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不过林默珺也没有卖关子,而是解释道:

  “这些科蹄以船为家,据说是元蒙的后裔,因为经常在船上生活,所以常常曲膝盘坐在船舱之内,两脚弯曲,所以有了这个称呼。”

  苏泽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疍家人啊。

  疍家人就是以船为家的人,一般生活在珠江下游,没想到福建也有这样的船民。

  林默珺继续说道:“这些科蹄在海上消息灵通,这支以前受过我的恩惠,所以我找他们打探消息,果然打探到了鹿大王的动向。”

  “如何?”

  林默珺正色说道:“不太妙。”

  “鹿大王已经登陆东奥岛了。”

  这个东奥岛并不是珠海附近的那座小道,而是福州以东海上的一座大岛。

  这座岛屿面积巨大,岛上有淡水和森林,明初曾经在这座岛上修建烽火台和堡垒。

  后来实在是岛上生活艰苦,福建都司衙门又觉得这么一群官兵驻扎在海外,有可能参加走私或者造反,干脆就将东奥岛上的卫所撤回了陆地上。

  从此失去了东奥岛之后,每次倭寇进犯福建,都会现在这座岛上驻扎,以这座岛为据点攻击沿海诸镇。

  “东奥岛距离福州府不过两日的航程,距离我们长宁卫也不过三日的航程,如今诸沿海卫所都不敢出战,倭寇肆意掠夺沿海百姓。”

  林默珺脸上露出不忍的表情,福建的百姓实在是太苦了。

  也就是朱纨担任总督的时候那几年没闹倭寇,近些年更是倭寇每年都要侵海,沿海的百姓每年都被倭寇打劫。

  听说倭寇已经到了东奥岛,苏泽的心情也沉重起来。

  大明的海防也是离谱,这么重要的海岛都没有驻军,就这样轻松的交给了倭寇。

  有了淡水和补给,鹿大王可以随时骚扰沿海,但是福建的水师却不敢出战,被倭寇堵在港口。

  “听说鹿大王已经发出号令,九月初在东奥岛歃血为盟,召集其他派系的倭寇登陆福建。”

  鹿大王只是倭寇中的一个分支,他现在将福建水师堵在家里,其他倭寇就像是闻到血腥味道的鲨鱼,纷纷向福建聚集。

  坏消息总是接踵而至的,八月二十四日,延平府下的沙县向南平求援,从建阳方向来的一支倭寇已经杀到了沙县城下。

  这种倭寇原本只有真倭三十多人,但是一路上吸引各路土匪反贼,先是劫了一座盐场。

  这座盐场就是朱七他们的那座盐场,盐丁饱受盐道太监的欺压,干脆杀了看守盐场的太监,跟着倭寇一起杀向了县城。

  听到消息的苏泽百感交集,在这样纷乱世道之下,人性混淆了界限,只剩下化不开的仇恨厮杀。

  朱七听到消息,涨红脸对苏泽说到:“苏相公,我去把那些杀千刀的拉回来!”

  熊五在一旁说道:“朱兄,你也投过倭。”

  朱七红着脸:“我那投的不是真倭!再说我也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相公,我在盐丁中有些声望,我去把他们拉回来!不可随着倭寇残害乡民!”

  苏泽自然没有同意朱七的请求,不到两日后,林显扬从知府衙门返回长宁卫,带来了方知府的手信。

  感谢大家支持,汇报一下成绩吧。

  在大家支持下,本书4300均订了,上本书到了150万字才有这个成绩,这里万分感谢大家支持!

  科普部分知识我尽量减少了,大段的议论会挪到作者的话,剩下的都是一些有意思的小知识,也是为了增加历史真实感的闲笔,感谢大家的包容。

  剧情上已经在加速了,但是有的剧情必须要写,比如这几章的铺垫,在卡文的时候,相信我,肥鸟比大家都急着推剧情!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至于加更,肥鸟只能尽力而为,人到中年,又是兼职写作,实在是一滴都没有了!

  六月一定找机会给大家加更的!六月一定!

第148章 主动出击的计划(中午十二点加更)

  林显扬满脸的为难,见到苏泽之后说道:

  “知府老爷让回卫里一趟,是想要请长宁卫出兵解沙县之围的。”

  坐在家庙祠堂中,众人都看向苏泽,不知不觉中,大家都将苏泽当做了主心骨。

  “不能去。”

  苏泽坦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苏泽对林默珺说道:“百户,鹿大王之所以让倭寇登陆,就是为了扰乱各地卫所的布防,我们长宁卫总共才一百多人的兵力,如果真的被他们调动起来,那就被动了。”

  苏泽对林显扬说道:“显扬兄弟,你回去对方知府说,倭寇没有攻城武器,沙县城和建阳不一样,城墙高大他们是攻不下的,倭寇做出这番声势,就是为了扰乱府内的布置,围点打援。”

  建阳的繁华是靠的印刷业,但是几次被倭寇攻陷,也是因为经济发展太好。

  建阳城外都是连片的印刷工坊,随着规模的扩大,建阳城内的乡绅纷纷要求拆掉城墙,方便工人进出。

  建阳县令最后还真的听从了这些乡绅的说法,将城墙拆除了一些。

  结果就是倭寇打来的时候,建阳县根本没有城墙可以防守,知县自杀殉国,城外的印刷工坊付之一炬。

  沙县距离长宁卫行军要两天,道路也不好没办法带着佛郎机炮。

  而长宁卫对于沙县附近的地理、情报一点都没有,等于是送过去给倭寇打。

  与此同时,在知府衙门后宅中,方若兰也对着急上火的方知府说道:

  “爹,女儿以为不应该让长宁卫去沙县。”

  “沙县能够守住,倭寇四处作乱,长宁卫岂不是要奔死?”

  “而且出县作战地形不通,万一中了埋伏,那府内都会人心惶惶的。”

  方知府原本着急的心,被方若兰一番劝解后安定了不少,方若兰继续说道:

  “延平府各县都知道倭寇的厉害,必然不会出城和倭寇决战,只要死守城墙,反而不会出问题。”

  方知府点点头。

  方若兰又说道:“这次倭乱还是要看海上那边。”

  “这是何意?”

  “散入我们延平府的倭寇,不过是来搅乱福建局势的,有些甚至不是倭寇,就是被倭寇裹挟的匪盗和流民。”

  “要真的让倭寇退去,只要在海上击溃鹿大王。”

  方知府也明白这个道理,只要鹿大王的舰队还在海上,那陆地上的这些倭寇就会有恃无恐,反正他们抢够了又是退到海上去。

  而且鹿大王控制海疆,这些倭寇就是在沿海地区随意流窜,又可以招募更多的倭寇来福建抢劫。

  如果鹿大王不退,陆地上的倭寇就是源源不绝的。

  方知府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福州府那边方知府实在是不抱什么希望。

  府内沉默了下来,方知府捏着太阳穴说道:

  “我也是让林显扬劝说长宁卫出兵,若是长宁卫拒绝,这件事就此作罢。”

  果然第二天林显扬从长宁卫返回,带来了长宁卫拒绝出兵的原因,倒是和方若兰分析的一样。

  南平县范围内也就长宁卫这么一支可战的力量了,方知府还要依仗长宁卫,也没有斥责林显扬,而是让他带着兵房继续备倭。

  两日后,沙县也传来消息,倭寇围城几日不下,又作鸟兽般四散开来,向其他县蔓延。

  方知府松了一口气,严令各县死守城墙,又让府衙的兵房和工房派人加固南平城墙。

  风雨飘摇中,长宁卫也充满了紧张备战的气氛。

  大明军制是两日一小操,每旬都要一次大操。

  长宁卫是每日一小操,五天一次大操。

  除了之前的鸟铳之外,苏泽还从新世界号上搜到了十几把鸟铳,如今编练出一支五十人的鸟铳队,每日就练习行军踏步和转向。

  林默珺又从长宁卫军余中选了一百名军余编入军中,组成了两个百人团操练鸳鸯阵。

  这其中能够登船作战有六十人,这些都是原本长宁卫中的精锐,上岸能陆战上船能海战。

  然后就是秘密武器火药船了,这期间苏泽带着一群学徒开始制造他设计的飞剪样式的快船,而林显宗则按照传统方式打造平底的甬船,双方约定在船下水之后要比拼速度一较高下。

  甬船是一种小型的民船,最早是浙江宁波的造船匠人制作的,这种船的航行速度不错,还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很受到浙江沿海商人的喜爱。

  而苏泽设计的快船,是以十八十九世纪的飞剪船为基础,设计的一种快船。

  飞剪船是一种高速帆船,这种船的速度非常快,仅仅依靠风帆驱动,速度就能超过十节,是蒸汽取代风帆之前,帆船最后的辉煌。

  不过完整版的飞剪船苏泽脑海中没有图纸,以现在的技术也造不出来。

  虽然飞剪船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减少船体在水下的体积,利用更合理的船底流线降低在海中的阻力,最大限度的利用风帆动力。

  但实际上完整的飞剪船,需要耐颠簸的船体结构,需要科学的受力分析,还需要复杂的风帆。

  别说长宁卫了,就连现在的西班牙和英国,都造不出这样的船。

  但是苏泽并不需要完整版本的飞剪船,他只需要一艘能够被风帆驱动的快船,装满炸药冲到倭寇的舰队中爆炸就行了。

  苏泽制造这种小型飞剪船,也是为了积累相关数据,为了以后制造真正的飞剪船积累技术经验。

  造船业是个投入资金和时间都很大的行业,只有不断的试错再试错,一步步的调整各项参数,才能够研制出新款的船只。

  这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也因为这样,让造船行业充满了弯道超车的机遇。

  一个拥有大型舰队的国家,只能在这条技术路线上继续走到头,很难推翻之前的积累改变技术路线。

  荷兰、英国海军的崛起,一方面是财力和生产力的发展,将西班牙拖破产了,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弯道超车,用新技术超过了笨重庞大的西班牙舰队。

  苏泽有些后悔,当时选择选择木匠Lv5级被动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那个造船木工等级+1的被动技能。

  不过造船也不光是木工,纺织业也是造船业重要的一环。

  能防水耐用的帆布,都是纺织机织造出来的,英国发达的纺织业也是它能够在海上崛起的重要原因。

  让学徒们按照图纸制造船体,苏泽又拿着一块从新世界号上拆下来的风帆,找到了在家祠织布的陆氏。

  “嫂嫂,这种布您能织吗?”

  陆氏拿着帆布,仔细检查线头和走线之后说道:“织是能织,就是这种布实在是太费料了,而且织这种布需要粗丝,我看看,这里面还有麻,怪不得能这么挺。”

  苏泽已经发现了家老阿公这个媳妇儿陆氏,在纺织上很有天赋,果然陆氏摸到了帆布之后,就分析出了帆布的织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