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616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播州兵备吴璟却斩钉截铁的说道:“杨烈虽然久居播州,但是也因为性格酷烈,又经常欺压其他部族,并不如知州您得人心。”

  “而且播州百姓都知道杨烈的为人,城内有识之士都知道杨烈不能成事,那就更不可能有人去投降他。”

  “杨烈虽然手下号称有五姓七部,但是并没有火器,也就是旧军的作战水平。我们播州城是山城,城防坚固,必定能守住。”

  听到吴璟这么说,张寿臣立刻在播州城内征召青壮死守,果然城内百姓踊跃报名,城内大户还主动献出粮食犒劳军队。

  张寿臣亲自登上城门鼓舞士气,而兵备吴璟则带着自己训练的播州城防军,再加上精心挑选的一些青壮,组成了一支百人的队伍。

  吴璟带着众人磨合了三日,趁着夜色出城,直接袭击了杨烈的军队。

  杨烈的军队是旧式军队,军官对士兵动辄打骂,还经常克扣军饷,很多士兵本来就不想要叛乱。

  被吴璟夜袭后,杨烈的军队竟然发生了营啸,吓得杨烈连夜带着军队后撤。

  等到这个时候,一路急行军的熊况,终于快要抵达播州了。

第598章 三三制

  杨烈在攻打播州城失败之后,熊况的独立团行军速度最快,开到了播州附近的山区。

  在知道了杨烈攻打播州城失败的消息后,熊况并没有直接去播州解围,他甚至没有攻打杨烈,而是看着地图部署起来。

  杨家在贵州颇有威望,而这一次杨烈造反,也联络了很多贵州土司和大族响应支持。

  所以熊况干脆躲在了播州城附近,准备来一个围点打援。

  果不其然,在杨烈的号召下,有几个贵州当地大族和土司带着自己的私兵,也向着播州前进,试图和杨烈合流。

  在苏泽穿越的历史时间线上,播州之乱原本闹的不大,也是因为西南的土司在看到杨家起兵之后纷纷开始响应,而明廷在一开始的时候镇压不力,这才导致了播州之乱席卷西南,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所以在苏泽给西南的军令之中,要求各军在面对叛军的时候一定要迅速果断的镇压,绝对不给叛军一点火苗。

  而这一次杨烈起兵的时候,西南的矛盾还没有万历年间那么尖锐,而东南委派的各级官员能力都不错,也缓解了很多西南土著的矛盾。

  东南平定安南的强大战斗力,也让很多西南土司处于一种骑墙的状态。

  他们观望杨烈的造反情况,如果杨烈势如破竹,击败了东南军队的不败神话,那他们自然也会杀官造反响应。

  如果杨烈很快被镇压,那这些土司就会立刻和杨烈切割。

  熊况守在播州附近的山里,在杨烈起兵的时候就来投奔他的,必然是杨烈最亲近的势力,也是和杨烈一样最反动的造反派。

  果不其然,整个贵州响应杨烈的并不多,带兵前往杨烈的只有三支队伍。

  熊况带着手下勘定三川地图,确定作战区域后,这三支队伍出现在播州附近的山区。

  熊况召集手下的营长连长开会,按照防御区域布置兵力。

  “按照我们在南中的剿匪经验,山地作战和平地作战不同,无法再山里摆开火枪兵方阵。”

  “根据之前的作战总结,三人一个作战小组,是在复杂地形作战的最好编组。”

  “每一个火力组,每个士兵配备火枪一把,组长携带手榴弹三枚。”

  “在战斗中,三人小组就等于是火枪方阵的三排士兵,互相轮流设计,互相掩护包抄,保证火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十个人作为一个基础作战单元,以经验丰富的老兵来担任班长,每个班安排滇马一匹,负责运送整个班一天使用的弹药和干粮。”

  “三个火力组在一定距离内的战场区域活动,在遇到少部分敌人的时候,三人小组可以歼敌作战,遇到人数比较多的敌人,则可以三个火力组互相配合。”

  “三个火力组可以组成一个班,三个班可以组成一个排,三个排可以组成一个连,三个连可以组成一个营。”

  “在遇到不同数量敌人后,可以根据这个原则不断组合兵力,保障在局部上的火力优势。”

  这个三三制度,是熊况在南平山中剿匪,总结出来的山地作战方法。

  很显然平原作战的那种火枪手方阵,是没办法在山地作战中使用的。

  熊况总结了在南平山中作战的好的经验,发明了这种作战编组。

  果然在使用了这种编组后,独立团在南平剿匪效率大增。

  这一次在播州山区,熊况依然使用这种编组方法。

  杨烈退回到自己的老巢中,决定征发更多的百姓加入军队,此时他也感觉到了危机感。

  一个小小的播州城都无法攻下,一旦东南大军来了,自己靠着山寨根本守不住。

  更让杨烈惶恐不安的是,本以为自己高居旗帜就能让西南云集响应,怎么到了现在都没人来投靠自己?

  杨烈派出去联络的使者也没人回来,他现在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第二天的时候,杨烈再次派出亲信,联络周围的土司一起起兵,打探播州附近的情况。

  刚刚派出去了亲信,杨烈就听到了山中零星或者密集的枪声。

  这吓得杨烈立刻召集军队,可是枪声忽远忽近,零零星星,有些距离山寨很远。

  杨烈更是不敢动弹,干脆将让部将死守山寨,自己返回宣慰使府喝酒消愁去了。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被杨烈派出去的亲信才有零星的返回,带来了更糟糕的消息。

  最早相应杨烈的周围三个土司,刚进入播州就遇到了东南精锐的袭击,三个土司被打的全军覆没,今天在山中响起的枪声,就是东南军队和三支土司军队的战斗。

  杨烈的心更凉了,他本来以为东南的军队还要几个月才能到播州,可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快!

  杨烈参加过几次明廷军队的征召,他深深知道明廷军队集结的效率之低,就算是东南的速度要比明廷高,也不会这几天就赶到吧?

  不是都传言东南的精锐军队都在北方和大明鏖战吗?

  怎么来的这么快?

  杨烈更是六神无主。

  对于西南这些土司,其实明廷也在执行养猪政策。

  这些土大王长期盘踞在本地,不需要奋斗就能世袭地位,而又没有上升空间,所以自然也是不读书不学习的。

  平日里也就欺负欺负普通百姓好山里的杂夷,打仗靠的都是一股凶残劲儿,别说是兵法了,就连章法都没有。

  之所以苏泽穿越前的播州之乱能席卷整个西南地区,那也是因为万历年间的明廷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而且播州之乱发生的时候明廷正在抗倭援朝,精锐都调到了北方。

  这一次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攻打播州失利后,杨烈麾下那些平日里凶狠的军头也丢了勇气,再听说了援军被消灭的消息,杨烈军中更加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杨烈更是破罐子破摔,一边在宣慰使府中喝酒享乐,一边开始准备自立为王,还要册封王后和大臣。

  百姓被驱赶到宣慰使府前,看着挂满了整个府的绫罗绸缎,杨烈身穿早就已经准备好的蟒袍,在众多家臣的劝说下三辞三让,最后“不得已”自封为镇南王。

第599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陪着杨烈玩了一出戏之后,杨烈的部将们纷纷被封了“大将军”、“大丞相”之类的职位,但是除了少数几个人高兴之外,大部分部将脸色都不好。

  杨烈册封王后和王太子,接着又宣布,皇帝要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他这个镇南王也要有三十六妃,要求部下帮着他搜集民女三十六人来充实后宫。

  到了这一步,就算是杨烈最忠心的下属,也已经明白大势已去了。

  而一旦杨烈被镇压,那自己这些被封了“大将军”“大丞相”的人,自然成了清算名单上的首要目标。

  在杨烈登上王位,在“王宫”中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杨烈麾下的部将们悄悄集结在了一起。

  就在熊况在播州山区打的如火如荼,又消灭了五支自带干粮来投靠杨烈的叛军后。

  熊况接到了从播州城内传来的消息,杨烈在山中称王的当夜,就被自己手下部将砍了脑袋。

  不仅仅是杨烈被砍了脑袋,杨烈一家也都被砍了脑袋,这些圆滚滚的脑袋被齐刷刷的送到了播州城内,跟随杨烈造反的部将们,纷纷赤裸上身背负荆棘,向播州知州请求投降。

  这下子可把熊况气得够呛,我还没出全力呢,怎么你就先投降了?

  明明说好了围点打援,怎么现在这个点都投降了?

  你杨烈这个点都投降了,还有谁过来支援啊?

  熊况气得半死,但是军务上的事情也不敢耽误,播州知州张寿臣手上没有军队,也担心是杨烈搞的诈降,所以这个接收投降的工作也只能熊况来做。

  熊况直接带兵杀到了杨烈老巢,确定对方是真的被部下砍了,只好带着军队去播州城外接受投降。

  等到战后一总结,这一次熊况从南中奔袭到播州,最后在播州歼敌总共不到两千人,这人数还不如他在南中剿匪的成果多!

  东南的军事体系森严,打仗也由不得熊况挑肥拣瘦,他只好按照作战手册接受了杨烈部将的投降,设立降军营地安置俘虏,等待旅部的军法官抵达再处理这些投降的人。

  贵州的叛乱平定速度如此之快,就连刚刚被委任为西南抚恤大使的汪道昆也整不会了。

  你说西南叛乱没有叛乱,那肯定是叛乱了。

  杨烈起兵后的半个月内,整个四川、云南、贵州、乃至于广西一部分地区,一共爆发了类似于杨烈性质的土司叛乱五百三十七起,几乎可以说是州州有叛乱,县县有叛军。

  但是伱说叛乱规模很大?

  其中规模最大的播州杨烈叛军,连州城都没攻打下来,有的叛军甚至被县令带着人就平定了。

  就离谱。

  汪道昆从没有打过如此富裕的仗,手下拿着戚继光的第六旅,入蜀的林德阳第三旅,湖广待命的第二旅,东南将淮北战线以外所有的军队都投入到了西南。

  可是结果竟然是这样?

  汪道昆熟练的按照广西经验,开始在四川、云南和贵州推行改土归流,委任流官设置官僚体系,取消土司封号拆散搬迁叛乱的部族。

  林德阳的心情比前两个人还要郁闷。

  因为林德阳带领的是整个旅,速度自然不如熊况快,等他进入贵州的时候,就听说叛乱已经被平的消息。

  上次入蜀打仗没有吃到热乎的,好歹还吃了一些凉菜。

  这一次来贵州打仗,熊况这个独立团干脆连口汤都不留给旅部?

  这可是把林德阳气得半死,他立刻让熊况前往旅部述职!

  等到熊况踏入旅部的时候,立刻感受到了周围不友好的目光。

  他连忙低下头,快步走进了林德阳的帐篷。

  “旅长,嘻嘻嘻。”

  熊况知道林德阳来者不妙,只好先开始嬉皮笑脸,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林德阳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冷哼一声说道:“别来这一套,严肃点!大都督府军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6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6/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