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57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安南总督?”

  沈一贯点头说道:“安南总督由安南各方代表投票选出来,安南总督下设立各司,仿照东南的内阁制度设置司长,管理安南的各项事务。”

  “我们东南不插手安南总督的投票,在十年内尊重安南地区的选择,等到十年后安南再并入东南。”

  郑松眼睛一亮,如果由安南总督管理安南,那么这个安南总督的含金量甚至要比郑家以前的地位还要高。

  郑家并没有篡位,而且后黎内部也有很多军阀,所以郑家其实类似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很多诸侯不一定听命令。

  北面还有老对手北莫朝,南方的占城还经常闹事。

  如果能成为这个安南总督,那等于控制了整个安南地区,那肯定要比在后黎做权臣要强多了!

  按照东南的意思,这十年不会强行让安南并入中原,如果能担任十年的安南总督,那也是能接受的。

  郑松又小心的问道:

  “请问这个安南总督要怎么选?”

  沈一贯知道对方上钩了,于是说道:

  “安南也按照我们中原进行改制,改为府县两级,从府县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再由代表选出安南总督。”

  “我们东南不干涉安南的民政。”

  这个安南总督的事情,是沈一贯向大都督苏泽建议的。

  其实在安南诸多势力中,郑家反而因为其僭主的身份,对外政策最是灵活。

  东南崛起之后,安南各方势力中,第一个派出使者前往东南的就是郑家。

  所以沈一贯上书苏泽,认为并不应该完全摧毁郑家,而是应该让郑家出来和其他各家,一起争夺这个安南总督,在政治上保持安南的分裂局势,而不是让阮潢成为统一安南的人。

  阮潢能够在郑检身边卧薪尝胆,其心机和城府可想而知,如果让阮潢得到威望,那以后必然也是隐患。

  而且沈一贯也了解到,如今安南的矛盾非常大。

  有阶级矛盾,少数种植园主和地主占领太多的土地,普通百姓吃不饱饭,但是上层却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有民族矛盾,在安南内部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和中原西南的少数民族一样,本身具有一定的割据性质,也以经常和主体民族发生矛盾。

  有南北矛盾,北方莫朝和南方后黎互相缠斗了几十年,北方山区和升龙府等平原地区对抗多年,南方的风俗习惯也和北方不同。

  有产业矛盾,新出现的蔗糖种植园主,和传统的地主之间,争夺土地和出口资源,城市内一些工坊主和农业生产者的矛盾尖锐。

  在这种时候,如果东南完全介入到对安南的改造中,一方面是要付出巨大的前期投入,拖累东南征服中原的进度。

  另一方面只要东南开始统治安南,那么这些矛盾就的矛头就可以对准东南,反而让安南上下团结起来。

  所以沈一贯的建议,就是先让安南自己选出来一个总督出来,让安南人自己管理安南。

  而东南只要保证在安南重要地区驻军,控制安南的港口就可以了。

  任何一方上台后,必然会被其他各方制衡和掣肘,在这种情况,无论是执政的一方还是在野的一方,反而都要争取东南的支持了。

  沈一贯还设计了一套新的朝贡体系。

  第一等的自然是东南的直接领地,其中包含了马尼拉这种海外自治领,济州岛这种特殊待遇的港口地区,这里和东南的待遇一样,享受国内的税收待遇,不需要征收出入境的水手。

  第二等的,就是日后的朝鲜和倭国,这一类的东南的朝贡国。

  第二等的国家,和他们的贸易依然算是国际贸易,需要在市舶司交税,但是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待,算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等的就是西洋诸国和中亚诸国,这些来东南做生意的国家了。

  对这些国家的商队,就要享受重商主义的铁拳。

  对于鼓励出口的商品减税,对于限制进口的征收重税,但是进出港口都要交税。

  按照沈一贯的计划,安南可以按照第二等的国家对待,等到十年后安南并入东南,再享受第一等待遇。

  等十年之后,安南本地的工商业发展了,必然会追求第一等的待遇。

  到时候安南的旧势力已经斗的差不多了,那时候就可以和琉球一样,主动请求融入中原了。

  苏泽对于沈一贯的计划很支持,不过苏泽还增加了一条,在安南驻军驻外,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审定安南的重大国策。

  除此之外,还要在安南设置特别都察院,特别都察院通过考试从安南最精英的阶层中科举产生,特别都察院可以享受绝对的调查权,有权调查安南总督在内的所有官员。

  郑家最后还是接受了沈一贯的建议,派出郑松前来谈判,参加安南第一任总督的竞争。

第535章 人事办人事

  沈一贯从占城返回中郡城,就是组织各方筹建安南总督府衙门,并且由各方选出新任的安南总督。

  等到这一切完成之后,就意味着安南战事的结束,到时候就将戚继光的军队撤出安南,进需要留下少数的驻军,就能控制安南局势了。

  安南各方对于这一次的会议非常的重视,就在郑检宣布投降之后,各方齐聚在中郡城,积极参与这场能决定安南未来十年命运的会议。

  迟弘漠这些日子是忙得快要猝死过去了,安南总督府这种全新的模式,就要沈一贯和他从头搭建出来。

  而安南经验,很有可能成为日后中原扩张到草原,扩张到高原的模式,作为扩展边疆的基础模式。

  迟弘漠一个观政进士,就被委以如此重任,自然是拿出十二份的力气来做事。

  不过迟弘漠的苦没有持续多久,原本来广西负责地方人事工作的同科进士顾宪成,也被调往安南负责筹建安南总督府。

  苏泽的用人原则就是,只要好用,就往死里用。

  这些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确实能展现出过人的才能,比如顾宪成就是天生为了搞人事而生的。

  这倒不是说他人事干部不干人事,而是在于顾宪成总能够从别人的履历中看到别人的长处,并且将人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

  这份能力和天赋,确实是别人完全比不上的。

  在被派往广西的路上,顾宪成就看完了广西大小官员的档案。

  他的工作是辅佐刚刚升任广西巡抚的王锡爵,治理广西的各项问题。

  到任之后,顾宪成立刻向自己的上司王锡爵提出,要调整广西各地的官员。

  王锡爵刚刚到任广西,之前他在杭州担任知府,如今被调任到内陆的广西,本来还有些不适应,想要等等再开始施政。

  但是顾宪成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顾宪成提出,广西的主要矛盾,就是汉人和瑶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当地瑶人瑶寨,和汉官的矛盾。

  而明廷治理广西,虽然也采取了改土归流,但是效果一直不好,很多瑶寨都有长期叛乱的传统。

  而在东南进入广西以后,执行的两个大政策,一是改土归流,将瑶寨的世袭土官撤出,改为派遣流官治理。

  二是将一些交通不方便,比较贫困的瑶寨从山上迁下来,打散到汉人聚集区居住。

  这两个政策在藤峡等地区执行的不错,但是在广西另外一些地区,特别是和云贵接壤的地区,效果就没这么好了。

  很多瑶寨在连绵的大山中,横跨几个省,而且这些瑶寨之间有共同的信仰,还有云南和贵州的明廷官府支持,给东南在广西的治理制造了很多麻烦。

  特别是原本在广西的戚继光部南下安南之后,广西虽然没有爆发什么大叛乱,但是小规模的叛乱始不少。

  这也是王锡爵最头疼的事情。

  而顾宪成提出的方案,就是在各府内,瑶人聚集的地区,单独设立羁縻州。

  羁縻州依然使用东南的律法,但在这个基础上,增设专门的瑶人流官,处理和瑶人有关的事务。

  而顾宪成很快就从庞大的本地官员名单中,找到了适合担任这些羁縻州人选。

  顾宪成推荐的人,并不拘泥于是汉人还是瑶人,却总能够给本地推荐适合的官员。

  如果是民风彪悍的地区,他推荐的都是一些手段酷烈,但是想对清正的官员,这些官员能够镇压那些叛乱的地区,又能以身作则让属下服气。

  对于那些汉人瑶人矛盾不激烈的地区,顾宪成会推荐一些擅长发展经济,治理民政的官员过去,这些官员会发展当地的经济,逐渐消除瑶人首领的影响力。

  在顾宪成的忙碌下,广西这些羁縻州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除了用人之外,顾宪成也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升迁体系。

  同样是担任州县的主官,在处理汉瑶问题上更出色的官员,会更容易得到晋升。

  处理不好当地汉人瑶人矛盾的官员,则得到惩罚。

  广西的民族问题大大缓解,王锡爵正准备向东南朝廷表彰顾宪成的功劳,大都督府一纸调令又将顾宪成送到了安南。

  面对迎接自己的同年,顾宪成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迟弘漠热情的迎接这位同年榜眼,自己这段日子一直都在安南奔波,总算是见到和自己一样惨的同年了。

  看着迟弘漠的笑容,在广西已经晒黑了一圈的顾宪成也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

  “顾兄,总算是把你盼来了!沈大人可是等你很久了。”

  迟弘漠露出一个贱贱的笑容,顾宪成是被沈一贯亲自要过来的。

  迟弘漠早就知道这位同年的能力,所以这个建议也是他向沈一贯提出来的。

  顾宪成恨的牙痒痒的,自己好不容易才熟悉了广西的事务,又被一口气派到了安南。

  再这样下去,自己岂不是要去南洋了?

  别人做官都是越做距离南京越近,自己怎么是越做越远了。

  可偏偏他这次调动是大都督府的命令,是苏泽亲自点的,顾宪成也只能马不停蹄的赶来了安南。

  “沈大人说,安南总督的推举我们东南不干涉,这一次顾兄的主要任务,还是大都督说的安南特别都察院的人选。”

  迟弘漠也做了很多工作,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名单递给顾宪成说道:

  “这是安南进步士人的名单,大都督说,要用安南本土进步士人来组建这个安南特别都察院,顾兄你先看。”

  顾宪成结过名单,他的习惯是从档案入手,推敲任职经历,从而确定所用人的性格。

  安南的朝廷基本上仿照东南的体制,对于任职官员都有详细的履历。

  看完了之后,顾宪成说道:

  “大都督的本意我是知道的,安南特别都察院是我们东南控制安南的狗链子,是专门用来制衡安南内部的常规手段,所以人员上必须要从安南的士人中选出,而且一定是要选择在安南有清正名气的官员。”

  顾宪成现场掏出笔,首先说道:“那些安南大族的子弟首先要划掉,必须要是寒门出生的。”

  “提拔比较快,在安南官场上走的比较顺利的官员也不能要,这些人就算是寒门出身,也因为才能被上层诏安了,算是利益集团的一份子。”

  “这几个人,他们长期在安南最复杂的地区担任县令,能够长期在这些地方任职,说明是有能力的官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5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6/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