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这些罗汉脚醒来之后,都会立刻向苏泽求饶。

  不过这帮家伙打伤了长宁卫众人,苏泽又怎么能轻易放过他们。

  于是苏泽请来家老阿公,和他们约定开荒山边的荒地,一人开荒出五亩荒地后才能放他们自由。

  别的罗汉脚每天都认真的开荒,唯独这个熊五干一会儿农活就嚷嚷着要休息,还总是在苏泽面前晃悠。

  没想到这熊五又一大早晃到了家庙来,但是看到熊五那张刀疤脸,苏泽猛然问道:

  “熊五,你知道鬼市吗?”

  “当然知道。”

  “那你知道鬼市那个卖盐的吗?”

  熊五眼睛一转问道:“小相公要知道些什么?”

  “你知道什么?”

  “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我熊五都认识,凡是混下九流的,我都能说得上话。”

  苏泽面不改色的说道:“你现在是长宁卫的俘虏。”

  熊五只是嬉皮笑脸的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

  苏泽皱着眉头问道:“你且说说看。”

  “只是想追随小相公。”

  “你为何要追随我?你没看到我自己都吃不饱饭吗?”

  熊五摇头说道:“去年有算命的给我批命,说今年能遇到一生的贵人,想必就要应在小相公您身上了。”

  苏泽对于自己的魅力还是有逼数的,他可不认为自己虎躯一震,就能收熊五这样的江湖大豪做小弟。

  熊五赖在长宁卫,怕是有什么居心。

  不过现在苏泽正需要他的情报,于是虚以为蛇的说道:“你且先说说这个售盐的来路。”

  熊五嘻嘻一笑说道:

  “这鬼市卖盐那人名叫朱七,曾是附近莆田盐场的灶户。”

  果然是灶户,所以能拿出莆田盐场的官盐。

  “曾经是灶户?难道现在不是灶户了?”

  按照老朱家的规矩,一旦成了某种户籍,那子子孙孙就都是这个户籍。

  灶户就是煮盐的盐工,难不成他一个灶户还能脱籍的?

  熊五继续说道:“是啊,如今这朱七带领着一群灶户,在海上做起了倭寇。”

  果然是倭寇,苏泽叹息一声,自己都穿越这么久了,也该遇到倭寇了。

  “那朱七是被倭寇裹挟,还是自己做的倭寇?”

  熊五笑了一声说道:“这熊某可说不准,还请小相公听完自己分辨。”

  熊五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

  “这朱七原本是莆田盐场的灶户,虽然说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但是也没想做倭寇。”

  “但是莆田盐场去年糟了灾,被一伙倭寇劫了。”

  苏泽疑惑的问道:“东南各省被倭寇抢劫不是正常的吗?就因为倭寇抢劫就去落草为寇了?”

  熊五轻笑了一声说道:“小相公听我慢慢道来,这盐场被劫也是常事,只可惜这莆田盐场被劫的不是时候。”

  “去年福建市舶司镇守太监曹公公刚刚到任,手里拿了从朝廷请的两千盐引,要到莆田盐场提盐,那时候莆田盐场称盐引壅滞,拿不出两千引的盐,可一个月后莆田盐场就被劫了一千引的盐。”

  这下子苏泽立刻明白了。

  请引,明朝很多太监和皇帝幸臣外放地方前,都会向皇帝请盐引,这盐引就是提盐的提货单,这些宠宦幸臣到任之后,就会到盐场去提盐。

  而盐引壅滞,就是大明朝到了中叶,因为滥发的盐引太多,导致拿着盐引提不到盐的情况。

  这盐引壅滞也算是盐场搪塞上面的常用说辞了,嘉靖年的外镇太监经常轮换,说不定哪天这位曹公公调任了,那盐引的事情也就拖过去了。

  曹公公这种皇帝面前的红人,在他调任前,自然会有人会出资接下他的盐引。

  但是坏就坏在刚刚用“盐引壅滞”搪塞了曹公公,转眼就被倭寇劫走了一千引盐,这不就是打曹公公的脸吗?

  明代的外镇太监虽然在文臣压制下,不如正德年那么嚣张跋扈,但是福建市舶司镇守太监也是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了,这事情自然不能在这么搪塞过去。

  熊五看到苏泽的脸色,立刻说道:

  “小相公果然聪慧,省去了熊某许多口舌,总之这曹太监受了辱,转运盐使司也不能再不作为了,就下令逼迫莆田盐场两月内凑齐曹公公的两千引盐,还都要是精盐。”

  一大引是四百斤,两千引就是八十万斤的精盐!

  这是一笔巨大的数目,莆田盐场这下子可是遭了罪。

  熊五的语气渐渐冷说道:

  “曹公公依然不依不饶,派人在盐场监工,据说命令盐工日夜在灶房工作,三十名的盐工活活累死,还有数人在煮盐的时候太过疲劳坠入锅中活活烹死。”

  “曹公公还放下话,如果两个月交不起两千大引的精盐,那就给莆田盐场上下安上通倭的罪名。”

  “朱七在盐工中素有威望,眼看交不齐这两千大引的精盐了,干脆杀了监工的小太监,跑到海上当倭寇去了。”

  “小相公,你说这朱七做倭寇,是自愿从贼,还是裹挟从倭的?”

第038章 入编捷径

  苏泽若有所思的看着熊五,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熊五看到苏泽面无表情,微微有些失望的说道:

  “小相公还有什么要问的?”

  苏泽摇头说道:“原本我还只是七八分的猜测,如今是十成的确定,你留在长宁卫是不安好心。”

  苏泽继续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在家庙后的罚堂里待着,我会请家老阿公找人看着你的。”

  熊五扬起骨折的手臂说道:“我这副样子还能做什么坏事?”

  苏泽摇头说道:“我不信你。”

  熊五也不再多说,顺从的站起来说道:“再送小相公一个消息,朱七聚众在海外眉月岛上,在岛上办了盐场,靠着卖盐维持生计。他们这伙倭寇大概三十多人,以前都是些灶户盐工,小相公应该很容易剿灭他们。”

  苏泽将熊五押送回了家庙,又和家老阿公说了熊五的事情。

  家老阿公立刻派来一名年轻族人,将熊五关进了宗祠的罚堂。

  罚堂,就是宗祠处罚违反族规族人的地方,这就是一间单人牢房。

  将熊五关起来之后,苏泽将自己在鬼市上遇到的事情和家老阿公说了,家老阿公摸着胡须说道:

  “这眉月岛老朽是知道的,这座岛距离岸边不远,岛上没有淡水,所以大股倭寇都看不上这座岛。没想到这朱七竟然占了这座岛,只可惜这朱七没在备倭把总司挂上号,剿了他也没军功。”

  苏泽疑惑的问道:“朝廷不是颁布法令,杀倭寇有奖励的吗?”

  家老阿公说道:“有奖励的都是在被倭把总司挂了号的倭寇,最少也是聚众五百人、战船三艘以上的大倭寇,只有打了这种大倭寇才有奖励。”

  “那打得过吗?”

  “当然打不过了,咱长宁卫是百户所,正卒不过百人,战船只剩下一艘,又怎么可能打得过这些大倭寇呢。”

  苏泽一阵子无语,他又问道:

  “那朱七这样的倭寇,官府就不管?”

  “朱七这种倭寇在海上不知多少,又怎么可能剿的干净,官府才不会派兵去剿灭他们呢。”

  苏泽又是一阵无语,做盐工的时候被镇守太监往死里压榨,做了倭寇反而逍遥自在,也难怪东南倭乱此起彼伏,怎么也扫荡不干净。

  苏泽问道:“若是抓了朱七这伙倭寇,送到县衙门去呢?可有赏钱?”

  家老阿公摇头说道:

  “这眉月岛的位置在两县之间,清算斩获的时候有些麻烦。”

  “这是为何?”

  家老阿公说道:“自从朱提督那案子之后,清点斩获的事情就要交给地方府县来做了。”

  苏泽Lv4的历史学发挥作用,穿越前曾经研读过的明史脉络清晰的浮现在脑中,他很快想起了一起嘉靖年间闽浙地区的大案子。

  “朱提督?可是前闽浙提督朱子纯朱提督?”

  家老阿公颇为意外的看了一眼苏泽,点头说到:

  “正是朱公。”

  朱纨,字子纯,这位嘉靖年间的名臣,曾经官至提督浙江福建海防军务,巡抚浙江,是几年前主导抗倭的知名大臣。

  朱纨在嘉靖二十七年在双屿岛大破倭寇七千人,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御史弹劾,说他杀良冒功。

  嘉靖皇帝让他返回原籍待参,性格刚烈的朱纨服药自杀,从此闽浙海防大坏,大大小小的倭寇层出不穷。

  如今是嘉靖三十三年,朱纨是嘉靖二十八年死的,距离现在也不过五年。

  苏泽也研究过这段历史,朱纨被污这件事牵涉甚广,其中闽浙地区的名流豪强,乃至于闽浙籍的官员都在背后用了力。

  东南沿海的倭寇,到底多少是真倭寇,多少是东南本地的沿海商人百姓,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倭寇之中有大量的就是东南本地海商,他们通过倭寇的名义完成走私活动,赚取海商贸易的利润。

  朱纨在闽浙的禁海工作,得罪了闽浙本地大族,从他到任以来就不断地被攻击。

  而在朱纨自杀之后,清点斩获的权力,就从军队卫所的军政系统,转到了府衙县衙的民政系统手上。

  计算军功,这是军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确认斩获的工作交给地方衙门之后,各地卫所清剿倭寇的动力更是大减。

  这原因自然很简单,你辛辛苦苦杀了倭寇,最后地方官说这不是倭寇,那就不仅仅是没有战功,还有可能和朱纨一样,因为“杀良冒功”被处罚。

  家老阿公说道:“朱七是杀了市舶司的小太监造反的,倭寇的身份是坐实了,这点县衙也不敢翻案。”

  “但是这伙倭寇足足有三十多人,难就难在这个人数上。”

  苏泽连忙问道:“这又是为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