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肥鸟先行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 MB   上传时间:2024-03-18 08:08:08

  诗歌?不行,大明朝诗词早就已经不流行了,苏泽的报纸也不仅仅面对读书人,主打的是一个下沉市场。

  古文散文?那也不适合普通百姓。

  那就只有了。

  苏泽仔细回忆自己Lv3的文学技能的知识,一篇文章浮现在他心头。

  就这篇文章好了!一定能大卖!

  这个,大家说我短,我一天也是8000字更新…

  上架以来从没有一天低于8000,对于手残的我来说实在不容易啊!

  主要有些细节要查资料。

  说老实话,这种文比朝堂文难写多了,地方志,各种史料,明人笔记都要看,才能写出那个时代的样貌。

  就这样还闹了不少错误,多谢大家指正!

  肥鸟上一本就是朝堂文,只要键政就可以了,比这本好写,读一读史书和人物传记,基本上就够了。

  这本书比我想象的难写多了。

  不过感谢大家厚爱,成绩也是肥鸟写书以来最好的,我尽力给大家抽时间码字加更!

  光这个更新字数,比上本可是进步多了!!

  剧情也在加快了,觍着脸求月票

第118章 拍案惊奇

  苏泽的文学技能只有Lv3,所能够记得的也就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精选古文了。

  不过说到,倒是有一篇文章非常合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篇是明末著名家冯梦龙所写的经典短篇,被收录于三言二拍之一的《警世通言》中,可以说是明末通俗的巅峰之作了!

  主要讲述了女主杜十娘与李甲相爱并且想要赎身从良,李甲生性懦弱又受他人挑唆出卖杜十娘,最后杜十娘带着自己的百宝箱怒沉江底的故事。

  这篇故事突破了传统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框架,描绘了李甲这个懦弱又虚伪的读书人形象。

  女主杜十娘敢爱敢恨,心地善良轻财好义,也是文学史上非常鲜明的女性形象。

  冯梦龙的在明末清初风靡全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短篇的巅峰之作,再下一个通俗文学的巅峰时期就要等到清末了。

  从故事结构上来说,这篇短文也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彩。

  峰回路转,反转不断,剧情可以说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甚至可以说这篇文章将对白摘录出来,就是一段精彩的折子戏!

  苏泽将文章默写出来之后,又认真的读了两遍,又在文章中加上了标点符号。

  古代书籍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读书开蒙的时候,蒙师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教授学生如何断句。

  不过标点符号这个东西书籍上虽然没有,但是读书人会自己在句子末尾画圈,这个圈就叫做“句读”。

  比如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很多古文书籍,就有所谓的“句读”版本,这就是为了方便现代人阅读,在书上加了标点符号的版本。

  既然是通俗读物,苏泽当然要用上标点符号了。

  整个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的,再加上标点符号后,苏泽又喊来了识字的熊五,让他来读一遍。

  熊五接过文章,那些奇怪的标点符号他虽然从没见过,但是他很快就明白这是用来分句的。

  果然有了标点符号,熊五看得更快更流畅了,他看完了整个故事,怒气冲冲的站起来道:

  “相公,这李甲在何处!我必要宰了这忘恩负义的书生!”

  苏泽说道:“坐下!这只是我写的话本!”

  熊五失魂落魄的说道:“相公,这世上竟然真的没有杜十娘这样的奇女子吗?”

  看到熊五这个反应,苏泽对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已经放心了,这篇文章雅俗共赏,肯定能打响小报销售的第一炮。

  苏泽让熊五把稿子交给姚春排版印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篇幅不短,正好可以填满两个版面,这下子小报的四个版面都已经填满了。

  等到姚春印刷了一份样刊出来,苏泽又在角落中插入了于宗远书坊的广告,他准备这份小报先放在书坊中销售,这广告也算是回报于公子的慷慨投资了。

  万事俱备,接下来就是小报的名字了。

  福州府小报是没有名字的,因为福州府除了官方的邸报之外,就只有这么一份报纸,自然是不需要名字的。

  但是南平县就不一样了,现在黄时行要办报,那苏泽的小报就是要和他打擂台的,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可不行。

  苏泽想了想,再次对冯梦龙说了一声对不起,在报头写上了《拍案惊奇》四个字。

  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浅显易懂,又让人忍不住要看具体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的标题党了。

  而且一下子就点明了报纸是通俗读物的性质,让普通百姓也有动力购买。

  忙完了这一切,苏泽将修改好的样刊交给姚春和熊五,吩咐他们印刷五十份出来。

  接下来几天苏泽也是非常的忙碌,先是林默珺找上门来,请教后续练兵的事情。

  林默珺也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人,她向苏泽问道:

  “既然鸟铳队可以分成两列射击,为何不分成三列?”

  苏泽也没想到林默珺竟然已经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了,她果然是个天赋了得的军事天才。

  其实在拿破仑时代,关于步兵到底还二列还是三列,当时的欧陆诸国都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三列轮流装填,肯定要比二列轮流装填射击射击频率更高,也就意味着火力更猛。

  但是在后面的研究中,拿破仑就发现了三列的作用很低,甚至会拖累整个队伍。

  首先是第三列射击的时候很容易对第一列的士兵造成伤亡。

  因为这年头鸟铳糟糕的稳定性,无论是炸膛还是提前扣发,这种现象都会经常发生。

  不要小看人的慌乱程度,在朝不保夕的战场上,士兵犯错的概率要比普通人想象的高得多。

  忘记使用通条,或者在使用通条装填的时候不小心扣发扳机,这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一旦在第三列发生,就会对前列的士兵造成损伤。

  而在行军的时候,两列士兵能够看清楚前方的道路,但是第三列的士兵就只能跌跌撞撞的盲目前进了,而在尸体凌乱高低不平的战场上,第三列士兵就很容易跌倒。

  听完了苏泽的解释,林默珺点点头,她其实也试过用三列方阵进行操练,结果也确实如同苏泽所说的,三列方阵前进很不稳定,第三排的士兵很容易跌倒。

  林默珺又问道:“鸟铳队最怕的就是被人突击,先生有没有好办法?”

  作为一名军事天才,林默珺看到了鸟铳的优点和威力之后,自然也在思考破敌的办法。

  在她看来,鸟铳倒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装填速度慢,如果能迅速冲到鸟铳手面前,还是有很大机会击溃鸟铳队的。

  和黑山贼这种纪律性差的土匪战斗自然没问题,但是倭寇本身就擅长突进攻击,若是被手持倭刀的倭寇突进,鸟铳队就很难继续维持阵型了。

  苏泽点点头,林默珺的思考非常正确,不过苏泽也想好了应对的方法。

  “这就是我下一阶段的训练内容了。”

  苏泽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林默珺,林默珺打开一看,“刺刀操练方案”映入眼帘。

  “刺刀?”

  林默珺疑惑的说道:“刺刀不是打完了弹药再使用的嘛?”

  苏泽这才想起来,其实鸟铳也是有刺刀的。

  只不过鸟铳的刺刀和后世步枪的刺刀不同,鸟铳的刺刀是插进枪膛里的。

  因为要插进枪膛里,所以鸟铳的刺刀基本上是作为最后的战斗手段,也就是在子弹药火用完了之后,上去拼命用的。

  不过苏泽改良的刺刀,是套在鸟铳枪管上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装备着后,依然可以进行射击。

  林默珺眼睛一亮,如果鸟铳手装备了刺刀,那不就成了长枪兵了吗?

  那样就不害怕倭寇的突进战术了!

  林默珺笑嘻嘻的拿着《刺刀操练方案》离开,苏泽又有了新的思考。

  苏泽之前不拿出刺刀来,原因是刺刀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有用。

  刺刀其实出现的很早,因为欧陆最早的火枪是配合长枪手一起使用的,在长枪手被淘汰之后,给火枪手装刺刀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

  当时俄国的军队普遍喜欢使用刺刀,俄国将领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当时的俄军更喜欢刺刀冲击。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刺刀在成熟的热武器战场上,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拿破仑就曾经统计过受伤的士兵,98%的士兵都是被子弹所伤的,只有2%的士兵是被刺刀所伤。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拿破仑主动取消了横队火枪手中的刺刀,而专门成立刺刀纵队,主要作用也不是杀敌,而是冲进去打击敌军的士气。

  可是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是热武器对轰的时代了,但是如今却不是。

  对付喜欢使用突击战术的倭人来说,刺刀是相当不错的防御战术。

  刺刀冲锋也是打击对方士气的很好手段,苏泽发现自己犯了书本经验主义的错误,制定战术还是要因地制宜的。

  西方战场上平原会战比较多,演化出大量的列阵作战,到了近代更是诞生了闪电机动作战的战术。

  但是在东方战场上,因为地形复杂,游击战术则更加实用。

  而即使在二战的东方战场上,拼刺刀依然是敌我双方都需要认真操练掌握的战术。

  苏泽检讨了自己先入为主的错误,就听到系统提示音。

  【总结“因地制宜”,兵法技能经验+40,Lv4,41/400】

  又涨兵法技能了,看来还是要和林百户多交流啊!

  每次和林默珺交流,苏泽都能涨一波兵法技能,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经验宝宝”?

  看着就要快要到Lv5的兵法技能,苏泽又多了去校场的想法,东南地区的局势越来越不安定,早日将兵法技能肝到Lv5,也能让长宁卫更强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2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6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