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399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兰建兄弟四人回到府中,互看一眼,兰汗反骨最多,早就看不惯慕容垂的瞻前顾后,“并州有天时地利,只需左右逢源,坐观秦梁大战,便可坐收渔利!奈何道明一意奉梁。”

  慕容垂是他们的外甥,私下里叫一声道明也无可厚非。

  “梁强则奉秦,秦强则奉梁,如此简单平衡之术,道明却不用,就算不成,我等可退入河南地,不失为一酋首……”兰堤一脸郁闷。

  兰加难道:“慕容垂已非当年之慕容垂,鲜卑人为梁人所破,胆气也去了一半,他要当梁国忠臣,不必拖着我们,当初真是看走了眼,早知他胆小如鼠,不如北走大漠,投奔柔然人。”

  三人的目光一起望向老大兰建。

  兰建心性最稳重,“这么多年的情分,实在不忍舍弃,然则为了兰氏,不得不另作打算……”

  “兄长意欲何为?”兰汗眼中冒着凶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慕容垂再怎么衰弱,手上还有几万精锐,太原三郡皆形胜之地,大有可为。

  “道明一时糊涂,我等不可糊涂,老二,你去一趟长安,多寻一条路总不会错。”兰建一副为外甥着想的神色。

  “唯!”兰堤一脸欣喜……

  邺城。

  不出意外,苻坚和拓跋什翼健都拒绝了李跃的诏令。

  苻坚推托诸子年幼,不宜远行,至于天王称号,轻易去之,会引起关中士民误会,让李跃多担待担待。

  总之他苻坚对大梁绝无恶意,毛嵩、郭将三人自作主张,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以前还送点良马、美姬,现在一毛不拔,就光秃秃的一封信。

  至于拓跋什翼健更是直接,国事繁忙,不宜远行,还让李跃去盛乐见他……

  看完了信之后,李跃笑了一声,“苻坚、拓跋什翼健当朕三岁孩童么?”

  崔宏道:“二人步调一致,莫非暗中串通?”

  “细作近日有消息传回,秦国向太原、云中派了使者,只怕暗中结盟,共抗大梁。”杨略拱手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慕容垂不一定会倒向氐秦,但拓跋什翼健一定会投靠氐秦。”李跃太了解他了。

  翻来覆去都好几次了。

  一起跟燕国结盟,后见燕国强盛,担心吃掉他,转而跟梁国眉来眼去。

  后来大梁强盛,拓跋什翼健转头又去跟燕国和好。

  如今跟苻坚穿一条裤子再平常不过。

  实际上,他这种平衡战略不能说错,只有中土混战,拓跋家才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然而战场上打不赢,再好的战略都是个笑话。

  李跃道:“拓跋什翼健无关紧要,桓温、慕容恪与苻坚勾连没有?”

  以现在梁国的实力,对上其中任何一家都有优势,但如果三家攻守同盟,互相策应,对付起来,就有些难度。

  “江东、辽东距离遥远,还未可知。”

  “既然还未可知,就给江东些甜头,让尚武堂里的质子们返回江东。”

  桓温北伐大败之后,江东认了怂,每家士族都送了几名质子和侍女,虽然都是一些旁系子弟充充人数,但李跃没有忽视他们,留在尚武堂进行思想改造。

  还有一些中下级将领,出身江东寒门小族,没钱赎买,也留在了邺城。

  如今一年多了,每天听鸿胪吏的封狼居胥、燕然勒石、投笔从戎……又生活在一个亢奋向上的环境中,思想不发生些改变是不可能的。

  有几人已经暗中投效大梁。

  放他们回去,一是显示大梁的宽仁,缓和一下江东的敌意,二是提前铺垫,这些人见识过大梁的朝气,再回到暮气沉沉的江东,一对比,高下立判,将来攻打江东,说不定会势如破竹。

  “慕容垂若是投靠苻坚,对大梁影响极大,陛下不可不防。”崔宏忍了半天,还是说出了口。

  慕容垂背靠苻坚,那么此前制定的攻取河套逼降慕容垂之策,便失效了。

  太原甚至会成为进攻关东的跳板。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跃踱了两步,这个关键时候,又不能召慕容垂觐见,否则就是摆明了不相信他,反而逼反了他。

  “臣有一策,可安慕容垂之心!”崔宏目光一闪。

  一个“安”字,提醒了李跃,脑中瞬间有了想法,“哦?朕也有一策,不妨各自写在纸上。”

  杨略取来纸笔。

  李跃写下三个字,崔宏也写了三个字,两相对照,一模一样。

  “陛下英明,正是慕容令!”崔宏一脸钦佩。

  慕容垂这种人吃软不吃硬,越是逼他,造反越是坚决,所以不如放归慕容令,以恩义结之。

  慕容令在邺城多年,李跃从没亏待过他,每次讲武堂议论古今都带上他。

  慕容垂真要倒向苻坚,绝不会受一个儿子的影响,苻洪当年造反,也没管苻建的死活。

  但如果慕容垂没有倒向苻坚,慕容令这个时候回去,一是显示李跃的胸襟,二是敲打一番。

第五百二十七章 伐谋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谋略和外交排在战争之前。

  李跃个人觉得,一个君主只要吃透了《孙子兵法》,便不会太差。

  对什么人下什么药。

  慕容令回去,李跃有七成把握慕容垂不会倒向苻坚。

  两年前与其一会,深知其为人,不会看不清天下形势,氐秦看似国土广袤,实则大而不强,外强中干。

  体现国力的是人口、可耕种的土地,以及对国土的整合。

  氐秦立国以来,除了苻建励精图治过两三年,其后基本就是在大战。

  吞下的土地虽多,但想要转变为国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梁国不仅恢复了魏晋的漕运屯田体系,还设置了驿站、重修官道,打击士族豪强,抑制沙门……

  至今为止,苻坚一件事都没做。

  孰强孰弱,一眼可知。

  最关键的是,李跃根本也不怕慕容垂投秦。

  有上党、代郡二地在,推平太原,也就两三月的事。

  李跃赏了慕容令一本《汉书》,一把宝剑,一副精甲,一匹宝驹。亲自送其到城外,“汝虽是慕容道明之子,但亦是朕之子弟,回去之后,好生辅佐汝父!”

  “陛下……”慕容令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去吧,大丈夫何须作儿女之态?又不是生离死别,来日再会。”李跃从他脸上看到了一丝不舍之意,心中一阵欣慰,总算不是一个白眼狼。

  不过个人情感,在这时代终究难以持续。

  血缘、家国、族群、权势,有太多的东西制约和影响。

  慕容令双膝跪地,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也没多说什么,跨上战马,带着十几骑部曲,便头也不回的消失在朔风。

  “此人薄情寡义,连一声道谢也无。”卢青不满道。

  “非要三恩六谢才是重情重义么?察其言,观其行,别看他说什么,要看他今后做什么。”李跃转身上了辇车,返回皇宫。

  深秋已至,又到了肃杀用兵的季节。

  兵部上了奏表,安排了今年草原“狩猎”的章程。

  不过随着形势的越来越紧张,李跃有种风雨欲来的预感,苻坚与拓跋什翼健偷偷摸摸的勾结,说不定要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于是取消了今年狩猎草原的计划。

  大战说来就来,必须全神贯注,让草原诸部多养一年,明年更肥一些。

  质子送回江东之后,效果立竿见影,晋室和桓温各自上表,江东士族感谢为主,桓温则明里暗里询问何时攻打关中。

  桓温最缺军功而不可得,江东也需要一场胜利振奋人心,放眼周边,能出手的也只有氐秦了。

  收复蜀中、汉中,桓温又可以向前拱一步。

  辽东则又掀起了新一轮的争夺战。

  高句丽卷土重来,纠合辽东各部,夺取去年被攻占的城池,慕容恪一时片刻也管不了西面。

  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一年又到了尽头,就在李跃觉得这一年将平平淡淡度过时,太原忽然刀兵四起。

  匈奴豪酋兰建四兄弟趁慕容垂在外围猎,起兵作乱,袭取了太原,宣称归附氐秦。

  慕容垂仓促退往雁门。

  沉默许久的拓跋什翼健也参与进来,发三万步骑,攻打雁门,从这一举动不难看出,他已经彻底倒向苻坚。

  慕容垂被夹在其中,麾下只有八千之众。

  “如此,我军可以名正言顺,收取太原!”卢青兴奋道。

  太原已经投归氐秦,梁军收复城池,慕容垂也无话可说。

  “秦军出兵否?”李跃现在就等苻坚的消息。

  慕容垂夹在两大势力之间,迟早会有这么一出,慕容垂没有脱离燕国的军封制,兰建兄弟四人有部曲,有极大的自主性。

  以前燕国强盛,没人敢动,如今燕国不行了,需要重新找一个靠山。

  这年头别说舅父,就算是亲爹亲兄弟也靠不住。

  杨略道:“梁平老、强汪、梁成率五千精锐步骑星夜兼程,由冯翊北上,渡河而入太原,苻飞一万人马聚于蒲坂,苻坚亲率两万部曲也向蒲坂赶来。”

  这一战兰氏兄弟勾结苻坚,密谋许久,提前布置,占了不少先机。

  “蒲坂?”李跃微觉诧异,“难道苻坚准备在河东与我军大战一场?”

  不过这些兵力似乎不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3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9/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