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195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22:06

  而李然在与伍举来到前线后,由于前线战况复杂,而伍举也算得是指挥得当,再加之李然本身就不怎么想出手,所以这枚令牌就一直没有它的用武之地。

  如今孙武率军前来巢邑救援,李然料定巢邑的守将可能会不听孙武的,所以便是直接让他将此令牌给一并带上,以防万一。

  果不其然,此时当真还就被他用上了。

  “见此令牌便如见楚王!”

  孙武从巢牛臣手中拿过令牌,朝着守城将士转了一圈。

  顿时,连同巢牛臣在内,所有人都立马跪伏在地。

  “将军现在肯打开外城的城门了么?”

  孙武颇为威仪凛然的朝着巢牛臣质问道。

  巢牛臣闻声,自是再无任何迟疑,当即点头称是。

  于是,在孙武的指挥下,巢牛臣当即就安排了下去,先将守城将士全都安排在瓮城的城楼之上埋伏着,而后又在城楼是竖上了降旗,最后这才把外城的城门给径直敞开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瓮城大战

  随着孙武拿出了楚王令牌这一杀手锏,守城的主将巢牛臣又岂敢再有任何的质疑之色?当即是按照孙武的安排打开了外城城门。

  而此时,正在城外驻扎的吴王诸樊,见得巢邑城楼上竟是直接竖起的降旗,又见城门缓缓被打开,顿是以为是巢邑城内发生了叛乱!

  转过头,吴王诸樊便立刻是召集起部众,快速集齐了一万吴军,并浩浩荡荡的压到了巢邑城下。

  吴王诸樊走在最前方,回过头来,并甚是得意的望着自己麾下的一万多名江东子弟,喊话道:

  “吴国的好儿郎们!夺取群舒的最后一战便在今日!”

  刚才说了,占领巢国对吴国而言显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若能再兵不血刃的拿下巢邑,那在吴人的眼中,便等同于是控制了江淮全域。

  听得吴王这一振臂高呼,一万多人的吴军同样亦是展臂呼号起来!气势汹涌,好似下一秒便要将整个巢邑淹没一般。

  诸樊见状,便不再犹豫,把配件往自己身前向前一横,而后是一声大吼,一人当先便是径直冲入城中。

  而此时与吴王诸樊最近的数百名吴军,在诸樊的带领下,也径直是一起冲入了巢邑城门。

  由于,此前楚军已是连退了几十阵,所以此时的诸樊早已认定此乃楚军的败迹,而巢邑也早已成了孤城,如今城内又似有变故,那必然是难以成气候的了。

  所以,他压根就没把巢邑的守军是放在眼里,再加上他还不知孙武已是悄然入了巢邑,所以其动作可谓是迅如猛虎,几乎不假思索的便冲入了城门之中。

  可是当他进入外城城门,当他看到就在不远处,竟还立着另一道城门时,他心里顿感不妙。

  “不好!是瓮城!”

  吴王诸樊万万没有想到,一向最不喜欢筑城的楚人,居然在巢邑竟是建得一座有瓮城的城门!

  为什么说楚人按理说最不喜欢筑城?这其实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楚人几百年来,本一直是选择的战略扩张。这导致他从不防守,既然不需要防守,那他自然就不需要筑城。

  而另一方面,这其实也是他们楚人的一贯作风。因为楚人一直有迁都的习惯。几乎历任楚国的国君,都基本上至少要迁都一次。

  尤其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更是迁都频繁,且地点之多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根据后世《楚居》所记载的,楚国明确迁都的就有湫郢、樊郢、为郢、大郢、鄀郢、睽郢、蓝郢、美郢等,而这些也只是列举出的一小部分。但是从这里就已经能看出,楚国的确对于迁都一事是乐此不疲的。

  既然楚人那么爱迁徙,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给世人留下了“不喜欢造城”的印象。

  所以,吴王诸樊是万万没想到楚人居然会在巢邑建了一座带有瓮城的城防工事。

  他见得此状,也知道是上当了,便急忙是转头朝着四面的城墙上看去。

  就在此时,原本只竖着降旗的外城城墙上,果然是忽的是冒出了无数的弓箭手,此刻尽皆弯弓搭箭,对准了已经冲进来的吴军。

  而瓮城城墙之上,一面鲜红的楚军旗帜正在北风之中呼呼作响。

  “撤!”

  诸樊情知中计,急忙掉转回去便要撤走。

  然而如此良机,孙武他又岂能错过?

  只听他一声令下,四面城墙上无数箭矢破空,城墙下的吴军立时如草芥一半倒下!

  另外一边,就在刚刚吴军冲进来的城门口,孙武早就安排的五千楚军宛如是神兵天降,立刻截断了吴军,使其首尾不能呼应,并牢牢的占据着城门口。

  那数千多名已冲入城中的吴军,此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立刻是稀里哗啦的死伤过半。

  诸樊在护卫的掩护下,一边撤退,一边躲避着箭雨,可城楼上的弓箭手却根本没有罢手之意。

  只两个呼吸之间,诸樊身边的护卫便已然死伤殆尽,惨叫声在狭小的城郭之内此起彼伏,直叫人是毛骨悚然。

  这时,坐镇瓮城城头的孙武摇晃着手中令旗,在外城城门口的楚军收到命令,立刻又是往城内一番反冲,硬生生将想要冲出去的吴军给逼退了回来,而后反手便要将城门给关上。

  “守住城门!”

  诸樊一边大喊着,想让后面的吴军将城门守住。

  可此时城外的吴军亦是群龙无首,早已彻底乱了阵脚。困于瓮城内的吴军则又是被立于城墙上的弓箭手是射得抱头乱窜,都在寻找可躲避箭雨的地方。目及之处皆是哀嚎连连,却哪里还有人听得见他的叫唤声?

  诸樊眼见得这一幕,心里顿是凉了半截。

  可他脸上却依旧是涌出一股的刚毅不屈之色,只见他竟也不知是从何处,随手举起一块木板挡在身前,并是好似离弦之箭般的冲至城门口,只他一人径直是杀入了驻守城门的楚军之中。

  因为这一处乃是有大量的楚军聚集的,所以城墙上的弓箭手并未疯狂射箭,诸樊由此就不必再担心背后的冷箭。

  可冷箭是没了,但不待他喘过气来,楚军便已从四面汹涌杀来。因为这些人乃是孙武亲自训练出来的此次战术核心,所以他们并未携带戈戟这样的长兵器,而是全都换成了短刀,以便于在这样的狭窄地区作战。

  楚军的刀锋凛冽,不约而同朝诸樊身上招呼。

  诸樊见识不妙,当即要拔剑迎敌,一通交战后,数十个楚军是被他放倒在地。

  可数十名楚军的生死却根本不可能阻止得了剩下楚军的轮番进攻,毕竟他们如今所要擒拿的,乃是赫赫有名的吴王诸樊!所以,他们所有人都是义无反顾的朝着诸樊冲来。

  诸樊此刻乃是光杆司令一个,他的脑袋到底有多值钱已然是不必多言,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就更别提这帮楚军早就受够了吴军的滑溜,对诸樊也早已是恨得牙痒痒。

  于是,在城门口处,诸樊可谓孤身面对着数百名楚军的围堵。

  饶是如此,诸樊却也是仅凭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将城门给守了下来!

  而这时,那些没有被箭矢射死的吴军也同样是反应了过来,他们见得自己的国君竟在城门口独自一人奋战着,不由士气大振,也纷纷是朝着城门口涌去,与楚军又缠杀到了一起。

  不过他们手中的武器显然是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巢邑的外城与瓮城之间,地形本就狭隘,再加上双方人数实在太多,能够站人的地方本就不多了,所以他们的长兵器又如何能够施展得开?

  于是,双方一经交战,吴军面对前方的围堵,又腹背受敌,无数吴军倒在了城门口。

  但奈何吴人终究是求生心切,而瓮城内与之厮杀的楚人人数上也并存不占优,所以也只能是勉强占据着城门,不让吴军撤出。

  这时,吴王诸樊却又再一次给在场的所有人上演了一出何谓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见他又孤身径直杀入楚军之中,瓮城守军眼见马上是要招架不住了,便立刻是叫唤着赶紧把城门给合上,切莫是走脱了吴王诸樊。

  而诸樊见状,也不知左手何时竟又多出了一把戈戟,他用戈戟顶在一面城门之上,立在原地,阻止城门关上,右手挥剑,将前来阻挠他的楚军给悉数击退。

  他便像一个杀神般的伫立在城门处,人来杀人,佛来杀佛,任凭楚军如何冲击,竟都无法将其逼退。

  “撤!快撤!”

  诸樊顶着城门,始终不让城门合上,而后又是回头一通大喊,让剩下的吴军赶紧是撤出去。

  那些还在原地与楚军血战的吴军,听得大王喊话,便当即似乎朝城门口涌来,矮身钻过诸樊的戈戟,撤出了城去。

  可此刻仍有不少吴军在城内与巢邑守军交战,他们被城楼上的弓箭手射击,又被城楼下的守军给埋伏,死伤颇为惨重,能够走得动的人已是寥寥无几,而剩下的那些不是已经死了,便是躺在地上哀嚎惨叫,数千人的吴军转眼便只剩下四五百人。

  诸樊看到这一幕,两眼充血,牙齿咬得蹦蹦作响,满脸皆是怨怒之色。

  “天杀的楚人!”

  只听得他一声怒吼,丢下手中戈戟便要从城门出去。

  即便有着万夫不敌之勇的他,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撤退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无敌的孙武

  吴王诸樊在轻松夺回舒鸠后,又连续略了楚军十余阵,理所当然的以为楚军乃是真撤。但是,正所谓真作假时假亦真,赢麻了的诸樊万万不可能想到,巢邑,居然会是楚军精心为他布置下的另一个陷阱。

  数千吴军被他连带着一同落入了陷阱之中,最终也只剩下了数百人是匆匆撤出了巢邑外城城门。

  剩下的,不是被乱箭射死在了外城与瓮城之间,便是被前来围堵的楚军是杀死在城门处,而由吴军的尸体所堆成的小山,也彻底的挡住了城门口。

  诸樊看得这一幕,眼睛直冒血,他知败局已定,已是无力回天。

  然而,就在他准备随一起死里逃生的吴军一道撤走,孙武却又犹如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城外,胸前横着一把三尺长剑,硬生生的挡在了他的面前。

  “天杀的楚人!”

  早在舒鸠之战时,他便见过孙武。

  当时他被孙武所领着的三千楚国轻足,一边撤,一边不无嘲讽的当着面唱起了楚歌,而他在被其狠狠的羞辱了一番后,最终是恼羞成怒,引兵追击,最终中伏,险些丧命。

  此时再见孙武,所处之境于他而言倒是与之前有几分相似。

  孙武就这样立于战车之上,以一种近乎可怜的目光看着他,云淡风轻的模样好似是从未对这场战争放在心上。

  一向暴躁而又自负的吴王诸樊,又哪里受得了这种羞辱?当即是重新拾起了手中的戈戟,率领着突围而出的,以及从城外杀入的吴军千余人,径直朝着孙武发起了最后的突围。

  其实,此刻孙武麾下也仅剩了数百楚军精锐相随,其余的皆是被他布置在外围抵御着。所以,在面对英雄无敌的诸樊向他们发起冲击时,这些仅随着孙武前来的数百名楚人,不由是感到一丝胆怯。

  毕竟吴军此刻已经被激起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任何阻挡在他们面前,阻碍他们逃生之人,只怕都会被他们这一股激奋起的杀意所淹没。

  可孙武的脸上却丝毫没有忌惮之色,见得吴王诸樊率队朝自己冲来,他反而也显得愈发的兴奋起来!

  “楚国的将士们!摆开阵形,生擒吴王!”

  只见孙武拔剑出鞘,数百楚卒立刻在巢邑城外三三两两的摆出了一个个颇为奇怪的阵势,或圆或方,或前后为战,或左右为战,数百人在孙武的指挥下,竟好似数千人在各自为战。

  而这些个楚卒,在听得统领一句“生擒吴王”后,亦是一时气势高涨。

  吴军的第一波冲锋很快就与他们是交上了手,第一波吴军虽是人数不多,但这些吴人手中都持有一把长戈,所以在这城外的广阔地形下理应是具有更大的优势,他们狰狞的吼叫着,长兵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

  烟尘四起的巢邑城外,顿时被这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所淹没。

  “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3页  当前第1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5/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