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824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但是这一点,极难做到!”

  这番话说完,徐有贞不仅没有明悟的样子,反而更加疑惑了。

  他偷偷的看了一眼朱仪,却发现对方的表现也差不多。

  于是,朱鉴继续解释道。

  “王九皋是天子亲自提拔上来的人,他和老夫不同,提拔他的时候,朝廷上尚有不少空缺可以安置,但是天子却将他放到了内阁,自然是有其深意。”

  “按理来说,内阁协调内外,掌握票拟,若要在朝堂上进一步取得话语权,最应该做的,就是在朝中发展人脉,培养后辈,但是,王九皋任内阁首辅这么久,你们看到他这么做了吗?”

  这……

  徐有贞回忆了一下,迟疑片刻,摇了摇头。

  他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托陈循的福,在朝中的人脉却不少。

  当然,这些人脉,在某天官那,都没有什么用就是了。

  但是,平时饮酒作乐,闲谈聊天,时常互通个消息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仔细想想,王翺到了京师这么久,他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如何加强对内阁的控制,但是要说拉拢朝臣,培养后辈,扩大自己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却基本没有。

  要说这是因为他常年在外巡抚,所以在京中没有人脉,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问题就是,王翺调入京中时间也不短了,可是他从未有过提拔亲近之人的举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怪之处。

  倒是一旁的朱仪,听了朱鉴的这番话,隐隐明白了什么,试探着道。

  “朱阁老的意思是,天子提拔王九皋,就是看重了他在朝堂中没有人脉势力,而王九皋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一直专注于内阁事务,却并不在朝堂上培植自己的人脉?”

  朱鉴没有想到,最先听懂的竟然是朱仪。

  他略带不满的看了徐有贞一眼,但还是点了点头,道。

  “这一点就说来话长了,但是老夫长话短说,其实究其根本在于,天子对于内阁,似乎隐隐有打压之势,并不希望内阁坐大,所以,选王九皋,便正如国公爷所说,看重的是他在朝中并无势力。”

  “王九皋应该是一直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一直非常谨慎,无论他在内阁当中如何摆弄权柄,但是,始终不曾试图在朝中拉拢人脉,也不曾试图将自己在地方上的心腹之人提拔到朝中。”

  “当然,是人就有弱点,殿试一事便可看出,王九皋很清楚,光凭分票权和阁议,想要保持他的超然地位,只会越来越难,所以,他还是忍不住,把手开始伸进了清流当中。”

  “只可惜,他还是太过谨慎,并不亲自出手,而是让江渊出面,否则的话,光是这件事情,就可以将他按死!”

  “可是……”

  这个时候,徐有贞也总算是明白了过来,犹豫片刻,他抬起头,问道。

  “明公,若是如此的话,您弹劾他的时候,为何不以他图谋翰林院,意图结党来弹劾呢?”

  “因为他并没有这么做!”

  朱鉴的脸上也露出一丝遗憾,叹了口气,开口道。

  “殿试一案,老夫和张敏二人之所以愿意帮江渊,张敏是因为他有一本家侄儿才学不第,正巧要考举人,而那主考官是江渊的好友,所以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老夫,明着是要拉江渊在内阁中帮老夫稳住地位,但是实际上,却是落子在王翺身上。”

  “一旦事成,江渊执掌了翰林院,那么,王翺势必忍不住,会借江渊之后收拢门生,甚至从翰林院中引援人手入阁。”

  “到时候,无论他成不成功,都必然引起天子厌弃,只可惜,殿试之时,江渊选了程宗这么个废物,被天子瞧出了端倪,一败涂地。”

  “江渊事败,作为默许他这么做的人,王翺必然也会十分警醒,这个时候,天子将翰林院交托到他的手里,实际上,便是一个鱼饵,要试探一下王翺是否会借机收拢门生。”

  “但是,王翺既然有了警惕,自然不会上当,这段时间以来,他虽然暂时兼理翰林院,可却并没有和翰林清流走的过近,滑溜得很,想要在这一点上弹劾他,只能捕风捉影,所以,老夫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弹劾他在内阁当中揽权,以期能够挑动天子对他的质疑,但是显然,王翺在翰林院这段时间的安分,打消了天子对他的疑虑……”

  “所以到了最后,王翺暂时放弃了对内阁的控制,以求得了天子的宽纵,这便是这次朝堂上,真正的博弈之处。”

  这番话说完,朱仪和徐有贞同时露出深思之色。

  朝堂这趟水,果然是深不见底!

  如此解释的话,那么一切就都合理了。

  王翺对于殿试一事早有提防,所以,他提早就掐断了之前所有的布置,重新回到了那个刚到京城,毫无人脉的首辅大臣。

  有这一点在,那么,他就是一个符合天子期待的首辅,只要这一点不倒,那么,无论暗中算计他的人出什么招,他都能从容应对,至多不过是暂时退让而已。

  这场朝堂风波,对于王翺来说看似凶险,但是实际上,他早已经藏好了底牌。

  “可是,朱阁老既然早就清楚这一点,而且,也清楚一旦扳不倒王翺,会连累自己,而且,陈尚书也必然不会让杜宁如约入詹事府,你却还是这么做了,莫非……”

  片刻之后,还是朱仪率先抬起了头,若有所思的道。

  不过,话虽然是对朱鉴说的,但是,目光却不知为何,落在了徐有贞的身上。

  感受到这位国公爷的注视,徐有贞有些奇怪,皱眉问道。

  “莫非什么?”

  于是,朱仪脸上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重新看向朱鉴,道。

  “莫非,朱阁老本来就没有打算,让杜宁入詹事府?”

  “什么?”

  这下,就连徐有贞也是一惊,诧异的抬头望着朱鉴,却见对面一脸平静,不见丝毫波澜。

  片刻之后,朱鉴轻轻点了点头,望着朱仪的目光中带着些许赞赏,当然,还有一丝隐藏不易察觉的忌惮,道。

  “这是自然,老夫刚刚便说了,清流就算再式微,在朝中也人脉颇广,陈循更是七卿之一,杜宁作为他的得意门生,陈循不会让他轻易搅进这趟浑水里的。”

  “更何况,就算是陈循愿意,天子也不会坐视不理,这一点,今日早朝上,已然验证了。”

  怪不得……

  想起早朝上,天子对杜宁突然的询问,朱仪恍然明白过来,道。

  “所以,朱阁老你真正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要让陈尚书出面,举荐官员充裕东宫?”

  “朱阁老,你这回,可是把所有人都骗了进去。”

  “不过……”

  望着面前平静无比的朱鉴,朱仪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笑意,问道。

  “就为了这么点事,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朱阁老,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吧?”



第913章 真正目的

  徐有贞坐在一旁,早已经是冷汗津津。

  原本他一直以为,自己能够在两边游走,已经足够老练谨慎了。

  但是直到现在,他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和这些朝廷重臣之间,相差到底有多远。

  怪不得陈循一直在提醒他,不要跟朱鉴走的太近,他跟这种老家伙相比,还是太嫩了。

  以往的时候,他虽然面上不说,但是总觉得朱鉴有些鲁莽,而且,在朝堂上屡屡失利,把自己弄得声名狼藉,所以心中,不免有几分轻视之意。

  当然,徐学士伪装的工夫很好,丝毫都没有流露出来。

  但是,刚刚的一番话,却让他真正意识到,能够坐到这个位置的,果然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

  虽然刚刚朱鉴和朱仪二人没有明说,但是,到这个时候,徐有贞还听不出来他们的潜台词,他也就不必在这朝堂上混了。

  朱鉴的目的,打从一开始就不是杜宁,而是陈循。

  他压根没有寄希望于,能够拉杜宁入东宫,仅仅只是希望,能够让陈循帮忙,举荐一些人才进入东宫。

  这便是刚刚朱仪说的,朱鉴骗了他们所有人。

  要知道,拉杜宁入东宫,是当时朱仪请朱鉴帮忙复爵的时候,朱鉴提出来的要求。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朱鉴就已经开始有这个打算了。

  但是,这么久了,直到结果出来,他竟然丝毫都没有发现,朱鉴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盘棋当中,徐有贞不知不觉的,已经变成了朱鉴的棋子。

  要知道,打从一开始,因为他是陈循的学生,所以整件事情,都是由他在居中传话的。

  回想起自己和陈循刚刚在府中的谈话,徐有贞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位老师,还是看了自己的面子的。

  说白了,他之所以会愿意去和俞士悦商议,举荐人手进入东宫当中,除了是为了给朱鉴一个交代之外,也有徐有贞这个学生亲自上门求告的原因在。

  否则的话,单纯从利益而言,陈循其实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管,最多也就是彻底得罪朱鉴而已。

  可是,以他清流领袖,七卿大臣的身份,又岂会害怕呢?

  一时之间,徐有贞的心情有些复杂。

  但是这个时候,对面的二人,却显然无暇顾及他的情绪。

  面对朱仪澹澹的嘲讽,朱鉴却摇了摇头,道。

  “国公爷不妨猜猜,陈循会举荐哪些人选入东宫?”

  朱仪皱了皱眉,一阵思索。

  这话要是问其他的勋贵,或许对方会感到茫然,但是,朱仪恰恰是特殊的那一个。

  他父亲朱勇在世的时候,就喜欢结交文臣,再加上,他有胡濙这么个岳父,对于文臣的了解,要远比普通的勋贵要多的多。

  看朱鉴的神色,朱仪就知道,自己一定是有什么没有想透的地方。

  呸,这帮八百个心眼的读书人!

  “此次殿上,阁老突然帮着陈尚书弹劾首辅大人,有心之人,一定会猜到,你们私底下有所牵连。”

  沉吟片刻,朱仪望着朱鉴,开口分析道。

  “陈尚书身份贵重,他虽然想要扳倒首辅大人,不……”

  说着话,朱仪忍不住看了一眼徐有贞,方继续道。

  “甚至,他或许也并没有想过要扳倒首辅大人,只是想让对方交出翰林院的差事,好方便他拿翰林院来给天子做人情。”

  “既然如此,也就意味着,陈尚书从一开始,就已经想着,要和阁老你撇开干系……”

  “所以,他此次举荐入太子府的人选,必定不是和阁老亲近关联的官员。”

  这个结论,让徐有贞的脸色更加复杂。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8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4/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