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979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也就是说,皇庄将仕绅手里的土地兼并以后,将其用作安置流民,提供种粮,耕牛,器物,乃至是住所,让流民能够有地方住,有活干,成为皇家的佃户。

  就像刚刚襄王说的那样,皇庄中的佃户,虽然同样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既不用受官员各种苛捐杂税的盘剥,又不必担心种粮,耕牛等耕种需要的物事,完全可以长期租种。軗

  而这套经营方式,最妙的其实就是逐年递减田租的法子,虽然说,前几年这些流民要交的租子极重,几乎到了十之八九的程度,但是,勉强也可活下去。

  随着耕种的年限越长,他们越能看到希望,就会更加不舍得皇庄的佃户名额,如此一来,原本难以控制的流民,就被重新牢牢绑定在了皇庄当中。

  就算是在执行当中,有内宦私下盘剥这些佃户,可至少前几年租子最重的时候,这些内宦是不敢这么做的,因为本身租子就重,再行盘剥,便会重新导致逃亡。

  到时候,该给皇帝的租子交不上来,这帮内宦可没有朝廷命官这道护身符,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脑袋搬家。

  而对于流民来说,他们本来就一无所有,哪怕是最重的田租,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也绝对会争先恐后。

  因此,从社稷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绝好的策略。

  但是……軗

  “皇庄之设,的确解决了京师附近的流民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非京师才有,这些年来,旱灾,饥荒,洪涝,蝗灾,各种天灾频发,各处流民不断变多。”

  “所以,朕觉得皇庄之设,可以继续铺开,以解各地流民之难,不知诸位觉得如何?”

  果不其然,在听够了奉承之后,天子抬手下压,面带笑意的开口,对着在场的一众藩王问道。

  这话一出,所有藩王的脸色,都变得有些尴尬。

  这皇庄的经营方式,的确是好,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收租收的好好的,干嘛要去折腾这个呢?

  费时费力,每年收的田租还逐渐降低,难不成,就为了给朝廷安置流民?

  尽管这帮藩王嘴上喊着为国效力,义不容辞,但是,真正等到这种时候,却是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軗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襄王,眼神满是幽怨。

  你说说说你,没事接皇帝的话干啥?搞得现在骑虎难下的。

  他们这前脚刚把皇庄夸的天花乱坠的,总不能天子一说让他们做,就立刻找各种理由推拒吧。

  见此状况,襄王心中也有些叫苦。

  他只是随口奉承了两句,谁能想到,天子不图捐粮(?),不图降俸,竟然在这等着他们呢……

  不过,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襄王硬着头皮,也得上前开口,道。

  “陛下,如今天下清宁,各地官员尽心竭力,纵有流民,也能及时安置妥当,民间讲究落叶归根,百姓向来是故土难离,所以,臣以为,只要朝廷及时赈灾,安置得当,流民问题不过一时而已。”軗

  “再者,朝廷如今正是整饬军屯之时,各地田土大量被收为官田军田,朝廷事务繁忙,若此时再铺开皇庄,恐顾此失彼,此臣浅见也。”

  有了襄王起这个头,其他藩王也都纷纷附和,道。

  “不错,陛下,襄王所言有理,朝廷向来赈灾得当,流民问题不过一时,还是让百姓回归乡里,才是妥善之法。”

  “对对对,正是如此……”

  不过,说话的都是几个相对年轻的藩王,周王等人却是捻着胡子,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此状况,朱祁钰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却并没有正面回应这几个藩王,而是朝着一旁的怀恩吩咐了两句。

  于是,怀恩拱手领命,不多时,他带着两者小内侍折返回来,手中已经多了几本厚厚的账册。軗

  命人将账册递下去,朱祁钰道。

  “这是这几年下来,几处皇庄每年的收成账目,包括后来皇庄改建之后,收购田亩,民宅,购置种粮,耕牛的花费,都计在其中,诸位不妨瞧瞧,或许能够对皇庄有别的看法。”

  即便是登基之前,朱祁钰作为宣宗皇帝唯二的子嗣之一,也是有不少的赐田的。

  所以,他在京郊的田庄,自然不止一个。

  诸王手里的一本账册,各自记载的不同大小田庄的账目。

  其实,看到账目的时候,诸王心中其实已经猜到天子想要说什么。

  但是,真正当他们看到这些账目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軗



第1043章 皇庄的奥妙

  大明的藩王,多得是不学无术的人,但是,毕竟出身尊贵,自自幼的教育还是跟得上的。狎

  而且,他们自己的各种产业,也需要他们自己能看懂账目,才能保证不被底下的人哄骗。

  因此,这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也正因为他们能看得懂账目,所以,才会感到惊讶。

  按照他们的预想,皇庄如今的这种经营方式,应该是赔钱的,毕竟,皇庄提供了民房,耕牛,种子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肯定花费不少。

  而且,实话实说,这两年年景不太好,再加上京师去年又有地龙翻身之祸,在这些藩王看来,天子不往皇庄当中贴钱,都算是好的了。

  当然,和皇庄发挥的安置流民的作用相比,这些银两也就不算什么了。

  但是,这些账册看下来,他们发现,和预想中的恰恰相反。狎

  虽然说皇庄最初投入了不少钱,但是,收上来的租子,却要比往年更多。

  要知道,账册当中,不仅有这两年的账目,还有天子登基之前的账目。

  除了少数几个扩张的比较厉害的皇庄之外,大多数的皇庄虽然因为田亩的位置有所调动,所以面积也有所缩减扩张,但是大抵还算是正常范围内。

  也就是说,有不少皇庄,田土的数量并没有怎么变,但是,这两年下来,收上来的租子,却比往年要多不少。

  最初之时,他们觉得是皇庄的田租比之前更重了,毕竟,这些流民住皇庄的用皇庄的,农忙时节还要吃皇庄的,也就是出把子力气,所以,皇庄的田租几乎是官田的两倍左右,达到了八成以上,这个比例,的确要比之前重上一些。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压根不是这个原因。

  因为,在皇庄改建之前,这些田地的租子,就已经达到了六到七成左右,虽然改建之后略有上浮,但是影响不大。狎

  而且,这种经营方式,在天子登基之后,就已经开始实行了,到现在为止,两年多过去了,最初一批的佃户,基本已经恢复到了原有的田租水平。

  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单个皇庄的田亩数量基本不变,可每年能够上供的田租,却不减反增。

  这种状况,不由得让这些藩王们感到一阵奇怪。

  不合常理啊?

  难道说,是天子为了诓骗他们,故意做了假账?

  诸王眼中不由一阵惊疑,除了这个解释之外,好像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了,但是,堂堂天子之尊,至于这么干吗?

  当然不至于!狎

  对于底下诸王的反应,朱祁钰早有预料,见他们大多都看完了账册,朱祁钰使了个眼神给旁边的王诚,于是,后者立刻会意,道。

  “禀各位王爷,这皇庄虽然前头投了不少银两进去,但是,却有一个大大的好处,那就是,每亩田地产粮的数量,比之前要高上不少。”

  “就这两年奴婢的经验来看,这种经营法子,上等田大约能比之前收成多出一成半左右,中等田地和劣等田地要更高些,大约有两到三成左右,总的算下来,每亩田地,大约能够多收四斗粮食。”

  “而且,今年的收成,比去年还要再高些,匀下来每亩田地比之前多出来的,已经差不多有四斗半多了。”

  这个说法一出,顿时让在场的一众藩王更加感到奇怪,不由得相互交头接耳的低低议论起来。

  有精于账目的藩王,在听到王诚的描述之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重新翻开账册,翻看了一下,半是自言自语的道。

  “按照这个数字来算的话,这些耕牛,种粮,房屋的花费,最多十年,也就能够补回来了,有点意思。”狎

  “王公公,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巧妙之处,且细细说一番。”

  虽然说这些藩王对宫中内宦不甚瞧得起,但是,王诚有这般本事,自然也让他们说话间客气了几分。

  见此状况,王诚则是惶恐之极,道。

  “王爷有命,奴婢自然不敢隐瞒,这产量之增,奴婢等也做过研究,最后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这些田地的耕牛,种粮,铁犁都是由皇庄提供……”

  话音落下,诸王都来了几分兴趣。

  他们本以为,提供这些会赔钱,但是却不曾想,竟然能提高产量?狎

  于是,王诚解释道。

  “往常之时,这些田亩归佃户租种,皇庄只管收租子,其他不管,怎么种,用什么来种,全靠佃户自己想办法,但是,许多佃户家中贫瘠,是买不起牛的,种粮也只能买得起次品,稍有富裕的佃户,会去大户家租一些牛,但是贫困之家,则只能靠把子力气。”

  “种地需依农时,人再有力气,也比不过耕牛,所以这些农户,即便是竭尽全力,也往往不能将地力尽出,皇庄改建之后,统一提供上好的耕牛,种粮,不用佃户们自己想办法,地力被发挥到最大,所以产量提高了不少。”

  这个解释,倒是新奇。

  不过细细思索,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然而这个时候,却有藩王提出疑问,道。

  “照此说法,上等田土地肥沃,理应增产更多,为何上等田增产不过仪程,反倒是中下等的田地,产量增加的了两成三成呢?”狎

  “王爷容禀,其实单纯看数量的话,上等田增产和中下等田差不多,不过,这是因为上等田地力肥沃,一成半能顶得上中下等田的两成三成。”

  “王爷所问的差别,其实原因也正在于此,上等田原本就出产的多,虽然田租也重写,但是总的算下来,租种的佃户收获的也多,所以,他们往往会更精心侍弄,即便是家中贫困,借钱也会去租耕牛,买种粮,以求收成。”

  “与之相对的,那些租种中下等田的,大多都是食不果腹之人,没有多余的钱租牛,所以,皇庄给了耕牛之后,产量自然就一下子变多了不少。”

  所以说,人往往会受到过往常识的束缚,有些事情简单之极,但是,那层窗户纸不捅破,就始终难以明白。

  王诚这么一解释,诸王也就纷纷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不约而同的轻轻点了点头,决定自己回去之后,也试试这么做。

  “不过……”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王诚却又开口道。狎

  “如果想要达到产量提升的目的,还需防备底下的佃户们偷奸耍滑,否则,白白出了钱粮,却反倒会使得庄子荒废……”

  这句话成功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虽然明知道王诚有卖关子的嫌疑,但是,这些藩王还是忍不住问道。

  “这是为何?”

  “王爷明鉴,皇庄里头的佃户,有些是原本就在庄子里干活的,这些佃户干的年头久些,总能攒下一些银钱,替自家购置几亩薄田,最初皇庄提供种粮,耕牛之后,往往会被当做私用,先耕自家田地,再耕皇庄的田地。”

  “因着原本皇庄的田地分散,所以核查起来很难,奴婢们过去的时候,他们就将牛牵到皇田里头,待奴婢们离开了,就继续耕自家的田,那些上好的粮种,也都被栽到了自家田地当中,至于那些犁器之物,更是直接据为己有,然后谎报说是丢了或者坏了。”

  “到最后收成不好,这些佃户就埋怨年景不好,或者抢不到水源,总之各种理由,反倒会让租子收不上来。”

  话音落下,底下原本有这个盘算的藩王,顿时皱起了眉头。狎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像是犁器这些,无非是再买就行了,但是种粮和耕牛却不行,不是说不能再买,而是它们具有不可替代性。

  种粮种下去,就不能再换了,所以,如果最初用的就是劣质的粮种,那么收成必然会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9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9/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