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见官兵退却,汤九州麾下士卒纷纷大恐。他们本来就听闻义军呼唤,对义军所言“官兵援军全军覆没,辉县被破,粮草尽失”之语将信将疑。如今官兵又被前后夹击,战不能胜。如今这一退却,他们只道是官兵大败,义军所言之事理所当然亦是真事。

  顿时军心动摇,生怕为义军所断,阻在营中不得出逃。遂一哄而散,率先拼命向北面逃窜。汤九州的昌平军这一逃不要紧,连带左良玉麾下的昌平军也以为官兵大败,也跟着逃了起来。

  顿时,兵败如山倒,兵溃如山崩。一旦士气崩溃,邓玘即便身为宿将,亦无法阻挡。他愤怒的亲手格杀了几个逃兵,又命令麾下亲卫:“但凡转身,不论将兵,格杀勿论!”

  他麾下亲卫连续砍杀了十几人,方才止住自己麾下川兵的溃势。只是左良玉、汤九州之流的昌平军,他却鞭长莫及,只得眼睁睁看着他们乱糟糟的一路北去。

  不过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是四部人马之中最为善战的马凤仪石柱土司兵阵型犹在,不曾溃散。

  马凤仪这时候其实也是有苦难言,不得不面临支撑。原来,张顺双骑夹炮之法端的厉害,直打的她进退两难、攻守不利,毫无半点脾气。

  若是守,只能被动挨炮;若是攻,只能以数千之兵冲击万余大阵;若是逃,便面临义军之中“左金王”和“革里眼”骑兵的夹击。

  如今官兵大溃,马凤仪如何不知其中凶险?她不由长叹一声:“难道浑河血战之事,又要在我身上重演了吗?自古我石柱马氏有战死之将,无逃亡之臣!”

  言毕,她只竟带着麾下石柱土司兵且战且退,退向川兵所在,意图与邓玘部汇合。张顺如何肯依,只是命令“左金王”、“革里眼”死死的黏住,试图使她不得脱身。

  这时候,西面义军见官兵大溃,不由发扬起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他们纷纷一拥而上,追杀起官兵逃兵,缴获起官兵辎重起来。

  张三百连忙下令制止这种无视军纪的行为,试图重整队伍。可是这些人本来就是桀骜不驯之辈,哪里肯老老实实听令而行?

  就这样官兵乱了,义军也跟着乱了,甚至还扰乱了张顺拖住石柱土司兵的计划。邓玘川兵和马凤仪土司兵借势退在一处,背靠背抵御起义军的冲锋起来。

  用兵之法,以治击乱,无有不胜。义军乱糟糟的追了上前,对付那些丧胆的官兵还好说,一旦遇到阵型整齐,号令齐严的川兵和土司兵,顿时吃了大亏,反倒被邓玘和马凤仪两部合力杀退,追杀了百余步。

  好在张三百跟随张顺已久,颇有张顺“胜不骄,败不馁”之风,依旧保持阵型完整。

  于是张三百并“九条龙”、“破甲锥”等三部义军合为一处,杀散冲向自己阵型的溃兵,才堪堪抵住川兵的进攻。而那边马凤仪的土司兵又被张顺麾下的“左金王”和“革里眼”借机缠住了。

  直到这个时候,邓玘才赫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参将陶希谦也带领骑兵,一马当先的逃了。

  邓玘稍作思考,便笑自己痴心妄想了。这陶希谦麾下的骑兵亦是昌平军一部,昌平军主力左良玉和汤九州都已经逃走了,那自己等人何德何能能够留下此部?

  一念至此,邓玘经过这番和义军反复交战,这时候也已经觑得义军虚实。他便率领军队赶了过来,与马凤仪土司兵汇合一处。

  然后,邓玘对马凤仪说道:“贼人虚实,吾已尽知矣。贼人虽盛,实际堪用之兵,亦不过四五千罢了,余则不是各怀异心,就是乌合之众。你我人马合在一起,亦有七千之数,任他如何百般算计,亦不能吞下你我两部!若我等合力死战,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马凤仪多次遭受火炮袭击,却要比邓玘对敌我实力认识更为清晰,只是苦笑道:“今日唯有战死而已,左右不能弱了我石柱土司白杆兵的威名!”

  言毕,两人竟是且战且退,几欲逃出生天。

  张顺远远望见了,不由皱了皱眉头,立刻下死令“左金王”、“革里眼”不惜一切代价冲上去,骚扰其阵型,减缓官兵撤退速度。

  与此同时,他亲自带领悟空、王锦衣及麾下二百亲卫径直去寻那其他义军统领。

  张顺第一个寻到的乃是“八大王”。他见到满脸晦气的“八大王”以后,丝毫不给他连忙,只是劈头盖脸地骂道:“竖子,月余之功,几乎毁于一旦!还不与我整顿人马,死死咬住这股官兵?难道还要等到邓玘等人整顿人马,卷土重来不成?”

  “八大王”自知理亏,又畏惧悟空和王锦衣正在张顺左右,生怕他一声令下便就地火并了自己,只得唯唯诺诺的接了命令。

  张顺一腔怒火无处可撒,岂能给这帮见利忘义之辈留下情面?他依次又寻得“活曹操”和“乱世王”一通臭骂,才算压服了这伙桀骜不驯之辈。

  张顺这边整顿完毕义军,那边邓玘、马凤仪两部顿时压力大增。一方面被“左金王”和“革里眼”骑兵纠缠上来,他们不敢轻易动弹,生怕露出破绽,为骑兵所趁。

  另一边张顺压服诸将,再次整顿人马,重新压了上来。

  邓玘、马凤仪抬眼望去,只见身后及左右黑压压的全是贼寇,自度不得脱。

  两人只好稍作退却,寻一处地势较高的山丘,作为防守之地。

  诸义军在张顺的指挥之下,顿时将这些官兵团团围住,试图全歼此军。

  诸义军不信邪,不耐烦张顺派遣拽拉火炮,便一拥而上冲了上去。结果官兵身处死地,哪里不肯死战?

  义军被官兵打退了两三次进攻,还因为石柱土司兵的勾枪,撤退的时候被勾进去不少人,伤亡颇大。

  这时候宋献策也赶了过来,一看这情形,便对张顺说道:“主公,围三阙一,方是正理。不然官兵自知必死,定然会拼死一搏!”

  张顺闻言笑道:“我如何不知?只是但等火炮而已!”

第322章 邓玘之死

  等了半个时辰,众人终于将那十门红夷大炮和李十安麾下二十门各式火炮一并运来。

  火炮安放整齐以后,张顺命令将围困官兵的北面队伍撤了,然后便用火炮对官兵进行轰击。

  那邓玘麾下的川兵如何比得上石柱土司兵精锐?只被义军打了一轮,便骚动了起来。

  邓玘本是宿将,见此哪里还不知道这是将要全军溃败的征兆。

  他连忙带着亲卫跑过去,对马凤仪说道:“我麾下的川兵是不行了,全军大败的结局已经不可避免了,为今之计唯有拼死一搏而已!贼人之中亦有颇懂兵法之人,我等若是从北面而出,定然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我欲亲率亲卫,决死冲向贼人‘舜王’之处。若是侥幸斩杀‘舜王’,我等尚有生机;若是不幸战死,亦不失忠勇之名,可保子孙富贵也!”

  马凤仪一听,便知这邓玘亦有死志,便问道:“如今贼人旗帜招展,有两处旗帜最为显眼,我等冲杀何处为佳?”

  “如今贼人层层围困,我等七千人马只冲一处,难以展开阵型。不如我们一左一右,分别冲锋一处,生死各安天命罢了!”邓玘闻言苦笑道。

  “好!”马凤仪一口答应道,“我观此面敌人最为强劲,当是‘舜王’所在。我欲攻向此处,姑且试一试此生命运如何!”

  邓玘顺着马凤仪手指指向看去,原来是张三百中军所在之处。邓玘心道:此辈兵强马壮,更胜另一面,马凤仪不知此处虚实,正合为我吸引贼人主力!

  而那马凤仪其实心中更有一番算计,她对账张顺以后,吃足了火炮的苦头,生怕张顺再有什么花样,便准备这这个“硬茬子”交给邓玘处理。

  两人计议已定,不待义军稍歇,便各率麾下人马,不顾死活径直向自己选中的中军大旗冲了过去。

  义军初开始并没有太过在意,只当是有一次交锋而已。时值六月,卫辉府亦早已烈日炎炎似火烧的一般,不要说身披如同大棉袄一般的棉甲了,哪怕辛勤劳作的农夫,亦不愿在烈日之下多待。

  如今双方激战半个时辰左右,顿时感觉自己好似要被蒸熟了一般,整个人都红通通的。

  浑身上下更是汗如雨下,湿乎乎、黏糊糊的衣物死死的粘在身上,重若千斤。

  更有那头上的汗水,痒痒的流了下来,腌了眼睛,看不清东南西北。

  双方从早到晚,如今太阳偏西,已经激战了一天,早已经疲惫不堪,更是缺水严重,口渴难耐。

  义军本道官兵这次冲锋结束以后,便会退却,等待重整队伍以后,再行交战。

  哪里想到,那邓玘和马凤仪都是亡命之徒,赫然不退,反而强行忍着一口气,继续厮杀上来。

  两军相争,关键时刻就是看那一口气。你弱敌便强,你强敌便弱。义军只道是胜券在握,早已失去了那口拼死一搏的心气儿,顿时便被官兵压了下来。

  李十安远远的望见了,焦躁难安。前面一轮火炮射击完毕以后,等他再次命令炮手装填完毕火炮,却发现义军、官兵乱作一团,再也无法分清你我,进行轰击了。

  张三百那边还好,本来他麾下就有张顺本部精锐,更有其他义军相助,一时间倒是和马凤仪打的难舍难分。

  而张顺这边和邓玘对阵的是张顺新调过来的“八大王”一部。除此之外只有“左金王”、“革里眼”千余骑兵和自己麾下二百亲卫骑兵。若是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张顺可以轻松退却,邓玘麾下皆是步卒,自然是追之不及。

  若是为了全歼当面官兵而已,张顺若是稍作退却,便是打开了包围圈,正好人邓玘借机可以逃了出去。

  张顺见那邓玘正杀透了“八大王”军阵,向自己等人冲了过来。他不由大怒,自己好容易千般算计,万般盘算,将此僚困在此地,焉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张顺发了狠心,下令道:“‘左金王’居左,‘革里眼’居右,各率骑兵,胁其两翼。悟空、王锦衣随我带领亲卫,与其对冲。”

  “邓玘说恃者,不过一股血气之勇罢了。我等只需强对强,刚对刚,王对王,挫其锋芒,必杀此辈也!”

  话说那邓玘刚刚杀透“八大王”军阵,顿时一喜。却抬头一看,只见张顺亲自带领麾下二百亲卫骑兵疾驰而来。

  邓玘大惊之余,更是大喜,他哈哈笑道:“好一个以攻对攻,以强制强,此辈必是‘舜王’无疑!”

  “如此方为我邓玘对手,若是能斩杀此人,我也不枉此行;若是为此人斩杀,我亦不枉此生!”

  言毕,邓玘亦翻身上马,携带麾下百余亲卫及三四千川兵一鼓作气,向张顺冲了过去。

  张顺如今战阵厮杀多次,早已非昔日可比。别看他年纪轻轻,却毫不畏惧,只是一马当先向邓玘杀去。

  悟空和王锦衣生怕张顺有失,只得仅仅跟随左右,亦杀向官兵。

  双方将领都不知对方难处,只知若是不能借机斩杀对方,此战便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邓玘自不必说,身处死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

  而张顺却深知背后万余大军都是摇旗助威之辈,若是遭遇兵戈,便是一哄而散的下场。自己麾下看似人马众多,实则多少见风使舵,锦上添花之辈。

  若是真有部分义军溃散,会不会借机引发全军溃败,亦为未可知!

  说时迟,那时快!张顺自顾逞血气之勇,竟然一马当先,居于悟空和王锦衣之前。

  这两人暗暗焦急,却又不能在战场之上喊出声来,以免有损士气。

  好在王锦衣身材瘦弱,坐下战马又不错。他紧赶慢赶,终于在张顺和邓玘交手之前赶上了张顺。

  这时候,邓玘已经端起手中的长枪,准备一枪将张顺捅个透明。

  好个王锦衣,将手中长枪一伸,便搭上了邓玘的长枪,然后用力一挑便将他的枪头挑到高处。

  张顺只见眼前邓玘长枪一抖,他眼前一花便不见了踪影。张顺来不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把手中的铁锏往前一投,正中邓玘护心镜。

  厚重的护心镜被沉重的钢锏一扎,如同纸片一般便被撕开了,正好插入邓玘心脏,将那邓玘穿了个前后透亮。

第323章 火铳手建功

  话说张顺热血上头,一马当先一锏扎死了邓玘,才发现自己手中失了武器。

  邓玘身后的亲兵见主将死了,不由大惧,纷纷冲上来欲将张顺剁成肉泥。

  好在悟空和王锦衣眼疾手快,见张顺稍微冷静了一下,马速慢了下来,他们两面快马加鞭冲上前来,一左一右护着张顺。

  一个是铁棒飞舞,一个是长枪乱刺。邓玘麾下亲兵虽然也是好武艺,可是哪里抵挡得住这两人?顿时被杀得人仰马翻。

  张顺带领麾下骑兵把邓玘麾下亲兵杀了个对穿,却不去战那步兵,反而掉转马头继续冲杀对方亲兵。

  邓玘亲兵稍却,张顺亲自跳下马来,寻了那邓玘尸首。他抽出腰间“活曹操”赠送的宝刀,砍了几下,结果手法不专业,几次都砍到邓玘的颈骨,看的王锦衣眼皮狂跳,生怕张顺把这把好刀砍崩了刀刃。

  张顺砍了半天,勉强砍下了邓玘的首级。也顾不上砍断的颈部鲜血淋漓,张顺翻身上马,将那邓玘的首级举的高高。邓玘的鲜血淅淅沥沥的淋了张顺一身,再加上张顺那怪异的体型,简直如同地狱的魔神一般!

  张顺大呼一声:“邓玘已死,速速受降!”顿时其余官兵见了肝胆俱裂,不敢上前。

  这时代的将领便是军队的首级,将领的首级被张顺斩了,那便是军队的首级被张顺斩了,这支军队顿时就没了生气。

  更何况依据军法,主将战死,麾下亲兵从上到下皆要被斩首。如今这邓玘亲兵打不过义军,又不能夺不回邓玘尸首。他们为了夺取一线生机,亦唯有下马受降而已。

  邓玘麾下亲兵这一投降不要紧,其余川兵顿时或跑或降,四五千兵马竟然一哄而散。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的说辞。

  张顺这边打的干净利索,张三百那边却陷入到危机之中。原来这石柱土司兵素来善战,再加上虽然名义上由朝廷授予编制,其实后勤、武器、铠甲以及兵员皆有土司自行筹措,与私兵无疑。

  这石柱马氏素来视之为安家立命之本,对此极为舍得投入。土司兵的从兵员到武器铠甲,乃至军事训练都极为认真,远远不是那些吃空饷、喝兵血的总兵可比。

  所以这土司兵一旦拼命,武器装备较差,士卒素质又不如土司兵的义军顿时被打的节节败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