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762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回来之后,杭氏就跟臣妾商议此事,如今人手,书本都差不多已经准备停当,但是这孩子不知闹什么脾气,就是不肯去。”

  “臣妾劝了几回,她回回都不肯听,眼瞧着再过几日,学堂那边就彻底准备停当了,她还是不愿去,臣妾一时心急,就说了两句重话。”

  “这不,跟臣妾赌气呢……”

  说起此事,汪氏也是一阵无奈,看着同样委屈的很。

  而且,这番话说着,朱祁钰明显感觉到,汪氏的神色当中,带着几分踌躇,似乎有什么话,不太好说一样。

  见此状况,朱祁钰皱了皱眉,抱起慧姐儿在腿上坐下,然后温和开口,问。

  “父皇跟你说,小学堂就在乾清宫旁边,慧姐儿每天去学堂里读书,下了课就可以来乾清宫找父皇,好不好?”

  听了这话,小丫头眼睛一亮,但是很快又变得闷闷不乐起来,道。

  “不好,父皇,能不能不进学,也去找父皇玩啊?”

  “不行!”

  这一次,朱祁钰的态度还是很坚定的,摇了摇头,看着小丫头眼里又蓄起了泪花,他想了想,又道。

  “慧姐儿想想,你不去读书,那济哥儿也不能去,哥哥喜欢读书对不对?你们每天一块读书一块玩,哥哥也开心,你也开心,不好吗?”

  这段时间以来,这兄妹俩感情好得很,当然,这也是因为如今太子出阁,太上皇的子嗣也随迁到了南宫,宫里除了澎哥儿跟芸姐儿两个还只会咿咿呀呀的奶娃娃,就只剩下慧姐儿和济哥儿两个孩子。

  所以,他们俩整天一块到处乱跑,兄妹俩现在有大半的时间基本上都在一起。

  原本,朱祁钰觉得,这一点一定能打动小丫头,但是没想到,她反而更加不高兴起来,瞪着大眼睛道。

  “可是,慧姐儿和济哥哥又不能在一起读书,怎么会一块呢?”

  朱祁钰感到有些意外,眉头顿时拧了起来,转头望着汪氏,目光中带着征询之意。

  见此状况,汪氏便解释道。

  “陛下,皇家没有给公主进学的惯例,往常都是妃子们遣宫里的女官太监教一教女红女工便是了。”

  “可济哥儿是皇子,您既然要给济哥儿开蒙,自然是要教些经典的,所以,臣妾跟杭氏商量过后,又问了母妃,觉得分开来教会好些。”

  “济哥儿那边,找些学识渊博之人,专门教经史子集,慧姐儿这边,教女红女工,女则女诫这些。”

  “就因为这个,这孩子死拧着不肯去,唉……”

  不过,她却没注意到,这番话说完,朱祁钰的脸色不仅没有变好,反而变得有些难看。

  另一旁,慧姐儿也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朱祁钰拍了拍慧姐儿的小手,道。

  “慧姐儿,那要是父皇让你跟济哥儿一起在学堂读书,你愿意吗?”

  “对了,咱们不仅读书,还学骑马,父皇的御苑里头,刚刚产了好多好多漂亮的小马,明天让兴安带你和济哥儿过去,每人挑一匹,好不好?”

  “好!”

  小丫头素来喜欢跑跑跳跳这种事情,听到可以骑马,眼睛顿时变得亮晶晶的,脆生生的道。

  “父皇万岁!”

  说着,小丫头啪叽一声,在朱祁钰的脸上亲了一口,沾的朱祁钰一脸口水,她却咯咯的笑个不停,哪还有刚刚的闷闷不乐。

  见到闺女变回了之前开心果的样子,朱祁钰的脸色也变得好看起来,拿沾着口水的脸,往她的小脸上直蹭,惹得她鼻子一皱,从榻上跳下来,转身做了个鬼脸,道。

  “父皇坏,不理你了,我去找济哥哥!”

  说罢,哒哒哒的就跑了出去,但是脸上的笑模样,却半点都没有减少。

  眼瞧着一众宫女内侍紧跟着小丫头身后出了殿门,朱祁钰从汪氏的手里接过帕子擦了擦,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收敛了起来。

  转头望着汪氏,他皱眉问道。

  “朕之前跟贵妃说的清楚,让慧姐儿和济哥儿一起进学,怎么到了最后,变成分开了?”

  刚刚当着孩子的面,朱祁钰不好问清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背后一定有人说了闲话,不然的话,不管是杭氏还是汪氏,都不会起这个主意。

  见汪氏一副为难的模样,朱祁钰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

  “难不成,是母妃的意思?”

  这宫里头,能够让汪氏不好开口的人并不多,吴氏就是其中之一,再加上,之前吴氏对汪氏的态度,朱祁钰有这样的猜想,也并不奇怪。

  但是这一回,汪氏却摇了摇头,解释道。

  “陛下误会了,母妃对此事没什么意见,反倒觉得济哥儿一个人读书孤单,有慧姐儿在旁边陪着是好事。”

  “那是怎么回事,朕可不相信,你无缘无故的,会让两个孩子分开?”

  朱祁钰继续问道,不过这一次,出乎意料的是,汪氏说出了个他怎么都没想到的名字。

  “是……皇嫂!”

  钱皇后?

  这下,朱祁钰是真的感到有些意外了。

  他的确知道,钱皇后有时会到坤宁宫或者是杭氏的宫中来坐坐,毕竟,南宫的吃穿用度,宦官宫女之类的,都还要依靠内库来拨付,再加上朱祁钰并没有和前世一样,限制南宫的出入。

  所以,钱皇后和后宫的妃子之间,相互之间的走动,还是有的。

  “到底怎么回事?”

  对于这位皇嫂,朱祁钰一直是心怀敬意的。

  虽然朱祁镇着实是不怎么样,但是,钱皇后对他钟情不渝,为人又端静大度,之前潜邸之时,也对朱祁钰多方照顾,这些恩情,朱祁钰都是感念的。

  所以,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件事情会跟钱皇后有牵扯……

  见到朱祁钰意外的样子,汪氏也有些始料未及,她虽然知道丈夫疼爱女儿,但是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在意这件事。

  当下,汪氏也将心思提了起来,道。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臣妾和杭氏没想那么多,就打算按陛下说的,在乾清宫旁开个小学堂,将两个孩子先教着,反正就是开蒙而已,倒也不必太过繁重。”

  “但是前几日,杭氏来坤宁宫跟臣妾商量,说要不要将皇子皇女分开,毕竟他们该学的东西不同,慧姐儿的性子太跳,还是要学些女红女工,安稳安稳性子,臣妾知道杭氏不是个有主意的人,多问了两句才知,是皇嫂因为夏季冰块的事到了杭氏那,顺口谈起此事,便说了几句。”

  “臣妾当时没有多想,只觉得也有道理,不过,也没拿定主意,后来,皇姐进宫来探望圣母,出宫前照例到臣妾这坐了坐。”

  “于是,臣妾便问了问皇姐当年都学了些什么,皇姐也说,学的都是些女则女诫,所以臣妾才和杭氏商量着,要不要单独给皇女开个小学堂,毕竟宫里的孩子不少,太上皇的子嗣,日后也是要进学的,总不好都混在一起学些经史子集,不成样子。”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说了,看着朱祁钰拧起来的眉头,汪氏也有些忐忑。

  “陛下,臣妾是不是做的不妥?”

  朱祁钰回过神来,想了想,道。

  “倒也不能算是不妥,这些事情往日没有惯例,所以,你一时没想到也是有的。”

  “按理来说,皇嫂说的也有道理,身为女子,妇容妇功是要学的,但是,这是民间的道理,咱们皇家的公主,不必被此束缚。”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在唐代以前,男女大防没那么严苛,所以,无论皇子皇女都在宫中一同进学。

  但是,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越来越看重男女之别,这种场景就变得少了。

  尤其是对于皇家来说,基本上更看重皇子的教育,而轻于对皇女的教育。

  洪武时代,太祖皇帝曾设大本堂,让诸皇子入读,但是,对于皇女,却基本都是交由生母教养,没什么成体系的教育。

  甚至于,到了永乐以后,连大本堂也取消,对于太子的教育倒是越发走上正轨,但是,其他的皇子皇女,就不怎么看重了。

  所以专门给皇子皇女开小学堂这种事,的的确确是没什么前例可以参考,再加上,朱祁钰当时又没有细说,所以,出了差错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对于皇子皇女的教育,朱祁钰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有前世的教训,他想着不给济哥儿太大的压力,想晚两年再开蒙。

  但是后来他发现,这孩子的确喜欢读书,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吴氏在对这孩子的引导上有些问题。

  所以,综合考量之下,他打算开个小学堂,一方面让济哥儿先认字,另一方面,也将他放在自己的身边,多加教导,在不给他太大压力的情况下,让这孩子不要长歪了。

  这才有了提前开起来的小学堂。

  而之所以让慧姐儿也跟济哥儿一样去进学,当然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只是让朱祁钰没想到的是,钱皇后和常德长公主,会在这中间插一杠子,这是巧合……

  还是?



第861章 大明的未来

  作为一个看遍了百年沉浮的帝王,朱祁玉在治国之道上,有着比历代皇帝更深刻的理解。

  前世的他,想的是如何坐稳皇位,传承一脉,这不能说是错,但是却过于狭隘。

  时至今日,朱祁玉仍不敢确定自己的百年游荡,到底是黄粱一梦,还是时光倒流。

  但是随着每一处细节,每一个他不曾知晓和注意的人一个个出现,他越来越相信,哪怕那是黄粱一梦,也是祖宗神灵给他的预兆之梦。

  既是如此,他的使命就不单单是坐稳皇位这么简单,他的身上,肩负着大明王朝的兴衰。

  按理来说,王朝起灭,自古便不可阻挡,朱祁玉心里对这一点也非常清楚,可既然祖宗神灵给他这个机会,那他自然要竭尽全力,改变自己看到的一切。

  哪怕最终仍不能阻挡王朝崩灭,但至少也要能够传承更久,如此,方不负自己的再来一遭。

  雄心既起,朱祁玉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考虑的更多。

  大明立国百余年,应该说,仍在鼎盛之时,虽然已经隐隐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是如果没有土木之役这场祸事,家底儿怎么也够再败一段时日。

  可就算如此,很多的问题,也已经开始隐隐浮现,虽不严重,但是苗头一起,便会长成心腹大患。

  军屯是其中之一,武失衡,宗室厚禄也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土地兼并,荆襄流民,官吏腐败,土司动乱,甚至是女真,倭国这些部落小国的崛起,都是将大明这个巨人噬咬掏空的元凶。

  如此种种,繁复庞杂,实难以一言而说清。

  事实上,自从朱祁玉从郕王府醒来的那一刻,经历过短暂的迷茫之后,他便一直在思考,究竟该有什么办法,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即便以他的眼光,经历了这两年多的思索,也只能勉强得出一个不算答桉的答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7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