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_分节阅读_第365节
小说作者:长腿大叔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7 MB   上传时间:2024-03-22 12:45:42

  不过大家都要记住一点,以上分工仅限于新兵们在新兵营期间,一旦是新兵三个月的训练期过了后;战队起码有着八成的人员,需要编组到新军中去。

  因为若是打不过金兵,后果你们是知道的。”

  听到了这么一句之后,想到了某些情况的众人当即就是打了一个寒战,他们哪里不知道那一个严重的后果,根本就不能承受……

  ……

  次日,天色都没有彻底发亮的时候。

  在家睡了一个晚上,又等于没怎么睡的侯三,吃过了自家媳妇做的一碗汤面之后,就是匆匆地出门而去。

  他可是没有忘记,昨日解散之前教官嘴里叮嘱的那一些话语:

  今天早上,若是三通鼓毕之后,还是未能回营的人员,将是被视为逃兵处理。

  开玩笑!新军如何处理逃兵他又不是没见过,隔壁翠河坊一个叫做周犇的汉子,许是在金兵杀来之前家中情况不错,一直没吃过什么苦头。

  在新兵营中,不过是待了五天的时间,就受不住后打算趁夜偷偷溜走。

  结果才是出营不到二里,就被教官们抓了回来,连夜当着他们的面开始行军法;判罚的三十军棍才是挨了二十一棍,整个人就是被生生打死。

  这还不算,昨日从自家娘子嘴里之后,她家中老母、媳妇、两个孩子也是没有落得好下场。

  虽然女皇陛下和胡爷爷仁慈,事后没有抄家和连坐,更没有将其驱赶出开封城中。

  但是他家中的老母和媳妇两人,再也从街道办接不到半点活计,两个原本已经是入学的孩子,也被小学拒之门外。

  如今着这一家四口,可以说过的凄惨无比。

  总之,在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后,侯三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在军中累死、战死,也不能当逃兵连累了自家娘子。

  出门之后,已经习惯了每日早上负重跑上了十里的侯三。

  自然而然的,就是按照着每跑上八步就呼吸一次的频率,开始小跑了起来。

  才是跑出了一小会的时间,就能看到从大街两侧的巷子里,一个又一个军中的同僚纷纷从一条巷子、坊市中跑了出来,汇入了大街之上。

  哪怕之后彼此之间,根本不是一个连队。

  但是这些人,依然是自然组成了三条整齐的纵队,默默地开始奔跑起来。

  如同一条长龙一般,开始穿过了开封城的长街,穿过了城门、一头扎进了广阔的城外旷野之中。

  这样的一幕,被一个前江湖术士,如今某街道办的环卫工人看到后。

  一时间,那是连扫马路的事情都是忘记了,嘴里用着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地自语了起来:

  “《周易》上经初九曰:潜龙,勿用;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这胡一统和麾下一众党羽果然不是凡人,好一个潜龙在渊之相……”

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妙的开封城之旅(一)

  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是到了茂德元年四月十七日;距离着胡彪他们那一次的初步分工,又是过去了一个多月。

  在通过了这一次更为科学,还有合理的分工。

  又或者换上一个说法,胡彪那一个死扑街更疯狂的压榨着一众网友了后,不知道熬秃了多少油腻老爷们的头顶后,大家的工作效率也是更高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封城这里的情况依然很有些艰难,不过已经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

  地点:通往开封城大运河,其中的一条蔡河上。

  当时人在船舱之中的杜宝君,忽然听得舱外的船老大,扯着嗓子吆喝的一句:

  “杜掌柜,再有两个时辰的功夫,我们就能到开封城;到时候天色尚早,都没有彻底黑下来了。”

  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后,顿时他整个人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杜宝君、一个三十岁来年纪,外表上看起来文质彬彬,更像是一个读书人,而不是市井商贾的妙人。

  事实上,说他是一个读书人也没错。

  他本身就出自于江南湖州地区,杜家大房中的嫡系子弟;自幼就开始就进入了家族的私塾中读书,启蒙的恩师都是当地有名的先生。

  无奈的是他个人读书天赋有限,对比起了家中的其他兄弟,更是远远不足。

  眼见靠着读书也没有什么出路之后,便是接过了杜家众多的生意,算是整个杜家钱袋子一般的人物。

  有关这一点,在商业极度发达的有宋一朝,说起来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算起来,杜宝君已经有着两年有余的时间,没有前来这开封城了。

  理由很简单,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金人两度打到了开封城下,最初是兵荒马乱的太过危险了一些。

  等到第二次金人走了之后,开封城中上百年的财富被搜刮一空。

  他们这些商人,说白了都是一些无利不起早之辈,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但是亏本的买卖绝对没有人做。

  杜宝君每日在家中好好喝酒听曲、依红偎翠,不比来残破的开封城,面对那些穷鬼们强多了。

  问题是这样的情况,在差不多一月之前的时候,有了一个惊人的变化。

  那一日,在湖州算是私下掌握了最大盐巴售卖的吴家,宴请了湖州一众有些实力的豪门,去当地最大的‘庆平楼’中宴饮。

  在酒宴过半后,吴家的家主拿出了一应稀罕之物,算是当场惊艳了众人。

  有着晶莹剔透的各种杯盏,简直就是巧夺天工的宝物;还有着一种巴掌大小,但是却能将人照到纤毫可见的镜子。

  还有一种叫做香皂的胰子,清洗发肤之后不仅是干净、清爽,还能留下一股花香久经不去。

  当即之下,身为一个商人的敏感性。

  杜宝君几乎是立刻就是意识到了以上物品,所拥有的一个巨大的商业价值。

  镜子和香皂这些,对于男人也是罢了,算是可有可无之物,他们只会为了那些杯盏等宝物,不惜价钱地购买。

  但是对于一众女眷来说,简直就是天物一般的诱惑。

  而男人为了女子一掷千金,却是正常无比的事情,所以说以上的种种,绝对都是一个极好的生意。

  情况确实也是这样,自己当日可是花费了600百贯的价格,才是从吴家手里购得了一块巴掌大小的镜子。

  回去送与了娘子之后,娘家有着一个叔父任湖州通判,平日在家气势汹汹的妇人。

  在当夜可是百般的温存、刻意的逢迎不说,还答应了他可以将养在外面的某个外室,纳入门中作为小妾的好事。

  这样一来,越发坚定了杜宝君想要将这一门生意,弄到了自己手里的决心。

  随后他使了一些银钱和手段,终于是打听到了其中的门道:

  原来是吴家在听得了开封城的茂德女皇新朝廷,所报颁布那一个新盐引的法子后,当即就是组织了二十万斤的陈粮,通过漕运的手段运去了开封城。

  最初不过是打算换了一些盐引之后,立刻就从开封城回来。

  不曾想到在朝廷新成立的商务司,看到了以上种种巧夺天工的器物之后,那带队的吴家老三当即之下,就用着随身的所有银钱和粮食,全部换成了这些新器物。

  果然回来之后,不过是两三日就卖了一个干净,一趟下来所获得的利润,哪怕没有惊人的百倍。

  最少五六十倍之多,那绝对是有的。

  在这样一个巨大利润的驱使之下,自然就是有了杜宝君本次的开封城之行。

  哪怕这一次他过来,并没有如同那吴家一样准备了大批的陈米,但是对于本次的一行,依然是充满了信心。

  因为作为了杜家湖州布业中的魁首,他这一趟带来了麻布二十万匹,上好的绸缎三千匹。

  人这一生,无非是衣食住行这些而已。

  那开封城百废待兴,缺粮这一点确实没错,但是只要开封人要穿衣服,他的这一批布料同样是好使……

  在听得外面的船老大,嘴里那一个还有两个时辰,就能到了开封城后。

  杜宝君立刻就是在船舱中坐不住了,当即就是在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之余,走出了船舱之中。

  主要的原因,还是之前算是来过了五六次开封城的杜宝君,第一次遇上了运河之中如此繁忙的情况。

  只见在偌大一条运河中,何种大小的漕船、神舟如织。

  上面运送着粮食、酒水、生漆、皮料、矿产、布料、牲口等各种货物,目的全部都是那开封城。

  想来各地都有着聪明人,同样是看出了开封城如今蕴藏的巨大财富,如今都是纷纷的行动起来。

  原本这也没什么,大宋的地方这么大,他们杜家目前也只吃得下湖州一地。

  可是船一多之后,行船的速度比起了以往就慢了不少,比起了以往起码是多花了三五日的工夫,才是到了这里。

  好在总算是快到了,杜宝君心中急切心情也是逐渐放松了下来。

  甚至站立在船头,任由江风吹拂着自己的同时,也有心情看着蔡河两岸的风景。

  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他忽然看到左岸不远的位置上,除了田地中有着大量的男女在劳作着之外。

  还多了一个不规模不小的土堆不说,土堆上还有着一个汉白玉打造的偌大石碑。

  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反射着金光,那巨大的石碑看起来居然是耀眼无比。

  当即之下,杜宝君就是忍不住问出了一句:“沈老大,那一处所在是甚?若是我记得没错,前些年应该是没有的吧?”

  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之下,平日间说话时总是嬉皮笑脸、荤素不忌的船老大,这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面色一下子就是严肃了起来。

  站直了之后,先是远远对着那一处所在,恭敬拱手作了一个揖。

  之后的时间里,才是说明了起来:

  “敢叫杜掌柜知道,上次那金人入寇之中,当朝茂德女皇陛下,还有胡枢密使等一众相公,被围在了炊饼山上。

  虽说那金兵死伤数万人,依然是强攻不下。

  但是久战之下、兵员、粮秣、伤药等皆是眼见着就要用尽,幸得开封城中义民冒着金人箭雨、石炮等,强行泅水支援炊饼山,才是最终守卫了下来。

  但是在金人的封锁之下,成功支援上了炊饼山的义民数量,往往是十不存一。

  等到金人退兵之后,开封城中军民才有着多余时间,来下游这里收拢尸体。

  根据带头大哥马相公统计,前后一共有着一万一千零二十七名义民出城支援,但是最终只有二百一十三人活着下山。

  其他除掉了沉入河底,被河鱼啃食的尸体之外,一共收拢了八千三百五十六具尸首。

  连同那些连尸首都没有的义民,生前的一些衣冠和头发;这些义民们,齐齐埋在了那一处土堆之处。

  上面立着从御花园中拆来的一块汉白玉石料,所做成的老大一面石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1页  当前第3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5/10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