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294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22:06

  “喏!”

  副将也没有多问,退下后便是急忙开始叫醒那本就为数不多的将士们。

  由于葴尹宜咎上半夜没敢合眼,而在下半夜也只敢是盹得一会儿,且更是彻夜没有卸甲。待他出得大帐,却突然就听得城池方向是有了敌军的动静。

  细看之下,发现原来是吴军已然出动。

  他忙点齐精兵一千,依照之前的部署,只稍作得一番冲击,却并未缠斗,又及时将其撤了回来,并稳住阵脚,企图得诱得吴军来追。

  但让葴尹宜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亦是兵分成了两路,一路乃是前来冲杀自己的大营,而另一路则是绕道而行,直接奔去了李然所在的高地。

  葴尹宜咎也知道,李然必是留了后手的。因此此时也顾不上他那边,只能是着力于自己这边奋力迎敌。

  而申无宇在听到动静后,也知道城中吴军已经倾巢而出。就在这个时候,李然派来的伍长也是突然赶到。

  伍长在申无宇的耳边低语几句后,申无宇奇怪的看了这个伍长一眼,随后只摆了摆手后言道:

  “好!去回禀先生,无宇明白了!”

  申无宇则是继续潜伏着,并没有就此暴露自己。

  待那一拨吴军杀到了山脚下,却也并没有全部冲上山来,而是又分为了两拨,一拨攻山,一拨则是果然直奔屯粮处而去。

  李然见状,不由嗤笑一声,号令各部,率领一千士卒是在那严正以待,奋勇抵抗。

  吴人迫近,而伴随着一阵弓射齐放,围上山来的吴军一时竟是直接被压制住了。

  只因在这一片山林之内,楚军乃是居高临下,弓箭手放出箭矢,让吴军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而且吴军由于是分兵几处,深入此地的进攻也并不十分的猛烈,而这一切也在李然的意料之中。

  便在这个时候,屯粮之处竟是直接起了大火。李然回望,将领们见状皆是心急如焚。而李然却依旧是处之泰然,不慌不忙。

  紧接着,又是一阵喊杀声传来。原来,那是伏击的楚军开始围攻前来火烧辎重的吴军!

  就在此时,城内这时又出来一队兵马,却不管葴尹宜咎这三千人马,而是绕路径直冲向了屯粮之处。很显然,他们是为了去接应那一拨吴军的。

  各处皆为战场,火光直照天际,申无宇本就带着四千人马,再加上身后的匿兵,两者合并,共计六千,等到城池第三次开合之际,申无宇一声令下,步兵当先,弓手殿后,戟兵则列阵冲击。

  申无宇直接带人是冲入了城中,由于城内的吴军大部都已经出城袭击辎重去了,所以此刻正是空虚之时。

  申无宇目无他物,只有滑汭城池,一时间箭矢漫飞,犹如蝗灾,铺天盖地,申无宇振臂大呼:

  “诸位将士!今日叫吴军瞧瞧咱们楚国的大好男儿!”

  申无宇的话语被探马传达,将士们都是精神抖擞,开始攻城。

  原来,李然的计策便是引吴军出城攻打帅旗和辎重,他是直接放弃了自己的辎重,兵行险着,却让申无宇是直接攻城。

  粮草辎重固然重要,但那毕竟是为了打持久战而作的准备。他非常清楚,只要他们能顺利攻下此处,那又有什么辎重是没有的呢?

  而前来攻山的吴军,见得自己本家竟是被偷,顿是士气全无。想要回转救援,却又被葴尹宜咎所部给直接拦住。而偷袭粮草的吴军那边又自顾不暇,哪里还能顾得了回去救援?

  此刻,李然又让旗手登顶挥舞,并是一通进军战鼓擂动。所有将士是倾巢而出,他和葴尹宜咎又合兵至一处,此时,李然身边却只剩下了几名伍长与十几名士卒。

  李然亦是极为泰然的登上一处山包观看,雄姿英发,挥斥方遒,微微一笑,他眼看着申无宇是夺下了城邑。

  毫无疑问,此战大获全胜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夏汭再见伍子胥

  此战李然分兵多处,佯弃辎重,而主攻城邑。故意引得吴军前来偷袭,岂料这正中了李然的下怀。

  吴军见大势已去,便只得是弃城而走。

  而此刻,李然他们却已经入城,战损一千人马,虽然不算少,但是这种程度的牺牲,已经是拔得此邑的最小代价。

  正所谓“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由于申无宇冲入城中是极为突然的,因此城中留守的吴军根本是猝不及防。

  一顿搜查过后,又是俘虏了三千吴军,而李然也让申无宇是立刻收缴其城邑中的辎重粮草,毕竟城外的辎重此刻已经被尽数毁掉了。

  随后,他又命葴尹宜咎前去劝降这些俘虏,看看有没有愿意与他们一起对付吴军的。

  后来竟也有一千名俘虏,愿意跟着他们一起伐吴。

  这也难怪,毕竟滑汭本就是吴楚二国相争之地。对于他们这些本地土著而言,是跟着楚国也好,是跟着吴国也罢,只要他们滑汭的家人能够相安无事,至于是谁来统制他们,对他们而言本就是无所谓的。

  大战毕,李然却只允大军休整不到一日。翌日,李然这便又号令众人是继续赶路。毕竟楚王如今是危在旦夕,必须是争分夺秒的前去救援。

  申无宇和李然策马并排而行,对于李然此番出奇制胜,料敌之前,申无宇也是极为敬佩。

  “先生果然是胸怀经纬之才!实是令人佩服,佩服!”

  李然闻言,却只摆了摆手,并是一声叹息道:

  “哎……此等小计何足挂齿。只可惜楚王听不得大道直言,一意孤行而至受此困厄。李然未能劝住楚王,也实属大过。正所谓‘小功不抵大过’,然实是惭愧啊!”

  “先生过谦了,寡君此前不晓先生所言之利害,以致如此。彼时,管仲虽能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然临死之际,谏言齐桓公不可重用易牙、开方、竖刁等人,齐桓公亦是充耳不闻,后至祸事降临,惨遭此三人毒害,饿死于宫中。此皆为齐桓公自取其祸也,又何妨管仲之贤明?”

  “哎,然如今亦无其他所愿,只希望待楚王脱困之后,能迷途知返,克己复礼,自昭明德吧……”

  李然言罢,也就此是陷入了深思之中。因为他知道,他虽是如此希望的,但依他对于楚王熊围的了解,他自知极可能也只是徒劳罢了。

  又赶了几天路,已然临近夏汭,根据探马来报,陈国的县公穿封戌和孙武也已然到了夏汭,这让李然一直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了下来。

  在确认情报无误之后,李然便带着几名侍卒,先行赶到了夏汭。

  李然到了夏汭,孙武与穿封戌直接出营迎接。

  穿封戌此次从陈国带来了两万三千多人,由于陈县比起钟离距离夏汭稍近,且大都是走的楚国地界,因此他们途中并没受到阻碍,所以是早到了一些时日。

  另外,除了陈国和钟离之外,此时的夏汭,也聚起了一些其他的义士前来。正如夷昧所担心的那样。

  就在李然他们正在商议究竟接下来该如何前往罗汭时,却听到一人于帐外朗声道:

  “楚人伍员,愿随军一同前往救援楚王!”

  孙武听闻,眉目一挑,朝那人招了招手:

  “啊呀呀!原来是子胥来啦!”

  伍员闻言,抬头一看,不禁一惊:

  “呀!原来是子明先生和长卿啊!”

  只见他直奔过来,二话不说,直接是朝李然、穿封戌、孙武行了一礼后奇拜抱拳言道:

  “眼下祖父与父亲皆随楚王出征,现被困于罗汭,员愿随先生一起前去救援!”

  孙武闻言,不由笑道:

  “子胥,你来了正是时候!如今先生正愁无大将可用。子胥来了,此间大事定成啊!”

  “嗯,子胥既为椒公之孙,于情于理,合该出力。”

  李然甚是自然的答应了伍子胥的请求。

  其实,伍子胥在听闻楚王竟陈兵于琐地之时,他便知其必败。然而,仅凭他一人,却是完全无济于事的。

  前些日子忽然传闻竟有人在夏汭欲组成义军,他闻得此讯,便是立刻从椒县赶了过来。

  却不曾想,原来这一支义军的发起人,竟然会是李然!

  而于此同时,申无宇和葴尹宜咎亦是率军赶到,跟穿封戌部汇合一处,如此竟也是东拼西凑起了四万之众。虽然并不算太多,但也绝对是有了一战之力。

  同时,从罗汭溃败的楚军有一部分,也撤到了此地。

  当时吴军趁着雨夜如天兵突降,楚军四下逃散,伍举和然丹只收罗了三千撤去了罗汭,其实还另有近一万兵马直接是逃到了夏汭,眼下自然也是一并编入李然的义军之中。

  如此一来,好歹有五万大军的底子,勉强可称十万之众。

  随后,李然等人便商议着接下来的行程,现在他们所在的夏汭,本就距离罗汭不远,所以强敌如今就在眼前,这路上恐怕是免不了要有一场恶仗要打。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盘腿席地而坐,并在沙地上大致画出了当前的地形图,成为一个极为简易的沙盘。

  “如果楚王能支撑到现在,那么他们此刻就应该还在罗汭,只是恐怕这并不乐观……依武看来,他们眼下应该现在已经退至莱山,而且吴王的大军极有可能已然将莱山给团团围住,甚至是有可能楚王那边已经是彻底兵败,被俘或者被杀,那也是无法的!当然,眼下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孙武的分析,虽是不无道理,但还是让伍子胥感到有些不适。

  “祖父和父亲皆是久经沙场之人,子胥坚信,他们此刻应该只是被困守在莱山之上!”

  “嗯……那我们就权且按照他们被困在莱山来算计,莱山深入吴国腹地,吴王调兵遣将也会更加的便利。我们虽然有五万兵马,但是和吴军相比,却也还是远远不够的。若想要顺利到达罗汭或者莱山,也绝非易事!”

  “况且如今楚王究竟受困于何地亦不可知,为以防万一,员建议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奔至罗汭,一路则直取莱山!待是确定了楚王方位之后,再行汇合!”

第三百八十二章 诱敌之策

  在吴国地界,还将五万兵马并分两路,这其实可算得上是兵家大忌。然而伍员的这一提议,李然在斟酌之后,却是同意了。

  “无宇,宜咎将军,二位可率领两万兵马赶往莱山,日夜兼程,不得有误!”

  申无宇和葴尹宜咎当即齐声应道:

  “喏!”

  “长卿可随陈公一起,带兵两万前去罗汭,若是楚王不在,则及时赶往莱山方向!”

  孙武亦是“喏”了一声,而穿封戌此时由于是陈国县公的身份,论起来和李然的身份是平起平坐的,不过他也是毅然听从其命道:

  “诺!”

  而孙武,此前虽然也曾被楚王封为叶邑的县公,但他一直以来,都以李然家臣自居,所以听命于李然那也是顺理成章。

  随后,只听李然又道:

  “这剩下的一万兵马,便由我来统制。我会居中联络呼应,左右相继!”

  的确,他们此番是要深入吴地,若不能做到互相照应,就极容易被隔开围歼。李然考虑的也已经十分周祥,他们若不如此,无论是前往罗汭还是莱山,都将有被围歼的可能。

  毕竟现在他们兵少,又是深入敌境。李然兵行险招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主意既定,即刻便是拔寨起行。左右二军皆不敢有半分的耽搁,毕竟要是他们去得晚了,楚王的处境便会愈发的不堪!

  而于临行分兵之际,李然又是与众人是嘱咐道:

  “兵家之事,瞬息万变,即便是有斥候传递信息,恐怕也有不逮之处,长卿,宜咎将军,二位若遇紧要之事,还务必要顺势而为,自行判断行事!”

  孙武闻言,一点既透:

  “武明白,先生放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3页  当前第2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4/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