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春秋不当王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羲和晨昊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7:22:06

  一边想着,祭先一边不由面露为难之色。

  祭先为商数十年,一向都是小心使得的万年船,自是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下来。

  “爹!”

  “你若是不答应女儿……女儿……女儿便要随李然离家出走了!”

  祭乐一看撒娇居然不管用,当即使出了杀招。

  以往每每她有所求而祭先不应时,她都会使出这一招,祭先当即就范,屡试不爽。

  这一次,祭先显然也无法摆脱“女儿奴”这个光荣称号,一听祭乐要离家出走,脸色顿是一变。

  “不可胡闹!”

  “你才刚从晋国回来几日?又这般胡闹?!你娘若泉下有知,指不定如何骂你爹我是究竟如何管教于你的呢!……”

  祭先话虽强硬,但嘴里的音量却是越来越小,最后干脆什么也听不见了。

  祭乐一看有戏,当即嘟着小嘴,满不在乎的道:

  “哼!爹爹不肯成全女儿,女儿便只能离家出走!我要……我要去楚国!然后去吴国!”

  “停!”

  耳听祭乐越说越理直气壮,祭先哪里还敢继续坚持,转过头满脸无奈的看着祭乐。

  “乐儿啊……你说说那李然有什么好的,能让你这般爱慕于他?为父真是拿你没办法……”

  “爹~~~”

  祭乐继续撒娇。

  “好啦好啦!爹答应你便是。”

  “不过,你也要答应爹一个条件才行。”

  商人本色,总要有利可图。

  祭乐听得父亲松口答应,喜不自胜,急忙问道:

  “什么条件啊?爹?”

  只听祭先捋了捋胡须,若有所思的言道:

  “李然在鲁国声名显赫,可在我们郑国终究还少了番名堂。况且此人如今无身无分,与区区白身无异。若将你嫁给他,世人岂不是要笑话我祭氏一族?”

  “所以你与他的婚事,须得他干出一番事业来,爹才能为你做主,如若不然,他李然便休想跨进我祭氏大门!”

  从他这话便不难看出,即便他答应祭乐与李然的婚事,那也是让李然入赘其祭氏一族。

  不过想来也对,祭氏在郑国乃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即便是在郑国国内,都有不少豪门就算是争破了脑袋的想往里挤,那也是毫无门路。更不用提那些外邦来提亲的了。

  而今无奈之下,却只能勉强便宜了李然那浑小子。那他李然还有什么说的?只能是入赘!

  祭乐哪里会想到这些,她只听到父亲已经答应了自己,当即高兴得手舞足蹈。毕竟在她看来,以李然的本事,想在郑国干出一番事业,简直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何其简单!

  “好!一言为定!女儿谢谢爹爹!”

  恭敬一礼后,祭乐一蹦一跳的离开了,留下满脸黑线,兀自叹息的祭先在原地发呆。

  一阵后,祭先整理了一番刚刚被祭乐胡乱拉扯后的衣襟,朝着空无一人的大厅沉声喊了句:

  “进来吧。”

  随后,两名身着劲装的门客便出现在了大厅内。

  “主公!”

  “如何?”

  祭先头也不抬的问道。

  其中一人拱手道:

  “回禀主公,一切正常。李然去往别院后便一直未曾出来过,他身边的那个孙武也一直不见动静。”

  闻声,祭先微微点头,将目光看向了另外一人。

  那人见状便道:

  “主公,齐国那边接连两日未曾传来消息,不过据属下推测,此时齐国商团应该已经进了鲁国境内。”

  祭先听罢面露思索之色,片刻后道:

  “此次运粮前往卫国,兹事体大,一切当以两位公子的安全为先,若两位公子出了任何差错,老夫唯你是问!”

  “是!请主公放心!”

  “下去吧。”

  待得那汇报齐国消息的人走后,祭先这才对着之前那人道:

  “别院那还需继续监视,无论李然有任何动静,都要第一时间禀明于我。”

  “主公,您的意思是,此番李然前来郑国,有可能与此次齐国出手赈济卫国有关?”

  那人倒显得有些不甚明白起来。

  祭先看了他一眼,淡淡道:

  “季氏一路派人暗杀于他,虽是迫切凶险,可他李然前有羊舌肸之邀,后又与韩起是里应外合,把季孙宿给拘在了晋国。如此说来,此人若真是逃难,也该是晋国是第一选择,为何却要千里奔波来我郑国?”

  “此子智谋之深,当世少有人可及,无论他此次前来与齐国赈济卫国有没有关系,他的一举一动都要严加防范,切不可让他生出任何事端,明白吗?”

  要说这齐国赈济卫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今年卫国闹了旱灾,粮食绝收,眼下其境内已是出了饿殍。因此,卫国上下只能是对外求援。

  晋国身为霸主国,自是应该第一时间派人赈济。然而晋国因平丘之会,调动了二十万大军只为搞了个用来装点门面的演习。也由此而严重耽搁了农时。

  而眼下,晋国又与秦国在黄河边上对峙,所以,能拿得出手的粮食真就不多了。

  另一方面,齐国却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竟是破天荒的准备派送一批粮食前往卫国。

  这种行为本身就极为反常,因为按理说,晋国与卫国关系可一直算是不错的,两个国家挨了又近,又是同宗。

  而齐晋两国又暗处较劲多年,如今帮了卫国,不就等于认怂了?所以,此事令天下诸侯都是大为不解。

  另一方面,郑国与卫国离着不远,祭氏早就得到卫国旱灾的消息,所以暗中也已准备好了一批粮食,打算是运往卫国做买卖。

  但是,当他得悉,齐国已经押了粮食往卫国去了。倘若让齐国的粮食先到了卫国,那他祭氏运过去的这一批粮食岂不就不那么值钱了吗?

  所以,祭先命人沿途时刻监视齐国粮队的动向,为的便是要时刻搞清楚他们如今的进展,以便在他们抵达卫国前,好将自己备好的粮食运抵卫国。

  可问题,就又出在了这儿。

第五十九章 闹个乌龙

  要说祭氏若只是要运自家粮食去卫国贩卖,那倒也就没事了。

  祭先早早的就可命人出发。那样的话,绝对是能赶在齐国运粮队伍抵达卫国前,便将手中的粮食个给卖出去的。

  可问题是,郑国官方也组织了一批赈灾粮,并且一并托付给了祭氏,委托他们代为运往卫国。

  而这批粮食,因为是子产诏令全国各地统筹上来的。子产如今又因为推行新政,与各个贵胄同僚关系都极为微妙。而这些土地又一大半都在他们的手上,所以组织起来就极为缓慢。

  这就好比你一边砸人饭碗,一边却别人给你办事,这能有效率吗?

  所以官方的这批赈灾粮,就一拖再拖,祭先碍于情面,自然也不好催促子产,所以只能一边干等着,一边干着急。

  如此一来,他自己的粮食自然也不好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运到卫国去贩卖了。毕竟,郑国的官家粮都没运去,你一贵族的粮食先运去了,这叫卫国人以后该如何看待郑国?敢情你郑国是先做买卖狠赚一笔,再假装做好人是吧?

  这要传出去,郑国官家的颜面还往哪搁?

  祭先从商多年,自然对此间关系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自家的粮食也只能继续等着,不敢直接运往卫国。

  那这件事为什么会与李然有关呢?

  答案是,祭先这边一早就收到消息,齐国运粮的事,就是李然怂恿的!

  消息是从齐国传来的,说是晋国由于运往卫国的赈济粮不多,又碍于自己的霸主地位,便有点过意不去。

  毕竟是自己一附属小国如今有了灾,现在都赈济不了。这事无论说到哪都是不怎么光彩的。

  于是,晋侯便派了羊舌肸以盟主的口吻,去到齐国传信,希望齐国也能出一份力。

  这事,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从表面上看,就是晋国向齐国施压之后,随后,齐国便欣然同意了。

  但从齐国客商那传到祭先耳朵里的消息,却不是这样。

  祭先这边得到的消息是,羊舌肸最一开始,便是得了李然的消息后才去向晋侯谏言的,而后才有羊舌肸前往齐国之事。

  而且,羊舌肸到了齐国后,又是依照李然的谋划,最终促成了此事。

  而当祭先得到此消息时,李然却已在逃往郑国途中。

  所以,祭先暗中派人保护李然,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祭乐,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弄清楚李然此番来郑国究竟是想干什么?

  他为什么要促成齐国运粮去卫国赈灾?

  祭先横竖都想不明白这一点,而且各种时间点也有些对不上号,信息来源非常混乱。故此,才让人日夜监视李然所在别院的动静。

  他认为李然此番来郑的目的并不单纯,不然何以让齐国前来搅局?这不是摆明了跟自己作对么?

  而且,这李然放弃了更强大的晋国庇佑,反而来了相对也并不安稳的郑国,这种行径也实在是太奇怪了。

  但事实上,这件事本身就完全一个乌龙。

  ……

  祭氏别院内。

  孙武一连走访调查了几日,也没有多少收获。

  “这个竖牛在祭氏的声望很高。说来也是奇怪,此人虽然只是庶子,但地位似乎仅次于老宗主之下,纵是其他辈分更高的族老,也无有不服的。”

  “传言此人极为干练。这些年,祭氏对外的大宗商贸皆是由他负责的,齐楚晋,卫鲁陈,人脉四通八达,实力可谓不俗。”

  “至于他与季氏的往来,除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暂时还没打听到其他方面的往来。至少目前看来,他们之间似乎并没有其他特殊的关系。先生,会不会是我们意会错了?”

  对于竖牛的调查,孙武一连进行了好几日,可走访来调查去,竖牛与季氏之间,似乎是清白的。而这一点,就让孙武产生了些许的自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3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春秋不当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