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张菇凉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06:38

  再者,拿下了九江后,田亩、税赋、百姓归册都不能按照仲氏王朝的政策,需要与徐州同轨,这也需要时间。

  因为近期安丰和戈阳都闹了水患,百姓饿的没了活路,就有不少人涌入了九江这头寻求活下去的机会。

  吕布没忘记林墨出征前对他说的话,开始着手把这部分人迁往三郡之地。

  迁民又不是一刀切看你户籍不对就赶去三郡了事,这些都是饿的走不动道了的人,你得开仓吧?

  最后再把他们集中起来,派一支部队送回三郡去。

  盱眙那头,因为纪灵死磕不降,吕布是想强攻的,不过陈宫等人给出的建议就是围城。

  围城后考验的不仅仅是盱眙的屯粮问题,还有长期被关闭在城里,兵戈在外,形成的高压态势下,城里人心浮动的问题。

  总的来说,眼下的情况围城是上上之策。

  这些破事都没解决,陈登又跑来告诉吕布,庐江太守刘勋的手上还有两万人马。

  而刘勋本就是袁术的旧部,此时袁术去安丰,再加上盱眙的纪灵,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妥当,九江面临的问题就是来自北面曹操、西南两面的袁术,成为了夹缝中求存的困境。

  “温侯,此时取庐江的意义远比取广陵更大。”

  陈登再一次强调,想要说服吕布,“只要庐江到手,我们便可背靠长江,解除了腹背受敌的危机。”

  “在下附议。”鲁肃也跟着强调。

  吕布长叹了一声,拇指和中指捏着眉心惆怅,“真没想到,随着地盘的扩张,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

  随后,他习惯性的摆手道:“我想先回一趟彭城,此事可以等我回来再说。”

  “温侯,九江这里公务堆积如山,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可以做决定的。”

  陈宫站出来劝道,“温侯若实在担心允文会察觉有异而逃离,大可派人传信先看管他,等事情处理好了温侯亲自回去解释罢。”

  取下寿春后,陈宫就已经知道了林墨的存在,这些天零零散散的旁敲侧击后,完全明白了他就是吕布背后的高人,所以现在吕布急着回去的心情他能理解。

  问题是,吕布作为人主,很多事情必须是亲自出面解决的,刚刚到手的九江还处于很严重的动荡之中,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不是地盘扩张,反而是多了个狼烟不止的后院。

  吕布也第一次觉得分身乏术,九江公务多到他没时间喝酒,当地的世家豪强该见得见,该示好要示好,一个都不能漏了。

  庐江、盱眙和广陵又等着他挥兵提戟。

  他甚至有些怀念在徐州的日子,哪有这么多烦恼啊。

  事实上忙得没时间睡觉的又不是他吕布一人,陈宫、陈登和鲁肃也在效仿现代的5+2、白加黑工作模式。

  张辽、高顺要对寿春降卒进行筛选、重新编排,该分入其他营的分人,该选新的将官的也要进行。

  就连臧霸、曹性、孙观他们都被派遣出去对周遭一些山贼进行清理。

  所以,这个时候离开,确实有些不合适,下面的人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有怨言的。

  想到这里,吕布只能无奈的继续听着三人小组对他进行嘴遁输出。

  “那就先说说庐江吧,一郡之地,又有两万生力军驻守,强攻吗?”吕布耐着性子重新坐直了身子问道。

  除了围城盱眙的军队外,吕布在寿春一战中也折损了近两千人,虽然收缴了八千多淮南军,但如今整兵工作还未完成,也不宜直接参战。

  更何况,就算真的能够拉上战场,自己也不存在兵力上的碾压优势,这可是攻城,不是原野厮杀。

  “在下觉得温侯可亲笔书信一封给刘勋,晓以利害,如今温侯新取寿春,声威正盛,反观刘勋必为惊弓之鸟,此信也可攻心。”陈宫此计让陈登、鲁肃都附议。

  庐江当然要取,却实在不宜强攻。

  “那就试一试吧。”

  吕布提笔蘸墨,写了一半头也不抬问道:“若是他执意不降,该如何?”

  三人对视一眼后,还是陈宫先开口,“对周边县城,围而不攻,再攻而不下,刘勋不来救,则其他县城都会纷纷献降,剩皖城一隅则回天乏力。”

  吕布微微颔首。

  确实,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如果他在城里死磕不降,最后会变成第二个纪灵,这倒是吕布乐于见到的。

  一封信写罢,吕布便想拿过陈宫呈上来的公文批阅,一名斥候快步跑了进来,“温侯,彭城急报!”

  厅内四人目光唰唰朝着斥候看去,急报必是出了大事,曹操吗?没理由啊。又或者是袁绍?

  吕布甚至没问是什么事,倏然起身快步走上前拿过竹简打开。

  随着内容被解读,他的眉头皱的越发的紧。

  “温侯?”三人不安的问了一声。

  吕布叹了口气,摆手道:“没事,允文那小子可能要跑。”

  闻言,三人松了口气,随后鲁肃说道:“可按公台所言,派人看管,当务之急还是先把九江、庐江的事解决了。”

  吕布缓步走回主位坐下,脸上映现些许愁容。

  考虑了许久,他还是摇了摇头,“不行,我必须回去一趟!”

  “温侯……”

  陈宫话没说完,吕布直接压了压手,示意他不必多言。“允文这小子鬼主意太多了,他若真想走,寻常人未必看的住他,总不好把他丢大牢里去吧。”

  吕布捏了捏手腕上的衣袂,苦笑道:“他不知道我身份,有这种念头不怪他,这件事也确实是时候该跟他说清楚了。

  我要回彭城,亲自问那小子。”

  “温侯准备带多少人回去?”见他心意已决,陈宫只能转口。

  “我一人回去就行,赤兔马日行千里,带人的话,速度太慢了。”

  “这如何使得,八百多里啊,万一途中遭遇了曹军或是淮南军余寇,没点人在身边怎么行?”有必要这么着急吗,陈宫表示很难理解。

  吕布朗声大笑,直接略过陈宫走向厅外,“凭我手中方天画戟、胯下千里赤兔,这世上怕没人能拦得住吧。”

  好像,也有道理呢。

  吕布走后,三人对视一眼,对于这个丢下一大堆军务给他们的温侯很头疼。

  “你二人都认识他,你们以为温侯会对他动蛮吗?”

  陈登摇了摇头,“若要动蛮,温侯也没必要亲身回去。”

  鲁肃双手掬在儒袍前,颔首道:“其实温侯说的对,允文太聪明了,要跑的话,肯定有手段,所以温侯此去,必须让他真心实意留下来,否则,留得住人留不住心,迟早都是会走的。”

  陈宫感慨着摇头,“按子敬这么说,那允文的回答若是不能让温侯满意,很可能会……”

  “不会!我相信温侯不会那样对他。”鲁肃很坚定的打断了他的话。

  “那便,拭目以待吧,我也很想见一见这位旷世奇才。”陈宫说完,无奈的抱着那沓公文离开了。

第四十四章 曹操的战略目光

  苦县的淮南军本来有十二万余众,粮草补给充足,辎重取之不尽,要说干翻曹操不好论,但张勋底气是很足的。

  结果出了天谴事件,一连折了十七阵,兵马损失接近一半了。

  祸不单行,寿春被偷家,袁术败逃到安丰的情报再传到前线,原本岌岌可危的军心轰然倒塌,逃兵每天都是按屯来计算。

  然后曹操发动了全面总攻,当真如滚滚雷霆击朽木腐叶一般轻松,张勋带着残军也逃往了安丰去跟袁术会合。

  这一战下来,曹操也俘虏了两万余淮南军,粮草、辎重不计其数。

  照理说,也算大丰收了,至少把这次出征的损耗给补了七八成回来,但曹操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想到九江便有股无名火。

  或许是因为这股无名火,又或许是因为曹操多疑病又犯了,对于原本决定的追击袁术,尽快吞并安丰、戈阳和南阳三郡的计划有些举棋不定了。

  “司空是想将计就计,留下袁术,让他与吕布在淮南一带形成僵持,方便日后取徐州之时分散吕布兵力吧。”

  曹操昂首站在山岗处,身后是双手怀抱倚天剑的王越和手里提着红色酒葫芦的郭嘉。

  “瞒不过你。”

  曹操长叹一声,“眼下袁术已经是穷途末路,我若长途追击,担心他鱼死网破,最后就算获胜损伤也不小。

  袁术自视甚高又气量狭小,断然会把此次大败归罪吕布,休整过后,想来不会善罢甘休,必对吕布下手。”

  不得不说,曹操的战略眼光是非常长远的,这一点,郭嘉是心存钦佩的。

  眼下袁术与吕布必然势成水火,留着袁术不杀,二人间大战在所难免,到时候再出手,极有可能将二人一网成擒的。

  “你怎么看?”见郭嘉许久不说话,曹操忍不住问道。

  “或可一试。”

  沉吟片刻后,郭嘉将酒葫芦系回腰里,沉声道:“但南阳还是拿回来的,那里是荆襄门户,又是隔绝关中来犯的咽喉,必须握在司空手里。”

  “这一点是自然。”

  曹操打眼远眺着淮南方向,对于这次的无功而返耿耿于怀,“大好山河啊。”

  过了好一会,曹操才开口道:“传令班师吧,另派快马奏禀天子,奋威将军吕布灭袁有功,特表为左将军。”

  “喏。”不远处的执笔掾应了一声后便匆匆离去了。

  吕布爵位是温侯,但官职是奋威将军,只是个杂牌将军而已,如今一口气提到了左将军,堪称连升三级。

  在四方将军里,左将军的地位仅次于前将军,排第二,接金印紫绶,位次上卿。

  当然,曹操这么做,不过是希望让袁术彻底的迁怒于吕布而已。

  曹军大营里,军士们都在忙碌的收拾行囊,作为粮草先行军在骑兵的保护下已经先行一步了。

  刘备一个人跪坐在营帐内,目光失神,丝毫没有因为结束战事班师的心情。

  其实就目前的态势来看还算是在刘备的预想路线。

  他希望借着这次伐袁立下些功劳,取得曹操信任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带兵摆脱他的控制。

  通过这次大战,可以说曹操对他的信任度确实上来了,代价就是他从沛国带来的一万兵马打的只剩下四千多人。

  牺牲固然有,但值得,所以刘备觉得自己应该开心的,因为距离自己的扶汉大业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只是得知了吕布破寿春、取九江实力大涨的消息后,他发现自己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了。

  虽然他一再安慰自己这是好事,吕布终归是杀过国贼董卓的,是汉臣,曹操是汉贼,此消彼长,对于拯救汉室,是好苗头。

  事实上,在沛国的时候他记恨吕布夺他徐州却仍旧愿意与之联手,看重的也是这一点,这人虽然反复无常,好歹不至于滥杀无辜,可以引为盟友对抗曹操。

  所以刘备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觉得压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