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81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皇帝以公主下嫁慕容令,两边成了儿女亲家,等于将慕容垂纳入大梁的核心权力圈中。

  从古至今,联姻都是稳固两边关系的重要举措。

  慕容垂悬着的心才真正落地。

  定亲之后,慕容垂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如今才感觉自己是华夏的一份子,被大梁真正接受。

  “苻方、梁成、周楚之辈,岂是王都督之敌?汉中不日可取之!”高弼一直忠心耿耿的跟在慕容垂左右。

  慕容垂思索一番后道:“今苻洛已灭,北国行将一统,关中不臣者,唯姚苌一人尔,吾欲进讨陇右,斩杀姚苌,何如?”

  关中旱灾解除,渭水逐渐充盈,水源已经不是问题。

  横扫河南地后,军中留下不少牲畜,已经不缺粮食,麾下八千黑云军,摇身一变,全都成了骑兵。

  而且进入陇右的咽喉要道街亭也掌握在手中。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有了。

  慕容垂建功立业之心随之高涨,四十岁的年纪,正是一个男人最鼎盛的时代。

  “虽说有陛下青睐,不过还是应该谨慎一些,将军麾下八千黑云精锐,击败姚苌不难,却难以攻陷陇右,属下建议先上书洛阳,联合苻雅,东西夹击,方是稳妥之道。”高弼拱手道。

  野战,黑云军有绝对优势,不过姚苌肯定不会在野外决战。

  而且陇右不比河套,当年邓艾督镇于此,建了不少坞堡,城池坚固,关键姚苌还得到了陇右羌夏豪强的支持。

  上一次能杀入陇右,完全是攻其不备。

  吃一堑长一智,姚苌也做了很多准备。

  慕容垂道:“兵贵神速,夜长梦多,奏表一来一去,消息泄露,不如一面起兵,一面向苻雅求援,一面上表朝廷,三管齐下!”

  上表朝廷,再等朝廷通过,然后传令凉州,这么一套弄下来,至少需要三个月。

  凉州境内多羌,苻雅只要调兵,肯定会泄露消息,也就达不到奇兵的效果。

  换做以前,慕容垂肯定不敢如此。

  另一方面,慕容垂也有跟王猛暗中较量一二的意思,你取汉中,那我就攻占陇右。

  “苻雅深通兵略,姚苌为其大患,定会出兵,只恐朝中有人非议。”高弼还是有些担心。

  “哈哈哈,拿下陇右就没人非议了,若是没拿下,我甘愿受罚。”慕容垂抖擞精神,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回到当初金戈铁马的日子。

  如果要罚,王猛也逃不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能不能成功。

  大将镇守边地,事事都要向朝廷请示,这仗就不用打了。

  “将军……雄风不减当年。”高弼摇头苦笑。

  “事不宜迟,召集将士,留五百人守城,其他人随吾建功立业!”

  梁国最顶尖的两位大将一前一后,果断出兵……

  洛阳到长安修建有官道和驿站,迁都洛阳后,关中的消息只需七八天便可送达洛阳。

  若是六百里加急,则三四天就能送达。

  迁都洛阳强化了对关中的控制。

  不过王猛、慕容垂一前一后,擅自攻打汉中、陇右之事,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朝堂上立即争论不休,大部分人都在斥责王猛胆大妄为。

  “若各地将帅皆如此行事,只怕他日刀兵四起,自相攻伐,此取祸之道也!”户部侍郎刘猗气愤道。

  辛粲也跟着插了一嘴,“昔年曹爽攻汉中,十万大军毙于半途,颜面尽失,曹魏震动,如今……关中旱灾方消,王都督一意孤行,此风绝不可涨,此例绝不可开。”

  非但曹爽伐蜀失败,他爹曹真也失败了。

  不过朝臣们攻击都是王猛,反而忽视了慕容垂。

  李跃扫了一眼殿中诸人,常炜一言不发,闭目养神,崔宏有些心不在焉。

  严格来说,王猛出兵其实并没有多大问题,都督关中诸军事,还假节钺,有了临机决断之权,只是他这种一声不吭提刀就干的作风,让朝堂实在难受。

  攻打汉中不是小事,前锋薛强率七千精锐、两万豪强部曲,后军还有魏山的一万黑云军……

  万一进展不顺,梁国在关中的实力将遭受重创。

  不过李跃相信王猛和慕容垂的眼光,艺高人胆大,战机稍纵即逝,他敢在此时出兵,必然有十成的把握。

  若能攻陷汉中、陇右,为朝廷省了一大半的力气,还能震慑桓温。

  就像历史上的李靖一样,出兵漠北,此时唐廷已经派出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抚慰颉利,李靖认为这是大好时机,突厥必放松戒备,遂毅然出兵,终大破突厥。

  魏晋以来设置都督,其实就是给边关大将临机决断之权。

  再说王猛裤子都脱了,难道要下诏让他退兵?

  当然,这种事只能默许,绝不能鼓励,刘猗、辛粲也没说错,王猛、慕容垂这么玩可以,其他人就未必有这个能力。

  “兵已经出了,不可收回,且观后效。”李跃直接定下基调。

  朝廷不能给前线拖后腿。

  打完了再一起算账,打赢了一切都好说,败了,就不好说了。

  朝廷上众人面面相觑,不过似乎也只能这么办。

  “哼,无论胜败,王猛难辞其咎!”辛粲一把年纪了,却来掺和这事。

  李跃扫了一眼崔宏,迁都洛阳带来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原士族开始有联合的趋势,荥阳郑氏、陈郡陈氏、颍川辛氏、韩氏勾搭在一起,开始对抗河北的崔、卢、刘、高、申等士族。

  不过现在只是刚刚冒出一个苗头。

第六百四十章 王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打压了一批,又会有新的一批士族豪强茁壮成长。

  这种事情永远无法避免,当初退役的有功将士,回到地方,摇身一变,就成了豪强,然后子嗣在尚武堂深造,出来为官为将,继续强化他们的家族,然后几代人经营,逐渐成为士族……

  而这些新式豪强对大梁忠心耿耿,又没有作奸犯科,赋税徭役老老实实,一分不少,李跃总不能对他们动手吧?

  不过好在士族豪强之间大多不对付。

  就像河北士族与中原士族一样,内斗是人的天性。

  当然,大梁的士族豪强没强盛到魏晋那种地步,毕竟这几年才刚刚安定下来,李跃又在上面虎视眈眈,御史台、鸿胪司、校事司三位一体,检举地方不法。

  没几个人敢兼并土地。

  不过长期看,还是要为他们找到另外一条利益途径。

  不能让土地成为唯一的财富。

  世上之事,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军,根本问题都在利益二字。

  一场大雪之后,春回大地。

  当初为躲避旱灾的百姓陆陆续续回返,提前休整田地,准备即将到来的春耕。

  王猛和慕容垂都是局部战争,不影响关东的休养生息。

  王猛的军粮来自河东屯田,慕容垂的军粮来自劫掠河南地。

  只要不向朝廷伸手要粮,问题就都不大。

  不过春天来临之后,北面代国骑兵频繁南下,渗透幽州,践踏田地,焚烧屋舍,劫掠百姓。

  李跃秋天派骑兵北上,焚烧操场,拓跋什翼健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破坏梁国的春耕。

  好在幽州豪强也不是善茬,聚坞而守,贼军多则避而不战,贼军少,则一窝蜂的围上去砍成肉泥。

  有些睚眦必报之人还带着几十乡党,翻过燕山,反向劫掠,随便弄几头牛羊回来,不算赔本,若能抢几个奴隶就算大赚一笔。

  幽、赵、代诸州的官府大加支持鼓励,拿出兵库里面的皮甲、弓箭、环首刀等物租借给他们,只需来年以牛羊或者奴隶偿还即可。

  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吸引了不少亡命之徒。

  南面的桓温也不消停,几次大军兵临合肥城下,围上几日,扔几颗石头,射几箭,又退了回去。

  还攻陷了几座边境小城,不过始终不敢北上,深入北境。

  桓温北伐弄得像做贼一样,李跃哭笑不得。

  申斥吧,江东已经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出兵吧,眼下形势不允许。

  所以只能看王猛在汉中打的怎么样。

  李跃尽最大可能在后方为他们撑着,不让战事受后方掣肘。

  “陛下,陇西消息,慕容垂自街亭横插陇右,姚苌坚壁清野,苻雅召集集结凉州豪强,出兵四万,渡过黄河,陇西辛氏、牛氏响应,举狄道、襄武归降!”卢青一路小跑而来。

  “辛氏?”李跃脑海中立即浮现辛粲的猥琐模样……

  颍川辛氏是从陇西辛氏迁徙而来,冉魏时,陇西大儒辛谧劝冉闵归顺东晋,绝食而死,可见华夏正统在这些边地士族心目中的地位。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士族豪强也不全是坏处。

  永嘉之乱,没有这些士族豪强,只怕北方晋人的下场更凄惨,凶残如石虎也要拉拢士族豪强。

  姚苌成也豪强败也豪强,一人面对慕容垂和苻雅两员名将,内部还有这些豪强响应,这场大战应该没多少悬念。

  “汉中有何消息?”李跃不担心陇右,自从苻雅归附后,陇右的命运就决定了。

  姚苌再狡诈,在雍、凉二州的地缘挤压下,也无能为力。

  地缘决定命运。

  “应该在回来的路上,王都督虽然没有出兵,但薛刺史亦是王佐之才,汉中苻方、梁成、强德之流绝不是对手。”卢青拱手道。

  “你忘了汉中还有朱序、周楚二将。”

  朱序还是有些本事的,是江东少有的大将,只可惜家世不硬,始终是个杂号将军,不受江东朝廷重用。

  “南下大军中亦有魏山将军和苏权、赵贺等将,我军之精锐,远胜敌军。”卢青对王猛和黑云军有极大的自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4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1/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