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956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因为周王所说的,就是皇明祖训当中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的,说到底,还是因为藩王宗室与朝廷文武大臣不同,于谦是朝廷之人,他的便宜之权再大,也只能管得到朝廷大臣,但是,藩王宗室,却只能天子来教训。

  在这方面,皇明祖训有着详细的规定,当初太祖皇帝立藩屏,最担心的就是有朝臣从中作梗离间天家,所以特意加了这些规制,但是现在,却成了周王等人攻讦于谦,最有力的武器。

  见此状况,天子的眉头微皱,显然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沉吟片刻,天子只得将目光转向在场的一众大臣,问道。

  “诸卿对于这件事情,作何看法?”说罢之后,天子似乎是又响起了什么,于是又补了一句。

  “今日朕宣召之人,皆是宗室藩王,朝廷重臣,不必拘谨,畅所欲言便是。”吃一堑长一智,有了鲁王和周王刚刚拿奏对的规制做文章的举动,天子显然也学精了。

  有了这句话,殿中诸臣再怎么说,至少都不会因为开口说话而被怪罪。

  不过,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做的差事,众臣相互看了一眼,最终,还是胡濙率先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周王爷说的有理,这件事情,的确是一些官员行事不周,有所冒犯。”

  “但是,整饬军屯乃是朝廷大政,涉及繁多,朝廷上下,总会有顾及不到之处,一时有过在所难免,不过,为国效力尽忠之心,无论是朝廷文武,还是宗室藩王,总是相同的。”

  “在场皆是天家宗亲,自能明白何为为国之道,于少保此番出京,风雨兼程,呕心沥血,清丈军屯,将各处军屯收归朝廷,功劳苦劳,总还是有的。”

  “念在于少保一心为国,也请陛下宽宥不罪,臣相信,诸位王爷,也并不是想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既令朝廷颜面尽失,又让陛下痛失爱臣,对吧?”作为满朝资历最老的大臣,胡濙刚刚在旁看着,对于眼前局势,已然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

  这帮藩王,个个都是有备而来,有人负责胡闹,有人负责和稀泥,有人负责主持公道,分工明确。

  如果是单独对上他们某一个,那么都容易解决,但是,他们联合起来,就变得棘手无比。

  尤其是,这些藩王明显已经有了共同目的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尽量用最小的损失解决此事。

  所以,这种时候,跟他们辩驳于谦到底有没有过错,毫无意义,刚刚周王等人的行为,其实已经表明了一切。

  他们不会去讨论事情的对错,只会死死的咬住于谦的所作所为有违祖制这一点不放。

  一旦事情越闹越大,朝野尽知,那么最后必定会闹的难以收场,甚至于,说不定连天子都会被拖下水,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天子无论是什么立场,都会无比为难。

  因此,胡濙上来就说于谦有错,但是,又申明他是为国尽忠,情有可原,顺带着捧了捧在场的诸王,最后故意的将事情的处置推到了极点上。

  这些藩王只要不傻,就知道,朝廷或者说天子,不可能真的因此就罢免于谦这样一个朝廷重臣。

  要是真的这么做了,即便是对诸王来说,事情也会变得难以收拾,所以胡濙故意这么说,就是希望诸王的态度能够稍稍软化一些,至少,不要像现在一样步步紧逼。

  但是,这些藩王显然也不是好湖弄的,闻听此言,鲁王直截了当的开口,道。

  “陛下,臣等此来,只是为了申明对错,辨明是非,讨上一个说法,至于分明对错之后,该如何处置,相信陛下自有论断,此非臣子可以置喙之事。”



第1022章 俞次辅的怒火

  鲁王的这番话,态度依然强硬。捥

  在场的诸臣神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难道说,这些藩王们,真的想要拿下于谦?

  可是,这未免太异想天开了吧。

  于谦到底是对于朝廷来说,立下了莫大功勋之人,更有扶立之功在身,何况,他此次得罪宗室,说到底还是为了推行朝廷的大政,而整饬军屯的政令,实际上是天子在背后支持,甚至于可以说,天子已经不仅仅是背后支持,完全是明面上亲自在推动。

  如果说于谦因此而被罢免,那么,实际上打击的是天子的威信,难道说,这些藩王们为了针对于谦,讨回面子,就连得罪天子也不害怕?

  胡濙算是在场资历最深厚的人了,他出面都没什么用,其他人自然是也有些犹豫。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到现在为止,他们都还没弄清楚,天子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按他们对天子的了解来说,发生了这种事情,无论是出于天子本身对于谦的爱重,还是出于于谦的累累功劳,他一定是会维护于谦的。捥

  可是问题就在于,到现在为止,天子都没有明确的表明态度,所以在场的一众大臣也有些拿捏不准,天子到底是碍于诸王的身份,还是指望他们这些人出面和诸王硬碰硬?

  在场没人说话,鲁王又将话题抛到了天子的面前,这个时候再沉默下去,显然也有些不合适。

  因此,沉吟片刻,朱祁钰望向一旁的岷王,道。

  “岷王叔祖,你执掌宗人府,这奏疏又是你递上来的,你觉得此事上头,于谦是否有错?”

  于是,所有人都望向了岷王。

  打从进殿开始,这位宗人令就只是安坐在旁,并未出言表明任何态度,但是,从他和周王,鲁王等人一同觐见来看,无论是否出自真心,至少他在立场上,应该是和诸王保持一致的。

  天子既然点了名,岷王自然不好再继续旁观,稍一沉吟,便开口道。捥

  “陛下,臣等并非不知,于少保所作所为,乃是为国家计,为推行朝廷大政而为。”

  “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于少保或许并无欺凌宗室之意,但是底下诸官员,衙役,吏员,却实有冒犯宗室之举动。”

  “何况,围堵伊王府缉捕贼寇,擅闯宁王府等事,行事手段,也的确有不尊藩王之嫌。”

  “臣等此来,并非是为了要将于少保如何,只是想要讨一个说法而已,何况,臣等身为朱家宗亲,有藩屏社稷之责,朝廷官员上下不分,尊卑不明,今日欺宗室,明日便当欺陛下,若臣等坐视不理,岂非辜负太祖皇帝封藩立屏之心?”

  “朝廷政事,臣等不敢干预,于少保乃兵部尚书,七卿大臣,有协助陛下击退瓦剌之功,乃是国家肱股重臣,纵有过错,也当从轻处罚,臣等所求,无非是澄清朝廷风气,申明上下尊卑而已,并无他意,请陛下明鉴!”

  这番话岷王说的十分认真,态度比诸周王,鲁王等人稍有缓和,但是,也并没有乐观多少。

  虽然话是说只是讨个说法,澄清朝廷风气,但是,什么才叫讨个说法,怎样才算澄清朝廷风气,这中间的余地可太大了。捥

  当然,令人稍稍安心的就是,诸王并没有想要彻底扳倒于谦,如此一来,倒不至于在朝堂上引起太激烈的反应。

  听完了这番话之后,天子稍稍沉吟片刻,便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于谦,开口问道。

  “于少保,你觉得呢?”

  众人担心的望向于谦,生怕他再有什么惊人之语。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不知为何,于谦的脸色似乎有些挣扎,不过很快,他的神色就平静下来,拱手道。

  “陛下明鉴,臣愿领罚!”

  罕见的,于谦并没有再做任何辩驳,直截了当的低头认错。捥

  见此状况,一众藩王脸上都隐隐露出一丝胜利的神色,与之相对的是,其他大臣心中的担忧之意却是越发浓厚。

  虽然岷王说什么不是为了责罚,但是,朝堂之上,赏罚分明是最基本的道理。

  于谦既然承认了有错,那么,天子就不可能不罚,不然的话,诸王这边必然是过不去的。

  见于谦这么干脆利落,天子的神色有些古怪,似乎是在预料之中,但是,又隐隐有几分意外。

  肉眼可见的,天子有些犹豫,但是到了最后,他还是开口问道。

  “于少保,这些事情涉及众多,情节繁复,你就没有什么内情,要再诉与朕知吗?”

  “若有的话,朕可以再派官员调查清楚,再做处置。”捥

  这话的暗示性太过明显,以至于,话音落下之后,在场其他诸王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的很。

  与之相对的,其他大臣却是纷纷望向了于谦,天子这话,摆明了是有回护之意,只要于谦再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至少今天这一关,是能过得去的。

  但是,于谦却并没有顺着天子的意思往下说,而是重复道。

  “陛下明鉴,围堵伊王府,打伤宁王府仆役,冲撞王驾,皆是臣举止不当所致,请陛下责罚。”

  一声微不可查的叹息声响起,天子的脸色变得有些无奈,看了一眼旁边对于谦虎视眈眈的诸王,终是开口道。

  “既是如此,有过当罚,念在你一心为国的份上,朕只小惩大诫,罚俸半年,上呈谢罪表一封,以儆效尤!”

  这个处罚,不算重,但也不算轻。捥

  罚俸什么的,对于谦来说,倒是家常便饭,但是,上谢罪表,就意味着,要在整个朝廷面前认错。

  这个惩罚,对于一向看重清名的文臣来说,已经算是很重了。

  不过,于谦显然对此已有预料,平静的拱手道。

  “谢陛下天恩,臣领旨。”

  于是,天子再次转向一旁的周王等人,不过脸色,已经比进殿之时要差了不少,当然,口气还算得上是温和,道。

  “几位叔祖,如此处置,可妥当否?”

  这么问话,明显是已经带着几分不满了。捥

  但是,周王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却还是开口道。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自然没有异议,只是,还有一件小事,想请陛下恩准。”

  “什么事?”

  天子皱眉问道。

  于是,周王余光扫向底下的于谦,随后站了起来,无独有偶,和他一同起身的,还有鲁王和岷王。

  三人对着天子躬身一礼,随后,周王道。

  “陛下明鉴,于谦所做所为,令诸多藩王蒙受委屈,于谦既然承认自己有错,自当认错,如今伊王,郑王,宁王等人,皆居十王府中,臣请陛下恩准,命于谦亲自登门认错,以彰尊卑,以警朝野上下!”捥

  图穷匕见!

  殿中顿时安静下来,在场的一众大臣,眼中都隐隐闪过一丝怒火。

  要知道,在他们看来,这帮藩王此来,本就是无理取闹,只不过,碍于这些藩王的身份,所以,他们已经是一再忍让。

  但是对方却步步紧逼,得寸进尺。

  上门致歉?

  再怎么说,于谦也是七卿大臣,可与公侯平起平坐,若论权势,甚至比普通的公侯,还要更盛几分。

  这样的身份,周王让他亲自去十王府登门认错,简直无异于羞辱。捥

  就算这件事情真的是于谦的问题,也没有这么逼迫于人的道理。

  更何况,于谦是奉朝廷圣旨,推行大政,乃是为国尽忠,到了头来,诸王竟然提出这等要求,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时之间,在场众臣也眯起了眼睛,俞士悦掀起衣袍下摆,跪倒在地,率先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可妄动,诸王既然觉得于少保在地方所行之事有冒犯宗室,离间亲亲之嫌,臣请陛下将此事付诸廷议。”

  “同时,调出于少保出京之后,兵部留存的所有公文及各地方官员奏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事情勘问清楚,若果是于少保之过,自当登门致歉。”

  “可若是有人刻意阻挠朝廷大政推行,令于少保不得不动用强硬手段,也请陛下予以严惩,否则此后朝廷再有政令推行,必将艰难重重,于国无益。”

  话音落下,俞士悦就感到数道目光朝他看了过来,尤其是鲁王,望着他的目光隐隐透着几分怒意。捥

  要知道,刚刚鲁王还驳斥了俞士悦一番,这个时候他却又站了出来,摆明了是没将鲁王刚刚的训斥放在眼中。

  单看这位鲁王爷的脸色,便可知道,他是动了真怒了。

  然而,这回俞士悦却丝毫都不给他面子,毫不犹豫的瞪了回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9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6/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