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495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慕容楷踱了几步,“唯今之计,只能助梁军平定凉州,等待机会,秃发思复鞬、拓跋孤、康宁之流绝非王猛之敌,当年我家先祖因助曹魏讨伐公孙氏、高句丽,方有后来之燕国。”

  “只怕王猛不会给机会!”乞伏司繁目露凶光,状如野狼。

  西北宛如一片原始丛林,弱肉强食,没有用处的人,也就没资格活着。

  乞伏司繁贪的是慕容楷麾下一千多精锐,而非慕容楷这个祸患。

  当年拓跋力微走投无路,投奔没鹿回部,其部大人窦宾收留了他,还招为女婿,结果几年后拓跋力微壮大,杀了窦氏满门,顺势吞并没鹿回部……

  王猛之名,响彻天下,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鲜卑诸部七万余户落到他手上,还能有好?

  姚苌的十万余户羌人,都被迁徙走了。

  慕容楷神色从容,“兄长可知姚氏、苻氏如何崛起?”

  “哦?”乞伏司繁神色一动。

  “当年羯赵盛极一时,姚弋仲、苻洪率部归降,迁至滠头、枋头,蛰伏十七年,今关中凋敝,即便王猛迁徙诸部,也必散落于雍并之间,兄长今年不过二十三四,蛰伏几年,未尝不可,天下之事瞬息万变,总会有机会降临。”

  严峻的生存危机下,慕容楷飞速成长。

  这番话不仅是说给乞伏司繁听,也是说给自己听。

  “似乎只能如此。”别看乞伏司繁叫的凶,但若是让他起兵造反,还真没这个胆。

  慕容垂在南安屠城焚尸,杀人如麻,乞伏司繁一见到他就打哆嗦。

  更别提后面还有一个更猛的王猛。

  “协助平定凉州,梁国朝廷无论如何也会给兄长封赏,不然以后西北部族,谁还会归附?”慕容楷松了口气,知道自己又渡过一次难关。

  “哈哈,你说的不错,你们慕容家的人果然精明!”

  乞伏司繁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又让慕容楷紧张起来……

  随着王猛大军的到来,西北形势为之一变。

  这场大战集合了梁国数万精锐,以及半数的猛将,肯定不仅仅是平叛。

  周围盔甲铿锵声,令太子李俭心潮澎湃,在宫中和尚武堂何时见过此等场景?

  骑兵如云,甲卒如海,刀矛如林,旌旗蔽日……

  身处其中,全身热血沸腾,仿佛真能排山倒海一般。

  “这便是我大梁的军威!”李俭深为震撼。

  “殿下亦研习过兵法,此战当从何处入手?”王猛早已习以为常,平缓的语气安抚住了李俭胸中涌起的杀意。

  “侄儿建议兵分三路。”

  王猛静静的听着,仿佛一个先生在考教自己的学生。

  “叔父为正,从姑臧一路向西,扫平河西走廊上所有部落,慕容将军向南,溯湟水而上,清剿匈奴叛贼,然后吕光将军率玄甲军走居延,封锁鲜卑人的退路,将秃发思复鞬与拓跋孤堵在凉州!”

  李家家传有二,一是武艺,二是兵法。

  每个皇子都要苦修,可以不精,但不能不知,尤其是太子,李跃更是将自己的那一套地缘学尽数传授。

  地缘决定战争的胜负,更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那就按殿下所言行事。”王猛当即拍板。

  李俭没想到王猛真采纳自己的意见,“侄儿思虑不周……”

  “天下兵法大同小异,用兵之要,不在策略,而在将士执行,能否上下一心。”王猛一语道破兵法的精髓。

  事实上,大部分兵法教授的不是如何用兵,而是如何练兵、统兵。

  孙子兵法更多的是论述战争该不该打,打之前注意什么。

  秦国灭六国,也根本没那么多奇谋妙计,靠几十万铁血之师一路平推。

  这一战,梁国怎么打都赢。

  但凉州的问题不在于表面的这一战,王猛的心思放在其他方面。

  “侄儿受教了。”李俭拱手。

  “此战之后,殿下准备如何对待凉州诸部?”王猛目光深邃的望着李俭。

  “自然是迁徙……使其沐浴王化,知晓礼仪廉耻,不出数年,便可融入华夏。”李俭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

  也是第一次真正身临战阵。

  以前身边的儒生们教的就是这一套,礼仪廉耻,忠孝仁义……

  但这世道运行的规则,绝不是嘴上的这一套,相信这些东西的人,在这年头早就死无葬身之地。

  很多事情只有亲身感之后,才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殿下今年十三?”王猛忽然换了个话题。

  “虚岁十三……”李俭心中忐忑起来。

  “寻常百姓家的儿郎,十三岁已经披甲上阵,九死一生了,殿下也该见识见识这乱世的真正模样!”王猛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长在温室中的花儿,永远经不起风雨。

  李跃将太子送过来,绝不仅仅只是终日聆听教诲而已。

  也不知为何,李俭忽然有种心惊肉跳之感。

第六百六十章 禽兽

  凉州战事由王猛主导,李跃并不担心。

  西北那群夷狄绝不是对手,更何况还有苻雅、慕容垂、魏山、张蚝、吕光、慕容令、刘牢之、诸葛侃等将。

  足够将凉州犁上三四次的了。

  李跃这段时日心思放在南面。

  杨略的密报越来越多,上一次释放俘虏之后,大得荆襄人心。

  加上桓温被邓遐迎头痛击,声望大跌,军心离散。

  一个不能带领士卒战胜敌人的统帅,必然会被士卒唾弃。

  江东士民对桓温的怨气越来越大。

  不过兵权还在桓家手上捏着,加上桓温往日的余威,一时之间倒也没人敢妄动。

  江东士族要削弱桓温,而不是灭了他。

  眼下局势,桓温固然有私心,但江东也靠他撑着台面,他倒了,江东也会跟着崩溃。

  校事府、鸿胪司渗透的对象不是江东士族,而是底层的晋军。

  杨略蛰伏襄阳两年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拉拢了不少人。

  鸿胪司的说书人无孔不入,进一步削弱江东朝廷的合法性,顺便也让梁国深入人心。

  “若能拿下襄阳,则可重现当年前晋灭吴之势!”常炜读完密报,满脸喜色。

  南北一统,是多少人的夙愿。

  “此一时彼一时,王濬楼船下江东,是借了蜀中之力,如今蜀中残破,且朱序、周楚二将堵在剑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跃暂时对蜀中没多少兴趣。

  拿下了,还要派人去经营、防守,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只要攻破襄阳这座重镇,便可攻略整个荆州。

  到时候蜀中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哈哈哈,臣之兵略不能与陛下相比。”常炜及时纠正,还顺带暗捧了李跃一把。

  “令君过谦了。”李跃笑了起来。

  襄阳不急于一时,江东有桓温撑着架子,谢安调和内外,还能维持几年。

  梁国也没准备好,至今被凉州牵扯住手脚。

  所以李跃让杨略继续渗透。

  桓温北伐败了,也非常识相的上表认错,每年岁粮增加了一成。

  梁晋恢复了上下国关系,江东前所未有的恭顺起来。

  这一战影响深远,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乃至更南面的林邑都派遣使者入洛表示臣服,愿为藩属。

  毫无疑问,大梁彻底成为天下正统。

  桓温每次北伐,总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中高句丽、百济、倭国还一再请求李跃约束海贼。

  它们这几年被海贼袭扰的不轻,沿海百姓流离失所,田园尽废,而掠夺的人口都被送往辽东当奴隶,加快辽东的发展。

  李跃不予理会,让他们自己看着办。

  卢遁在耽罗岛的海军已经形成规模,这几年不断对倭国渗透,已经摸清倭国金矿所在,正准备来一次大的。

  卢遁不愧是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人物,几百悍卒就敢往倭国腹地挺进,打探地形、矿藏。

  一路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以战养战,倭人闻风丧胆,只敢据城而守,不敢出战,弄得倭贼人心惶惶。

  倭人派大军来讨伐,卢遁掉头就走,乘船换个地方再来一次……

  倭国使者送来的罪状令李跃叹为观止。

  历史上华夏的海贼其实也非常猛。

  明朝五峰船主王直,自号“净海王”及“徽王”,以倭国平户港为基地,拥众数十万,战船无数,控制三十六岛的“岛夷”,势力遍及日本及东南亚……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东海霸主,金门海战击溃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霸占整个南洋的贸易,西洋船队经过,还要老老实实交保护费。

  不过这两位大概常年在海上,脑子里面进多了水,选择相信明廷和清廷……

  清末郑一嫂,也曾纵横南海。

  其他的还有孙恩、徐道覆、方国珍、陈祖义等,这些还都是被史书记载的,还有更多没被记下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4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5/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