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285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熊五看到薛举带人逃跑撞上了苏泽,他此时距离码头出口也很远,来不及救援,立刻喊道:

  “苏相公小心!”

  李时珍身后的学徒也吓得抱头,被薛举迎面冲过来的李时珍却一点不慌张,他拿起了手边的油纸伞。

  苏州的四月份天气多雨,所以出行都随身带着雨伞,李时珍抽出雨伞,猛然向着薛举的脖子上抽去。

  只看到雨伞拉出了残影,抽到了薛举的颈部动脉上,薛举连一声都没叫出来,就直接晕倒在地上。

  苏泽看了一眼李时珍,他也拿着雨伞,将雨伞当做刀,很快砍翻了一个冲过来的雄杰帮众。

  不过苏泽手里的雨伞也散架了,苏泽拿起这个帮众手里的砍刀,又砍倒了一名帮派成员。

  苏泽手上留着分寸,砍的都不是要害的地方,这些帮众早就泄了气,根本不是苏泽一回合之敌。

  而李时珍手里拿着雨伞,又用同样的方法击晕了一人。

  【砍倒敌人,刀术技能+10,Lv3,80/300】

  【砍倒敌人头目,刀术技能+20,Lv3,100/300】

  。。。

  等到熊五带人赶过来的时候,跟着薛举突围的二十多半数被砍翻在地,剩余的也都扔掉了武器投降。

  苏泽有些意犹未尽,再砍翻几个说不定就能将刀术升级到Lv4了。

  要不要聘请一个刀术精湛的护院在家里练练?白嫖一个技能和属性点也是好的。

  苏泽放下刀,对着李时珍说道:“没想到濒湖先生的武艺这么精湛。”

  李时珍摸着胡子说道:“这也不是什么武艺,不过是医术罢了,人的脖子两侧有一条大经脉,施以重击之后就能阻塞血气,脑乃是五脏六腑之主,脑血气不通自然就会晕厥。”

  李时珍干脆以倒地的薛举作为范本,给身后的学徒们开始讲起了人体经脉运行的图。

  熊五也见过李时珍来码头给力夫们看病,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很温文尔雅的大夫,竟然下手如此了得。

  苏泽说道:“李神医孤身走南闯北,手上没点功夫怎么行,雄杰帮的麻烦解决了?”

  熊五立刻笑着说:“这下子肯定没问题了,经过这一仗,他们肯定不敢再找我们的麻烦了。”

  苏泽点头说道:“没有闹出人命吧?”

  熊五舔着脸说道:“能不能闹出人命,不是还要看李神医的本事吗?”

  “你派人,去苏州县衙报官,再拿着我的拜帖去知府衙门找徐时行徐公子。”

  “明白!”

  “状师找好了吗?”

  “还要找状师?”

  苏泽冷笑着说道:“他们打坏了码头上的东西,难道不要找状师索赔吗?”

  “已经投降的,身体没伤的,扣在码头仓库,一个人赎金五两银子。”

  “若是没人来送赎金,就让他们在码头干活,赚够了银子再放走。”

  熊五喜笑颜开的说道:“好嘞!这个咱熟!我当年在江西绑票的时候就这么干的!”

  苏泽瞥了一眼,熊五立刻说道:“相公我失言了。”

  苏泽不理会这活宝,和李时珍一起带着学徒开始救治伤员。

  码头力夫这边基本上都是皮外伤,简单消毒包扎一下就可以了。

  李时珍从苏泽的“蛊虫说”出发,虽然没有制造出更高精度的显微镜看到细菌,但是也提出了一套细菌感染的理论。

  于是高温蒸煮纱布的消毒方法也被提出来。

  清理疮口,用蒸馏过的水冲洗伤口,然后包上干净的纱布。

  还是因为酒精价格太高,而且高度酒精只有胡公公的实验室才能制备,所以还没办法推广开。

  不过苏泽已经在即将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详细写了几种酒类的制作工艺,等到更多的酒坊建造起来,说不定就有能够杀菌的高度烈酒出现了。

  这就是苏泽不吝啬这个“秘方”,坚持要写在书中出版的原因。

  只有更广泛的人参与进来,一项商品的价格才会降低,才会有更多的商品出现,市场才会繁荣。

  而一项产业有利润,就会有更多聪明人参与进来,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苏泽已经想通了,只靠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完成技术革新的,还不如将这些技术都公布出去。

  而江南本身就已经是大明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大明朝识字率最高的地区,这也是苏泽在这里推广《天工开物》的原因。

  只要将火种撒出去,也许某天某一个工匠会想到,给纺织机套上新的动力。

  而更多品类的产业出现,也会让很多技术上的难题迎刃而解。

  苏泽相信,以大明的体量和人才,也许能比西方更快爆发产业变革,而当生产力发生变革的时候,也就是苏泽羽翼丰满的时候。

  看着李时珍医馆的学徒们,从一开始的手慌脚乱,逐渐开始分工协作治疗伤员,看着混乱的码头逐渐恢复了秩序,苏泽嘴角露出笑容。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呵斥从门口传来,十几名面带凶相的衙役冲进了码头。

  “聚众斗殴,统统拘走!”

  这是苏州县衙的衙役,他们都是等到斗殴结束后才姗姗来迟。

  苏泽站起来,熊五立刻过去递上了苏泽的名帖。

  带头的衙役立刻变了脸色,苏泽在苏州府的名气极大,还是举人身份,背景深厚。

  带头衙役连忙说道:“原来是苏相公当面,失礼失礼。”

  就在这个时候,骑着马的徐时行也来到了码头,一看到徐知府家的公子,衙役的头更低了。

  苏泽指着昏倒在地上的薛举等人说道:“这几个是贼人头目,还请速速收监。”

  “明白!苏相公!”

  苏泽冷冷的说道:“这些贼人可不能随便放走,我已经聘请了状师,要他们赔偿码头的损失。”

  衙役茫然的看了看四周,这帮人在码头入口就被干趴了,你码头有什么损失?

  不过领头的衙役还是连忙保证:“县衙一定看好了这帮家伙!定然不会私纵。”

第275章 生产力爆炸!

  这些衙役见到徐时行,态度更加的恭敬,办事也更加的麻利。

  那些雄杰帮的骨干,只要是伤势不重的,都被衙役驱赶站起来,套上索套带回了县衙。

  徐时行也打量着码头,看着码头并没有被破坏,舒了一口气走到苏泽面前说道:

  “汝霖兄,经此一役,雄杰帮应该不会再来码头滋事了。”

  苏泽点点头,雄杰帮不过是小麻烦,苏泽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不再讨论码头的事情,徐时行很自然的说起了书院。

  “汝霖兄,你真的要办这样的书院?以你的名望办正常的书院,肯定能在江南一举扬名,办这样的书院恐怕要被非议了。”

  徐时行欲言又止,当他听说苏泽要办天工书院的时候,还以为苏泽想要在江南办学。

  听到这个消息,徐时行是高兴的,江南地区本来就学风浓厚,以苏泽的才学和能力,这家书院肯定能够成为江南著名的书院。

  可接下来的消息,苏泽的天工书院并不准备讲授四书五经,也不是浙江书院那种读书人聚集键政的场所,而是一家短期培训工匠手艺的职业学校?

  这样的结果就连最支持苏泽的徐时行等人,都有些不能接受。

  虽然认同苏泽的“百姓日用即为道”,但是哪一个读书人不觉得自己比普通百姓高人一等?

  苏泽竟然要教授这些百姓工匠之道,这听起来总觉得有辱斯文。

  这些日子徐时行都在写信劝阻苏泽,这样的天工书院一旦开起来,对苏泽在江南读书人中的名望不仅仅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还有坏处。

  读书人沉迷于诗词书画,都会被人说不务正业,更别说苏泽还要和这些市民工匠厮混在一起。

  苏泽不以为意的说道:“汝默兄莫要再劝了,我的想法已定,天工书院就是培训匠人技术,两个月一期,徐兄家中有没有子弟或者下人愿意来上学的?”

  徐时行本来想要拒绝,但是想了想还是说道:“我也派几个家里的伙计去听一听吧。”

  苏泽高兴的说道:“这自然是最好了。”

  徐时行看着苏泽,难道这家伙是墨家的?

  重视工匠,提倡结社?

  可是苏泽平日里讲学的都是儒家的内容啊。

  真是太奇怪了。

  “棉花到货了!“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就看到几艘船靠在了码头边上。

  几个力夫立刻上前,挤在码头上准备接活儿。

  一袋一袋的棉花从船上卸下来,然后迅速装上了停靠在附近的马车。

  苏泽突然向徐时行问到:“汝默兄,你知道一匹棉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嘛?”

  徐时行摇了摇头,他家里有丝绸生意,并不清楚棉花的生产过程。

  苏泽说道:“棉花这个东西,古代已经有之,不过是前朝才被大力推广的。唐宋的时候都是富人穿丝绸,穷人穿麻布的。”

  徐时行点点头,这个从读史书的时候就能得出结论,棉这个东西确实是元朝大力推广的遗产。

  元朝的统治者也从被征服的中亚地区,带来了更加优良的棉花种子,还在全国设立棉提举司,官方经营了棉布贸易。

  苏泽说道:“而我们江南的棉花,其实大部分都不是江南本地种植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运河运过来的,两湖地区和北方地区,才是棉花的主要产区。”

  “北方运过来的棉花,在江南变成棉布,再重新卖到北方去,这些棉花在大明疆域中被运输的路途,甚至比很多人一辈子走过的路都要多,汝默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徐时行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意味着江南通过棉花加工这么一项产业,就从全国各地赚到了钱,江南繁华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鱼米之乡,棉花贸易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苏泽说道:“为什么这些棉花不在本地纺纱织布,却要不远万里还花费这么多钱运到江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2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5/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