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07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都来了也好,一锅烩了,免得一个个征讨,耗时耗力。”李跃无所谓道。

  梁国这么大疆域,这么多的人口,十几年下来,也就凑出十三万能征惯战的精锐。

  不是不想增多,而是十三万脱产的职业战士,加上家眷以及战马,每年耗费的钱粮是一个恐怖数字。

  不过战争单纯比较兵力没有意义。

  西域虽然富足,但二三十万的大军不是那么容易掏出来的。

  几十万人不可能都是装备精良的战士,而且这种联军,大多都是乌合之众。

  “姑臧已无事,久留无益,传令诸军,启程去敦煌。”西域即将大战,李跃实在闲不住。

  在姑臧待了快一个月,该接见的都接见了。

  好不容易来凉州一次,总要到处看看。

  敦煌是凉州的另一座军事重镇,还是经济特区,人文荟萃,经济繁荣,从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开始,便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不看看实在可惜了。

  “陛下不是在朝堂上陈诺止步于姑臧么?”卢青接话道。

  “你小子是他们的眼线吗?事急从权,朕去给前线将士壮壮声势,激励士气。”李跃笑骂道。

  手上还有一万步骑,说不定能派上些用场。

  “臣岂敢……”卢青连忙拱手。

  皇帝的命令自然无人敢拒绝,不过新的麻烦一同到来。

  诸部豪酋一听说李跃要西征,拖家带口的跟着,名义上是助一臂之力,实则混吃混喝。

  这些人到了战场不仅派不上任何用场,还会增加后勤压力。

  李跃自然婉拒了,要去可以,诸部豪酋可以跟着,他们手下的牧民就算了。

  安顿好一切,李跃带着一万步骑向西行进。

  八王之乱、永嘉之祸,中土沦为丘墟,但凉州还算安居乐业,张家前三代人治理有方,又吸收了大量中原人口,河西一片繁荣景象。

  南面阡陌纵横,北面牛羊成群。

  城池矗立在雪山绿水之间,成群的白鹭点缀在蓝天上,偶尔有鹘鹰急促掠过。

  此情此景,让人心胸为之一阔,追慕起华夏先贤的丰功伟绩起来。

  东方大地,基本所有沃土都被他们收入囊中。

  大军秋毫无犯,沿途城池百姓纷纷进奉牛羊、谷麦、布帛,李跃一概不受。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仅从这些旷古烁今的名字,李跃就能感受到汉朝的霸气和豪迈。

  因前方战事,大量辎重和民夫在敦煌集散,更显忙碌。

  城内也比其他城池多了一分异域风情。

  战争非但没有阻断商贸,反而吸引来更多的商贾,卖什么的都有,蒲陶酒、瓜果、香料,当然也少不了胡姬……

  不过最多的还是僧人,胡僧、汉僧都有,站在道旁,冲着李跃的仪仗双手合十。

  还没歇脚,龟兹的战报就送来了。

  贼军势大,慕容垂于龟兹城下结营固守,贼军这次也学聪明了,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伏兵,四面围攻,日夜不休,战事颇为紧急。

  关键粮道被敌军切断了。

  蚁多咬死象,大力出奇迹。

  诸胡联军这么弄,的确最能发挥他们的兵力优势。

  不过慕容垂明知这么多敌军来犯,还在龟兹城下结营,让李跃有些不明白。

  敌军势大,退回高昌,暂避其锋,缩短粮道才是上上之选。

  高昌本来的名字是高昌壁,乃汉军进军西域的军事前沿,城池极为坚固。

  慕容垂完全没必要顶上去,将五六万人马置于死地。

  一天后,新的战报送来。

  被困的只有三万余众,皆是黑云精锐,吐谷浑援军、豪强部曲、诸部义从都被慕容垂安置在外围袭扰。

  也就是说慕容垂三万人马面对几十万的胡人大军。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干,李跃直接要被气的吐血。

  不过慕容垂这么干,必有他的道理。

  年纪越大,慕容垂展现出来的军事能力越强,极擅长苦战、死战。

  而历史上的他也是多次绝地翻盘。

  “慕容垂既然没来求援,形势应该在他的掌握之中。”李跃平心静气道。

  凭黑云军的战力,真要突围,胡人是拦不住的。

  “胡人数十万人马,每日消耗极多,必不能长久,慕容都督骁勇善战,将士们士气高昂,臣以为不日便有捷报传回。”

  刘应倒是信任慕容垂。

  不过都走到这一步了,不相信也没办法。

  李跃点点头,慕容垂收缩兵力,裁去其他协从军,应该是为了节省粮食。

  三万人马中,不止一个慕容垂,还有张蚝、刘牢之、吕光、诸葛侃、慕容令等猛将。

  大梁四个万人敌,有三个聚集在此。

  吕光差不多也够的上万人敌级别,欠缺一场大战证明自己而已。

  “陛下,有一僧人入营,自称有收复西域之策献上。”卢青前来禀报。

第六百七十七章 纽带

  “何处僧人如此狂妄?”李跃一听就不靠谱。

  这年头神棍和方士非常多,动不动就来忽悠皇帝,连冉闵都中招了,听了法饶的一顿忽悠,出去跟悦绾玩命,从而导致襄国大败,十万精锐覆灭,冉魏从此一蹶不振……

  上一次凉州大乱,就是这些僧人在其中穿针引线,被王猛一锅端了。

  如今他们竟然还敢找上门来?

  李跃心中一动,莫非是来行刺报仇的?

  一旁的刘应道:“西域诸国皆崇尚沙门,此人既然敢来,必有依仗,不妨见一见,若其出言无状,再治罪不迟。”

  李跃然其言,见一见也好,明知自己对沙门大开杀戒,还敢上门,至少这人颇有胆略,遂令人召入。

  “小僧乐尊,拜见陛下。”来的是个汉僧,竹杖芒鞵,身形瘦削,脸上都是西北风吹出的皱纹,双眼清澈,语气温和诚恳。

  这副扮相让李跃心生好感。

  之前厌恶的是借佛法敛财的假僧人,而不是有德行有学识的僧人。

  “足下自称有平定西域之策,不妨道来。”李跃不喜欢啰嗦,喜欢开门见山。

  乐尊双手合十道:“陛下可知为何此次西域诸国皆反?”

  “为何?”李跃心中一动,兴趣立即就被提了起来。

  “西域诸国皆奉行佛法,仅龟兹便有佛塔千座,陛下抑制沙门,西域僧人百姓皆惧之,被人挑拨,遂成今日之事,恕小僧直言,即便陛下能击败诸国联军,也难以平定西域。”乐尊一脸诚恳。

  能说出这番话,说明此人有些道行。

  当然,这时代不是什么人都能信佛的,没有点财力、学识,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拿什么去研习佛法?

  而且他说的不无道理。

  军事上战胜西域诸国不难,但难在维持长期统治,以汉朝之强犹三绝三通,更不用说现在的梁国。

  对于有才能之人,李跃一向敬重,脸上的轻浮之色尽去,称呼都变了,“大和尚所言甚是,不知可有良策?”

  “陛下可知汉明帝为何建造白马寺?”

  沙门之所以在中原兴起,是因为汉明帝遣使入天竺,引渡佛法,于洛阳建白马寺,遂兴元宵节“燃灯表佛”。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不会无缘无故的做这些事。

  汉明帝在位期间,发生过很多大事,派窦固出击北匈奴,吞并西南的哀牢国,进军西域,设立西域都护,从而将西域重新纳入华夏版图。

  引进沙门,正是为了稳定西域。

  汉明帝的功绩在历史上被低估了。

  不过汉朝的明君实在太多,大部分人的水平都比较高,所以华夏名族才会以“汉”名之。

  “大和尚慧眼如炬也!”李跃立即知道他的心思。

  “既然汉明帝能容沙门,以陛下之雄才大略,何必拒之门外?”

  聪明人之间说话,就是这么爽快。

  李跃哈哈大笑,这个乐尊果然不简单,将自己与汉明帝相提并论,暗地里吹捧了一波,“大和尚高见,朕非是灭佛,而是替佛门清理门户,今日闻君一席话,如若醍醐灌顶,心中顿明!”

  在中土要抑制沙门,但在西域则要弘扬。

  做任何事都要一个抓手,如今佛门已经成为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一个文化纽带。

  有了这条纽带,就可以将西域、高原、草原,全都串联起来。

  而历史也是朝着这个脉络行进的。

  华夏文明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包容任何其他文化,佛门传入华夏,与华夏文明结合,重新焕发生机。

  “小僧此来,实则还有一事相求。”见李跃心情甚好,乐尊趁机提要求。

  “大和尚但说无妨。”

  他冒这么大的风险前来,肯定有自己的企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5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7/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