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203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4-03-20 13:14:50

  大海之畔,夕阳斜照。

  旷达的海岸上,西面大海茫茫,东南北三面皆是丛林莽莽,远远近近露出几座山峰,海风吹荡,叶浪起伏,其音如潮,其景如画。

  一群惊鸟忽自林中,啼鸣不断,打破了风景的宁静。

  数十人抬着一乘小轿,慌不择路自密林中跑出,抬头猛望见前面大海,仓皇四顾,见别无可去之处,不由齐声怪叫,露出绝望神色。

  随即又有百余人,各持刀枪,自林中疾追而出,见那伙人无处可逃,都露出狰狞笑意,放慢了步伐,一步步逼向前来。

  抬轿众人之中,一个中年人低喝一声,身后十余个汉子齐齐拔刀,狂喝一声,向追兵杀了过去。

  追兵之中有个为首的,肩扛一丈长刀,呵呵大笑,大踏步迎上前来,奋力将刀一挥,只一刀,砍翻了三四人,余者见他如此勇武,士气为之一滞,那些追兵纷纷向前,枪扎刀砍,顿时将这十余人尽数杀翻。

  那中年人神色越发难看,领着几个抬轿子的步步后退,不多时便已踏入水中,又退几步,水已及腰,而那顶小轿中,亦传来女子低低的哭泣声。

  追兵们见状,哈哈狂笑,一个个龇牙咧嘴,故意做出恶行恶状模样,缓缓向前逼近。

  及至水边,扛大刀那头领目露惊奇之色,手指海中大叫一声,众人齐齐望去,正见远处一头巨鲸鼓浪行波,如一道利箭般径直往海岸处游来。

  那些追兵先还啧啧称奇,看得兴高采烈,谁知那鲸鱼竟是越冲越近,其速丝毫不减,这些人不由骇然,海里的急忙上岸,岸上的扭头就跑,只可惜为时已晚。

  但见潮水猛然一涌,巨鲸已从抬轿子那伙人不远处掠过,轰然冲上海岸,望前滑出七八丈远近,所过之处,血肉满地,大半追兵都惨遭它碾得粉碎。

  余下的追兵肝胆俱裂,没命价嚎叫着,哪里还顾得追杀?纷纷扭头向密林中逃去。

  抬着轿子那几人,也被海浪冲上岸来,瘫倒了一地,手足都唬的麻痹了。

  那头鲸鱼此刻近在咫尺,越发显得势如山岳,摇头摆尾半晌,渐渐没了动静。

  这时小轿草帘掀动,走出个盛装的少女来,抬头呆呆看着巨鲸,忽然伸手指着一处,说了一句什么,随后看向中年男子,用汉话又说了一遍:“父亲,似是此人,杀死了鲸鱼。”

  吐音咬字,却是有些生硬古怪。

  几人顺着少女手指看去,巨鲸眼眶中深深扎着一件武器,露出的长柄上,竟然挂着一个男子,人事不省,兀自紧紧抱着那长柄不松。

  那个中年人呆呆看了半晌,忽然涌出欢喜神色,爬起身来,高声道:“此人连这般巨鲸都能杀死,必然是了不得的人物,如果有他相护,藻女,你必能成功抵达京都。”

  他的口音,也和那少女一般。

  说罢,他便开始踢打还瘫在地上众人,口里叽里咕噜如鸟叫一般,将那些人一一赶起,然后互相搀扶着。顺着鲸鱼背脊爬到头上,七手八脚花了老大功夫,这才把那人救了下来,便连他插在鲸鱼中的武器一般拔出,却是一柄钢火极好的镗叉。

  救下之人平平躺在沙滩上,中年人伸手在他鼻孔处探了探,又在心口摸了摸,喜意更浓,叫道:“不曾死,还活着,还活着,哈哈,待我救醒了他,求他护送我们去京都!”

  说着便跪在一边,为那人按摩胸口,又从怀中取出一颗黑溜溜弹丸,凑在鼻子下反复擦拭,不多时,所救之人便醒了过来,抽着鼻子骂道:“好酸,好臭。”

  随即坐起身,四下一看,大致心中便有了数,沉声道:“是你们救了在下?”

  一边说,一边缓缓站起身来,那中年汉子及几个从人见了,都是心中一凛,暗叫道:好一条昂藏大汉!

  这昂藏大汉,除了曹操,自然不会是别人!

  此前由驼门江入海,按贯忠计划,本欲顺着陆地缓缓而行,绕过高丽,便可往归登州,谁想世事难料——

  先是乌灵圣母衔尾追杀,颇得他们进了深海,随即与那狂鲸几番角逐,彻底迷失了方向,又遭鲸鱼撞碎尾舵,眼见就要船碎人亡,老曹一怒,暴起一叉,毁了鲸鱼一目,那鲸鱼负痛而去,偏又神志不清,一路斩浪狂奔,那浪花大嘴巴子般劈面乱打,饶是老曹这般铁汉,也终究渐渐晕厥。

  不过老曹两世戎马,什么风浪不曾久经?求生之念,早已刻入骨髓。即使人事不省,也死死将手脚都抱紧了那叉杆儿不松,终于绝境逢生。

  那中年汉子见曹操说话,乃是字正腔圆的汉话,不由喜道:“壮士,正是我救醒了你!在下坂部一郎,不知壮士可是唐人?这头鲸鱼,是壮士所杀死的么?”

  曹操将此人上下打量,见其身躯壮健,腰配长刀,个头比自己矮了半个头,身边几个从人,还不如这汉子高,顿时精神一振,腰背越发挺得直了。

  又见这些人所穿服装,迥异于宋、辽、金诸国,再把周围一看,海在西方,心中一动,暗暗想道:“贯忠曾言,中国、高丽、扶桑之间,有海如鲸形,且多生鲸鲵,故曰鲸海,鲸海西为中国、高丽乃至鞑靼、罗刹,东面则为扶桑,如今大海在西,莫非我竟是到了扶桑国?”

  顿时暗暗抽口冷气:吾记得《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有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又想起曾读诗句曰“雁关飞霰雪,鲸海落云涛”,以及“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等,皆寓其辽远也,不料自己竟是阴差阳错到了此地。

  不由长长叹了口气,对坂部一郎拱了拱手,道:“不瞒兄台,在下乃是宋朝山东人氏,姓武,名植,因出使金国以毕,自海路而归,不料路逢巨鲸,毁我行船,于是冒险一刺,侥幸成功,却又被它带来贵地,与我兄弟们失散……哎,也不知道我那船上的兄弟,如今竟是如何。”

  思及船舵毁坏,纵有李俊、张顺操舟,但茫茫大海,风急浪险,他们也不知能否生归故乡,又想到时迁落海,多半有死无生,一时间百感交集,饶是心性如铁,也不由洒下几滴英雄泪来。

  忽听那少女说道:“阁下的兄弟,一定不会有事的。阁下刺杀鲸鱼,何等凶险,却能履险如夷,可见必是上天厚待之人,你的兄弟,身上有你的福气,一定不会有事的。”

  她先前一直低着头,曹操只觉风姿不凡,倒也不曾注意,此刻听她说话,回身望去,不由神情一谔,竟是愣在了当场。

  要知老曹前世今生,阅尽多少名花?本以为一个小国女子,纵有几分姿色,也难入他法眼,然而目之所及,那张秀丽精致的面孔,竟是难以形容的动人心魄!

  曹操只觉心头剧震,暗叫道:罢了,罢了!吾久闻殷纣王因妲己失国,周幽王因褒姒丧命,本心里常笑彼等必然目光短浅,没见识过美人——谁料人间真有如此绝色!若那妲己、褒姒亦有这般姿容,他两个失国丧命,似乎也不为过,这这这,当真是倾国倾城之色也!

  那少女似乎早习惯了别人这般神色,眉头微皱,摇头道:“哎,奴家本以为上国人物,必定斯文多礼,谁料竟也这般直勾勾的看人。”

  曹操老脸一红,连忙收摄了心神,仗着皮厚,淡淡笑道:“什么上国下国,须知斯文乃是后天养就,性情才是与生俱来,爱美之心,纯系天性,以姑娘这等容颜,便是古圣人当前,怕也要失态,何况在下一介俗人。”

  说着转过头去,不再多看对方。

  那少女见他言语坦荡,倒也惊奇,再看曹操,已然避目,不由暗想:上国人物,终究不同一般,单凭这份自制力,我平生便从未见过。

  那坂部一郎却是一惊,连忙道:“原来是上国的使者大人,在下先前不知,多有无礼,还请莫怪。”说罢行了一礼。

  曹操对坂部一郎说道:“无妨,什么使者大人,如今不过是个蒙你相助的漂泊人也。兄台,在下曾听闻唐朝之时,扶桑国主屡屡派遣使者,赴长安游学,名为遣唐使,故此贵国官宦权贵,多能说汉话、识汉字,我看兄台同这位姑娘,汉话说的甚好,想必也非寻常人物,自然见多识广,如今在下欲归故乡,不知兄台可有以教我?”

  那坂部一郎笑道:“遣唐使一事,已是百多年前往事,不过我国的确有商人,跨洋赴海,前往中国,使者大人若欲归国,倒不妨与我等同行,往京都走一遭。”

  曹操闻言,沉吟不语,眼光扫过远远近近的尸体,缓缓道:“同行去京都么……兄台莫非惹出了什么麻烦,需要在下襄助?”

  坂部一郎不料他思维如此敏捷,愣了一愣,坦白道:“不错!不瞒使者大人,本人乃是藤原家藤原长实大人麾下的武士,此番送藻女入京都,有些人想要阻拦,因此一路追杀,我等也是逃避时误打误撞,来到此地。我观壮士力屠巨鲸,身形高大,必然勇武过人,若是能保护我们抵达京都,我家大人必然感激,自会送壮士回返中国。”

  曹操点了点头,低头沉思,那坂部一郎见他不语,连忙道:“藤原长实大人乃是当朝的中纳言,即唐之黄门侍郎也,他与许多巨商都有交游,送大人回乡,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曹操有点了点头,心中想道:我在这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又不识水性,又没甚盘缠,能遇上通汉话之人,已算运气不错,目下看来,也只得和他同行一段,再做计较不迟。

  口中道:“倒要请问,你家主人既然这般奢遮,却是何人竟敢同他为难?”

  坂部一郎露出愤怒神色,恨恨道:“不过是些私欲深重的小人!不愿看见藻女进宫。”

  “藻女?”曹操看了一眼少女。

  那少女低头一礼:“藻女是奴家小名,义父为我起的大名,叫做玉藻前。”

  “玉藻前?”曹操低声念了一遍,不由点头:“倒是个好名字也。”

  话音未落,却听有人叫道:“哥哥,你如何也在此处,其他兄弟呢?”

  有分教:霸主宫中困欲眠,扶桑岛上系奇缘。今番沉醉花从里,几度销魂玉藻前。

第372章 我儿子是我叔叔

  曹操闻听有人唤他,先是一惊,随即露出难以置信的狂喜神色,扭头看去,却见那巨鲸大脑袋左前方的一个肉孔里,一道熟悉身影吃力钻出。

  “时迁兄弟!”

  曹操顿时红了眼眶,大步上前,伸手将时迁拉将出来,紧紧搂住,拍打着他后背,欢喜不已:“兄弟,为兄以为你没了也!”

  时迁武艺平平,又是偷儿出身,其他好汉或者因此低看他一眼,老曹却是个唯才是举的性子,一向不重出身来历,他深知时迁忠肝义胆,又是难得的机敏过人,自相随以来,凡有派遣,无不办得妥当,实是老曹心中最为重视的几个兄弟之一。

  也正因如此,见他落水,老曹才会如此激愤。

  以老曹这般老奸巨猾的心肠,竟肯跃出船舷,冒死去刺那巨鲸,固然是当时那鲸鱼恰好将眼睛露出,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任它再撞击下去,只怕满盘落索,但却也未尝没有要为时迁报仇的心思。

  故而此刻见他竟然无事,那真是自心底翻出欢喜来。

  时迁见自家哥哥真情流露,亦是激动不已,流泪道:“小弟何德何能?敢劳哥哥如此牵挂……还有,哥哥如何也被巨鲸带来了?”

  老曹笑道:“那时这畜生撞晕了头,恰好露出眼睛来,被我飞身刺他一目,鲸鱼受惊,带了我来此。你如何也在它身上?”

  时迁听罢惊得呆了,喃喃道:“若是这般说,众兄弟的命,全仗哥哥舍死相拼,才得保全也。”

  说罢擦把泪花,也将自家经历说出:却是当时他自桅杆上落下后,就空中连翻几个筋斗,拔短刃插入鲸躯,悬身于上,本欲觅机会回船,谁知这鲸忽然弃了船只游入深海,时迁坚持了半晌,渐渐力怯。

  要知老曹刺那鲸鱼,使得是解珍的镗叉,又是刺向眼珠软肉,因此刺得深。那叉柄又长,被他合身抱住,故能支撑。时迁却只得匕首一柄,刺入深度本自有限,又是小小一个柄儿,仅容只手,岂能支撑得久?

  他两手交替攥着,身子被急浪打得晃来荡去,便似爷爷被妖精抓走后的葫芦娃一般,随时可能坠落,正急切时,忽见鲸鱼那大脑袋前端,一个肉洞中呼呼喷出几股水来,时迁见了大喜,拼死一跃,合身藏入其中。

  曹操听了赞叹不已,其实他两个却都不知,那头巨鲸两个鼻孔,只有一个能够呼吸,另个鼻孔并不通气,而是与肺相通,形如气箱,故此潜水之时,比别种的鲸鱼愈发潜得深久。

  而时迁这一跃,恰好堵住了它换气之孔,使得巨鲸呼吸不畅,因此才一直在海面游弋,若不然时,它只消往海底一潜,便是一百个“武孟德”、“鼓上蚤”,也一发淹死了账。

  时迁说完经历,那名唤玉藻前的少女笑了起来:“阁下你看如何?奴家就说,阁下的兄弟一定不会有事。”

  曹操见她一双明眸闪亮亮的,倒似是真心为他欢喜,亦不由莞尔,点头道:“还是姑娘见得远。我这位兄弟落到海中都能无恙,其他兄弟有船依凭,必然更加安全!来,我且为你等引见一番——”

  当下介绍了时迁与他众人相识,那坂部一郎见时迁虽然瘦削,个头却比曹操还略高些,又是一条罕见的大汉,不由大喜道:“我等何其有幸!能得二位大人相助。到了京都,我家主上必有重谢。”

  坂部一郎去意甚急,当即就欲出发,曹操看了看天色,摇头道:“兵法云,夜莫入林,目下既有敌人紧追不舍,我等更当处处小心。如今天色已晚,且在这海滩过一夜,再做理会不迟。”

  好在坂部一郎也肯听劝,略一思忖,答应道:“大人说的不错,不愧是上国使者!那么且请安坐,剩下之事,就交给在下吧。”

  当下命令仅剩的几个手下,叫他们先掩埋了自家同伴尸身,至于敌尸,尽皆丢入大海;随后又令他们采集木柴,升起篝火,烘烤湿透的衣衫,又把那鲸鱼拣好肉割下来,就在火堆上烤制,供大家吃了果腹。

  待到月上中天,鲸鱼肉已然烤好,众人饱餐了一顿果腹,玉藻前告罪一声,自回轿子中休息,余者都在篝火边围坐,好在此时已是六月,虽然露宿,也不寒冷。

  曹操同坂部一郎两个攀谈,得知此地乃是扶桑岛越前国一带,坂部一行欲往西南而行,前去京都,送玉藻前和他生父团聚,再由他生父中纳言藤原长实,将其献给当今天皇为妃。

  曹操奇道:“她却如何不随父姓?”

  坂部苦笑一声,小声道:“此事说来话长,也算是藤原家的一桩秘闻,不过你们是外国人,又大义襄助我等,说一说倒也无妨……”

  按坂部一郎所言,原来那藤原氏,世代与皇室通婚,数百年来,历代皇后皆出其家,扶桑显职如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左右大臣等等,皆为藤原氏一族独霸,乃是扶桑国顶级权贵。

  然而这等家族,虽然无敌于外,却不免生隙于内,自家人之间争权夺势,屡见不鲜。虽然都是藤原一脉,却常常斗得你死我活。

  这玉藻前的真名,其实唤作藤原得子,据说出生之时,奇香满室,鸾舞于天,有僧侣为其占卜,言其乃是后妃之命,其父藤原长实听闻,喜不自胜。

  谁知消息传出不过数日,藤原得子也就是玉藻前,忽然失踪,其父派人四下搜寻,最后竟在一个狐穴之中,找到正在吮吸白狐乳汁的女儿。

  按藤原长实揣测,当是族中有人不愿他的女儿成为皇后,故派人将之窃走,扔在野外喂狐,谁知那狐狸产子未久,偏偏小狐狸不曾存活,母性发作之下,竟不曾尚害玉藻前,而是将之收养。

  藤原长实找回女儿不久,又一个传闻渐渐喧嚣尘上,说此女乃是中华狐妖苏妲己转世,将来必要惑乱君王,倾覆扶桑。藤原长实本来对此嗤之以鼻,不料谣言越传越广,甚至连著名的阴阳师安倍泰亲都杀上门来,口口声声要将大妖扼杀于襁褓之中。

  藤原长实实力有限,勉强应付了几波敌人后,自知不是对手,遂秘遣忠心家臣坂部一郎,令他做自己女儿的义父,带着孩子离开京都隐姓埋名,待将来女儿长大了,再回来认祖归宗。

  坂部一郎遂带着妻子和玉藻前隐遁山林,为她取名藻女。

  藻女天性聪颖,自幼博览群书,嫌弃藻女二字平凡,自家取了这玉藻前之名。

  如今十余年过去,玉藻前,也就是藤原得子已十五岁,坂部一郎遵从约定,护送她前往京都,认祖归宗。谁料消息不知如何走漏,一路上被苦苦追杀,慌不择路之下,逃至此地,若不是那巨鲸冲岸,吓退追兵,他们怕是已遭不幸。

  坂部一郎叹息道,此地乃是扶桑岛越前国一带,还要往西南行二百里,才能抵达国都平安京,而这一路上,还不知要遭遇多少磨难。

  是时,夜色深沉,篝火明灭,涛声有节奏的自黑暗中传来,林叶在夜风中飒飒如潮,坂部一郎低沉讲诉往事,说及对前途的担忧,一旁的轿子里,传来低低的啜泣声,其音哀婉,倍觉凄楚。

  时迁只觉血往上涌,高声道:“罢了,争权夺势,本无不可,若拿一婴儿做筏,未免可耻!若撞在我‘鼓上蚤’手中,老子一刀就让他了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9页  当前第2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5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