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335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22:06

  范蠡闻言,对此却是颇为不解:

  “哦?先生是说……此事难道还会波及到周王室吗?”

  “嗯,也委实难说啊。如今中原大乱,表面上看,各国之间似并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实则是环环相扣啊!”

  说白了,此间种种,既然无一不是“暗行众”暗中搞的鬼。那这些事情的背后又怎可能没有关联呢?

  而范蠡毕竟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所以对于李然说的这些却还不能得其要领。

  此言说罢,他自然也不敢再多叨扰,便是极为识趣的退了下去。

  李然和祭乐眼看时候也确是不早了,也就起身回房休息去了。

  是夜晚,祭乐睡得倒也香甜,而李然侧身看着面前的佳人,心中也是思绪万千,并在心中是下定了决心。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李然定会护你周全!让你能够就像如今这般的安枕无忧……”

  宋国之乱,局势的发展也总是出人意料。

  暗行众此番的作为,仿佛也并不顺利,或许正是这其中还有“道纪”在从中运作,两方势力可谓势均力敌,这才会出现如今僵持的这种局面。

  既然天下大势已经悄然在发生着变化,那他李然呢?还能置身事外,守住这一份宁静祥和吗?

  不知不觉间,李然也进入梦乡。

  ……

  次日清晨,李然刚刚起床,却得到范蠡的通报,说是府外又有人来求见,问其姓名却是不说,只说和李然乃是旧识。

  李然有些奇怪,便当即召见,等到那人前来,李然心中不由得一沉,来者不是别人,竟是观从!

  观从笑脸相迎,并甚是恭恭敬敬的朝李然行了一个大礼:

  “少主别来无恙!”

  李然对观从心中是有气的,姑且撇开他与楚灵王之间的情谊不说。就说这天下大势,若不是此人从中作梗,致使楚灵王一败涂地,如今这天下的局势又如何会变得这般混乱?

  借用往昔楚灵王所说过一句极对的话——这个天下,不会因为楚国的沉沦而变得更好!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楚国的羸弱,以至于各国的权卿都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最终导致中原大乱。而如今的楚国,在楚王弃疾的带领下也是愈发的衰退下去。

  也正因此,似丰段、竖牛等人,才有了为祸郑国的时机!

  而如今出现在眼前的这个观从,若要说起来,说他就是间接害死了祭氏一族的元凶,也毫不为过。

  所以,对于“道纪”,李然其实也并没有太好的印象。哪怕这个“道纪”的阁主就是他的父亲!

  其实,对于他这一世的父亲,李然也确实是没什么印象,更谈不上什么父子之情。

  李然也无法想象,当自己见到他的那一刻,又会是如何的反应。

  观从见李然寒着个脸不言不语,也知道他心中所想,便是迎着笑道:

  “少主,眼下局势虽是纷乱,但总也不能都怪在观从的身上吧?再说,楚灵王之败,本就是咎由自取,又岂是观从一人能为?更何况,在下也不过是按照老阁主的意思去办而已。纵是观从在此是挟私报复,可这天下之事,又岂能是我一人所为的呢?”

  “家父虽不曾谋面,但我李然亦素知其‘无为’,你这为祸楚国之举,当真是老阁主的意思?”

  “少主明鉴,老阁主他虽未明言,但其意也十分明显。况且是那熊围自己倒行逆施,穷兵黩武,纵是观从不出手,他也是迟早会自取其败的。少主当初之所以选择不告而别,又何尝不是作得如此之想?观从也仅仅是顺势而为,若当真无势可造,观从也断然成不了事啊!”

  李然也知道观从的一些话还是有些道理的,而且事已至此,若还执念不放,也完全没有必要。

  楚灵王已死,而王子弃疾也是按部就班的登上了王位,楚国的消沉已成定局,而中原的乱象也已经显现出来。

  李然沉默不语,有点不想再搭理他。毕竟,这个观从从始至终,都给他的感觉不是很好,哪怕这个观从曾经主动向李然示好,并且也有意投靠。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因为他李然有少主这一身份的缘故?

  两人无论是性格上,还是行事风格上都可谓是差异巨大。观从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李然是他如今所认定的主公,这一点他想的也还是非常清楚的。

  而且,他的所作所为,都可假借老阁主之口,李然就算是再不满,总不至于和自己的父亲为敌吧?

  “四国大火之事,你究竟知道多少?”

  关于四国同时起火,而且事先有“预言”,这件事绝不简单,李然虽猜测是暗行众所为,但是终究也仅仅是猜测而已,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

  所以,李然还是向观从发问,想来他身为“道纪”的人,能知晓一些内幕,也不足为奇。

  “关于四国大火,其实观从不仅是知道一些内情。而且,道纪上下其实也都早已知晓了的!”

  “既是早已知晓,为何不加以阻止,反而坐等悲剧在四国同时发生?如此大的灾难,我想你就算是没有手段阻止,也能够及时示警,减少些无辜的伤亡吧?”

  观从却不由得笑了起来。

  “少主有所不知,其实诸如鲁国的梓慎,郑国的焷灶,此前都已发出了警告。只不过,这种事情又岂能是放到台面上明说?”

  “更何况,天下之势,一切皆有其定数。从也以为,一切还是顺势而为比较好!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若得了病,病势能发迹出来,有时候也并非什么坏事。如果一个人看起来好好的,反倒是不知道病了,待到再发现之时便已病入膏肓,岂不糟糕?”

  “人尚且如此,少主请恕从冒昧直言,治世就如治人,只一味治标,却不想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恐怕并非明智之举啊!”

  观从这些话从字面上来看,没有任何毛病,但是矛头却是直指李然,更有意指责李然只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这,难道不是李然最大的问题所在?

  再说直白一点,那就是李然不懂得顺势而为,才会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艰辛!

  李然本就心中窝火,此刻更是勃然大怒:

  “四国大火,多少黎民百姓无辜受难?多少人直接葬身火海?又有多少奸恶之人借此耀武扬威?李某纵然不肖,又岂能容得如此大恶?你们既事先得知,却不想方设法消弭此祸,反而说得是如此轻巧!观从!李某今日若不处置你,天理难容!”

  观从闻言,却依旧是毫无惧色,只顾是呵呵笑道:

  “呵呵,少主许不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观从的这句话,让李然不由为之一怔。

  这句话显然就是出自其父李耳之口,观从也无非是转述而已。

  对于他的这个父亲,李然此刻只感觉到心寒。为了顺应天下的大势,任何人都是可以被牺牲掉的,哪怕是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

  然而,自古以来成大事者,又无一不是如此。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这样理念,很显然并不为现在的李然所接受。

  李然在心中暗叹一声,也不愿再在此事上与他纠缠下去。

  “观从,你此前不是在楚国辅助楚国新君么?为何到此?难不成,是被楚王给赶出来的?”

  李然这句话也是有揶揄之意,观从却坦然道:

  “呵呵,并非是被赶出来的。而是从自行离开的,若不早日离开,恐已有性命之忧啊!”

第四百四十一章 以乱治乱

  李然鄙夷一笑:

  “呵呵,想那王子弃疾是何等狠辣之人,你又如何不知?你这一番为虎傅翼,又何尝不是自讨苦吃?”

  观从倒也坦然,也是笑了笑:

  “少主说的极是。然而,观从既已经大仇得报,那如今这般的结局也不算得太糟!”

  观从此言说罢,随后又上前一步,并又是一个躬身向前,并甚是恭敬的禀道:

  “少主,从之所以今日来见少主,实则是有事相求!”

  李然的食指捻搓着大拇指,对于观从此次来访的目的,其实他已是心中了然。

  “上次从和少主秉烛夜谈,便曾提及,想那弃疾绝非容人之君,少主这才是真正的良栖之所!故而,若少主不弃,从今往后,观从愿效犬马之劳!”

  观从态度显得极为诚恳,但是李然却依旧是有些纠结。

  毕竟,他二人可谓志不同,道不合的,各自所执的观念也是大相径庭。

  更何况观从此人也极难驾驭,只怕日后会徒留隐患。

  但是反过来再说,此人又聪明绝顶,若是让他到了别处,反倒让人更加忧心。

  “当然,观从此次来奔,自也是有备而来的。少主可还记得伯有鬼魂之事?”

  李然闻言,突然极为讶然的看着观从道:

  “什么?莫非此事便是你所为?”

  只见观从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是继续言道:

  “此事确实是观从所为,这鬼魂之说,便是从故意散出去的流言。而那个装神弄鬼的把戏,也是从派人所伪装的。并故意引出驷带和丰段之横死!如此,可算得大功一件?”

  观从是“道纪”的人,“道纪”人员遍布各国,郑国自然也是如此。

  而观从的手法也和李然所猜测的如出一辙。找一个技艺高强的矮子,装扮成无头人的模样,并利用鱼线“飞升”的画布,在那装神弄鬼。

  无头人平日里躲在菜市出现,待到晚上,视物模糊,若是有人来了,凭着那人的身手,看着鱼线飞身藏匿起来,近处将裹布落下。旁人见了,便还以为是无头人飞了十几米的高度,从而达到看似神迹效果。

  当人们陷入恐惧,又是黑夜,根本就察觉不出来其中的猫腻。就算是白天来查,也只能是发现一些鱼线。

  而菜市出现鱼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到此处。

  再加上观从在暗中一通添油加醋,鬼魂之说也就愈传愈离谱。

  而越是如此,人们也就更加坚信鬼神之说。久而久之,即便是再不信鬼神之说的人,在心里也多少会犯些嘀咕,并以此形成一个循环。

  越是害怕,鬼魂越是出现,那就更加害怕。尤其是丰段等人,于是就不得不采取更为高压的手段,因此那段时间郑邑上下皆是风声鹤唳。再加上不少人都离奇遇鬼,吓得当时所有人连门都不敢出了!

  至于驷印起念杀害驷带,丰府家宰暗杀丰段,毫无疑问,那必然也是观从派人暗中挑唆的。

  “道纪”的情报工作本来就是做的极为细致的,所以他们想要获悉这些个隐密之事,本也是不难的。

  更何况,驷印与驷带的不合,这本就是众所周知的。只不过驷印一直不曾表露出来罢了,所以观从只稍作挑拨,驷印便直接上了套。

  至于丰府家宰和胡姬一事,丰段小妾众多,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而观从则是故意引得丰府家宰对此事的惧怕,进而让丰府家宰逐渐心神疑惧,最终选择铤而走险。

  李然听了观从的解释,不由得暗叹一声,自古以来,人心人性最是难测,观从对于人心的利用,真可谓是登峰造极。

  “观从,你以此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向我示好,但是……这些终究不是正道啊!”

  “少主,从此举虽说是卑鄙了些,但想那驷带和丰段也都是死有余辜之人,观从以为此举并无不妥!况且,若非如此,少主想要这么快就入得郑邑,让子产大夫重掌大权,怕也是不成的吧?”

  李然闻言,不禁的是摇了摇头:

  “哎,但似你这般以乱制乱之法,李某以为实不可取!”

  “大丈夫行于乱世,当光明磊落!即便是身处逆境,也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啊!”

  观从对于李然的这一番话,却是愣了许久:

  “少主之义,实非从所能比的。从对少主也是由衷敬佩。少主走的乃是大道,而从走的却是左道!此番既前来真新投靠,还望少主日后能够多多指正!观从必当恭听尊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3页  当前第3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5/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