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844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这话倒是符合王文有仇必报的性格。

  但是,奇怪的是,说这番话时,王文不仅没有寻常那种和人对骂时的意气风发,反而带着几分不情不愿。

  相反的,明明是被指责的一方,但是,陈镒的脸色却是平静的很。

  至于原因……

  在场的一干大臣都不是傻子,王文一提科道的名头,他们立刻就想起了,当时在殿上,天子对吏部和都察院的责罚。

  自然,也就明白了王文此刻的郁闷。

  不过,郁闷归郁闷,王天官骂人的本事,还是不会丢的,直接了当便道。

  “自太祖皇帝时起,朝廷便一直优容科道,为的便是言路通畅,澄清朝廷风气。”

  “但是如今,不知从何时起,科道官员风骨全无,有冤不敢为之申,有乱不敢为之劾,有奸佞不敢为之谏,放任官场风气颓靡而不敢言,以致朝廷沦落至此,科道有不可推卸之责!”

  应该说,这话说的没错,但是,却不完整。

  一旁的陈镒也一脸沉重,并没有任何反驳的意思。

  这个时候,一旁的陈循看了一眼二人,上前道。

  “陛下,天官大人所言有理,朝廷风气如此,谏官不敢言事,的确有其责任。”

  “但是,此事也不能完全归罪于科道。”

  “此前王振擅权,打压科道,有敢上疏言事者,要么被打压旁置,要么被降调转迁,且王振假君上之名行事,科道若过分弹劾死谏,则有冒犯君上之嫌。”

  “陛下登基之后,虽重振科道,但是,毕竟土木之役损失官员过多,加之,京察及整饬军屯等事,科道一则不全,二则奔赴各地办事,难在朝堂上发声,亦情有可原。”

  “请陛下明鉴!”

  这话说的还算比较含蓄,但是事实就是,王振当权时,其实就对科道里的刺头清理过一遍,又往科道里头安插了不少自己人。

  后来土木之役,科道死了一批人,天子登基后,吏部京察,又扫出去一帮人。

  事实上,吏部和都察院的仇,也就是那个时候结下的。

  再后来,罗通闹的那档子事,对科道多多少少也有牵连。

  这就直接导致了,科道的员额空缺严重。

  虽然说自从整饬军屯开始以后,在兵部和天子的支持下,科道增补了不少人进来。

  但是,一则他们资历浅,二则他们赴任之后,直接就被派到了地方上清丈田亩,到现在都还没回来。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在整饬军屯结束之前,他们是不可能回来了。

  这诸般原因汇聚到一起,便成了现在的状况。

  所以呢,责任的确是科道的,但是,这错,却不能全归到科道的身上。

  然而,王文也不是好对付的,面对陈循的‘公道话’,他毫不客气的指责道。

  “朝廷设风宪官,察百司之事,以六科稽六部,十三道巡视天下,纠朝廷官邪,此为科道本意也。”

  “然则今之科道,官邪不敢纠,奸佞不敢察,议论天家,诽谤朝廷,倒是一把好手。”

  “科道如今的确官员缺额严重,但是,在任的科道官员,有几个敢说,是尽忠职守,敢为天下直言的?”

  所以说,哪怕朝堂上的一干大臣们心里再清楚王文的政治能力,再提醒自己不可被王文平时的莽撞表现所迷惑。

  但是实际上,他们仍旧不可避免的,因王文时常的冲动而不自觉的对他有些轻视。

  就拿眼前的场景来说。

  所有人都觉得,王文翻不起浪花来,虽然是在指责科道,但是,到最后却必然闹不起什么风波。

  可就是因为所有人都这么想,才让王文有了机会,能够大展拳脚……

  事实上,当‘议论天家’这几个字说出来。

  一旁的大臣们,脸色已经有些变了,尤其是陈镒,脸色陡然变得难看起来。

  但是,王文显然没有收手的意思,言辞依旧尖锐,道。

  “风宪官监察百司,本职便是纠劾官员,澄清风纪,所谓文死谏,武死战,王振当权之时,诸科道官员明知其违背太祖禁令,蒙蔽君上,专权祸国,却不敢有死谏之心。”

  “反倒是自陛下登基之后,欺陛下仁慈宽厚,屡屡插手天家之事,从太上皇归朝,到太子殿下出阁,乃至选秀之事,就连陛下是否定省晨昏,都有科道喋喋不休。”

  “朝中诸事不敢发言,可宫中一有风吹草动,尔等却个个活跃的很,让本官险些以为,科道监察非诸司也,乃天家尔!”

  论阴阳怪气,当面痛骂,王老大人从来都没输过!

  这一番话说完,文华殿中顿时变得静悄悄的,气氛有些凝滞。

  王文,果然还是王文!

  他说的道理对吗?

  对!

  也不对!

  的确,近两年以来,科道对于天家关系的议论颇多,王文说的有些夸张,但也算是基本属实。

  的确是宫中有什么风吹草动,外朝便有议论流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是科道言官。

  但是,这当中的原因,却不是科道们多事那么简单的。

  天家无私事,这本就是朝臣们的共识。

  所以理论上来说,和天子有关的事,都是朝事,更不要提,如今天家的情势复杂,朝臣们各有看法,是正常的事。

  除此之外,王振擅权之事,其实也给朝臣们一个警示,所以,加强对于君主的规劝谏诤,也有这个因素。

  当然,如王文所说,天子对待臣下一向宽仁,也是他们敢这么做的原因之一。

  因此,这种变化,很难说是对是错。

  但是,即便有道理在其中,在眼下这个场合,显然也是不能辩解的。

  这就是王文的高明之处!

  天子既然要扭转官场风气,那么,科道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所以,王文即便是指责科道,到最后也是给他们铺路。

  但是,以王老大人的脾气,又怎么可能吃这个哑巴亏?

  这一番话说下来,可谓又准有狠,直击科道的软肋。

  更重要的是,这明显是在帮着天子说话,在摸不清楚天子的态度之前,贸然和王文辩论,万一惹怒了天子,让他老人家改了主意,那可就彻底完了……

  当然,这是对科道来说的。

  老大人们可以想见,无论天子到最后是什么态度,对王文是斥责,还是默许,但是终归,这番话说出来,肯定多多少少,是切合天子的心意的。

  呸!

  就知道奉承天子的奸臣!

  心中暗骂了一声,老大人们再次对王文这个老家伙又提高了几分警惕……



第929章 有理有据有节

  这一番话说下来,王文倒是挥洒的淋漓尽致,但是,殿中的气氛一时却变得有些沉郁。

  其他的一干大臣皱着眉头,似乎想要开口,但是,到最后还是没人动弹。

  这件事情涉及科道,若是一个闹不好,说不定会帮倒忙。

  所以,还得陈镒来解决,他们最多敲敲边鼓。

  然而,奇怪的是,一向并不瞻前顾后的陈镒,此刻却拧着眉头,同样一言不发,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一样。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天子却开口了。

  按理来说,对于王文的放肆,天子虽然维护,但是,也不至于到了袒护的地步。

  一般情况下,当王文发完脾气之后,天子往往会象征性的斥责两句,算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但是这一回,天子说出来的话,却让在场的诸人也感到有些意外。

  “天官的话,虽然有些直白,但也不无道理!”

  一开口,天子就给刚刚王文的话定了性。

  仅仅只是直白而已,言下之意,不好听,但说的没错……

  “朝廷鼓励言路,但是,如今的科道风宪,却依仗于此,邀名买直,不思用事。”

  “天官说他们欺软怕硬,依朕看,倒也不算夸张。”

  随着天子一步步的肯定王文的观点,老大人们的脸色越发慎重起来。

  王文这个老家伙,向来脾气暴躁,说起话来十分不客气,但是,一则他已然‘盛名在外’,没有人会去计较,二则,王文即便是吏部尚书,可他到底也是臣子。

  有些话他来说,和天子来说,效果和分量,可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刚刚王文的那番话,他来说的话,算是朝中争斗,上纲上线,也最多是相互攻讦。

  但是,天子来说,就意味着对外朝科道的不满。

  以科道风宪如今的这股风气,他们若是得了风声,只怕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只会觉得天子不听谏言,这股风气,反而会愈演愈烈,甚至于,有可能会演变成内外朝之间的冲突。

  紧紧皱着眉头,老大人们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他们有些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道理,天子不应该不明白才对。

  要知道,往常并不是没有过这种例子,王文在朝堂上唱白脸横冲直撞,天子唱红脸安抚群臣。

  可是这一次,天子难道要挑破这层窗户纸了吗?

  看着底下大臣们的样子,朱祁钰摇了摇头,道。

  “朕知道,朝野上下,对朕和太上皇,乃至朕和东宫太子,和两宫皇太后之间的关系,都颇为关注,一有动静,则议论纷纷,流言频出。”

  “言官言事,当言天下事,天家之事,自也是天下事,所以,朕并不忌讳朝野上下议论天家事。”

  ”但是,如今朝中风宪,渐成只问宫中事,不问天下人之风,这便是大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8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4/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