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到了孟津黄河发水,饥民嗷嗷,我才应了天命。带着大家伙揭竿而起,南袭孟津,北破孟县,过了天井,才遇到了萧二哥。我见你是个英雄,有心请你和我们共打天下,将来做个征伐的将军,等我来日坐了金銮殿,大家好享太平。”

  “我深知陈大哥讲究义气,若是告诉他我心中想法,恐怕他忠义难两全,所以才瞒着你两人作此决定。三弟我求贤之心日月可表,若有半点虚假,好叫我天打五雷轰!”

  张三百和马英娘听了这里,不由瞥了瞥嘴,这词好像有点熟悉。可是萧擒虎没有听过啊,听到张顺竟然在这里发起毒誓,也不由心中动摇。便问道:“此话当真?你做这造反的勾当,还敢说自己得了天命?”

  张顺哈哈一笑,心想:我正等你这句话呢。于是说道:“此事如何,不能我自己吹嘘,你可以问问我身边的道家高人马道长,乡野遗贤赵鱼头,梦授天书陈金斗,经天纬地陈经之等人。”

  这四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绰号”一出,这萧擒虎心中不由便信了两分。再到“天命四吹”分别从面相法,圣人论、谶纬术和星相学一顿论证,萧擒虎不由得为自己瞎了狗眼而羞愧。

  这时候陈长梃也趁机插话道:“我陈长梃素来以关公自居,萧老弟勇猛也不亚于桓侯张翼德,此正是上天使我们以待刘皇叔也。今日主公落难之时,便如刘皇叔织席贩履之时也,如果我二人不趁机从龙,他日如何称为兄弟也?”

  这人任你如何精明,最是怕别人给你灌迷魂汤。更何况这萧擒虎久居尘世之外,哪有如此心眼,顿时就被“迷了魂”。于是稀里糊涂,反倒觉得自己形式不当,便学着陈长梃跪了下来,对张顺拜了三拜,喊道:“主公,擒虎孟浪,不敢称兄,日后但有驱驰,刀山火海,擒虎不敢不尽力也。”

  张顺听了合不拢嘴,连忙将萧擒虎扶起道:“二哥说哪里话,一日为兄,终生为兄。日后你们兄弟齐心协力,将那京师的鸟皇帝赶下金銮殿,我们一起去坐坐。”

  萧擒虎听了,腿都吓软了,连道:“不敢不敢,擒虎命薄,比不得三弟,还是三弟来坐正好。擒虎但有一番勇力,愿为三弟驱驰,斩尽狼虫虎豹!”

  “好好好!”张顺听了正是性起,便说道,“二哥既然今日入伙,三弟也身无余财,正好此处购买了精铁数百斤。二哥喜欢什么兵器,我命工匠打造与你,权当弟弟的一片心意。”

  萧擒虎稍微思索一下,便说道:“大哥以关公自居,三弟乃是刘皇叔再世,擒虎我这几日蒙哥哥教授,习得长枪之法,那我便打造一把丈八蛇矛可好?如此也全了我们三人结义之愿。”

  张顺听了,且不吐槽自己手下一片深度角色扮演症患者,反而高兴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也讲不出好在哪里,便下令与工匠,回头寻个时间给萧擒虎打造一把精钢丈八蛇矛。

  如此这般,兄弟三人一番欢喜,早忘记了跟前润城和旁边刘善村的苦难,便拔营而去,沿河继续北上。

  行了几里路,兄弟三人激情过去,各自忙活不提。张顺又把那刘善村老者喊来,问起周围地形及风俗习惯等事。这老者本姓刘,因为祖祖辈辈和铁、矿打交道,他父亲认为钢乃铁之精,便给他起了一个钢字。

  这刘钢也是一个健谈的人,说起周边地形滔滔不绝,比如沿河前面几里,便是屯城村。这屯城并非城池,乃是当年长平之战时,白起屯兵于此地而得名。此村虽小,却是风水宝地,有大户张家,乃是官宦世家。此时正有一大官唤作“张金铭”的贬谪在家。

  张顺一听,心中大喜:我正求贤若渴,理当请其出山,助我成就大业!

第15章 厚颜无耻之人

  这张金铭本名张慎言,字金铭,其祖父张升做过河南参政,他自己先后做过太常卿、刑部右侍郎,只是在崇祯二年审理耿如杞一案时没能让崇祯皇帝满意,于是和尚书韩继恩一道被打入监牢,不久他被罢官还乡去了。

  这张慎言还乡之后,便闲居在家,没事练练书法,写写文章诗句。别看他本人乃是实干家,其书法成就不亚于张顺之前见到的王铎,与当时的书法大家董其昌齐称,时有“南董北藐”之称。

  其时,小小的屯城村却是文风鼎盛。村中有郑张两大家族,其中郑氏兴于元代,其家族祖孙四代之内曾两封国公;而张氏则自张升开始三代为官。

  张顺带人攻进来的时候,还遇到了一定的抵抗。奈何悟空、陈长梃武艺高强,带着人一个冲锋就打崩了对方。至于萧擒虎心中仍有疙瘩,不愿“祸害百姓”,张顺也不强求。

  张慎言曾经担任过寿张知县,也曾主持招募过流亡的辽人在天津屯田,颇有些组织才能。他突然听闻贼人前来,便临时组织了家丁奴仆,拿起锄头、铁锹等农具,试图守住家门。

  张顺部属和官兵对战不成,对付这些普通百姓,那真是虎入羊群。张顺只是指令悟空冲上去打翻几个奴仆,张慎言家门的守卫便一哄而散了。

  张慎言何其人也,一见此情此景,便知这贼人是冲自己而来,便持剑站了出来,呵斥道:“尔其何人,为何擅闯民宅?”

  “我义军也,今前来劳烦先生辅助真龙。”这时候,陈金斗、赵鱼头见官都惧了几分,不敢作答,反倒是陈经之常与儒生士绅往来,能答上话。

  “汝何人也?”张慎言傲然道。

  “晚生孟县文庠生陈经之见过张侍郎。”陈经之也是第一次见如此大官,不由恭恭敬敬。这侍郎乃是正三品大员,地位仅次于六部尚书。因为明代废除宰相,六部尚书权利极大,所以尚书之下的左右侍郎也跟着水涨船高。

  “我看你也是个读书人,为何做贼!却不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难道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吗!”张慎言大声呵斥道。

  陈经之闻言唯唯诺诺,不知如何反驳。反倒马道长见多识广,不为其气势所迫,反倒笑道:“老侍郎说笑了,这天下读书人书要不读到狗肚子里去,如何有我等这般反贼啊?”

  “这天下本来就是你们读圣贤书的在治理,治理如此,天下鼎沸,四海扰扰,你有何颜面呵斥于他人呐?”

  马道长这一番话,反倒把张慎言噎的说不出话来,竟是秉持大义,却被人用大义所迫。这张慎言本是君子,何曾狡辩过游走江湖、言辞犀利的马道长。

  张顺见此连忙接话道:“道长言过了,张侍郎已不在其位,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刻天下败坏,安能怪罪于老侍郎也?今张某为众人所推举,觍列首位,素有替天行道之志,听闻老侍郎刚正不阿,才干过人,特来为天下邀请,以平四方纷扰。”

  “呸!”张慎言听了对着张顺啐了一口,气极而笑道:“跳梁小丑,旦夕可灭,也敢沐猴而冠,平定四方?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张顺听了哈哈大笑道:“老侍郎见识何其短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昔日明太祖起于微末,非但其英雄了得,实乃蒙元暴虐,尽失天下人心。今大明山陕天变,饿殍遍地,英雄四起,与昔日蒙元何异也?老侍郎已致仕在家,已非其臣矣,何必抱残守缺,为暴明助纣为虐也?”

  “一日为君,终身为君;一日为臣,终身为臣。从一而终,乃是忠义,何言非其臣欤?”张慎言笑道,“自古唯有忠臣骨,岂可闻之贰者臭?”

  言未毕,便欲自刭而死。幸好陈长梃早有准备,只一箭便射落了他手中佩剑。悟空趁机将其擒了,捉到张顺跟前。张顺深知自己根基薄弱,暂时又不缺乏管理人才。此次前来,本来打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的心思,却不曾想此人如此刚烈。

  自古以来,事不关己,常常有人讥笑他人愚忠。但是一旦涉及君臣之事,又不得不佩服别家忠义之士。张顺目前就是如此心态,如同男女感情一般,总是得不到是最好的。

  此时,张顺也不由起了招揽其人的决心,便吓唬道:“你死且死矣,奈何这张氏满门?”

  “有忠义夫,必有忠义妻;有忠义父,必有忠义子!如此而已,且速速杀我。”张慎言犹自不屈。

  张顺听了更加敬重其为人,便问道:“汝可有女儿孙女?”张慎言听了,只道是对方要侮辱自家女眷,不由破口大骂道:“狗贼,你且猖狂一时,我自在地下等你千刀万剐!”

  这时候陈金斗从张氏院子中出来,低声对张顺说道:“其人倒有妻妾几个,没有女儿,只有一个几岁的孙女,不知主公准备如何处置?”

  处置?处置个屁,张顺本以为实在不行,和他接个姻亲,看他还好意思不好意思视自己为仇雠,结果此计不通。幸好此人素有急智,一计不成便另生一计,笑道:“张大人,你贵人多忘事,可还记得大明……大明陈州府的夏雨荷否?”

  “什么夏雨荷?”张慎言听得一头雾水。

  “唉,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啊。老大人贪一晌之欢,怕是忘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了。我母亲临死之前,拉着我的手说道:‘顺儿你姓张,勿忘阳城屯城庄’。可怜我千里寻亲却是见面不相识,我心中何其苦也。不过你无情,我不能无义,我此番前来怎肯要你的性命?我不但不能伤你,反倒我还要保护你。我要多和道上兄弟打招呼:此屯城村伤不得也。伤其一人如伤我亲,辱其一人如辱我母,违者我必和其势不两立、不死不休也!”

  张慎言听了,差点吐出来一口老血:我竟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第16章 事与愿违

  原来这张顺见张慎言也姓张,便威胁他若是不从,自己便诈称是他儿子,还要四处宣扬。这样张慎言不但做不得忠臣,反倒非要被自己忠于的崇祯皇帝给抄家灭门不可。

  不得不说张顺这一招不要脸的很,效果也很好。张慎言急切之间也不知所措了。于是张顺趁机说道:“跟着我未必便要从贼,你做一个进了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也未必不可!”

  这张顺心想:我得不到你的心,也要得到你的人,只要你跟了我,有的是办法慢慢收拾你。

  张慎言思索了半天,生气道:“我非汝父,汝非吾子,已是不忠,岂可不孝?”

  张顺嘿嘿一笑,也不言语。张慎言无可奈何道:“罢了罢了,且随你去吧,我这一身老骨头也不知道被折腾死在哪里。”

  张顺听了大喜道:“真吾之亚父也!悟空暂且放开此人。”

  “不学无术!”张慎言没好气地说道,“亚父之主乃是霸王项籍,乃是死无葬身之地的武夫。”

  “亚父教训的是!”张顺也不恼怒。

  “既然你想让我这把老骨头跟着你,那也先容许我跟家人告个别吧。都是些儿女之情,怕你们见了笑话,且守在门口即可,不知你怕不怕我这把老骨头翻墙逃跑?”张慎言激将道。

  “哪里哪里,亚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顺且相信亚父。”张顺排着胸脯保证道。

  “如此甚好。”张慎言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便大摇大摆走近屋里,也不管周围张顺的士卒人马。张顺部下顿时面面相觑:这就降了?说好的忠臣死节呢?

  此时张顺也觉得此事莫名其妙的顺利,不过自己站在他的角度来想,其实也是可以理解。自古忠孝难两全,古代忠臣义士多是个人操守,死节之后,哪个家族后辈没有入士后朝?如果因为忠义牵扯到个人家族,确实有可能舍忠保孝,舍国保家。

  可惜张顺并不知道,历史上农民军攻陷阳城,张慎言儿子履旋跳崖而死,而张慎言在明亡以后,疽发于背,戒勿药而卒。父子皆是忠臣义士,岂可随意降贼?

  那张慎言走入家中,果然儿子面露不渝,有责切之意。张慎言假装不知,兀自和妻妾孙辈哭哭泣泣,道离别之情。等了一会儿,估计无人监视,便通过窗户门缝观察一番,确定无人。乃低声说于儿子张履旋道:“履旋切记,待我走后,你万务与我带话巡抚宋统殷:此张贼不除,大明江山危矣!”

  “左右不过一个贼头,何以至此也?”儿子奇怪地问道。

  “为父为官多年,各色人等皆是有迹可循,却从未见过如此天马行空之人。为了求才,竟甘认人做父,真乃大奸大恶之辈。委曲求全,乃有大欲,此非有大志,不得如此行事也。此人以为父观之,痞若汉高,奸若魏武,忍如勾践,志比黄巢。若其得势,吾恐大明江山不保,天下百姓俱不得安也!”张慎言严肃地说道。

  “孩儿定当不辱使命!”张履旋见父亲说的严重,立刻保证完成任务,然后儿子转念一想,便问道,“那父亲身在敌营,如何脱身?”

  “以身饲虎,安敢求全?为有以身报国耳!”张慎言轻松地说道。

  儿子张履旋听了,一言不发,对着张慎言拜了拜,知其必死之意。

  随后,张慎言收起脸色,推门而出。这时候不由听见张顺笑道:“我既知亚父必不弃我也,诸位你们看如何?”

  左右皆表示拱手表示佩服张顺的判断。张顺兴高采烈地上前扶着张慎言说道:“亚父,不带一些行李之物吗?”

  “哦?你们营中还需要我这把老骨头自带干粮不成?”张慎言讽刺道。

  “哪里哪里,别说亚父你一个人,就是你全家过来,我们都养得起!”张顺也不是口舌饶人之辈。

  “哼!”张慎言也不和他费口舌之争,直接说道,“我今年已经五十有三矣,行不得远路,若无代步,我当死路途之上。”

  “哪里哪里,安能让亚父步行?我这里有牛车一辆,颇为简陋,权且当代步之物,还望亚父不要见怪。”张顺笑嘻嘻道。

  张慎言也不再言语,自古爬上牛车。张顺见其老迈,连忙亲自扶着,将其扶到车上。这时候,中国车辆并无减震技术,马车多是颠簸难行,风雅之士,亦多乘牛车出行,也不算辱没了如此正三品大员。

  待其上车,张顺脸色却冷了下来。他本来对他投靠还不是特别怀疑,如今见他居然连行李都不带,足以说明此人别有他意。如此这般,自己这是招募了一个人才,还是一个祸害,就得看自己手段如何了。

  这屯城村正是沁水水浅之处,与其隔河相对的乃是望川村。张顺等人也没骚扰别的村子的兴致,自顾往西赶路。一路上,张慎言也不说话,只是饿了要些食物,渴了要些水而已。

  此时,张顺也没了轻松的心情。本来自己避开城池,四处运动,除非运气太差,正好撞到官兵,否则根本不急于一时寻找陕西流窜过来的农民军。

  如今带了张慎言,却是作茧自缚。张顺本道是招募了一个人才,如今看来却是带了一个累赘,也不知他们走后,张氏家族如何应对,是否会向官府报备他们的行踪。

  如此过了数日,张顺他们终于到了沁水县地界。然而张顺却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原来农民军四月份的时候就进攻了沁水县,还杀死了官兵宁武守备猛忠。再后来,游击将军张瓒赶来支援,农民军战况不利,早已退往长子去了。

  这长子县乃在沁水县以北,属于潞州地界。张顺无奈,连忙指挥队伍折向北面。张顺一路探寻,一路打探消息,得知流窜在附近的农民军乃是老回回,八金刚等部,他们的头领乃是紫金梁。一听都是炮灰一般的人物,竟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闯王”李自成。

第17章 龙入大海

  张顺带着队伍往北行了一段时间后,又折向西北向。走了几日,翻山越岭,几乎要走到了长平关。这长平关就设置在丹朱岭上,丹朱岭又名江猪岭、长平北山,位于长子县与高平县的交界处。

  《读史方舆纪要》明确记载:丹朱岭,在长子县西南四十里,南去高平县四十五里,相传秦将白起坑赵卒四十万便在此处,到了隋朝便在此地置长平关。此地既是一直是战略要地,又是交通要道所在。丹朱岭所在的这条道名为潞安洛阳道,乃是上党往南,过高平、晋城,翻越太行山,到洛阳的必经之地。

  张顺还没到长平关跟前,便接到赵鲤子派回来的斥候报告道:“前方长平驿正在激战,有敌自北而来,正在进攻长平驿官兵,疑为我们寻找的陕西义军。”

  张顺一听,心中大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与官兵作战定是其他义军无疑,遂下令让张三百和赵鲤子汇合,共四百人伺机袭击官兵背后,自己则带领中军压阵。而陈长梃和萧擒虎则带领二百人警戒四周,护卫马道长辎重营。

  不曾想这守卫长平的官兵防线本来就摇摇欲坠,张三百和赵鲤子部队在他们背后一出现,官兵大为震动,顿时全线崩溃,士卒皆丢盔弃甲而逃。

  此时,带兵攻击官兵的乃是“老回回”马守应,他们之前跟着紫金梁流窜到长子,结果被山西巡抚宋统殷给大败了。义军无可奈何,只得再次往南而逃,这打先锋的便是这马守应。

  “老回回”马守应见官兵突然四散而去,接着便出现了一股不知道是什么旗号的部队,不由心中又喜又惊,连忙派人前去打探。马守应的探子正好遇到赵鲤子派来接触的斥候,双方相互一番接触,竟然发现双方都是义军,纷纷大喜过望,便各自回营禀报。

  张顺接到消息的时候,心中大喜,暗自瞥了那正三品大员张慎言一眼,心想:无论你有什么阴谋诡计,此时此刻也没了什么用。如今我龙入大海,唯有堂堂正正的阳谋下来,大家各凭手段才行。

  于是双方初步接触以后,就提到双方头领见面事宜。张顺对此倒是凛然不惧,便命令张三百等人约束部伍,自己带着悟空、陈长梃和萧擒虎三人前去应会。

  这马守应本是边兵,与陕西诸多起义军首领多有同袍之义,资历又老,颇有威望。他听闻张顺带了三个人前来相会,也不甘示弱,只带三个武艺高强的护卫前去应会。

  张顺见到马守应,对此人观感皆在意料之中:马守应身材健壮,衣衫颇旧肮脏,下巴上留着一副大胡子,两只小眼咕噜噜的透着狡猾。而马守应看张顺却是另一番场景。马守应本道对面头领是个悍匪,谁曾想竟像是个干干净净的大户公子,身着青衣,骑着劣马,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可是马守应哪里敢小瞧与他,只见此人落后半个身子的是一个身高六尺五的彪形大汉,再往后左右两个大汉,一个似红脸关公,一个似黑脸张飞,此三人皆是猛将,气势逼人。马守应自己都有点暗暗后悔自己托大了,竟然带了三个护卫便敢前来应会,心中且泛起退却之意。

  张顺是何等人,一看便看出对面露了怯,便趁机拱手问道:“是哪位英雄当面?小生乃是河南张顺,绰号‘擎天柱’,见过这位老英雄。”

  马守应好歹是一方贼头,杀人越货本是平常事,虽然心中有了惧意,亦不动神色还礼道:“不敢不敢,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你这位少年英雄面前我却是老了。我叫马守应,江湖人抬爱,称一声‘老回回’是也。多谢‘擎天柱’相助,如果日后有需要帮忙的,但请开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