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246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苏彦实际上只有半个常山郡,另外一半在燕国手中。

  吕护这人降过来降过去的,有奶便是娘,只要燕国开出更好的条件,肯定不满足于现状。

  而常山太守苏彦是冉闵心腹,对梁国其实没有太多的感情,如今又孤悬在北,与邺城的联系更加松散。

  徐成率四千黑云军进入常山后,苏彦心中肯定不舒服。

  这两处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地。

  自己这边动了,慕容氏肯定全部压上,巴不得两边来一场大决战。

  李跃盯着地图道:“苏彦的儿子不是在邺城为质吗?派人送去常山。”

  “这如何使得?苏彦岂不无所顾忌?”

  “家眷留在邺城,他就有顾忌了吗?”李跃笑道。

  当初苻健、姚襄都在邺城,苻洪和姚弋仲还不是照样造反?

  杨略反应极快,“殿下是在敲山震虎?”

  “不,此乃推心置腹,你们的精力要集中在鲁口。”

  要反的人迟早要反,不反的人怎么都不会反。

  不能因为苏彦跟封奕的人暗中有接触,就一棒子把他打死。

  当然,即便苏彦反了,大形势上,李跃承受得起。

  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鲁口倒向慕容氏,城里有数万精锐,倒向慕容氏,燕国实力大增,整个冀州形同脱光了衣服的女人躺在慕容氏面前。

  青州也会失去北方屏障,燕国铁骑转眼便会南下。

  “属下已在尽力收买城中将领,鹿将军已经站在我们这边,依属下之见,不如……”杨略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你有几成把握?”

  任何事都有风险,吕护兵变上位,但也得到了鲁口军将的认同。

  而己方在鲁口好不容易发展了一个鹿勃早。

  “五……成。”杨略说话有些犹豫,真实情况可能不到五成。

  城中有不少羯胡,天然的抗拒梁国。

  两边都在朝鲁口用力,风险太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动用鹿勃早为妙。

  上层路线不可轻动,那么就只能多走下层路线,鲁口城中毕竟汉人占多数,他们同样也会排斥燕国这种异族政权。

  冉闵的杀胡令一大显著作用,是让北方百姓稍稍觉醒了些民族意识,团结起来,刀锋一致对外,与胡人无日不杀无月不战,百万胡人或被屠杀,或被迫迁徙。

  “大力笼络下层军将,伍长、什长、队率全都不要放过,普通士卒也要尽力拉拢,我会让鸿胪曹的人配合你,人手、钱财你缺什么不必上报,可直接先去府库领取,鲁口绝不容有失。”

  这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全看杨略和校事府的手段如何。

  “领命!”杨略感受到了李跃的重视,神情无比严肃。

  苏彦的儿子苏权在尚武堂呆了快一年,周围环境的熏陶下,成了大梁的忠实拥趸者,隐隐约约知道常山有事,临走时,念念不舍,“权誓死不叛大梁!”

  “大梁亦不会负尔!”李跃一阵欣慰,暗忖当初设立尚武堂、讲武堂的决定没有错。

  改变不了上一代的人,改变下一代的人也不错。

  思想的武器有时候比真刀真剑还要厉害。

  苏权双膝跪地,朝李跃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上马,坚定向北而去。

  “殿下敲山震虎,甚是高明,当初投降慕容氏的侯龛、高开皆死于非命,苏彦智勇双全,知晓其中厉害。”崔宏在身边低声道。

  李跃斜了他一眼,“不是敲山震虎,而是推心置腹。”

  崔宏轻笑一声。

  李跃望着北方雄浑而苍凉的大地,善意已经给了,就看苏彦识不识相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不是李跃托大,而是苏彦真要投降,邺城鞭长莫及,勉强出兵,慕容垂肯定不会袖手旁观,所以不如打打感情牌……

  刚回到城中,就在朱明大街上遇到了张生野,“殿下,敕勒人索求装备。”

  李跃笑骂一声,“这帮穷鬼都来打我们的秋风。”

  “入秋以来,敕勒南下袭劫掠,从上谷郡到辽西郡,如蝗虫过境,燕国不胜其扰。”

  高句丽是假打,敕勒人却提着刀子真来了。

  今年秋天明显比去年更冷,到了冬天,阴山以北更难熬,要渡过寒冬,就要储备足够的粮食和物资。

  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敕勒人只能南下劫掠。

  这是好事。

  “给!”李跃顿时对敕勒的实力刮目相看,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给力。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对朋友,李跃一向慷慨。

  这年头敢跟慕容氏作对的势力不多了,高句丽在辽东弄得动静挺大,却只是花架子,一直在边境蠢蠢欲动,不敢越境。

  邺城别的不多,装备倒是不少。

  黑云军淘汰的破刀烂甲,送给敕勒人够用了,毕竟他们也不是跟燕军正面大战。

  不过要从幽州过境,数目不可能大,只能小批量多批次的运送。

  有敕勒人牵制,燕军不得不分出些兵力防备他们。

第三百二十一章 生养

  苏权返回常山后,常山果然安分了不少。

  还上了一道奏表表忠心,说是封奕利诱他,许他为并州牧,镇南将军,他苏彦对大梁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心。

  李跃也回了一道诏令,封苏彦为镇北将军,领幽州刺史。

  按下葫芦浮起瓢。

  吕护也跟着蹭鼻子上脸,让邺城再支援他十万石粮食,五千头牲畜,各种军械三千套,女人三千。

  而鲁口细作传回的消息,吕护同样也向慕容儁索要这些东西。

  不难看出,吕护与王午、秦兴都是一路货色,只想左右逢源拿好处。

  就目前的形势,还是要哄着他,李跃下令送一万石粮,五百母猪、母羊,七百套军械过去。

  女人一个没有。

  邺城的十万宫女大部分都被放了出去,嫁给将士和百姓,就算有,李跃也绝不会送出去。

  自己这边好歹给了点东西,燕国却不惯吕护的臭毛病,一粒粮食都不给。

  燕国今年年景不好,身为燕王的慕容儁都就食辽东,自然不可能给粮食吕护。

  弄到最后,吕护也“情真意切”的上了一道奏表,表示绝不背叛大梁,让李跃放心,他博陵王吕护已经看穿慕容氏的嘴脸,要坚决抵抗到底。

  从他的一系列操作就能看出来,这厮绝不是省油的灯,表面看起来愚蠢,实则对形势把握的非常精准。

  用尽各种手段壮大自身。

  不会亲近自己,但也绝不会跟慕容氏穿一条裤子。

  乱世里杀上来的人,没一个是泛泛之辈。

  河北局面依旧如此僵持着。

  转眼便入了冬,今年冬天的确比往年更冷,还未下雪,便寒风刺骨。

  李跃视察军中,营房内早已烧起了煤,温暖如春。

  外出训练执勤,也穿着皮裘,有条件的士卒还备了狼皮褥子、皮履,裹在身上,不惧严寒。

  而今年与江陵的贸易大大增加,布匹供应充足,士卒们都换上了新衣,军中气象一新。

  见没人冻伤,李跃没有宠着他们,分批出去长途游猎,东至琅琊,南至鲁阳。

  士卒若是不能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后如何跟漠北辽东的野人们厮杀?

  黑云军的强大之处不在于装备,而是旺盛的厮杀欲望,坚韧的意志。

  既然从了军,就别想享受。

  不止是士卒,梁国上上下下从奴隶到官吏,都在忙碌着。

  男人休整田地,建造房屋,修葺城池,女人输送煤、粮。

  就连李跃也马不停蹄,视察各地的防务,任何事都要有两手准备,襄国、中山悬在邺城头顶上,鲁口不在手中,第二道防线不容有失。

  尤其是枋头、黎阳、滠头、东光、南皮、浮阳这些重镇,沿着清水、鲁沱水修建了大量的坞堡。

  慕容氏准备的时间越长,下一场大战就越激烈。

  守住第二道防线,等于守住了大河之南的州郡。

  不过沿途崎岖的道路让李跃吃了不少苦头。

  冉闵立国之后,整天忙着厮杀,各条官道早已不成样子,大坑连着小坑,马蹄一脚踩进去,直接把人甩到三丈之外半天爬不起来。

  河北诸郡如此,河南诸地也是如此。

  原本两天的路程,生生走了四天。

  崎岖的道路虽然能稍微限制燕国骑兵南下,却也严重制约己方兵力投送和物资运输。

  如今梁国地盘不算小,河北各地的粮草都要从青兖豫三州输送上来。

  水道能解决粮草输送,却解决不了兵力投送,很多地方没有水道,只能走陆路。

  而且水道的不可控性比较大,洪水、干旱,敌军修坝拦水,都会影响水道。

  要想富,先修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2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