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88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陶太监眼睛一亮,这么棘手的事情,苏泽竟然一下子拿出来三个解决方案,他连忙说道:“苏相公,上法是?”

  苏泽很直接的说道:“铸银币。”

  陶太监和胡太监都是一惊,苏泽说道:“钱法乱的根源是什么,是民间和朝廷都在用银,可偏偏银不是朝廷控制的,白银成色、规格各不一,其实使用起来比铜钱还混乱,若是朝廷能铸造银币,那必然能受到民间欢迎,以银币为主,以铜钱为辅,一同发行的铜币也能迅速被百姓接受。”

  陶太监自然也是明白苏泽的意思的,虽然朝廷用银子,百姓用银子,偏偏大明就没有官方的银质货币。

  官府上解的那些“银元宝”,也都是各种样子都有的,铸造成元宝也只是为了运送清点方便,民间交易也很少直接用元宝,而是使用碎银子。

  苏泽的建议绝对是中肯的说法了,可是银钱的问题不是陶太监能够讨论的。

  他低着头说道:“相公大才,可皇爷只让我铸钱币,此乃钱法大计,不敢为也。”

  苏泽也没指望这个太监能接受这个计划,使用银钱这种事情是内阁才有资格讨论的。

  苏泽又给出一个下策:“下策是收市面上的古钱,再熔炼成新钱,这样做的坏处是从市面上收铜币,必然导致钱法更大的混乱,而重新铸造铜币需要消耗大量的火耗。”

  陶大珰叹息了一声,这个方案他也考虑过,是最后不得已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弊端自然很多,从民间收购铜钱必然会引起铜价波荡,铸币成本更高。

  而起高炉重新熔炼旧钱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需要大量的人手,必然引起巨大的动静,还要将铜钱融化成铜水,分离古钱中的物质,重新配比各种金属,才能铸造出能用的铜钱。

  这其中火耗的花费巨大,算下来别说是搞钱了,能回本就不错了。

  不过这才说了两策,陶太监盯着苏泽问道:“苏相公,中策是什么?”

  苏泽抛出了自己最后的方案:“铸大钱,铸好钱。”

  陶太监叹息一声,这个方案并不新奇,很多地方最后也都是这么干的。

  铸大钱,就是铸造面额更大的铜钱,然后强行让百姓使用这些面额大的铜钱,然后在官府强行民间用大钱的时候,迅速将铜钱出清换成银子。

  可是要这么做,必须要让福建上下配合。陶太监的性格柔弱,手腕也一般,根本使唤不动福建官场这些老油条。

  反而很多人都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弹劾他。

  苏泽说道:“我的中策,重点不在于铸大钱,而是在于铸好钱。”

  “好钱?”

  苏泽问道:“何谓好钱?”

  陶太监脱口而出道:“钱中铜多为好钱。”

  众人点头,陶太监要铸钱,自然研究过这些。

  苏泽却摇头说道:“是,也不全是。”

  “至今依然能流通的古钱,大抵上就是汉、唐、宋之官钱。”

  “汉之钱为五铢钱,唐为开元通宝,宋之官钱很多,从神宗后铸造的宋钱都堪用,至今还在福建流行。”

  陶太监点头,苏泽说的这几个确实都是常见的铜钱。

  这时候小尤太监拿出来几枚铜钱,苏泽首先说道:“五铢钱始于汉武帝开始铸造,两汉后来的皇帝都铸造过五铢钱,可公公知道吗,汉五铢要比秦半两钱要轻,含铜量也要少,可为何汉五铢能够通行天下?”

  陶太监看到苏泽将一枚汉五铢和秦半两钱放在一起,确实汉五铢钱要小一圈。

  苏泽又拿出一枚开元通宝说道:

  “开元通宝也不是唐玄宗所铸的钱,从唐高祖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唐玄宗时期发行最大,世人都以为是以玄宗开元年号发行的。”

  “开元通宝要比汉五铢的成色还差一些,陶公公请看,这两枚哪个铜色好一些?”

  陶太监看过来,果然汉五铢钱更大更重,而且铜币还更泛黄一些。

  唐开元通宝有些发白,这是钱币中掺杂的铅比较多的原因。

  苏泽说道:“公公请看,就算是汉武帝唐玄宗这样的皇帝铸钱,铜色也是越来越少,钱也是越来越轻的,可为何他们铸造的钱反而能通行天下呢?”

  这个就触及到了陶太监的知识盲区了,他茫然的看了一眼胡公公,胡公公也摇头。

  苏泽说道:“有两点,一是这都是这些钱都是盛世铸币,朝廷有威信,发行量也很大,可以强行推广全国使用。”

  陶太监低着头,虽然是太监,但是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别看这烈火烹油的景象,可如今可算不上什么盛世。

  自家皇爷什么样子,这些太监还不清楚吗?怎么和汉武帝唐玄宗比啊?

  就连嘉靖经常自比的汉文帝,他也比不上啊!

  苏泽又说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钱好。”

  苏泽说道:“因为铸造的铜钱精致,所以百姓才更愿意用。”

  陶太监看着汉五铢和开元通宝,要知道汉唐距离现在已经很远了,但是钱币上的字依然清晰,钱币的形状也很标准,确实让人愿意使用。

  苏泽说道:“铸钱,并不是铜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钱币铸造的工艺,以及各种金属的配比。”

  “只要铸造出比汉唐宋更优质的铜钱,面额大一些,百姓也能接受。”

  陶太监有些跟上了苏泽的思路了,只要自己铸造的钱更精美,那就算是成色差一些,重量少一些,面额大一些,民间也能认可。

  他忍不住问道:“如何铸好钱呢?”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就要请小尤公公来解释了。”

  “我?”

  小尤太监指着自己问到。

  苏泽点点头,他指着汉五铢和开元通宝问道:“小尤公公,汉唐古钱为何发绿发白?”

  小尤太监脱口而出道:“汉唐古钱多是用铜、铁、铅、连铅铸造(锡),铜和连铅合铸发青,含铅则发白。”

  苏泽赞许的点头,就连胡公公都对自己这个义子刮目相看。

  这些冶金合金知识自然是苏泽传授给他的,苏泽又说道:“小尤公公,上次说的黄铜,您制作出来了吗?”

  小尤公公连忙点头,他很快从房间里拿出两块金属条,递给了胡太监和陶太监。

  只看到这两块金属条发出黄色的金属光芒,可是陶太监用手掂量了一下,却要比铜轻一点。

  “这是?”

  苏泽说道:“黄铜。”

  小尤公公解释道:“黄铜,是铜和倭铅混合而成的。”

  陶太监看着黄铜合金,连忙问到:“倭铅价格如何?”

  小尤公公说道:“倭铅比铅还贱。”

  陶太监又问道:“黄铜中有几分铜?几分倭铅?倭铅多还是铜多?”

  小尤公公说道:“当然是铜越多越光亮,但是倭铅多于铜也能行。”

  陶太监这下子激动起来,这黄橙橙的样子一看就值钱,普通百姓可不知道其中含铜量多少啊!

  苏泽微笑,其实好的黄铜主要就是铜锌合金,而倭铅就是锌。

  倭铅是倭国炼制银时候的副产物,在倭国非常的廉价,也有不少通过海上贸易贩卖到了大明来,因为形状和性质和铅类似,所以被称之为倭铅。

  在苏泽那个历史线上,明末到清代因为锌的流入,钱币越来越黄,更接近现代人认知中的铜币模样。

  而更古老的铜币其实是青铜币,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黄铜币。

  黄铜铸造的钱币确实更黄,而百姓自然也认为钱币越黄含铜量越高了。

  锌的密度和铜差不多,也就是铸造出来的黄铜合金也不轻,再添加锡也不会太轻,这样铸造出来的钱币成本更低,看起来却更好。

  苏泽帮助陶太监铸币,心中想的却是合金工艺,或者说是铸炮。

  其实古今中外,最早的合金就是“钱”。

  而对于钱的追逐,诞生了注入炼金术,炼丹术这样的神秘学,东西方这两个神秘学都殊途同归,成了最早的合金冶炼的祖宗。

  但是研究合金配方,这是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的。

  现代材料学也是如此,穷逼实验室只能小心翼翼的尝试,靠着一点特性变化水论文。

  土豪实验室则可以制作出大量的合金,然后一一去测量它们的性质。

  大实验室随便水水,都能有几篇突破性论文,穷逼实验室小心翼翼的研究分析,最后做出来的成果还不如人家扔掉的废品。

  合金工艺就是如此,这是需要大量试错和资金投入的行业。

  这陶太监,不就是送上门来的天使投资人三号吗?

  要研究出适合的黄铜合金,也可以研究其他的合金啊。

  研究铸币,那不是也可以研究铸炮的合金?

  而且陶太监督办造币,就能调用整个福建的工匠资源,苏泽又可以在项目中塞更多的私货。

  合金说完了,苏泽又说道:

  “除了材料之外,铜币的外形也一样重要。我有一水力重锤冲压之法。”

  陶太监虽然听不懂重锤冲压,但还是炽热的看着苏泽,心中感慨:“这样的人才不入宫真的可惜了!”

  水力冲锤冲压铸币,黄铜合金,倭铅,也算是伏笔收回了。

  看文章看的眼花,求月票!

  ps:古钱收藏水太深,大家慎重啊!

第190章 功成不必在我

  苏泽和胡公公陶公公一起,在小尤公公的带领下来,来到了闽江边上的一处工坊中。

  胡公公疑惑的看着自己的义子,矿坑中什么时候建造了这么一个工坊的?

  胡公公最近这段时间沉迷于苏泽写给他的化学实验资料,每天都在实验室内忙的不亦乐乎,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座工坊。

  苏泽微微一笑,在苏泽折腾水车的时候,小尤公公也注意到了,他很快向苏泽提出能不能用水轮驱动重锤锻造金属?

  苏泽就拜托了船厂大匠宗远叔,在矿坑附近的闽江上游湍急的地方,建造了这座水力工坊。

  陶太监饶有兴致的看着霹雳乓啷的水轮冲锤,但是苏泽带着他们来到了工坊更深处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8/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