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15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22:06

  “夫天下之事,合该在于天子,在于诸侯,我李然不过一宵小之辈,又待怎样?李然隐退之意已决,长卿不必再说。”

  “先生!大丈夫既抱经世奇才,又岂能空老于林泉之下?先生曾亦是心怀天下之人,今日怎能如此消沉?难道你当真忘记了当年自己所立下的誓言了吗?”

  李然身子也是微微一颤,但是很快恢复了过来。

  “长卿,所谓抱负,或是镜花水月,或是昙花一现,又何必执着?为兄现在只想珍惜眼前人,别的事情都不想再去顾及!长卿,你之才胜愚兄十倍,亦有经天纬地之材。若是有心,便可尽管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孙武闻言,撤手后退,反是变了声调,并作高声道:

  “主公!若是武有作得不对的,届时惹火烧身,这叶邑只怕也难有主公的立锥之地!”

  李然闻言,却依旧是不以为意,只浅浅一笑:

  “呵呵,蜀地据说乃是一洞天福地,世外桃源,然明日便走,也就不再叨扰长卿了!”

  孙武闻言,又是急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李然也是不管不顾,只携着祭乐的手便走进了屋内。

  祭乐对于孙武为何着急,也并没有自己的判断,她现在并不记得孙武,也不知道孙武所言究竟是意味着什么,所以她自始至终,都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待到和李然走远,这才开口道:

  “这人说话说得这般急切,夫君为何执意不允?”

  “夫人,明日我们就离开这里,归隐蜀地,其他的一概都不要去想。咱们和孩子只管过得自己的日子便好,不再去想那些烦心之事了,可好?”

  这段时间因为李然一直陪伴在祭乐的身边,祭乐也是对李然产生了些许的依赖,这时候听到李然如此说,自是点了点头:

  “好!一切便依夫君的。”

  于是,李然便命人开始收拾行李,次日清晨,与祭乐携着孩子准备就此离去。

  然而,李然离开的消息也早已是不胫而走,尤其是那些自郑邑远道而来的流民,皆是自发的在道路两边跪着,在那恳求李然不要离开叶邑。

  是啊,郑国已经回不去了。他们只能再寄希望于那个曾经带给他们“自由”和“尊严”的救世主。

  他们实在是不愿意回去给那些勋贵们再当牛做马了。像那般担石不储、饥寒交至的日子他们实在是不想再过下去了。

  所以,他们也很清楚,李然只要一离开了叶邑,那像之前那样的苦难日子,便迟早是会再一次降临到他们头上。

  李然见马车停下,外面皆是吵吵嚷嚷的,只得是步出马车。而当他看到眼前的这一幕,眼睛也是有些湿润。

  本也有些动摇的他,但回首透过车帘,看到祭乐怪抱着孩啼的身形,微风拂过,露出她似蹙非蹙的神情,似泣非泣的露目,陡然又觉得自己即便是负了天下人,也不能再负祭乐!

  于是,李然朝众人行了拱手礼,朗声说道:

  “诸位,诸位,请听我李然一言!”

  李然开口说话,现场即刻安静下来,鸦默雀静。

  “我李然受诸位错爱,但这些年来,在下奔波于四海,寝不遑安,操劳不已,这些倒也罢了,却也属实是疏忽了内人。李某自成家以来,内人无一日不忧心忡忡,无一日不愁肠百结,更是不得一日之安宁。”

  “如今内人多有罹难,所以李某也不能再留在此地,余生便只想和内人共度,从此相濡以沫。还望各位父老乡亲们成全!”

  此语一出,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议,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孙武来到李然的身边,悲愤言道:

  “主公是执意要走吗?”

  李然又看了一眼车帘。

  “嗯,长卿,叶邑和这些百姓们,便都交予你了!”

  李然一副我意已决,别无他念的姿态,让孙武大脑急转,思索着究竟该如何才能留下他来,就在这时,只听人群之中,一人竟是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大丈夫既立于天地之间,碌碌无为又与草木何异?李然!你可当真是枉费了这一番在外的贤名啊!世人皆称你为‘季世之主’,岂料却是这般的名不副实!看来,也不过是一沽名钓誉,是非不分之徒罢了!”

  李然和孙武都循声望去,却发现说这话的竟是叶戌。

  只见叶戌昂首步出人群,可谓是丝毫没有给予李然任何的面子。

  李然深吸一口气,淡然问道:

  “李某只是欲淡出这天下的纷争罢了,又何来的‘是非不分’了?”

  “哼!见恶不止!为恶十倍!”

  这极为掷地有声的一句,可谓是直击李然的内心深处。

  没错,这话乃是当年孙武曾说过的,当年孙武在李然说起这句话时,李然亦是深深的为孙武的这种“以他国百姓生死为己任,不以国之强盛弱小而产生偏见”的胸怀所打动。

  然而今非昔比,当年李然闻之是感动,而今日却只感到羞愤无比,不由斥道:

  “哼!不过是目光浅短之辈!不值一提!”

  谁知叶戌却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所谓‘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主公如此贤名,怎会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岂不知这天底下,皆应以公义为最大!小情小爱何以乱大谋?!主公既有经邦济世之能,却又不有所作为,如此一走了之,日后整日便沉于壶中日月,罔顾百姓生死于不顾,这岂非为恶至极?!”

第四百一十一章 以法治民,何如?

  李然张着嘴,一脸的惊愕,一时竟也被驳得是无话可说。

  他没想到,他这素来是以舌辩居长之人,竟然被一小子给批得哑口无言。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时,只听祭乐是从车舆内发了声,轻声问道:

  “夫君,这是怎么了?”

  祭乐虽然失忆,但是经过李然这段时间的悉心照料,她已经确信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自己曾托付终身的那一个。

  这个是绝对假不了的,就如同她襁褓中的孩子一样,也是毋庸置疑的。

  李然回到马车上,撩开车帘,看到祭乐抱着女儿,只坦然一笑:

  “乐儿放心,无事……”

  祭乐虽然失忆,但是也仅仅是记不得此前发生的很多事而已,并不是真的傻了。她在车舆内,已是将外面的一言一行都是听了。她隐隐也猜出了一些什么,再加上听了之前孙武所描述的,所以她对外头的状况亦是有些了然的。

  “夫君且坐下,乐儿有话要说。”

  李然听她如此说,便是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并是聆听着。

  “想必这些人都是慕名投奔于夫君的,但是夫君却要弃他们于不顾,反而带我母女二人从此归隐山林,是也不是?”

  李然微微点了点头,表示默许。随后,祭乐又透过车窗,是看到了外面黑压压的一片,届时跪在地上请命的百姓。

  这时,祭乐是亲自挑开了车舆前的帷幕,并是看着在车舆前候命的孙武,叶戌等人,并是开腔问道:

  “孙武,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何要如此仰赖你家先生呢?”

  “回夫人的话,这些都是从郑国逃出来的流民,只因他们的田宅被卿族所占,又受不得严苛的田赋和徭役。是以活不下去了,这才前来投靠叶邑的!”

  祭乐听罢,不由是叹了口气,又是继续问道:

  “那他们为何独独来投奔叶邑?难道就无有其他的去处了?”

  孙武闻言,抱拳作揖,并是继续上前言道:

  “回夫人的话,只因他们听闻了先生身在叶邑,故而来奔。而这世上,若要说还能有人帮得了他们的,放眼天底下,恐怕也唯有先生一人尔!”

  祭乐闻罢,便是回转过身,望向李然:

  “夫君,方才夫君所说的,乐儿也都听得真切,乐儿也是深受感动。然而,大丈夫之志应如长江,东奔大海,又何苦怀恋于温柔之乡?你若是为了乐儿,而置这些人不顾,乐儿即便是跟着夫君,也终究不得心安呐!”

  “乐儿,我们这些年来聚少离多,且为夫也确实对你照料甚少,没能尽到一个做丈夫的责任,以致于乐儿今日是吃了这许多苦头。为夫实不忍……让乐儿是再受得分毫的伤害……”

  “但是……夫君现在若执意要走,乐儿若就此落下了坏名声,那又与害乐儿有何异同呢?!”

  祭乐还是一如既往的仁义心肠。

  “夫君既有能力安顿好这一方黎民百姓,便该尽力而为。如此,乐儿才能心安理得的随夫君隐退啊!”

  正所谓“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面对祭乐的这一番肺腑之言,李然自觉反而是有些自惭形秽起来。

  他隐退的决心,本就是为了保护祭乐。但现在祭乐却反而劝他应该打消这样的念头,李然自然也就不做他想,只朝祭乐点了点头,随后站在马车之上,朝众人躬身道:

  “李然不才,受诸位如此爱戴,然却不思进取,反萌生退意,实在是卑陬失色,令人汗颜……今得内人良言,思之甚悔,故而我李然在此立誓,必将殚精竭虑与诸位一起共度时艰,不负厚意!”

  李然此话一出,民众顿时是人声鼎沸起来,有连连称谢的,也有泪流满面的,更甚者还有大哭大笑犹如疯癫的,看到如此情形,李然也是感触良多,当即命人回程,重新回到了叶邑的府邸。

  李然先是将祭乐安顿好,然后又找来了孙武和叶戌,叶戌则是跪拜在地,连声忏悔道:

  “戌情急之下,出言不逊,还望主公莫怪!”

  李然上前,一把搀扶起叶戌,并是安慰道:

  “听君一言,犹如醍醐灌顶啊!此前皆是然之过也,怪不得旁人。”

  叶戌顺势站起,并是拱手作揖,列于一旁听命。

  李然坐定正中,便是与众人开始商议:

  “现如今,如此多的流民皆是涌入了叶邑,且人数剧增,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孙武闻言,当即出列,并是抱拳作揖回道:

  “先生,现在从郑邑过来的人数众多,而且其中还掺着一些自楚地逃难至此的民众,当务之急是考虑该如何安顿好他们。这些人鱼龙混杂,极易惹出事端,恐怕是不好管理啊!”

  叶戌亦是跟着说道:

  “叶邑的土地足够,粮种也是充沛,即便是城池郊外更远一些的荒地,其实开耕起来也是极为便利的。这些倒是还都好说,只是……”

  李然微微一笑,鼓励叶戌继续说下去。

  “只是什么?”

  “只是这些流民毕竟数量众多,又无有约束,故而他们之间难免会生出矛盾,且多为鸡皮蒜毛的小事,戌每天都被这些小事是闹的是不得安宁。”

  “同样皆为流民,我等若偶有处置不慎,皆会说我们是厚此薄彼。更勿论当地百姓和流民之间的矛盾了,更是难以处置。就算我等皆以为是一碗水端平了的,也会被那些流民认定他们是被另眼相看了!”

  孙武点了点头,表示叶戌所言的确属实,并补充道:

  “不过先生在这些流民中,还是颇有威望的。所以,先生若是可以亲自出面,或是可以压得一二?”

  李然稍作沉吟。

  “以人望压制,虽是一个法子,但也只能是压得一时。若时间久了,民怨积蓄一旦爆发,便会远甚如今。只怕届时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以我之见,唯以法治来应对此局面了!”

  孙武听到这些话,眉头不由的一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3页  当前第3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5/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