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_分节阅读_第292节
小说作者:张菇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06:38

  可如今呢,除了笮氏商会的商船能通行,其他商会的,只要逆流而上必遭劫掠,如此行事,恐会引众怒啊。”辛毗双手掬在前,摇头晃脑的叹息。

  “济南和齐郡在雨季时候都吃了水患,当地官员都在想尽千方百计的赈济灾民,可笮氏商会竟然在这种时候抬价,这不是往百姓的心里捅刀子吗?侯爷,是该敲打敲打他了。”辛评也在一旁诉苦。

  林墨冷嗤了一声,“放心吧,这些事情我会查实清楚,若真如你们所言,我不会放过他,不过……”

  林墨顿了顿,幽幽的望着辛家兄弟,似笑非笑道:“我听说这一年多来甄家与笮氏商会一直都在争端商道,甄家的商道被吃了不少,该不是发动了往日关系,让大家一起发力对付笮融吧?”

  “这……这在下并不知情。”辛毗赶忙摇头。

  “不知情最好,他要是作奸犯科呢,我饶不过他,可谁要是想拿我当刀子用,可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人了。”林墨的声音很轻,却让辛家兄弟瑟瑟发抖。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读取到了一丝不安,早就说过不要蹚这浑水了,这家伙做事这么过火,一定是兰陵侯在背后撑腰的呀!

  “对了侯爷,今晚在下在府上设了宴,为侯爷接风,也为侯爷庆功,还请侯爷能赏脸。”辛评顺势的岔开话题。

  当然,这本来也是要说的,郭图吩咐的,大家都是河南人,要团结嘛。

  “放心,我一定到。”

  林墨点了点头后摆手道:“你们下去吧,对了,让笮融过来见我,我倒是要看看他有几个胆子敢背着我做下那些缺德事。”

  “喏!”

  两人低头作揖后,便退了出去。

  “听他那语气,又不像是授权给笮融了,你看他会收拾笮融吗?”辛评有些拿捏不准。

  辛毗摇了摇头,“别猜了,他是什么人,玩弄人心谁是对手,想让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自然会知道,不想我们知道的,还是少打听吧。”

  回头看了一眼议政厅,辛评便长叹了一口气,“他可比袁绍难对付多了。”

  “对了兄长,晚上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出来袁府,到了街道上,辛毗才开口问道。

  “放心吧,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只要他来了,应该都出不了岔子。”

  听得辛评这么说,辛毗才算松了一口气,“但愿吧,毕竟这件事成了,你我兄弟在北国也更有仰仗。”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无懈可击的阳谋

  笮融是个贪婪小人,这一点林墨当然相信了,难道北国世家就清一色的大善人?

  能够让他们群起而攻之,就连河南派系的辛家兄弟都牵扯了进来,这种程度肯定不是甄家能够号召的起来的,八成这货是做了一些让他们伤筋动骨的事情。

  笮融抱着一摞帛布,笑盈盈的堆放在了林墨的台案上,随后就开始如数家珍的一张张罗列出来,“贤弟请看。

  这是一年半来琉璃厂的收益和支出,这份是白糖生意的,红袖招的,对了,还有这份。”

  他提起一沓从头开始解说,“我们的重头戏,化肥生意,兖、豫、荆、司、扬、交、益各州的收支账册,贤弟可以查看,愚兄我只是抽了商道的车马费而已,毕竟人工都是那些伤退的军士。

  至于北国的,因为经销权给了赵郡的李家,账册也是在李家手上的。

  这一沓是水军支应和各州郡赈灾时候钱粮不足从徐州府库调派的,贤弟也可过目对账。”

  这些账簿在笮融看来可都是他功劳的印记,却见林墨似乎并不感兴趣,连一张都没看,于是转而又从最底下开始翻起来,“要不贤弟看看我从北国吃下的商道和商铺?以甄家为首的,也有其他世家豪门和一些商家的……”

  “行了行了,刚才辛家兄弟说你在青州两郡水患的时候从灾民口中扣粮,哄抬物价,可有此事?”林墨黑着脸问道。

  “有。”

  “涨了多少?”

  笮融摆弄着手指算计了一番,随后颔首道:“二十钱的粟我涨到了二百六十钱,其他米麦也差不多,得有个十三倍。”

  林墨战术后仰,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你特么是怎么做到干下黑心事还一脸自豪的?你是真没把我放在眼里了是吧。

  “贤弟休要发怒,容愚兄说明。”

  笮融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青州决堤的水患确实只有济南和齐郡,可波及的范围却包含了乐安、平原乃至北海一共五个郡啊,当时我就在青州,眼看着甄家和当地的世家坐地起价,他们甚至私下商定,统一上涨粮价,二百多万的灾民啊,就算笮氏商会什么也不干专门调粮赈灾也无法解决缺粮的问题。”

  林墨双手抱胸,斜瞥着笮融,有些茫然,后者继续道:“能怎么办,我只能跟着一起涨价,同时把手里的钱全部投进去从他们的商会里高价买走粮食,他们有多少我就买多少,所以最后都涨到了二百六十钱。

  随着消息传开,北国各郡的世家豪门,包括甄家在内,闻着味来了,他们开始倾力从各地调动粮草往青州送。

  等他们把粮食送到后,愚兄手里收购了近二十万石粮食,加上府衙的存粮足有三十万石,这个时候笮氏商会的粮价暴跌至二十钱,同时府衙也开仓赈灾,所以他们就傻眼了。

  这么远把粮食送来,运回去的话,沿途的损耗也能亏死他们,无奈之下,甄家和各大世家只能跟着降了价,也以二十钱出售。

  所以,最后百姓购买的粮价还是以二十文的价格,可甄家和各大世家却在这次的水患中折损厉害,等同于免费的为我们赈济了灾民。”

  一口气说完后林墨就愣住了。

  卧槽,我融哥厉害啊,这特么简直就是一出精妙的阳谋,甄家和北国的各大世家都被他耍的团团转,估计辛家兄弟也是有份的。

  所以,北国这里笮融成为了众矢之的。

  大概是为了自证,笮融还把购粮的凭证和出粮的账册都拿了出来。

  “这事……办的挺漂亮。”林墨有些感慨,大概是没想到笮融这种小人竟然能玩出这样的骚操作。

  “嗨,贤弟你在前线厮杀,留着愚兄在后方,战局上我帮不上忙,总是不能让后方问题困扰了你。

  更何况,愚兄素来知道你爱民如子,再怎么样也不会把手伸到他们身上嘛。”笮融说的情真意切,一脸坦然,活脱脱一副两袖清风的官员模样。

  “这也算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林墨叹了口气,眸子里带着感激看向笮融,“这次,笮氏商会亏损了多少?”

  “没多少没多少,也就十几万金吧。”

  反正也都是吃的甄家的商道,笮融根本不心疼,随后为难道:“可是啊,青州水患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

  “怎么说?”林墨眉头微蹙。

  “贤弟,我们赈灾只是保住他们一时而已,黄河多段决堤,洪水肆虐下的田地今年全部欠收,秋冬两季百姓该如何度过,就算我们一点价也不涨,到最后他们也未必还能有钱买粮。

  总不能白送吧?”笮融双手一摊。

  这,还真是个问题。

  说到底是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现在的体制下,绝大多数的百姓只能是靠耕种为生,还缺了一些可以糊口的就业岗位。

  看来,往后要从这个方向去努力,执政者确确实实要为百姓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不能全然看天吃饭,好歹是穿越者,这个问题林墨是看的很透彻的。

  “贤弟,愚兄倒是有个主意。”

  见林墨陷入沉思,笮融开口了,前者扬了扬额,示意他说下去。

  “此时当遣出青州刺史赴职,到任后要大力倡导各地官员修缮府邸,联络世家商贾开办庆天活动,大兴土木,这样一来百姓们不就有了糊口的营生?”

  “哈哈哈……”

  林墨闻言大笑了起来,笑的前俯后仰,好一会才站起来双手拍在笮融的肩头,“有你的呀,又解决了问题,还赚了你朝思暮想的刺史之位,笮兄啊,我是真的小看你了呀。”

  “贤弟哪里话,我不过是想为你分忧嘛。”笮融嘿嘿一笑。

  的确,入北国前就答应过笮融,未来大定北国会拨一州给他做刺史的,从入主北国的计划开始,他也的确没少为自己出力。

  譬如战马的购买,许攸的拿捏,乃至对世家的制衡,笮融都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功劳这玩意,不一定非是在战场上,给他一个刺史,当真就不算过分。

  而且,从这次水患的灾情处理来看,他的脑子只要用对了地方,当个刺史是绰绰有余的。

  尤其还能把甄家和北国世家们玩弄于鼓掌之中,好活,当赏!

  林墨嘴角勾勒一笑,“这事,我会安排。”

  说完,林墨这才有了兴致慢慢的翻越笮融送来的那些账册。

  笮融挺狠的,甄家在冀州南部和整个青州的生意、商道全都被他吃了,漕运更是一人就给控制,怪不得在青州这里折了十几万金也不心疼呢,现在当真是有钱人了呀。

  一开始时候,林墨还笑的挺开心的,但翻到后面,脸又沉下来了。

  “我跟你说过不止一次吧,商道这些你想要占就占了吧,我不管你,但土地你得吃多点,一年半了,你就拿下了这么点土地?你干什么吃的?”

  说到这事,笮融露出一脸比窦娥还冤的表情,“贤弟啊,哪那么容易啊,你又不让我从百姓手中购置土地,只能从世家豪强手里交易,他们又不缺钱,总不能强买强卖呀。

  就这几千亩地还都是从世家购置百姓土地时候以高价抢来的。”

  闻言,林墨长叹了一口气,“按着这种进度,即便十年,乃至二十年,到手的土地也不过寥寥数万亩。”

  “我虽然不知道贤弟你要弄这么土地干什么,可从来要地就是向百姓伸手的,哪有向富商和世家伸手的道理,人家毕竟不缺这点钱。”

  笮融低着头很不理解林墨的行为,轻声道:“若不是因为他们手中握着大量的土地,贤弟你以化肥击破他们联盟的计策又如何能够成功呢。”

  也对。

  这个道理连笮融都明白。

  可是啊,他不明白的是有些事情,不能等到了时候再做,必须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

  赚钱这玩意,真正掌控了天下大权后,其实办法有很多的,唯独土地问题是需要经年累月去储存的。

  世家这头巨兽真正恐怖的地方,除了垄断知识,渗透庙堂以外,最令人发指的就是他们手里的土地。

  因为有了这些土地,他们才可以圈养这么多的农奴,甚至可以蓄养军队,这也是他们与当朝者抗衡的最大底气所在。

  紫阳书院的出现,一者是要打破他们对知识的垄断,慢慢的也会培养出走向庙堂的人才。

  可是要瓦解世家统治各地的局面,就一定要跟他们争夺土地。

  细数华夏几千年来的农民起义,无不是因为土地兼并问题最后造成了百姓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

  秦汉两代,兼并之风盛行,地方门阀与官员勾连,变着法的把农民的土地弄到手,最后百姓无力支撑沉重的税赋,被迫起义。

  这个问题就连老岳父也有想过,他曾经觉得如果有一天林墨陪着他在大汉十三州的版图上杀一个圈,大权在握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土地的重新分配,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制度制衡世家兼并土地。

  其实,这种想法有些天真了,因为在自己壮大的同时,世家其实也在疯狂的劫掠和壮大。

  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每一次的出兵,光靠府库的支应是撑不起大军在前线疯狂烧钱的,这一点,不管是袁绍、曹操还是自己,乃至于与世家最不对付的孙策,到最后都必须向这些世家妥协。

  以相应的权力和代价换取他们暂时的支持以渡过难关,而他们则利用这些特权扩张家族的底蕴,到最后,其实还是把这些伤害转嫁到了百姓的身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想来这句话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吧。

  到最后,世家尾大不掉,百姓苦不堪言,矛盾走向激化。

  其实大汉四百年里也出现了不少中流砥柱都看清了土地兼并的巨大弊端,也提出过相应的对策,譬如董仲舒、晁错等人,在朝为官的时候都是致力于打击土地兼并的。

  可在时代的巨兽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2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2/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