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颁布了这条命令之后,延平府各地义军乡勇团练更是打了鸡血一样,侵入延平府的真倭被围猎追杀,很快延平府内的倭乱就平定了。

  什么,这笔钱谁出?

  当时不肯出战的延平卫出了,谁让延平卫打不过倭寇,不出人出血,那就只能出银子了。

  不过于指挥使也不算亏本,方知府还是将一些斩获算在了于指挥使的头上,这让延平卫也在兵部和福建都司衙门那边大出风头。

  于指挥使准备继续运作一下,让于宗远明年参加武举考试,要是能考中武举人,那于宗远就也能得到世职了,到时候于指挥使再运作一下,给二儿子弄点军功,让于家这一门开枝散叶,要是分出两个将门出来,也是光宗耀祖了。

  咱们福建的俞大猷,之前也不过是世袭千户,现在不也是浙江副总兵了吗?

  不就是掏钱吗?于指挥使也想通了,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该花的钱就要花!

  等到十月份的时候,各府县陆地上的倭乱基本平息,陆地上的道路也重新恢复通畅。

  只是海路还处于完全断绝的状态,只可惜海战这种事情,不是靠着赏钱和士兵的勇敢就能有用的,福建的乡绅豪强再有钱有势,也不可能私自建造战船,组建舰队,他们是真的打不过“鹿大王”啊!

  和县城的交通恢复之后,南平县内又重新回复了安宁,海瑞就派人来通知苏泽,十月中再进城读书。

  随着各地路上交通的恢复,倭乱时期都没有停刊的《拍案惊奇》,销售迎来了更进一步的增长。

  增长的原因自然是《拍案惊奇》开始卖到外县去了。

  之所以《拍案惊奇》能够卖的这么快,还要感谢方知府的夫人李氏。

  李氏对于苏泽的《牡丹亭》非常欣赏,对于连载《牡丹亭》的《拍案惊奇》更喜欢。

  李夫人虽然有一个进士丈夫,一个举人弟弟,但是平生不爱阳春白雪,就爱下里巴人。

  李夫人不仅仅爱看戏,还爱排戏。

  她从女儿手上抢过来的诗社,变成了夫人们的戏曲社。

  李夫人干脆自己在戏曲社拍戏唱戏。

  戏子虽然是贱业,但是夫人小姐们排戏又不演出赚钱,就是一个玩票娱乐,自然谈不上什么贵贱。

  听说那位松江府来的拓湖先生,有时候也会扮上戏装上台唱几句,也没人说他有辱士风啊。

  可是唱戏要置办行头,还要雇佣乐队,原本方如兰好不容易筹措的经费,已经所剩无几了。

  在府衙的林显扬知道了这件事,立刻派人通知苏泽。

  苏泽让人找到了陈朝源,让他立刻起送一份契书送到府衙去,每月捐出《拍案惊奇》杂志社的两成利润,赞助李夫人发展本府的文化事业。

  果然这招一出,参加曲艺社的夫人们对《拍案惊奇》杂志社的好感度立刻翻倍。

  能够参加李夫人聚会的,自然是延平府最顶级的夫人圈子。

  现在《拍案惊奇》要卖到府内他县,谁人敢从中使绊子?

  据说某县的当地会社要垄断《拍案惊奇》的渠道,找到来县里铺销售网络的熊五,要求报纸只能低价交给他们来卖,要不然县里一份《拍案惊奇》都卖不进来。

  熊五只是微笑,第二天当地知县盛怒,将这个会社的骨干全部抓入监牢,每个人都拷在恭桶边上,教训了半个月才将他们放出来。

  据说这位知县的夫人,在下一次李夫人的曲艺社的聚会上拿到了一个好角色。

  现在延平府黑白灰做生意的都明白了,《拍案惊奇》不能惹。

  不仅仅是《拍案惊奇》不能惹,卖报纸的书铺,叫卖报纸的报童,这些都是不能惹的。

  而这其中还有一个被AOE到的倒霉蛋,那就是黄时行刚刚盗版了一批《拍案惊奇》,准备运到临县贩卖,回回之前收购印刷坊的本钱。

  才卖了一份就被人举报,县衙出动非常迅速,立刻将黄时行盗版的报纸全部没收。

  黄公子再次血本无归。

  林显扬回来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苏泽带头捐款搞的养济院终于修葺完毕了。

  第一批孩子已经住进了养济院,在海瑞的监督下,整个养济院没有人敢从中牟利,养济院给城里这些流落街头的孩子们,提供了最后一点温暖和保障。

  方若兰心情大好,她经常去养济院看望孩子们,比起惠民药局来,养济院更能直接帮助到孩子们,这些日子方若兰都泡在养济院里。

  南平县城里另外一个心情不错的就是于二公子了。

  于家最近又出血了,可于二公子已经分了家产搬出去住了,于家的钱财和他又没关系,于二公子反而拍手称快。

  后来于二公子又听娘亲说,他父亲有意向帮他打点,让于宗远参加明年的武举考试。

  如果能够通过武举,也能得授军职,那不用承袭家中的世职也能当官了?

  一想到这里,于二公子心情更好了,父亲是拿家里的钱帮自己谋前途啊!

  另外一个让于二公子心情好的事情是他的四家铺子都赚钱了。

  胭脂铺和酱菜铺子换了长宁卫来的掌柜的之后,每个月上缴给于二公子的利润都抵得上之前一年的了,由此可见前任掌柜的到底贪了多少。

  书铺赚钱更是不用说了,现在整个南平城识字的人,每个月都要至少光顾书铺两次,现在南平县的读书人需要买书,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于家的书铺,书铺的利润自然是暴涨。

  另外一个让于二公子欣喜的是自己手上的另外一家布店。

  一种耐洗的蓝色染布,悄悄开始在南平县城流行。

  蓝染本身就是普通穷人的色彩,这蓝色的染布显色鲜亮,很快就引起了那些精打细算的主妇们的注意。

  于家卖的染布要比普通的染布贵一些,但是如果这种蓝色的染布真的和宣传的那样水洗不掉色,那就可以节省很大一笔的补染的费用。

  县城里大大小小的染坊,很大一部分做的就是补染的生意。

  所谓的补染,就是在原本布料掉色之后,再拿到染坊中重新染色。

  补染也是要花钱的,而且送去补染就有几天没有衣服穿,很多穷读书人就一套衣服,也根本舍不得送衣服去补染。

  可是穿褪色的衣服又没面子,于家布店这种号称不褪色的染布,很快就受到了精打细算的主妇们的欢迎。

  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不需要补染,节省了的时间和钱可要比这点差价多多了。

  布料生意也一炮而红,布店每天都排起长队。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于家布店生意红火,眼红的不仅仅是开布店的同行,另外一个受损失的就是蔡员外家的染坊了。

  这位蔡员外不愧是户部的致仕官员,自然是非常会做生意。

  蔡员外几乎垄断了南平县的靛蓝种植,城里的蓝染染纺,几乎都是他家的产业。

  衣食住行的买卖大多都是如此,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是胜在长久稳定,而且一家家铺子汇聚在一起,也是一大笔的收入。

  可于家卖的不容易褪色的染布多了,来补染的人就少了,蔡员外家的染坊业务下降了不少。

  而且蔡家不仅仅经营染坊,他城外的庄子里也种植靛蓝,染坊没生意,种植的靛蓝等于也卖不掉。

  若是别人家的买卖,蔡员外自然有几百种办法让他开不下去,可偏偏是于家的产业。

  于指挥使是世袭正三品的武官,蔡员外在致仕前也不过是户部的员外郎。

  于家是洪武朝就在南平的本地大族,蔡家是最近三代才读书科举发迹的,和于家也是不能比的。

  这一切都让蔡员外非常的郁闷,这于家世代的武夫,怎么突然开窍,做生意变得这么厉害了?

  十月二日,苏泽终于安顿好了东奥岛上的事情。

  林默珺暂时留在东澳岛,她穿着鹿大王的具足大铠,开着蜈丸号劫掠这些走私商船,除了福建本地海商的船只之外,还抢劫了一艘真倭的商船。

  据林默珺说这艘商船上的倭人态度非常傲慢,用倭语叽里呱啦对林默珺说了半天,最后被林默珺一刀砍了喂了鲨鱼。

  苏泽审讯了倭船上的倭人,原来这艘船是倭国鹿儿岛大名岛津家的贸易船,那个被林默珺斩杀的倭人,是岛津家特许经营商人。

  这艘船上装满了鹿皮,是开往月港做生意的,苏泽通过审讯,在船长室找到了一面绣着月亮的旗帜。

  阿方索船长辨认,这就是月港商会发出去的船引,只要是悬挂这面旗帜的船只,就能驶入月港做生意。

  苏泽想到自己有一块张海虎临别送自己的木牌,那是陆地进出月港的凭证。

  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的月港船引,就这样轻易搞到手了。

  看着东澳岛上堆积的“赃物”,该销赃了。

  “倭”乱还在,自然还在《倭乱》卷里。

第156章 送上门的肥羊

  月港位于福建漳州,是双屿岛覆灭之后东南地区最大的走私港口。

  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因为其港道“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

  月港的港口条件其实比不上福州港,也比不上泉州港,但是其优势就在于这里不是大城,是官府势力薄弱的地方,也因此才能成为走私中心。

  市镇繁荣甲一方,古城月港小苏杭。

  月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水陆交通发达。

  货物可以从九龙江沿江而上,延伸到汀州府乃至于延平府,是勾连了闽南闽北,浙东乃至于江淮的重要贸易港口。

  月港有通往倭寇、朝鲜、琉球的航线,和马六甲和马尼拉都有贸易往来。

  不过苏泽还没有启程去月港,却在东澳岛外等到了打着月港旗帜船只。

  “总算是来了。”

  苏泽蒙着面具,身穿一身儒生长衫,站在身穿具足大铠的林默珺身后。

  经过苏泽“铁匠”技能的修改,这身铠甲林默珺穿起来合身了很多。

  每次林默珺穿戴这套铠甲,苏泽总觉得怪怪的,想到这具夸张骇人的倭人全甲下是林默珺这个英气美人,总有一种古怪的反差美感。

  苏泽压下心思说道:“这些日子我们封锁海疆,月港的人当然坐不住了。”

  林默珺这才明白,月港的人是因为她这些日子假扮鹿大王劫掠海船而来的。

  对于这些勾结倭寇的海商,林默珺自然是没有任何好感的,抢劫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

  本来林默珺准备将这艘月港的船一并抢了,但是苏泽阻止了她。

  月港是福建最大的地下贸易中心,如果将月港抢了,日后怎么销赃?

  除此之外,月港也是苏泽开发澎湖计划的重要一个环节。

  因为月港不仅仅是走私者的乐园,也是近现代福建海外开拓移民的起点。

  近代历史上长达几百年的福建人下南洋,去南北美洲,基本上都是从月港启程的。

  闽南的土地矛盾比闽北还要严重,土客矛盾,闽广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都是因为地太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