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张菇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06:38

  只要一提到林墨,张飞立刻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老老实实的跟着,不再吱声。

  “云长,此事以后不要再提,三弟也是无心之失,是我福薄不得天眷。”刘备对关羽和张飞的宽容从来都是没有底线的。

  事实上,寻常人要是落了刘备这般遭遇,早就道心崩塌选择躺平了,可他依旧没有放弃,这份心志已不知强过当世多少人。

  这次来到黄承彦的别院,听那家丁说老爷去了庞家找庞德公,刘备并没有因为扑空而失落,他好像开始习惯这种失望了。

  是啊,还能有比失去林墨这种事情更让人失望的吗?

  转身离去的时候,却遇上了一位年近半百,松形鹤骨,器宇不凡的老者牵着毛驴走来,刘备赶忙上前作揖,“见过司马先生。”

  “刘皇叔,又来找承彦?”

  司马徽笑盈盈的点了点头,“皇叔的诚心当真是感天动地。”

  司马徽是刘备在黄承彦的别院里结识的,后来像尹籍打听过,他并不是荆州人,而是颍川大贤,到荆襄是避祸的,跟黄承彦、庞德公都是好友。

  “闲来无事,便想来叨唠一番,可惜黄公不在府上,只能改日再来。”

  或许是因为求才心切,哪怕是面对不显山不露水的司马徽,他也极为尊崇。

  也正是因为这份尊崇似乎让司马徽动了恻隐之心,笑道:“承彦不在,不知皇叔可有闲暇陪老朽吃上一杯茶。”

  刘备愣了愣神,先前几次相遇司马徽一直都是寡言少语的,今天竟然主动相邀,当即点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荆襄还未飘雪,不过隆冬时节里,寒风袭来如是一把钢刀刮的人生疼。

  所以,几人便直接不客套的进了黄府里吃茶。

  “皇叔乃当世英雄,欲扶乾坤于即倒,救苍生出水火,此番大志令人钦佩啊。”屋内,燃烧着的木炭让人暖烘烘的,加上手中热茶,司马徽觉得整个人都舒服多了。

  “先生言重了,我如今年近四旬,却庸庸碌碌,身无寸功,只有髀肉腹生啊……”刘备露出一抹苦笑。

  “皇叔有没有觉得,今日之境遇其实与昔日吕布有几分相似?”司马徽会心一笑。

  “先生所言,一语中的。”

  这个比喻刘备没觉得有什么,他想的是吕布当日蛰居在沛城的时候,确实也算是穷途末路,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没什么不妥。

  但关羽和张飞的眸子却微微闪烁,这个比喻,他们不喜欢。

  什么档次,三姓家奴跟我大哥相提并论。

  “可是,吕布在得到林墨辅佐后,便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从两郡之地变为了两州之域,兵马拓张数倍,实力一日强过一次。”

  林墨是兄弟三人心头的痛啊,并不知晓内情的司马徽这么一说,三人目光都黯淡了下来。

  本来中原大战里青州战线上的是我呀……

  不想让张飞难过,刘备选择了略过这个话题,笑道:“吕布确实得蒙天眷,如今实力都可与袁绍争雄。”

  “所以,皇叔若想成事,身边也需要一位如同林墨这般仰观天下、智谋超群的旷世奇才辅佐,若如此,则大业必成。”

  “可如此大才,百年罕见,何处可觅啊。”刘备说这番话的时候,充满了无奈。

  他哪里能料到司马徽是有意把话题往这上面引呢,于是便有了名动三国的那句台词,“世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

  不过,这句话却并没有给三兄弟带来太大的波澜。

  凤雏已经领教过了,闭门羹的味道很一般,不想再吃。

  至于卧龙……

  一旁的关羽捋着长须看向司马徽:“敢问先生,这卧龙与林墨相比如何。”

  司马徽仰头长笑了一番,随后徐徐道:“不输林墨。”

  不输林墨?

  三人先是一怔,随后面面相觑,兴致顿时就被调了起来。

  不输林墨意味着如果得到了卧龙自己就能成为第二个吕布,对于穷途末路的刘备而言,就好似飘荡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的一叶孤舟终于看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当即起身作揖道:

  “敢问先生,卧龙身在何方?”

  “老朽能说的只有这么多了,至于能否得奇才辅佐,只看皇叔天命。”司马徽很有高人风范,讲究点到为止。

  后面,二人间的聊天仅限于一些无足轻重的话题,即便几次刘备有意引导也被司马徽刻意回避。

  不过他并不灰心,得到了卧龙这条线索,对于他来说就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司马徽不说,有人愿意说。

  结束了访贤之旅的刘备立刻就去找了尹籍打听卧龙的情况。

  凤雏庞士元,庞家新生代的代表;

  卧龙诸葛孔明,这个名字让刘备有些诧异,原以为应该也是四大家族里的某位俊杰才对,结果却是徐州琅琊诸葛氏,来荆州避祸已经有十来年了。

  林墨之所以常让刘备觉得难得,就是因为他出身贱籍,没有世家豪强的底蕴支持,诸葛家虽然也算是世家,可是在荆州这里显然这块招牌吃不开的。

  这么看来,诸葛孔明确实是有真才实学。

  于是,在问明了诸葛亮的居所后刘备立刻就带着关羽和张飞去了卧龙岗。

  可惜的是,诸葛亮在一年前就外出云游去了。

  这个时代的青年俊杰都很喜欢云游,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这可不是因为好玩,其实是一种经营自己的方式。

  通过走访各州郡,在名士聚集的地方发表一些高深见解,打响自己的招牌,一来在以后如果需要走关系的时候,这些人都能给与一定的支持;二来嘛,在这个圈子里的名气也会越来越大。

  诸葛亮、庞统、徐庶甚至是已经死去了的孙权,都曾经很喜欢云游访贤。

  事实上,这样的经历也在后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但刘备并不气馁,反而是愈发的执着,坚决从这一刻开始要每个季度跑一次卧龙岗,直到诸葛亮回来为止。

  “大哥,这种跑腿的事情,让手下人去办就好了,等诸葛亮回来了,俺们三兄弟再上门也一样啊。”张飞表示不理解。

  “是啊大哥,与其这般盲目,倒不如多去走访周遭的俊杰。”这一回,关羽也不支持。

  “水镜先生说过,卧龙之才不输林墨,若要求得大贤,我们三兄弟需当拿出心底诚意,此事不必多言。”刘备的态度很坚决。

  或许是因为知道刘备的求才之心,又或者是因为他提到了林墨,关羽和张飞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选择憋了回去。

  深知两人性格的刘备长长叹了一口气,从屋内坐榻上站起,关上门后又重新折了回来坐下,语重心长道:“云长、翼德,我们屡屡找庞德公和黄承彦是为了什么?”

  “为了得到庞家和黄家的支持,助公子坐稳世子大位,只要公子能够从刘景升的手里接过大位,解救天子就有希望了。”关羽认真的分析道。

  刘备点了点头,对于自己二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志感到安慰,随后才压低声音,“我知你二人因为庞统一事对诸葛亮的才华有所怀疑,但揭过这一层不提,你们知道诸葛亮的背后是什么人吗?”

  关羽张飞面面相觑,不是琅琊诸葛氏吗?

  已经派人查过了,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做过泰山郡丞,勉强可以算是有一些人脉吧,莫不是还有其他更隐秘的关系网?

  “尹籍去调查过诸葛亮,回来后他跟我说,诸葛亮背后牵扯之大,连他都吓一跳。”

  刘备身子前倾靠向面前的关羽张飞,低沉道:“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正是黄承彦的女儿。”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关羽张飞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说来,诸葛亮的背后是黄家,而且跟黄祖这种年轻一代的支持不同,黄承彦作为年老一辈最高掌权人,他的支持才至关重要。

  而诸葛亮一旦被拉拢,自然而然能得到黄承彦的支持。

  可刘备的话却并没有说完,“他的大姐嫁给了蒯家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再加上诸葛亮父辈的关系,司马徽等友人助力,得他一人,相当于得了半个荆州的支持,现在你们知道诸葛亮是什么人了吧?”

  这会关羽和张飞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这层关系网也太可怕了一些,简直比庞统还强悍。

  难怪司马徽会说得一便可安天下,能不能安天下先不说,安荆州是真的问题不大。

  如果他愿意竭诚辅佐,又有公子刘琦坐镇,可以想象,三兄弟肯定能在荆州谋得发展,甚至与蔡家抗衡。

  “想不到一个诸葛亮竟然有如此大的牵扯。”关羽长吁了一口气,终于明白了刘备的苦心。

  “而且,司马徽对他的背景是只字不提,只说他的才华不输林墨,这样的人,这样的底蕴,若是能出山相助,我们何愁大业不成?”

  在尹籍回来把这些事情告诉刘备的时候,他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是求,也要求到诸葛亮出山。

  他不在乎像在庞统家吃闭门羹的事情再次上演,因为这已经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已经错过了林墨,不能再错过诸葛亮。

  “大哥,放心吧,日后我与三弟定随你前往卧龙岗,请得孔明先生出山。”关羽也清楚,诸葛亮是他们兄弟三人翻盘的机会。

  他的才华真假可以晚点去验证,可他的关系网简直可怕到令人发指,就冲这一点,也值得自己亲自去请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 是时候动手了

  没有了楼橹,袁军失了弓弩箭矢的掩护,张郃和高览几次带兵强攻曹军营寨都被夏侯渊等人击退了。

  无奈之下袁绍就想到了公孙瓒的易京高楼,于是打算照葫芦画瓢,准备采用地下攻势来瓦解曹军营寨的坚实壁垒。

  可惜的是,曹操也有认真研究过公孙瓒的败亡,提前就挖好了长堑,袁军的地道战又没吃上力。

  袁军营寨内,袁绍坐在帅椅上,头歪向一侧,以手托腮,“诸位,曹军坚守不出,可有良策破敌?”

  中军帐处,这个问题抛出后便是一阵绵长的沉寂。

  面对死守不出的敌军,从来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否则也不至于在幽州,穷途末路的公孙瓒身上白白耽搁了一年时间。

  楼橹、挖地道等方式都尝试过后,一时间北国谋士集团也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地步。

  过去,谋士中最为热忱的就属沮授和田丰了,如今田丰不在,沮授又见无人开口,便站出一步作揖道:

  “主公,曹操兵力不足,故而想要死守寻找机会赚取优势,我们不可继续迁延,而强攻的伤亡又过大。

  在下建议,派出五路大军,每路五千人,沿黄河顺流而下,在濮阳、雍丘、湮城等多地袭扰,如此曹操后方动荡,大军必为之瓦解。

  此举亦可将我军兵力优势发挥,不至于在此地集结数十万大军而无建树。”

  沮授的这个法子不仅是合乎兵法,也算的上是为袁绍量身定制的战术了,属于掠地战的一种。

  唯一的弊端,曹操如果对后方这几个小城不管不顾,拖沓的时间会长很多。

  当初在幽州的时候,为了引出公孙瓒,袁绍也用过类似的办法,不断袭扰周遭县城,可公孙瓒坚守易京就是不出来。

  此举当然有可能把曹操逼入绝境,但耗时之长显然与袁绍的初衷背道而驰了,他深吸了一口气,眸子里闪过一抹迟疑。

  便是这稍纵即逝的迟疑也没能躲过郭图的眼睛,狗头军师总是能通过袁绍细微表情的变化琢磨出他的内心世界,当即上前反驳道:

  “如此拖沓,旷日之久何时可得中原。主公宜将心思集中于官渡之上,不可分心旁骛。”

  袁绍从渤海太守走到今日的四州之主,要说建树,郭图是真没有什么助益,但他却能在北国如云的谋士群里混的如鱼得水,靠的就是为袁绍代言。

  不管是沮授、田丰,还是许攸、审配等人,只知道袁绍想一统中原,却没人知道他内心里更渴望的是要快,所以,一切的战术围绕的不是胜,而应该是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