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02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至于其他的国家,都是一些城郭,几千人就自称国王。

  西域诸国这么长时间都没人来,说明西域有一股势力,并不愿亲近大梁。

  可惜这时代消息传递的太慢,什么都靠两条腿。

  李跃心急也没用,只能继续等待。

  从春耕等到秋收,终于等来了消息。

  但却是一个噩耗,刘应使节一百三十七人,刚刚出高昌,便遭到两千龟兹骑兵的偷袭,一百三十七人奋勇厮杀,且战且退,阵亡一百二十一人,连刘应都身受重伤。

  消息传到洛阳,朝野哗然。

  梁国立国这么久,还没人敢冲梁国的使节动手,即便当年与燕、秦死战,两边都对使者保持该有的风度。

  李跃没想到真有二愣子动手。

  “龟兹既然动手,必然已经跟代国联手!”常炜拱手道。

  “朕原本只想恢复藩属关系,重续商道,未想他们如此不识抬举!”李跃还是低估这时代的野蛮程度。

  即便当年强汉,进军西域也不是一帆风顺,两百多年间三绝三通。

  不开眼的小国多了去,楼兰、车师、轮台劫杀汉使,汉武帝也是杀的人头滚滚,才让这帮人恭顺起来。

  历史上的唐朝也是一样,进军西域,一样遇到阻力。

  总之,这年头刀子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你对他们客客气气,他们反而觉得你好说话,容易欺负。

  这年头不就是一个放大的黑江湖吗?

  既然取了洪兴年号,本就应该从东砍到西,从南砍到北,把这些人砍服了,他们才会跪在地上唱征服……

  文明是建立在刀锋之上。

  “传令,洛阳全城为阵亡的将士举丧,昭告国中将士、百姓,龟兹人之无礼在先,残害我大梁将士,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跃一拍大腿,义愤填膺。

  出兵之前,还是要让国中上下达成一致,激起将士和百姓的愤慨。

  再者,西域战略意义、经济利益重大,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领土,趁着这个机会,干脆一锅端了,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

  西晋设置的西域长史府,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其文弱,西域从那时开始,其实已经脱离掌控。

  而西域都护府,则是武装占领。

  “陛下三思……龟兹距中原近万里之遥……大军远行,只恐粮草入不敷出,君子报仇,十年未晚,眼下当休养生息。”常炜拱手道。

  李跃也想十年后报仇,但现在明摆着拓跋什翼健的手已经深进西域。

  十年之后,只怕拓跋什翼健先一步统一草原,然后与西域夹击中原。

  眼下正是大梁兵势最强之时,上一次攻打凉州,主要是王猛、魏山、慕容垂、苻雅麾下的士卒,洛阳只出了万余玄甲军,中军一直在休养。

  “令君大可放心,朕不是发动十几万大军立即远征,而是以精锐小股兵力准备充分之后,一击致命!”李跃安慰道。

  玄甲军、黑云骁骑就是为了远征做准备的。

  西面也不是孤立无援,凉州有慕容垂,西海还有吐谷浑在。

  反之,如果龟兹这种直接打脸行为不施以惩戒,西域那些还心存中原的小国,只会渐行渐远。

  听到李跃这么说,常炜也就释然了。

  这两年的几次出兵,都大有斩获,牲畜动辄几十万头,钱粮堆积如山,非但没有消耗府库,反而赚的盆满钵满。

  龟兹是西域有名的肥羊,佛塔庙千所,王宫壮丽,焕若神居。

  以经济利益驱动战争,无往而不利。

  古今中外,战争本质上也是经济利益驱动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跃想通过此战,加强与关中、凉州的联系,将关中、陇右、凉州士族真正纳入大梁。

  对于他们,既要打压,也要拉拢。

  汉朝从匈奴人手上夺下河西之后,将索、郭、贾、张、阴这些豪族迁入新占领的凉州,其后一千多年的时光里,他们都是华夏的捍卫者。

  直到遇上华夏历史上的另外一个耻辱王朝……

  一连三日,洛阳全城缟素。

  百姓对龟兹咬牙切齿,将士们纷纷上书兵部,请求报仇雪恨。

  气氛就这么被鼓捣起来。

  李跃虽然是始作俑者,却没有莽撞,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口头上怎么贬低对手都行,却不能盲目出兵,先摸清西域形势。

  李跃派出最精锐的斥候、校事,先行进入西域,打探清楚状况,兵部也收集各种有关西域的战报,并规划行军路线,设置粮道,打造兵器,为战马养膘等等……

  这么一来一去,没有一年时间,大战发动不起来。

  当然,敌人的真正实力,只靠打探不行,需要几场小战做出评估龟兹军的战力,顺便也摸一摸拓跋什翼健的心思,看他有什么反应。

  李跃加封慕容垂都督秦凉湟诸军事,使持节,伺机进攻龟兹。

  安排好这一切,秋收已过。

  关中传来好消息,在王猛的励精图治下,关中终于迎来一场丰收,收粮四十七万石。

  崔宏在朔州也是立竿见影,今年出栏的牲畜高达五万头。

  看似不多,但第一年就能有这么多,已经相当不易,任何事都是开头难,牧监的框架既然搭建起来,以后就会有源源不绝的牲畜。

  除了牲畜,还有四千多匹优良战马。

  有关中粮草、牧监牲畜的支持,这场大战也就不缺粮草了。

  李跃让他们的粮草和牲畜全部送往敦煌,提前为大战作准备。

  梁国正处于战力巅峰期,国中上下一心,李跃为阵亡的使节举丧后,将士百姓同仇敌忾,皆欲报仇雪恨,人心可用。

第六百七十章 运河

  就在李跃的注意力放在西边的时候,南边却出事。

  这几年校事府、鸿胪司不断渗透和宣传,以及各种惠民之策的吸引,荆襄人心逐渐转向大梁。

  在年底忽然就有两千多户偷渡汉水,逃亡南阳。

  两千多户,将近一万百姓,在这时代绝不算少。

  晋军出水军拦截,秦彪、糜进亦纵骑兵救援,两边在谷城爆发一场激战。

  晋军损失三十多艘战船,但梁军伤亡八百七十多骑,皆为晋军战船重弩所伤,不过好在掩护大部分百姓顺利渡江。

  桓温立即警觉起来,率精锐从濡须返回襄阳,开始严查细作,缉拿说书人。

  若不是得到荆襄豪强的协助,连杨略都险些被生擒。

  “江东人心已经转变,可喜可贺!”常炜更关注江东一些,毕竟只要晋朝存在一天,始终都是大梁潜在的对手。

  “杨略都熬了三四年了,襄阳就是座铁城,也该融化了。”

  李跃看着杨略送来的奏表。

  按照他的意思,如此朝廷南征,城中会有豪强、军户响应,里应外合,只有桓温不在,有六成把握攻破襄阳。

  但如果桓温一直呆在襄阳,则只有两三成。

  毕竟襄阳是桓温的大本营,多年的威望压着,豪强和军户心底打哆嗦。

  不过攻下襄阳,不等于就灭了江东,只是打开一个缺口而已。

  “先西后北再南,大战略不变。”李跃心中默默盘算着,六成胜算还是风险太大,更何况桓温就坐在襄阳。

  要么不不出兵,要么必胜。

  常炜道:“江东内有谢安,外有桓温,相得益彰,江东至少还有十年国祚。”

  江东这种门阀共治的体制,虽然烂,却能维持晋朝这艘破船摇摇晃晃的向前划。

  每每有权臣试图越界时,其他士族门阀不是拼命拖后腿,就是群起而攻之。

  王敦、苏峻皆是如此。

  现在的桓温也面临这种状况。

  “只要桓温还想进一步,总会有机会的,传令杨略,不必急于一时,校事、鸿胪吏先蛰伏起来,保存实力。”李跃心态越来越稳健。

  别看江东现在一副半死不活的衰样,却还是有些战力的。

  这一场摩擦就能看出来。

  晋军反应迅速,水军颇为精锐,竟能伤到这么多的黑云骑兵。

  当然,南征最大的问题不是水军,也不是长江天堑,梁国水军这几年也成长起来了。

  问题在于气候、水土,黑云军大多是河北人,不一定适应江南气候。

  赤壁之战,魏军就多死于瘟疫和疾病。

  而且眼下还没到南征的时候。

  到了年底,李俭又上表,想要在关中多呆一年。

  不过这次李跃拒绝了,身为太子久留在外并不是什么好事。

  两年时间,该见识的都差不多见识了,跟王猛的关系处的也差不多了,一国太子不能只会种田。

  与王猛之女王兰芝定亲之事也谈妥了,不过二人年纪太小,还要再等上一年半。

  此事传开,无疑是对寒门庶族派系的一次激励。

  很多人逐渐明白皇帝的心意,王猛入尚书台之事,也就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5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