请陛下明鉴!”

  这个反驳倒是站得住脚,不过,要是不加最后的那句话,就更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7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3/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