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刑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李跃还是下令玄甲军戒备。

  说来也荒谬,玄甲军新立,一大半是新招募的良家子,小半是边地招来的匈奴、鲜卑、乌桓。

  如今要整肃黑云军,竟然要借助这些夷狄的力量……

  洛阳铜驼大街上,三百五十七名犯人被按在地上。

  军中伍长以上,皆来观摩。

  洛阳百姓自发走上街头。

  自迁都以来,还从未有过这种场面。

  李跃披甲执剑走在人群之中,听着他们的求饶之声,心中没有任何动摇。

  他们每侵占一亩田地,都意味着有人失去一亩,更有甚者,有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尔等所作所为,不仅犯了国法,还犯了军法,你们自己说,杀你们冤不冤枉?”李跃大声道。

  哭喊求饶声戛然而止。

  有人低下头去,有人眼中充满了乞求之意,也有人目光中仇恨一闪而逝……

  “朕给你们的难道不够吗?为何要侵夺百姓田地?”

  还是没人回答。

  整条大街鸦雀无声,只有春风带着寒意吹过。

  李跃目光扫过围观的伍长、什长、屯长等军官,皆畏惧的低下头去,“朕治国治军,一向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来人上酒。”

  亲卫抬来一坛坛酒,就在地上摆开。

  李跃端起一碗,亲手喂给一人,“张大耳,黑云山老卒,从军二十三年,为中坚军曲长!”

  “陛下……”张大耳泪流满面,“属下一时糊涂,一时糊涂啊。”

  李跃又端起一碗,一口灌下,接过他身后刽子手中的大刀,“朕亲自送你上路。”

  大刀举起,望着刀下的脖颈,以及后脑勺上白发,李跃心也在颤抖。

  “父皇……”李俭似乎看出李跃的不忍,“不如回宫歇息,儿臣督斩。”

  呼——

  大刀带着破风声,狠狠落下,掀起一抹血光。

  也许是这么多年没有亲自上阵,力度角度没有控制好,鲜血溅在脸上,略带温热,眨眼就被料峭的春风吹冷。

  一颗人头也咕噜噜的滚落在地,睁大眼珠,还未涣散的瞳孔盯着李跃。

  “走好!”李跃从黑云山上杀下来,自然不怕这个,提刀走向下一人,“赵眉,洪武二年从军,杀敌十七人,七等军爵公大夫。”

  “陛下饶命啊……”刀下之人瑟瑟发抖,鼻涕眼泪混成一团。

  李跃一脚踹在他身上,“男子汉大丈夫,敢做敢当,何作妇人之态?脖子伸直!”

  颤抖的心很快恢复平静。

  跪在这里的没有一个是无辜之人,为了侵占田地,打死打伤百姓是常有之事,地方官吏不敢深究,偶尔几个上报兵部的,也因正在对外作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压了下来。

  赵眉颤颤巍巍的将脖子伸直,李跃毫不犹豫的一刀劈下,给了他一个痛快,头颅干净利落的滚在地上。

  每杀一个人,观刑的百姓和军官眼中的敬畏就多了一分。

  乱世当用重典。

  乱世更需要一个强人,而不是烂好人。

  这种风气不治,大梁国祚能延续几年?

  外面、内部,还有很多敌人虎视眈眈。

  而且李跃给他们的已经足够多了,每次大胜,首先想到的就是赏赐他们,军功另外算,中原最上等的田任他们挑,子嗣优先入尚武堂,出来不是官就是吏。

  与魏晋两赵燕秦的军户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这让李跃如何不心寒?

  最难治者,人心、人性。

  连斩十七人,李跃才扔下缺了口的大刀,让刽子手们行刑。

  长街上,泛起一抹嫣红。

  李跃忽然明白这时代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暴君。

  不残暴无法镇服人心。

  “从今往后,再有此等事,就不是斩一人,当夷灭三族!”李跃目光扫过观刑的各级军官,每个人都低下头去。

  就连身边李俭也在微微颤抖。

  李跃一把握住他的手,血红着眼道:“这便是乱世,不杀这些人,以后会死十倍百倍的人!”

  魏晋士族兼并天下土地,贫者无立锥之地,胡人振臂一呼,不知多少百姓云集响应。

  否则仅凭刘渊的匈奴人、石勒的羯人,岂能掀起如此滔天巨浪?

  李俭深吸一口气,神色很快平静下来,轻轻一点头,“父皇并没有做错,儿臣知道父皇苦心。”

  李跃欣慰一笑,不过脸上带着血让这笑容变得狰狞。

  李跃从来不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气。

  没办法,如此乱世,不仅要对外人狠,对自己人一样要狠,谁过了界,就要毫不犹豫的一刀斩下去。

  “属下不敢……”军官们纷纷拱手。

  百姓更是被吓得瑟瑟发抖,不过也有明白事理之人高呼“万岁”。

  三百五十七人伏法之后,军中又有三千七百多人申请退役。

  李跃从其所请。

  留下来的人,自然都是愿意为国征战之人。

  而那些侵占不多的田地,也主动归还给原主或者当地官府。

  以前总觉得他们是仗打多了,疲于奔命,才会厌战,斗志不高,如今清理了一番后,那种悍不畏死的气势回来不少。

  军中气象为之一新。

  兵部又从镇军中选拔精锐,重新加入黑云军中,让黑云军吸收新鲜血液。

  玄甲军扩充到一万七千人,李跃直接以实战代替训练,让他们赶赴夏州,协助桓伊给河南地上的匈奴人来一次犁庭扫穴。

  出征之时,李跃亲自送行,当着全军的面大声道:“刀矛向外,功名利禄马上取者,方是华夏好男儿!”

  随行亲卫大声将李跃的话重复了一次,“刀矛向外,功名利禄马上取者,方是华夏好男儿!”

  喊完之后,忽然陷入沉默之中。

  李跃心中一沉,暗忖自己的鸡血没效果了?

  旋即,周围响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万岁!万岁!”

  这一刻,李跃才感觉曾经的黑云军又回来了。

  仿佛回到十几年前金戈铁马不畏强敌的时代。

  其实上次云中会盟时,李跃就有突袭拓跋什翼健的想法,但见到士气低落,士卒厌战情绪浓烈,皆无死战之心,方才作罢。

  “万岁、万岁!”阵阵呼喊声伴随着沉沉马蹄声,呼啸向西。

  两万骑兵化作一条长龙。

第七百一十五章 王氏

  “楚公明德应期,光大深远,上合天心,含章时发,用集大命,在予一人,功美博陆,道固万世,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楚公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今当顺天应人,协同神略,亲帅群后,恭承明命,皇极载清,续成大统!”

  建康朝堂上,散骑常侍荀籍抑扬顿挫的念着劝进表。

  荀籍乃前尚书左丞荀蕤之子,曾反对封桓温为豫章郡公,改封临贺郡公。

  如今桓温入主建康,荀氏立即改头换面,成了桓温的坚定拥护者。

  “楚公文治武功,天下无匹,江东士民赖之以存命,今非常之时,不可拘于小节。”秘书监褚歆也劝谏道。

  此人乃太后褚蒜子之弟,连他都劝进,可见司马家的确“主威久谢”。

  褚歆一开口,朝中大臣纷纷对桓温歌功颂德起来。

  全都忘了不久前石头城外的一场血战。

  每多一个人劝进,御座上司马昱的脸色便低沉一分。

  他担心的当然不是司马家的江山,而是晋室国祚将在他手上断送,骂名肯定少不了。

  桓温捻须而笑,挡在众人之前,“诸位,诸位,听吾一言。”

  殿中迅速安静下来,每个人都聚精会神的望着桓温,目光自动忽视了背后的皇帝司马昱。

  “今梁贼在北虎视眈眈,国中新逢大败,人心惶惶,军心不安,江东已到生死存亡之时,且当今陛下明德昭昭,定能率我等外御强寇内安社稷。”桓温冲身后的司马昱拱拱手。

  司马昱刚想谦虚几句,桓温却没给他开口的机会,毫无顾忌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此言出自魏武帝曹操之口。

  桓温不是蠢人,眼下江东千疮百孔,强行上位,必激起地方叛乱。

  士族这么上心的鼓动他称帝,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

  即便桓温控制了整个晋室,没有一场大胜为基础,很难让江东士民心服。

  而且从楚公直接登基为帝,不符合汉魏两晋以来的流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