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横刀十六国_分节阅读_第540节
小说作者:苍穹之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4-03-21 13:57:25

  华夏需要一把快刀,剔除身上的腐肉,才能迎来新生。

  接下来几日,李跃巡视各大战船。

  这年代出海绝对是一件无比艰辛之事,艰辛也就罢了,简直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船上生活极为艰苦,动辄数百人挤在一间仓房中。

  在海上遇上风浪,九死一生。

  “一次出海动辄数月,将士们苦闷无比,疫病丛生,挨不住的人跳海轻生。”马顾叹了一声。

  开拓者不是那么好当的。

  李跃自然能理解其中的难处,所以从来不严格要求海军士卒的军纪,也根本不能严格约束他们。

  艰苦的环境,自然培养出一群狠人。

  “等大梁强盛了,一切都会改善的,朕已经让航海司着手解决这些,船以后会越造越大,宛如城池,不仅能种菜,还能养鸡鸭活禽。”李跃画下一个个大饼。

  “真能如此?”马顾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满脸的期待。

  李跃笑道:“怎么,连朕的话都不信?”

  “末将岂敢,陛下恕罪。”

  “新式海船已在辽东建造,你迟早会看到的。”这次李跃没有画大饼。

  海航司设计的新式大船,一艘能容两三千人,不过建造时间有些长,需要五六年,动用了几万倭奴入深山老林寻找大木,每日葬身风雪、野兽口中,以及活活累死的就有百余人。

  不过慢工出细活,海船容不得马虎。

  “有此等大船,大梁可畅行四海!”马顾欣喜道。

  眼看到了饭食,李跃就留在船上,与士卒一起用餐。

  在伙食上,海军待遇不错,各种海鲜应有尽有,一釜乱炖,味道鲜美。

  吃着吃着,李跃想起一事来,后世海贼基本都是酒鬼,人人离不开朗姆酒,人喝醉了,也就不畏惧风浪。

  “既然是海军,就不必墨守成规,每条船上多储藏些酒,一来解乏,二来解渴。”

  “陛下不如让每条船上些女人,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旁边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卒油腔滑调道。

  李跃脸色一沉,周围笑声戛然而止,“有了女人,你们的两条腿还站得起来吗?还有力气和心思去杀敌么?”

  马顾当即一脚踹了过去,将此人踢翻在地,满嘴鲜血,“陛下之前,安敢胡言乱语?若不是见你年幼,不知规矩,定斩不饶!陛下恕罪,臣管教不严,君前失仪。”

  老将就是老将,他这么一弄,李跃反倒不好惩戒此人了。

  反过来一想,遇上马顾这样的上司,也是这小卒的福气。

  “下不为例。”李跃暗忖还是不能跟士卒太亲密了,今时不同往日,皇帝就应该有皇帝威严。

  “谢陛下。”年轻小卒擦着嘴角溢出鲜血,跪在李跃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这人敢跟李跃开玩笑提要求,胆子不小。

  “小人徐道覆。”说完重重磕了一个头,将甲板砸的一响。

  “徐道覆?”李跃一愣,难怪敢出言无状,历史上一力主张捅宋武帝刘裕后背的,便是此人。

  与卢循一起拉起海贼,直接跑陆地上跟帝王终结者刘裕过不去,胆子能不大吗?

  好苗子!

  李跃心中暗赞不已,这年头到处都是人才,海贼双璧已经凑齐,将来四海之上又多了一个杀人放火的禽兽。

  “记住,尔等不是海贼,而是大梁将士,华夏开拓者,大梁将士就要有大梁将士的样子!”李跃扶起此人,接下腰间长刀,塞进他手中,“此刀名为百辟,唯刀百辟,唯心不易!”

  徐道覆被李跃弄得一愣一愣的,年轻人就是好糊弄,一把刀就让他感激涕零,“小、小人……定为大梁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跃哈哈一笑,“万死就不必了,好生活着,多立功勋,光耀门楣。”

  “领命!”徐道覆满脸坚决,紧紧握着百辟刀。

  “陛下,桓温十一天前接受司马昱禅让,登基为帝,国号楚,年号永始,司马昱降为平固王!”这时卢青在船下禀报道。

  历史上的桓楚政权匆匆登场了。

  桓温终究没有按捺住自己的野心。

  不过现在不过一把皇帝瘾,以后更没机会。

  桓温既然称帝,决战之时已然到来。

  李跃不可能给桓温整合内部的时间,虽然桓温北伐屡战屡败,但对付内部这些人,还是非常在行的。

  能将桓氏从一个三流小族带成江东顶流,桓温内斗的水平绝对是这时代的翘楚。

  从他击败吴会豪强就能看出其心机。

  “陛下!”海军诸将半跪在李跃面前。

  眼下是五月,正是盛夏时节,大军集结、粮草输送,差不多秋后出发。

  “什么时候出兵你们自己决定,朕要万无一失!”李跃感觉自己亲手放出了一头恶兽,让它张牙舞爪的扑向所谓衣冠高门。

  “领命!”众人神色一喜。

  东巡多日,李跃差不多也要返回洛阳,准备这统一天下的一战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规则

  李跃其实非常明白桓温的处境。

  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骑虎难下,称帝看似操之过急,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只有登基才能平衡士族、荆州军、北方流民各种利益,是最优选择,不拿掉司马家,士族们的屁股就永远偏向司马家一边。

  登基称帝,也是逼士族们做出选择。

  于桓温个人而言,登基称帝是他几十年的夙愿。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此言早已流传天下。

  换做自己,江东已经烂透了,也不差登基这最后一刀,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还能起死回生。

  “桓温这是在做一场豪赌,只要如前几次那般挡住我军,他这个楚国皇帝就可以坐稳了。”太极殿东堂,刚回到洛阳的李跃气都没喘一口,就召集众人前来商议军机。

  “江东人心离散,内忧外患,天下一统时机已至。”王猛拱手道。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望向李俭。

  “桓温篡位,江东人心不稳,的确是攻取江东的大好时机。”李俭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既然如此,朕进伐中路,太子进伐东路,桓伊、刘应为辅,景略镇守后方,输送粮草。”李跃大手一挥。

  灭燕,李跃为正,王猛奇兵突出,从上党穿行太行山,夹击慕容恪,取得梁燕决定性的一战。

  灭秦,沙苑之战,王猛阵斩苻坚,击灭氐秦主力,有灭国之功。

  平凉,王猛高歌猛进,将凉州里里外外犁了一遍,方有今日关中的安定。

  这还是武功,其他的文功都没算在其中。

  此番攻打江东,不能再让他去了。

  否则就是功高震主,将来大家都不好相处。

  权力运行自有一套规则,如果臣子的功劳比皇帝还高,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尤其还是开国皇帝。

  不是质疑王猛的忠诚,而是跟随他的人会推着他往前。

  王猛在朝堂、地方、军中都有自己的势力,放任不管,将来肯定要出问题。

  上一次平凉之后,王猛要靠自污这种低劣手段暂避锋芒,这一次若是顺利平定江东,李跃都不知道怎么封他了。

  而且督镇后方也是一项重任。

  如此规模的大战,也只有王猛、常炜这个级别的人方能理清。

  “怎么,你二人有何异议?”见二人不说话,李跃询问道。

  “儿臣领命。”李俭意识到什么,目光瞥了瞥王猛。

  在权力中枢待了这么久,不可能还是当初的菜鸟。

  之前的心事重重,应该是提前想到了此节。

  这说明他已经是个合格的太子。

  王猛很快就一脸坦然,“陛下安排十分得当,此战定能旗开得胜。”

  “报陛下,巴中守将邓定、常璩等人举城投降,巴蜀皆归大梁。”卢青在殿外激动禀报着。

  常璩此人李跃有些印象,曾作为桓温使者出使过邺城。

  常氏也是蜀中大族,如今薛强、周楚已经攻入蜀中,巴蜀豪强选择替桓温陪葬,还是选择依附大梁,一目了然。

  以前打着晋室的旗号,还能安抚巴蜀人心。

  如今桓温撤掉最后一层遮羞布,晋室所剩不多的正统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知道了。”李跃没太惊讶。

  巴蜀豪强这时候还为死战,才是一件咄咄怪事。

  巴中拿下,江南防线就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长江的优势去了一半。

  “儿臣有一事不明。”李俭开口道。

  “说。”李跃和颜悦色。

  “前者谢家已经与父皇联姻,谢安一时之俊杰,应该知晓江东不可长久,为何还不来请降?”

  江东这艘破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晃晃而不沉没,功劳最大之人是谢安。

  当初王氏与桓温叫板,如果谢安站在王氏一方一同发难,只怕桓温连楚王都当不成。

  仔细来看,桓温的种种行径,其实都有谢安在暗中推波助澜。

  说不定两人私下早已结盟。

  “不必高看谢安,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谢家,桓温的楚国有一半是谢家的,你说谢家是愿意来大梁当贰臣,还是愿意与桓温共治天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80页  当前第5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0/5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横刀十六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