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既然要参加县试,四书可曾通读?”

  苏泽连忙说道:“四书已经通读了。”

  他的科举已经提升到了Lv3,四书的内容已经记在他的脑子里。

  “四书集注可曾读完?”

  海瑞微微点头,不过苏泽这个年纪读完四书也只能说是读书人的正常进度,四书总共才十七万字(还不如起点小说的免费章节字数多)。

  不过朱熹给四书写的《四书章句集注》,就有《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和《孟子集注》七卷,这些总字数超过了二十七万字,可要比四书本身的字数多多了。

  苏泽老老实实的说道:“已经读完了,不过学生只通了《孟子集注》。”

  海瑞皱起眉头说道:

  “朱子有言: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你的蒙师没有和你说过这些吗?”

  苏泽摇了摇头,他连个老师都没有,都是靠着自学和系统。

  再说苏泽就对读四书五经没多大兴趣,特别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糟粕和朱熹本人私货不少。

  苏泽肝技能也是为了科举,完全是当做应试教育来学的,自然也不会像古人那样当做毕生追求钻研。

  海瑞见到苏泽不作答,还以为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蒙师,倒是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海瑞继续说道:“不过先读《孟子》倒也无妨,你说你读通了《孟子集注》,本官考较你几句。”

  接着,海瑞从《孟子集注》中摘选了几个章节,苏泽有着Lv3的科举技能,又刚刚吃了早饭,“粒粒皆辛苦”的被动技能也在发挥作用,倒也是对答如流。

  这下子海瑞更加欣赏苏泽了,《孟子》一共三万多字,朱熹为之写了七卷的《孟子集注》,可以说是字字微言大义,是四书中最难学的一本。

  苏泽先学《孟子》,能学到这个水平,县学中的一些生员都达不到苏泽的理解。

  这也让海瑞多了几分爱才之心,他问道:

  “你《孟子》读的不错,你读书几年了?”

  苏泽想了想说道:“学生都是自学的,才读《孟子》不久。”

  海瑞惊讶的看着苏泽,没想到苏泽完全是自学的。

  不过看到苏泽破旧的衣服,估计家境也不太好,没钱拜师也是寒门弟子的常态。

  海瑞正色说道:“读经没有老师指导,最容易读偏了,国朝开科取士百年,科举制义越发严谨,你这样乱读书时容易出岔子的!”

  接着海瑞叹息一声说道:“我本来准备在县学中开一门课,给未通过童子试的寒门士子讲课解惑,可是我已经准备辞职了。”

  苏泽惊讶的问道:“海教谕为何要辞职?”

  海瑞此时刚入官场,儒家那套纲常关系束缚还很牢固,下属自然不能再外人前说上司的短处,海瑞只是含糊的说道:“做官不如意,家中还有几亩薄田,那还不如学五柳先生辞官归去。”

  没想到海瑞现在就想辞官了,苏泽在明史上也没有读过这段记载,难道是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

  通过刚才的接触,苏泽也知道了海瑞确实是一个清官,苏泽也不想南平失去这样一个好官。

  苏泽想了想说道:

  “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学生更喜欢范文正公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海瑞喃喃重复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确实像是范文正公说的话,你这是从哪里读到的?”

  苏泽愣住了,海瑞竟然连《岳阳楼记》都没读过?

第049章 县衙

  苏泽这才想起来,如今还是大明朝,《古文观止》还没成书,《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其实流传并不广。

  大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读书人最推崇的是宋学,朱元璋将理学推崇为官方学术后,宋代学术研究蓬勃发展,也连带着宋代文学得到了广泛传播。

  不过时人最喜欢的还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文章,然后就是理学家二程和朱熹的文章,对于范仲淹这种大宋前期的文人并不关注。

  到了大明朝中期,特别是经过“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后,大明朝廷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也带来了一股强烈的反思思潮。

  这时候作为官方学术的理学,以及宋代文学受到了强烈的批评,同时产生的复古思潮,开始厌弃宋学、宋文,开始提倡古文。

  文学界提出了“天地再辟,日月为朗”的古文风潮,反对“宋元流弊”,文人士大夫又产生了两派,分别是推崇汉唐文学的汉唐古文派,另外一派则是推崇先秦散文的先秦古文派。

  等到了正德年,心学席卷天下,成为和理学并立的“显学”之后,王阳明本身也推崇古文,反对宋代文学,宋代文学更是被整个文人圈子厌恶。

  而范仲淹,就是被宋学连累的倒霉人物。

  他在推崇宋学的时候,因为后面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三苏的文章太厉害,始终得不到重视。

  等到大明朝开始反对宋学的时候,范仲淹又因为是宋人,更是没人印刷他的文集。

  一直等到清代《古文观止》风靡全国的时候,《岳阳楼记》这才火了,清光绪年间大修岳阳楼,这之后就是著名的文化遗迹。

  海瑞盯着苏泽说道:“你可记得全文?”

  苏泽点点头说道:“教谕要听?”

  海瑞停下脚步说道:“能背多少背多少!”

  苏泽看着马路上人来人往,不过看到海瑞一脸认真的样子,只能忍着羞耻开始背诵: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说长也不长,总共只有三百六十八字。

  当年本科的时候,苏泽曾经穷游过岳阳楼,那时候岳阳楼景区的政策是背下《岳阳楼记》,就可以免门票登楼,苏泽对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记忆深刻,背诵的抑扬顿挫。

  海瑞也听得如痴如醉,当听到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后,海瑞更是忍不住赞叹道:

  “不愧是得谥文正的范希文!真乃雄文也!”

  等到苏泽背诵完毕,海瑞立刻拉着他说道:“走!回县学背给我听!我要将此文抄下来!”

  苏泽似笑非笑的问道:“海教谕,您不辞职了?”

  海瑞微微一愣,接着从袖子里掏出辞呈,当场就将辞呈撕成两半说道:

  “范文正公都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海某又怎么能因为一时毁誉就弃县学不顾?”

  海瑞想起来苏泽还要去县衙递送保书,立刻说道:“我们先去县衙,等你将保书送上去就回县学!”

  看到海瑞这幅急匆匆的样子,苏泽心中发笑,不过能劝说海瑞不辞官,苏泽还是很高兴的。

  林显扬远远的跟在后面,也不知道苏泽到底和这位海教谕说了什么,对方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情绪激昂。

  林显扬只觉得这位阿泽兄弟真的有本事,和海瑞这样的当官的都能谈得来,果然读书人就是厉害啊!

  不知不觉的,三人终于来到了县衙。

  延平府衙和南平县衙分别在县城大街的东西两端,大明朝的县衙门都是标准的制式建筑物。

  县衙对面是旌善亭,这个亭子是用来表彰南平县的好人好事的。

  在旌善亭的侧面则是申明亭,这个亭子的作用是“张贴榜文”和“申明教化”,会在亭子里贴上朝廷和州府县的最新政策,也会将县内发生的恶行张贴其上,算是县衙的宣传长廊。

  紧挨着县衙的是寄递铺,这就是传递和接受公文的快递中心。

  县衙的正门也是戟门的样式,因为海瑞穿着官服,守门的衙役没敢为难一行人,直接将三人放了进去。

  林显扬跟在苏泽身后,心情愉悦的说道:“要不是海大人,光是进门就要花上几百文钱了。”

  苏泽看了看门口身材微胖的衙役,俗话说小鬼难缠,这县衙的看门小鬼就是最难缠的。

  三人步入第二道门,这就是县衙的仪门,从仪门之后就是县衙的办公区域了,林显扬连忙低下头,只是低头跟在海瑞身后走。

  进了仪门,两边是左右五排十间房屋,可以看到身穿皂色服侍的吏员和公人服饰的差役进出其间。

  海瑞指着这些屋子说道:“这些是架阁库、承发司、吏房、兵房、户房、刑房、礼房、工房、皂房和渠房,你将保书交到礼房就可以了,就在右手边第四排的屋子。”

  苏泽向海瑞道谢,正准备去礼房的时候,林显扬拉住他,塞给他一块碎银子。

  苏泽愣了一下,还是将碎银子塞进手心里。

  礼房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砖头房子,苏泽进去之后,就看到一张供奉孔子的香案,香案两侧放着一排长桌子,有吏员坐在桌子后,懒散的聊着天。

  苏泽一进来,吏员的目光放在他的身上,苏泽将保书逃出来说道:

  “在下长宁卫苏泽,准备参加明年县试,是来送保书的。”

  一个老花眼花白胡子的老吏喊道:“来这边!”

  苏泽按着保书过去,这个老吏抽出保书,几乎将脸贴在保书上,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看起来。

  苏泽有些紧张起来,只看到这老吏突然说道:“这保人所签的字迹潦草,发回去重签!”

  苏泽看到这老吏眼睛中闪烁的光芒,连忙将碎银子放在桌子上。

  这个老吏也不避讳,直接用手掂量了一下碎银子的重量,又拿到眼前看了成色,这才说道:

  “念你往返长宁卫路途遥远,这字迹也不是不可辨认,这就算了吧。”

  说完这些,老吏拿出一本清册说道:“在这《考选举用簿》上登记姓名和籍贯就行了。”

  苏泽连忙登记上自己的名字,只听到耳边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发现地点“县衙”,可以学习技能“行贿”,是否学习?】

第050章 账房技能

  苏泽满头的问号,行贿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但是仔细想想,似乎这确实是一门古老的技能。

  有技能自然要学习,苏泽选择学习之后,一些简单的行贿潜规则进入他的脑中。

  说到底,这些就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大明县衙处处都在实行着这套潜规则。

  进县衙要给门口的站班的衙役行贿,在县衙办事要行贿,而且根据办事人的身份不同,办事内容不同,还要给不同的银子。

  比如苏泽办理县试登记,他目前的身份连童生都不算,算是寒门读书人。

  这种人胥吏欺压起来自然那是没心理压力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