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这时候苏泽才知道,为什么前任案首的考号能卖五两银子。

  因为是前任案首的考棚,应该是最近修复过的,屋顶起码是不漏雨了,墙也要比别的考棚白了很多。

  不愧是价值五两银子的雅座!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苏泽走进考棚,将木牌挂在考棚边上,等待书吏最后一次核对身份。

  分发三份答卷纸,九份草稿纸后,白知县带领手下锁上了考院大门,南平县乙卯年县试考试开始了。

  在白知县宣布考试开始后,每一个考场区域内,都有一名卫所兵举着木牌,开始在考场区域内走走停停。

  第一道《四书义》的题目就写在了这个牌子上,考棚中的考生要先将题目誊抄到稿纸上,作答完毕之后再誊抄到打格的考卷纸上。

  “不亦说乎,有朋”

  看到这道题目,苏泽就听到了考棚中此起彼伏的叹息声。

  竟然第一道四书义就是一道截搭题!

  截搭题,就是将四书五经中两句话,甚至多句话截取搭在一起出的题目。

  这句话并不是四书五经中的原文,难度自然要比普通的单句题或者多句题难的多!

  首先要通读四书,才能知道这道题目的出处,然后还要根据截搭之后的题目作答。

  其实明代科举在贡试中很少出截搭题,但是在县试中很多出卷的县令为了偷懒,就偏爱出截搭题。

  因为截搭题难,所以黜落普通考生特别快,有时候第一场考试,就能刷掉足够的考生,改卷子也非常容易。

  不过出题人高兴了,做题人就要暗暗问候白知县的祖宗了。

  不过其实这种截搭题,倒也不是故意为难考生。

  到嘉靖年,大明朝廷已经举办了这么多次的科举。

  时文选刊也出了这么多期,四书上的内容基本上都出的差不多了。

  而出了科场舞弊,那主考官是要掉脑袋的。

  有些常用的题目,卷到极点的考生已经将名家名篇都背熟了。

  可怕就怕一个考场出两个卷王,那出现两份雷同的试卷,主考官还活不活了?

  不过苏泽拿到这个题目,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种截搭题虽然巧妙,但是只要有了正确的破题思路,基本上就稳了。

  苏泽提起笔,这种题目其实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的智力游戏。

  首先看两句的出处。

  其实这两句上过学的基本上都读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不过如果按照这句原文来破题,那就落入出题人的陷阱了。

  八股文破题必须紧扣题目,也就是要对应“不亦说乎,有朋”来破。

  这时候要扣住朱熹的集注来破。

  朱熹集注上对“说”的释义,“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这句话朱熹注释的很巧妙,点出了学习和实践的关系。

  苏泽虽然不喜欢朱熹,但是这句话他是很认同的。

  “学习了就要实践,实践了知识就转化为我自己的知识,所以会感觉到愉悦。”

  说就是通“悦”,就是愉悦的意思。

  苏泽破题就从学习实践之悦开始,他提笔写道:

  “说以学而深,可决其朋之有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能从学习到实践为乐,能从所学中得到快乐,那就自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跟从。

  这样破题既写出了读书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又符合儒家君子之朋的定义,可以说是破题的相当的巧妙了。

  破题没有问题,接下来的部分苏泽就开始写他的实践论了。

  【蓝色被动——旁征博引】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

  这两个被动技能让苏泽脑袋空前的清明,各种引经据典,硬生生的将这个题目歪到了最后的论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穷究真理是天地之间最愉悦的事情,而真理必然是越辩越明的,能践行真理之路的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追随。

  洋洋洒洒写完一篇八股文,苏泽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错别字和犯忌讳,这才誊抄到了考卷纸上。

  就这样已经半个时辰过去,又有小吏拿着笔,开始查看考生们答题的进度。

  每隔半个时辰,就有书吏过来检查进度,查看稿纸上的字和答卷纸上的字数,并且记录在考簿之上。

  这就是怕考生和邻间的考生作弊,如果草稿纸上一个字不写,就开始直接在考卷纸上做答,那就有领座考生帮着代答的嫌疑。

  等到苏泽誊抄完毕,已经到了上午九点,五名卫所兵举着牌,这是五经义的题目。

  大明只要求治一经,你治什么经就答什么经的题,苏泽将《春秋》题目抄下来,这道题中规中矩没什么花活儿,苏泽很快就写出了答案。

  接下来的试帖诗也四平八稳,苏泽最后检查了一遍,干脆就喊来书吏,交卷!

  这个八股文题目出自八股文教材《曲园课孙草》中的三十篇范文。

  当然后面的实践论是肥鸟魔改的。

第171章 榜一

  这卷子也不是随便就能提前交的。

  第一场考试到了下午四点以后才可以交卷,而且交卷也不是立刻就能出考院的,要等到凑到五十人,由白知县亲自来打开锁院的大锁,才能放第一批人出去。

  考场是锁院的,总不能交卷一个人知县大老爷就来开门吧?那不就是成了看门大爷了吗?

  苏泽到了考院门口,几个卫所兵正在跺脚取暖。

  苏泽这才看过去,今年福建的天气也反常了一些,过年期间还下了一场雪。

  往年延平府这个地方是见不到雪的。

  虽说是瑞雪兆丰年,但是过年期间见到雪,卫所里的种植能手林七叔却皱着眉头。

  瑞雪兆丰年的说法在北方好使,在南方就不一定了,这样寒冷的气候会影响年后的春耕。

  果然林七叔的猜测没错,现在都二月初十了,年都过去了四十天了,天气依然没有转暖。

  往年老百姓都要准备春耕了,今年却只能闲坐在家里。

  已经有存粮的长宁卫倒是还好,可那些没有存粮百姓就心慌了。

  眼前这几个卫所兵,是从别的县掉过来的,应该是县城周围守备所的兵丁。

  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考院中自然不能生火,只能靠跺脚来驱逐寒气。

  也不知道北方的天气如何,若是比往年冷,那又要冻死不少人了。

  到底是不是小冰河时期苏泽不知道,但是听卫所的老人说,这些年的冬天是越来越冷了,气候也反常。

  半个时辰后,交卷的人日渐多了起来,县试很多考生就是过来体验考试气氛的,答不出来的自然提前交卷离开。

  等到人聚集多了,一名礼房的帮书走向考院中央,向白知县禀告可以开锁了。

  白知县此时正在巡视考场。

  这道题是他的得意之作,可是逛了一圈发现大部分考生都不知道在答什么。

  本县文教竟然堕落如斯!

  又听到了这么快就聚集了出院的考生,白知县的脸色更难看了。

  若是通过县试的士子取不足额,那就是本县文教有问题了,看来批改的时候要放放水,降低一下标准。

  比如刚刚那个《拍案惊奇》编辑部的陈朝源,虽然作答并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但是也可以列入副榜。

  白知县拿着钥匙,一眼就看到了排在第一位的是苏泽这个熟人。

  难道他也答不出来?

  白知县并不觉得是苏泽答出来题目才提前交卷,这次出题的难度他知道,云贵辽东这些科举落后地区的乡试都没这个难度,那些县里的读书人种子此时都在反复打磨第一道四书义的八股,哪里像苏泽这样轻松。

  肯定是苏泽忙着其他事情,不能专心科举!

  想到这里,白知县的脸色更不好了,他打开门锁后,对着苏泽说道:

  “科举制艺才是正途,莫要辜负了知府大人的青眼,辜负了海教谕的教导,莫要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苏泽也是莫名其妙挨了一顿训,不过白知县语气倒是诚恳,说的也是师长劝学的话。

  苏泽对着白知县行了拜礼道:“多谢县尊大人教诲。”

  白知县微微点头,倒是也没有再说什么,放着第一批考生出去了。

  第一个交卷的苏泽挨了训,其余考生都颤颤惊惊的低着头出了考院。

  此时已经天快黑了,考院对面的楼上却挂上了灯笼,几名书院学生已经站在门口,等待考生出来了。

  见到苏泽,这些延平书院学生都是一愣,绕过他找到其他相熟的士子,向他们询问考题。

  后面的人窃窃私语,苏泽倒是一点不在意,他提着考篮向《拍案惊奇》编辑部走去,考了一天他又累又饿,就想要好好吃上一顿。

  “先生!”

  苏泽听到一个熟悉的童音,正是报童头领彭安,提着一个篮子站在角落中。

  彭安如今虽然还是没住进养济院,但是苏泽的讲课他一次不落,对苏泽一直都执弟子礼。

  “这是方公子让我送来的食盒。”

  彭安将一个精美的食盒递给苏泽,食盒摸起来还是温热的,这位方“公子”果然贴心。

  “你等了多久了?回去同食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