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苏泽对韩历说道:“多谢韩兄提醒,我这就去催一催家里的印坊,再多印一些出来。”

  韩历想了想,低声在苏泽耳边说到:“苏兄,我听到一些风声,说城里有些印刷坊也在盗刻雕版,想要趁着这次乡试大赚一笔。”

  对于盗版苏泽倒是不在意,自从姚春改进了铅滚筒印刷的工艺之后,印刷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装帧精良的正版书,成本比盗版书还要低,盗版书怎么打?

  就在苏泽等一众县学的秀才,准备出发前往府城的时候。

  延平书院的学生们,也在打点行囊,准备结伴前往福州府城。

  黄时行这些富家公子,自然有随身的书童和小厮陪同,不过他们也商议些特产去福州府,毕竟赶集也是乡试的一部分,不得不品尝。

  黄时行家大业大,就算是摆摊也自然有书童和小厮来做,现在关心的是朝廷在福建铸钱的事情。

  和那些嚣张跋扈的太监不同,陶太监来了福建之后,就一头扎进了矿坑不出来,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黄家已经将手里的银子,加上府衙推官张思敬那边的银子一起,全都换成了铜钱。

  可是等了这么久,朝廷新铸钱的样式也没有流出来,特别是那个死太监还总是和苏泽混在一起,这都让黄时行心中有些忐忑。

  自从上一次办报的时候在苏泽手上吃了亏之后,黄时行心中对苏泽隐约有些忌惮,总觉得和苏泽扯上关系的事情会有什么变数。

  不过黄家已经在私铸这件事上面下了重注,家中几个作坊都改成了私铸的工坊,还购买了大量的煤炭,就等着开工了。

  不仅仅是黄家,黄时行认识的几个大家族,几乎都是明目张胆的做着准备,就等着朝廷的新钱流出来之后立刻跟进私铸。

  黄时行冷笑,就算是宫里来的大太监又怎么样?这福建到底还是他们乡绅的天下,这陶公公不和福建乡绅合作,就注定弄不好新钱!

  说起来黄时行还要感谢这位陶公公,也是因为这次机会,黄时行这才和张推官彻底捆绑了在一起。

  这一次张思敬担任乡试印卷官,黄时行终于让张思敬松口,在印卷后,想办法将卷子从贡院中传出来。

  虽然只是提前一天知道卷子,但是在乡试的竞争中,只要能提前知道卷子,在考场上就有极大的优势。

  只可惜这位张推官的胆子还是小了一些,千叮万嘱不让黄时行透露给其他秀才,要不然是延平书院内,就有人愿意花大把银子提前知道考卷。

  只要自己考中了举人,那就和苏泽云泥之别了,等自己踏入官场,苏泽一个区区秀才,就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了。

  黄时行幻想着自己考上举人,将苏泽踩在脚下时候的样子,心情又舒畅了不少。

  至于苏泽考上举人?黄时行从小被称为神童,考上秀才也这么多年了,依然没有中举。

  整个福建府,一年内连续考上秀才和举人的读书人屈指可数,黄时行可不觉得苏泽有这个本事。

  转眼就到了出发的日子,秀才们结伴而行,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山贼敢打劫,这些都是各府各县的秀才,要是谁被打劫了,这山贼肯定要被官府通缉死。

  等到苏泽赶到福州府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二十日了,还有不到二十天乡试就要开始了,苏泽先是和同学一起去福建学政衙门报名。

  乡试的流程和童子试差不多,里长保长出具的户籍证明,当地县学教谕或者府学训导出具的生员资格证明,再加上考生之间互保的契书。

  乡试是十人联保,只要有一人作弊,那联保的其他生员也会被取消本次乡试的资格。

  苏泽和知根知底的县学生联合作保,很快就完成了考生资格登记。

  果然和陈朝源说的那样,福州府内的客栈都涨了价格,几个靠近贡院的客栈更是全部订满了。

  苏泽一行人出了福州城,在靠近城门的一座佛寺住下。

  相比住在闹哄哄的客栈,苏泽反倒是觉得这座西禅寺的风景非常的不错,寺庙中的沙弥说,西禅寺始建于唐代,但是苏泽看来这座寺院的建筑风格根本不是唐代的,应该是本朝重建的。

  西禅寺的知客相当热情,对于寺庙来说出租单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要是有人考上举人,那举人老爷必然会捐上一笔香火钱,下一次乡试西禅寺的单房就会更好租一些。

  若是寺中住宿的能中一个解元,那西禅寺立刻能和同城的涌泉寺一样,成为读书人传闻中能保佑中举的“吉刹”,那下一次乡试的房租又能涨上一些了。

  只可惜西禅寺这些年运气不佳,连续十年都没有寄宿的读书人中举了,以至于单房的租金一年不如一年,成了福州府最便宜的寄宿寺院。

  不过苏泽看来,西郊山麓的西禅寺风景相当不错,也没有城内的燥热,反而是个可以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

  苏泽没有跟着陈朝源他们去贡院附近摆摊,而是在禅房拿出水文图,研究如何治理福建的水患。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只看到一名小沙弥手里捧着果盘,红灿灿的荔枝非常的诱人。

  “施主,这是寺中荔枝树上结的果子,已经用井水镇过,方丈让我等送来给相公们尝尝。”

  苏泽感激的收下了荔枝,向小沙弥问道:“寺内还有荔枝树吗?”

  “有的,据说一颗荔枝树唐代就种下的,每年结的果实全寺都吃不完,相公这盘荔枝就是从那颗树上摘下来的。”

  七月份的荔枝已经到了尾市,但是这西禅寺的荔枝依然甘甜可口,冰镇之后更是消热解暑。

  苏泽再次向小沙弥道谢,又请他打来一些井水泡着,等着陈朝源他们回来再吃。

  黄时行自然不可能住在寺院,他包下了距离贡院最近的客栈魁星楼的套房,此楼距离贡院最近,上一届的乡试解元也曾经住在这里。

  黄时行也有些肉疼,但是为了能尽快拿到张思敬传递出来的卷子,他只能花高价订了魁星楼的套房。

  参加乡试的考生们,有的留宿于青楼,沉溺于温柔乡中;有的忙着摆摊卖货,想要趁着乡试大赚一笔;有的还在住处刻苦攻读,认真准备乡试;有的呼朋引伴,忙着结交新的朋友。

  在南平的矿坑铸币厂中,陶公公看着黄橙橙新币。

  这一批新币铸造出来之后,陶公公就拿着朝廷的命令,调集福建官办铁厂和矿坑的工匠,在福建水力充沛的地方再建造五座新的铸币厂。

  而这一次陶公公更是明确表示,所有来铸币厂干活的工匠都有薪水的。

  陶公公又向福建布政使衙门移文,请各地府县衙门征调民夫,治理福建境内的主要河流!

  端午节事情太多了,最近也有些卡文,先不求月票了。

第195章 乡试开始

  福建布政使司接到了陶公公的移文,内心是崩溃的。

  你一个太监,好好勒索地方不好吗?为什么要修水利?

  这水利是你一个太监能修的吗?多少饱读诗书的文人都修不明白的东西,你一个太监也要玩?

  可是陶公公是皇帝的钦差,而之前的圣旨中也说了,要福建上下配合陶公公整顿钱法。

  这移文中抓住修水利是为了“疏通钱法”,福建布政使王国帧只能喊来幕僚和布政使衙门的属吏,一同商议陶公公的移文。

  亲近下属看完了移文说道:“道台大人,以卑职看,就从了那陶公公吧。”

  大明的版图划分是两京十三道,南北直隶为京,其他省也称之为道。

  布政使是一省的文官长官,也被称之为道台。

  又一位王布政使的幕僚开口了,这位白胡子的老秀才说道:

  “这陶公公是钦命皇差,又有皇上的旨意,要是公然抗命恐怕要被他上密揭弹劾啊。”

  王布政使听到这里立刻就怂了。

  虽然从行政上说,王布政使是大明朝的封疆大吏,是妥妥的正二品高官,但是人家陶公公有资格上密揭啊!

  做官做到了一省的道台,再升迁就只有六部尚书或者进内阁了。

  这一步登天,官员能力和考核成绩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皇帝的想法。

  要是被这死太监上了眼药,日后影响王大人再进一步,那可就没有后悔药吃了。

  王布政使点点头,算是定下了调子。

  这下子众多幕僚和属吏就知道要怎么说了。

  布政使衙门中负责水利设施的典史说道:

  “道台大人,这修水利最大的问题是花钱,既然陶公公愿意出钱,我们布政使衙门只需要下一道公文即可。”

  王布政使也点头,往日有公公下来办事,布政使司都要准备一大笔钱来贿赂他们,原本王布政使都做好了出血的准备了。

  可没想到陶公公根本就没有来福州城,只是行文让福建臬司将存铜送到南平矿坑,也没有敲诈其他衙门,只是安心躲在山里玩铜。

  现在陶公公只是让布政使司衙门下个公文,让各地募集民壮修水利,这钱也不用省里出,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王国帧恍然大悟,是啊,这么简单的事情配合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又不要自己出钱。

  王布政使立刻让属吏起草好了命令,然后加盖了布政使衙门的官印发给各府,再由各府衙门快点发到各县执行。

  府衙县衙接到了这份公文也是摸不着头脑。

  你陶公公好好的铸钱,怎么又扯到了水利上啊。

  但是府衙县衙的想法也和王布政使差不多,反正布置给我的工作按照要求下发就好了。

  就这样,南平县的县衙外墙上,贴出了县衙招募民夫,要重修闽江河堤的通告。

  和往常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次官府不是摊派徭役,而是有偿招募民夫,不仅仅在告示上写明了每个月的薪水,还写明了工程期限,甚至连需要的民夫人数都写的清清楚楚的。

  南平县的百姓将信将疑,但是很快县里就传来消息,背山村五十多民青壮上县衙报名,愿意为南平百姓修闽江。

  紧接着长宁卫附近几个村镇也都跟着报名,就这样凑齐了开工需要的民夫人数。

  其他县的情况也都是差不多,总有些过不下去的人为了钱去报名,而一旦有人报名那就有人跟着报名。

  这也自然也是苏泽为陶公公设定的办法。

  一项工程分成很多段,第一批开工的只不过是整个工程中的一小段而已。

  但是只要这些人拿到了钱,那么接下来再募集其他段的民夫就轻松了。

  “白大人,修闽江河堤需要的民夫已经募集完毕了。”

  负责这件事的是承发司的书吏林显达,白知县听到之后点点头,放下手里的《古文观止》说道:

  “且把人都备着,这陶公公真的稀奇,难道这是什么新的捞钱办法?”

  林显达也赔笑这说道:“大老爷,县里将人备好,无论哪边都挑不出毛病来。”

  白知县点点头说到:“你让渠房也推两个人出来,先应付一下上面。”

  白知县放下手里的书又说道:“苏汝霖已经平安到福州府了吧?”

  林显达立刻说道:“阿泽兄弟前几日刚刚派人送信回来,已经报上乡试的名了。”

  白知县点点头说到:“本官也听海教谕说了,苏汝霖是这一科中最有希望考中举人的,若是你们长宁卫能出一个举人,那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林显达连忙说道:“阿泽兄弟赶考前就说了,多亏了知县老爷提拔他做案首,若是真的中举,一定会记得知县老爷的恩情的。”

  白知县心里高兴,却表面冷淡的说道:“试卷都是糊名的,苏汝霖得中案首都是他的本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