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你若识相,何不早日劝那邓玘投降与我,也不失一桩美谈!”

  那邓玘亲信闻言差点吐血,忍不住骂道:“张角黄巢之辈,也敢如此夸口?辱及我家将军。也不怕兵败身死,遗臭万年!”

  两人这般打着嘴仗,那边邓玘却顶不住了。他扭头远远看到自己亲信与那“二当家”谈笑风生,不由大怒道:“成与不成,速速回禀!生死攸关之时,如何轻重不分,与贼人闲谈胡扯?”

  那邓玘亲信闻言百口莫辩,只得讪讪而退,拍马急行,试图赶上邓玘报信。

  张顺等那亲信快要接近邓玘队伍的时候,才下令道:“陈兄何在,且与我射杀此人!”

  陈长梃远远听了一愣,但是来不及问询,只得以令行事,张弓搭箭,一箭正中那邓玘亲信后心。那人在马背上摇了三摇,一头跌下马去。

  邓玘见此不由大怒,骂道:“无胆鼠辈,卑鄙无耻!自古以来,两军相交,不斩来使。二当家心胸如此狭隘,尚且容不下一个使者吗?”

  张顺如今千不怕,万不怕,就怕义军被官兵诏安,故意出此下策,以激怒邓玘。所以他闻言便笑道:“两军相交,不斩来使,双方只是为了谈和罢了。”

  “如今尔等为官,我等为匪,自古以来,官匪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既然如此,我等之间,唯战而已,安用使者为?”

  邓玘牙都要咬碎了,却也只好咽到肚子里去。他心中却是暗暗发狠道:“若是我今日逃出生天,我定不能饶恕一个贼寇,以报今日之辱!”

  双方一追一逃,到了傍晚。邓玘身边士卒是越来越少,眼见就要被张顺等人生擒活捉了。

  却听到前面一阵喧哗,山林里杀出来一军。邓玘大惊失色,只道“我命休矣”。结果抬头一看,却是昌平总兵左良玉的旗号,顿时不由大喜。

  张顺见此不由一愣,没想到官兵之中亦有义士,竟然会主动出击,救援邓玘。

  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发现对方兵力都不瞬间足吞并对方,才稍稍安下心来。

  那邓玘惊慌失措的逃到左良玉军中,连忙请求道:“多谢昆山相救,如今贼人兵少,一路劳顿,正是以逸待劳之时,还请阁下速速出兵,一场大功正在眼前。”

  这昆山正是左良玉的字,搁后世这厮正是大明军阀之中,“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敌军来袭,转进如风”的典型。只是这个时候,他心中尚有半点忠义之心,还顾念同袍之谊,前来救援。

  但是,若让他火中取栗,却是不可能了。那左良玉上次在二当家、张顺和“闯将”手中吃了大亏,为人谨慎了许多。

  如今他自己麾下只有两千精锐,依靠地形,尚能抵挡义军的骑兵突袭。若是贪功冒进,岂不是自寻死路?到时候哪怕是侯恂亦救不得自己了。

  所以,他只是摇了摇头,说道:“贼人皆为骑兵,我等为步卒。若是贸然出击。胜,则追之不及;败,则入地无门。我不为也,若是邓总兵有心,还请收拢兵马之后,择日再战便是。”

  张顺见左良玉麾下人马也不甚多,有心一鼓作气,便亲自上前挑战道:“我素闻两位将军大名,号为名将,勇冠三军。如今我特意带兵前来,愿与两位一决高下。”

第268章 纷争又起(上)

  邓玘新败,左良玉自度守之有余,战之必败,更是不敢与战。

  张顺数番挑战,皆不能成功,便骂道:“前番我还道尔等是个好汉,如今看来,邓玘不足奇,左氏乃顽石也!”

  邓玘和左良玉也是好涵养,任凭张顺如何辱骂,也不还嘴。张顺没有办法,见天色已晚,自己又是轻骑追击,只得连夜撤走,返回济源。

  只是经过张顺这般战胜和嬉笑怒骂,义军因为二当家“紫金梁”身死而跌落的士气,一时间恢复了不少。甚至邓玘和左良玉也因此获得了“邓不奇”和“左顽石”的绰号,日后再与张顺作战,少不得士气先跌三分。

  等到张顺返回济源,天色已亮,这时候张慎言早已将战场善后事宜处理完毕。一日一夜厮杀追击的众人早已身心俱疲,张顺仍然咬着牙带领胜利归来的骑兵,挑着杨遇春的旗帜和部分官兵的铠甲、头盔等战利品,耀武扬威的返回城中,以鼓舞济源城内义军士气。

  等到“作秀”完毕,张顺回到房间,倒头便睡,倒是让在门口徘徊等待张顺的马英娘一句话也没来得及说出口。

  马英娘见张顺安稳归来,才气的跺了跺脚,骂了句:“猪头一般,只知道睡!”却也无法,只得转身走了。

  遂后,官兵果然不敢再来骚扰怀庆府之地,义军难得的获得了几日安稳。

  这时候其他义军首领,如“八大王”、“活曹操”、“扫地王”、“九条龙”、“乱世王”、“破甲锥”等不一而足,纷纷到来。

  张顺一边命令张慎言、徐子渊等人给他们安排扎营之地,一边沉痛的告诉他们二当家“紫金梁”身死,将三十六营托付给自己的事情。

  大家听到这件事情以后,第一个反应便是不信。直到他们亲眼见到二当家“紫金梁”的尸身,听到“闯将”叙述了事情经过,才勉强接受了这种说法。

  等到拜别以后,张顺还想利用教授“八大王”义子的关系,拉拢他来着。结果“八大王”以麾下士卒新到,营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拒绝了。

  张顺和他一阵嘻嘻哈哈之后,就放他离开了。等到这些义军统领刚走,张顺的脸瞬间就拉了下来。

  张慎言见此,低声安慰道:“左右不过是些跳梁小丑,将军何须烦心?”

  张顺没有回话,反而扭头向务虚道人问道:“道长以为如何?”

  没想到那务虚道人笑道:“将军有点太过计较得失了,左右不过是白捡的便宜,能得到‘左金王’和‘革里眼’两人效忠和二当家麾下千余骑兵,万余士卒,已属难得,何必又如此忧心呢?”

  张慎言总觉得这老道士有点不对路子,特别是和张顺说这话,简直没拿自己当外人,实在是不合情理。不过,张顺既然没有说,那张慎言也不会去问。

  张顺这时候才对他们两人说道:“人心苦不足,既得陇又望蜀。如今朝廷势大,关外鞑虏又虎视眈眈,时不我待啊!”

  “彼辈虽然不成气候,却个个拥有数百乃至一两千敢战之兵。若是能收拢此辈,整合一起,便能大破官兵,寻一处基业,成万世之业!”

  “不然,我等东躲西藏,如同厕所里的老鼠一般,安能登上大雅之堂?”

  张慎言与务虚道人闻言不由一愣,不由拜服道:“不曾想将军竟有如此志向,既然如此,我等不敢不尽心尽力,辅助将军!”

  张慎言先出谋划策道:“我倒有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

  张顺闻言,连忙说道:“张公请讲!”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今将军身为三十六营盟主,定然有人不服。待到明日,将军先观其形势,察诸人以何人为首。”

  “为首之人,必然是有威胁将军地位之人。将军可以命其带兵出征,解除北面山西威胁;将军自带兵马,征伐太行山以东邓玘、左良玉之辈。”

  “山西之地,曹文诏督诸将,英勇善战,难以抵挡。若是彼辈战败,将军正好可以以军法处置;若是彼辈战胜,恐怕早已两败俱伤,将军正好收渔人之利。”

  这边张顺等人计议已定,那边新到诸义军统领,早已私下齐聚一堂,七口八舌谈论起当前形势。

  “乱世王”先是失去了弟弟“混世王”,心中颇为愤懑,又埋怨张顺当初和二当家“紫金梁”一条心,心中不满,便骂道:“这贼鸟厮,端的不是好人。前番和二当家‘紫金梁’穿一条裤子,如今又假称受二当家托付,简直是一派胡言!”

  “我辈皆是延绥之人,个个都是骑马射箭的好汉,焉能受他河南人的鸟气!”

  “九条龙”闻言脸色一拉,站起来怒道:“感情你们陕西人是人,我们山西人就不是人了吗?”

  原来这“九条龙”本是山西人氏,因为“紫金梁”到此,才加入义军。

  “活曹操”素来多谋,见自家先起了内讧,连忙劝阻道:“大家都消消气,‘乱世王’不可乱说。这当家之位,陕西人做的,山西人也做得,哪里分什么陕西河南?”

  “只是这盟主之位,素来由我们推举产生,岂能私下相授受?这不合规矩!”

  “乱世王”自知失言,连忙应和道:“对对,‘活曹操’说得对,这叫私相授受,我是万般反对。”

  “特别是那二当家‘紫金梁’,前番我揭发他害死了‘老回回’,你们皆不相信。他还发下什么毒誓,说若是他本人所为,定让他死于乱箭之下。如今果然死于箭下,此果非天意乎?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活曹操”当时并不在场,闻言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这人不管人品名声如何,却“贼名”很好,他特别注意身体力行义军之间的规则,比如“贼不杀贼”、“推举盟主”等规矩。

  结果没想到这“乱世王”又爆出一个更大的雷来,他心中隐隐约约整个事情有了失控之感。

第269章 纷争又起(中)

  “乱世王”的一番言辞,虽然都是捕风捉影,奈何这时代人们确实比较相信这些迷信。于是,不少人心中顿时便犯了嘀咕。

  “八大王”快人快语,便连忙问道:“如今二当家应了誓,我等当如何?”

  大家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虽然二当家残害兄弟,可是如今人死为大,难道还要继续翻旧账不成?

  好在“闯将”素来与二当家友善,连忙辩解道:“二当家誓言是‘死于乱箭之下’,可是实际上却死于流矢,非是应誓!”

  “乱世王”哪里肯罢休,咄咄逼人道:“‘乱箭’可以为数箭,亦可以为一箭。终归死于箭下,这是错不了的!”

  “可是……可是,二当家发下毒誓,不过为了自证清白而已。大家伙都做了这没本的买卖,谁也说不准自己那天就没了,如何能做的了数?”“闯将”黄来儿努力解释道。

  “关键是二当家怎么就死于乱箭之下了?”“乱世王”冷笑道,“若非违背誓言,岂能是这么个下场!”

  “活曹操”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连忙劝阻道:“‘乱世王’积点口德吧,二当家身死,大家都很痛心。虽然与二当家誓言有所关联,毕竟人死为大,岂能捕风捉影,应将‘老回回’之事赖到二当家头上?”

  “没错,人死为大!”“乱世王”冷笑道,“那为何二当家死了就是人死为大,‘老回回’死了就不是人死为大了呢?”

  任凭“活曹操”智谋百出,也无言以对。毕竟发誓这种事情,若是刚开始大家就表示不信,那么后面也方便解释了。

  可是,当初为了平息纷争,大家都假装相信了二当家的誓言,结果如今二当家果然应誓而死,其他人任凭如何辩驳,也绕不过当初相信之事。

  毕竟斧子砍柴,不能一面砍,众人再怎么双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能硬着脖子只认发誓,不认应誓。

  结果,经过“乱世王”这么一通搅和,本来众人打算一起商议对付张顺的事情,反倒没法继续下去了。

  二当家“紫金梁”不管怎么说,好歹也当了这么久的三十六营盟主,多少也有一些威望,众多义军头领之中,亦有对他颇为敬服之人。

  “乱世王”这么一下子直接连二当家“紫金梁”都否认掉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其他义军头领之间的分裂。

  这事情着实把“八大王”和“活曹操”气的不行,奈何这“乱世王”就是这么一个混球。他当初为了一个女人,都敢与二当家“紫金梁”大打出手,如今“紫金梁”已死,更是肆无忌惮,根本不把大局放在眼里。

  结果当天晚上散会以后,“活曹操”便带了一把宝刀,前去拜访张顺。

  张顺正在室内与张慎言、徐子渊和李信等人商量对策,突然听闻“活曹操”前来,不由大喜过望。他连忙命令张慎言等人藏到里屋,便亲自迎了出来。

  张顺拱手高声道:“老哥哥‘活曹操’之名,我闻名已久。人常言:曹操善谋,闯将善攻,皆是义军之中的豪杰。如今我‘擎天柱’竟能得到你的拜访,真是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活曹操”闻言也不由笑道:“江湖人抬爱,浪得虚名而已,当不得‘擎天柱’如此夸奖。”

  “我倒是听闻‘擎天柱’兄弟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人们都说‘擎天柱’好一副伶牙俐齿,死人都能给说活了,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哎?哪里哪里!我‘擎天柱’还是年轻,只是兄弟们抬爱罢了。若说义军之中,谁最声明最盛,我却比不得‘活曹操’老谋深算。今日得见老哥哥,不知何以教我?”张顺也和他打哈哈道。

  两人一番言辞试探,张顺才趁机将这“活曹操”引入室内坐下,命悟空端上茶水。

  那“活曹操”装模作样做下,端起茶水抿了一口,也喝不出个好歹,才神神秘秘的对张顺说道:“小兄弟,你可知我从何而来?”

  “老哥哥却是考教我不成?这个小弟却是早已知晓。”张顺一副你懂的模样笑道,“您当然是从来处来,到去处去!”

  “活曹操”闻言差点没有被他一句话噎死,心中暗道:这厮小小年纪,果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一副你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模样,差点把文化水平不高的“活曹操”绕晕了。

  好在“活曹操”也知道这番较量,自己却落了下风。他既然来到张顺住处,就是为了两面买好,两不得罪。

  本来他还想一条道走到黑,和张顺作对到底。结果见识到“乱世王”这种猪队友以后,只得将立场改为脚踏两只船,生怕被他坑了。

  可是这张顺比“乱世王”老奸巨猾多了,本来“活曹操”以为他一定焦躁难安,只需自己三言两语,便能卖他一个好来着。

  却没想到这厮不见兔子不撒鹰,逼得“活曹操”没有办法,只得主动吐露道:“我却是才义军统领刚刚散会处过来!”

  “活曹操”一边一字一顿地说着,一边死死地盯着张顺的眼睛。结果张顺眼神不变,面露惊讶道:“诸位适才却是聚了一下,不知说了些什么?”

  张顺见“活曹操”图穷匕见,也不在装模作样,单刀直入的问他。那活曹操盯了张顺半天,竟然在张顺眼神中看不出半点波动出来,反倒他无意中发现张顺瞳孔与众不同,反倒失神了片刻。

  等到“活曹操”反应过来,才尴尬地道歉道:“抱歉,老哥哥却是一时走神了!”

  “不妨事!”张顺眼神中突然有了一丝笑意,回应道,“前番有算命的道士为我相面,说我身居圣王舜帝重瞳之相,乃是天命之人。”

  “虽然我对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不甚相信,好在我寻了面铜镜,发现我的瞳孔确实与众不同。只是我出生以来,天生如此。如今已经有了近二十年,却是不挡吃,不挡喝,理应无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