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73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第90章 攻防

  也须怪不得张顺发怒,只因今年天旱,粮食产量大减。他从登封至洛阳一路行来,道路两旁多有饿死之辈。

  入了洛阳城,又多见百姓面有菜色,他已经隐隐约约感觉此事多少与福王有所牵扯。

  张顺本来出生豫西陈州,距离洛阳怕不是有六七百里,依旧有福王的耕地。这洛阳之地本来就是福王就藩之地,附近的耕地怕不是十层有七八成皆归福王府所有。

  见此贼子竟然如此嚣张,张顺也没了劝降的心思,便命令赵鲤子带人攻破府门,准备杀将进去。

  等到赵鲤子寻来圆木,准备让士卒抱起来撞击城门。只是没想到那照壁碍事,士卒施展不得。

  赵鲤子嫌弃这照壁阻拦,便欲使人推到了。结果三五十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得。

  张顺见此说道:“何须如此费劲,谁说要进王府偏生要走府门?义军火炮尚未来得及运来,这城中定然也有火炮火药等物,只需炸塌一处院子,不久可以攻进去了吗?”

  赵鲤子闻言也反应过来,连忙命令三十个士卒,分为三波去寻那城中军械库所在。

  过了半晌,那三十个士卒便扛着一副棺材兴高采烈的跑了回来。他们告诉赵鲤子,此地军械库里虽然没有火炮,但是好歹屯了不少火药,更兼有武器铠甲数千套。

  他们找到了火药,却没有器具可以盛放,便在附近棺材铺子抬了一口棺材,装满了火药抬了过来。

  赵鲤子闻言皱了皱眉头,不由呵斥道:“没有器具寻几个衣箱、衣柜便是,怎么生抬了口棺材过来?听起来却不吉利。”

  张顺前世深受唯物主义教育,倒不忌讳这些,便笑道:“好使便是,穷讲究什么?”

  赵鲤子见张顺并不恼怒,也便作罢,连忙命令士卒寻了铁锹,在附近墙角挖了一会儿,挖出来一条方形坑穴来。然后,才命令士卒将棺材放了进去,去炸那城墙。

  本来这些使用火药的手段,义军并不是特别擅长,好在张顺在卢氏、嵩县附近招募了数千矿工出身“毛葫芦”。

  他们往日为了开矿,多采用火药进行爆破,倒是深通这般技巧。

  赵鲤子依照一位老矿工的办法,将那一棺材半掩埋在墙角,然后远远的点燃了火线。

  不多时,只听见一声巨响,高大坚固的福王府围墙应声而破,被火药剧烈的爆炸炸出来一个一丈多宽的缺口。

  不待硝烟散去,赵鲤子大喝一声,便率领麾下的精锐冲了进去。

  赵鲤子刚冲进王府,挥散了眼前的部分硝烟,正好看到一队人马在面前乱作一团。

  他上前一枪搦死一人,高声喝道:“舜王起兵,本为百姓,降者不杀,顽抗者死。”

  结果这群人马哪里听得进去?见赵鲤子突入进来,顿时一哄而散。

  赵鲤子正要追上前去,却又有一对人马赶到,拼死抵住赵鲤子等人。

  这些人只有前排穿有铠甲,后排多是身着破破烂烂布衣。弓箭长矛似的也不怎么样,赵鲤子有信心能够片刻便杀散此辈。

  只是没想到,刚厮杀片刻。这帮人突然向左右散去,赵鲤子正待领兵追求,却见眼前摆了几门的虎蹲炮和大将军炮。

  你倒怎滴?原来张顺袭击这洛阳城,事发突然,官兵猝不及防,不得借助城墙防备。

  这城中的河南总兵王绍禹、兵备副使王胤昌两人当机立断,带领部分卫所兵取了武器火炮,便躲入到这福王府,以免福王为贼所辱。

  当他们听到义军在福王府北门望京门准备进攻的时候,早布下士卒火炮,准备一举击溃杀伤当前之敌。

  只是他们和赵鲤子一样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只道义军要从府门而来,只把兵马埋伏在府门左右,火炮摆放在府门之后。

  他们只待义军攻入门来,火炮俱发,杀伤义军,然后再发动伏兵,左右夹击,一举击溃当面之敌。

  只是那总兵王绍禹、兵备副使王胤昌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有能够算到有人会有门不走,反倒炸开城墙。

  赵鲤子用火药炸开之处,正是那兵备副使王胤昌伏兵所在。王胤昌等人猝不及防,当场被炸死砸伤了不少士卒,更是直接被炸懵了。

  所以赵鲤子趁机冲杀上去,轻轻松松便杀退了这股官兵。只是那王绍禹也趁机反应了过来,他见义军铠甲武器精良,武艺精湛,士气高昂,自度不能抵御。

  他一边命令士卒死命抵挡了上去,一边连忙命令士卒把火炮抬了过来,准备射击。

  幸好因为总兵王胤昌麾下都是没有经过太多训练的卫所兵,配合不甚严谨。

  等到赵鲤子等人看到面前的火炮之后,急忙向府外退却。而王绍禹见状连忙催促士卒点燃引线。

  只是这些士卒未曾释放过火炮,只是犹豫了半晌,才用火把一触火线,便逃的远远,生怕这火炮炸膛了。

  这一来二去,倒给义军了准备时间,等到官兵的火炮响起的时候,大多数士卒在赵鲤子带领下已经退出了王府,只有少数士卒遭到了火炮的霰弹的袭击。

  幸好士卒铠甲齐全,只有三五个人受了点伤,一两个人丢了性命罢了。

  等到火炮射击过后,赵鲤子又连忙带领士卒杀了进去,把那总兵王绍禹打的节节败退。

  好在兵备副使王胤昌本事也中规中矩,早已经趁机聚拢了败兵,再次支援过来。

  王府城墙缺口不大,赵鲤子等人被官兵三面围住,众人施展不开,只得再次退出王府。

  也怪不得赵鲤子难受,攻入王府的时候,为了防止意外情况被人一锅端,张顺特意命令每次分成小队发起进攻。

  上一次被官兵火炮威胁的时候,赵鲤子等人能够迅速撤离,也得益于此。若非如此,早已经变成前队欲退而不能退,后队欲进而不能进,乱作一团,被官兵一阵火炮杀伤甚众了。

  好在张顺也不甚着急,只等刘成、贺锦和贺一龙三人拿下诸城门,率兵四面围住,谅这福王也飞不出去。

  张顺这边老神在在,那边福王府里有一人却坐不住了,连忙对福王建议道:“殿下,情况紧急,还请及时发库银收买死士,以免王府为贼所破!”

  这福王膘肥体壮,如同一大坨肉泥一般堆在宝座上,面露难色的推脱道:“非是本王吝啬,只是小有小的难,大有大的难。我王府家大业大,要养活数万口人口,自己吃穿住用尚且不足,又如何有余粮与他?”

  “再说,这保境安民本来就是你们官员的职责,又与我王府何干也?”

第91章 降

  劝说福王这人姓吕名维祺,字介儒,号豫石。他家出身书香世家,学渊源,其父为河南府名儒吕孔学。

  吕维祺自幼习理学,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升吏部主事。

  只因得罪魏忠贤,不得不辞官还乡。直到崇祯元年,崇祯皇帝登基以后,提拔受阉党打压之人,他才得以复官,任南京兵部尚书。

  却又因“剿寇”不力,被罢官回乡,归居洛阳。此人在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颇有盛名。

  当张顺奇袭洛阳,攻下旺喜门的时候,此人正在洛阳城中。他听说了义军来袭,连忙通知河南总兵王绍禹和兵备副使王胤昌。

  吕维祺虽然也不知兵,好歹有过“剿匪经验”。虽然说只是失败的剿匪经验,但有总比没有强。他也知道城门失守,仅凭洛阳城内千余卫所兵,几乎毫无胜算。

  那河南总兵王绍禹和兵备副使王胤昌虽然才能不过中人,好歹也有几分领兵经验,便连忙建议退入福王府之中。

  一来可以借助福王府进行防御,二来也可以守护福王免遭贼人骚扰,三来也可以借助福王府的粮食财货收买人心,提振士卒士气。

  吕维祺闻言也道是好计策,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福王死到临头,居然还敢一毛不拔!

  其实这个倒怪不得福王白痴,虽然他确实也是个白痴。

  这福王本来乃是万历皇帝和最为宠幸的郑贵妃之子,为此万历皇帝也一门心思想把它立为太子。

  当初万历皇帝的王皇后没有儿子,王妃生长子朱常洛,郑妃生次子朱常洵。依据宗法,长子朱常洛为嫡长子,当立为太子。

  为此万历皇帝和朝臣斗争了十五年,先后逼退了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四位内阁首辅,涉及朝廷三百多位。

  万历皇帝先后罢官、解职、发配充军一百多人,依旧无法将朱常洵立为太子。只得无奈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

  朱常洵从小到大耳边都充满了各地官员对自己的反对之声,他对朝廷官员的观感可想而知。

  更何况根据大明制度,藩王就藩以后不允许随便离开王府,甚至到了大明中后期藩王常常终生不能踏出王府一步。

  靖江王朱约麒就曾经乔装打扮成道士,出了王府到街面上放风。结果他前脚刚出门,后脚就被当时皇帝知晓,差点连藩王封号都被革去了。

  这福王就藩以后,接替万历皇帝帝位的正是政敌朱常洛和其子孙。这福王哪里敢留把柄与他?

  他自然是如同一头肥猪一般,被大明王朝圈养这福王府里三十余载。

  福王对很多事情不敢想、不能想,也不愿想。他在王府之中,每日不过吃喝玩乐诸事。

  经历少了,这时间自然过的飞快,可是心智和经验却依旧停留在当初十五岁就藩之时。

  当吕维祺告诉他洛阳城陷落,王府外面来了一群悍匪的时候。出于对官员天然的反感心里,他第一反应就是:这些狗官无事不登三宝殿,又来糊弄与我。

  我大明海晏河清,一团和气,哪里有什么饥民悍匪呢?不过是欺我是圈养的藩王罢了。定是想在戏弄我完之后,再说与他人作笑谈,真是可恶!

  可怜这福王朱常洵哪里知晓,在这短短三十余载之间。他的父亲及兄弟侄子,乃至整个朱氏王室及天下官僚士绅,早已经把这大明的底子掏的干干净净了。

  大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大明,自然他福王也不是当年那个福王了。

  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闻言不由又惊又怒,他怎料福王竟然是这个态度。

  他刚刚得到河南总兵王绍禹的汇报:王府不足恃,福王不足守,若无金银财货激励士气,我恐怕福王府颠覆就在顷刻之间!

  吕维祺如何不知一旦王府被贼人攻下,是如何下场?他连忙苦口婆心的规劝道:“唇亡则齿寒,一旦士卒有变,我等皆为砧板上的鱼肉矣。王爷若是不信,且听一听外面的刀剑厮杀声和刚才的火药爆炸声!”

  福王朱常洵见他急了,自度识破了对方的计谋,愈发得意道:“本王虽然困在这王府已久,好歹也是从外面进来的。逢年过节,放个爆竹烟火;庙会赶集,表演个节目杂技也是有的,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吕维祺闻言如同当头被泼下来一盆凉水,气得浑身发抖,却也是虽有好言也难劝该死的鬼!

  这边吕维祺劝说福王失败,那边赵鲤子带领义军和已经把当面官兵打的节节败退了。

  这些卫所兵装备差,士气低落,初开始被总兵王绍禹和兵备副使王胤昌鼓动起来,还有几分战斗力。

  只是时间一久,不但没有把当面贼人逼退,反倒自己这边伤亡惨重,这些士卒便起了其他心思。

  打仗这种事情,关键时候就是靠的一股勇气。这边官兵没了必死之心,立刻便被赵鲤子带着义军打的节节败退。

  那河南总兵王绍禹一看事情不好,便心生退意。他拉着兵备副使王胤昌道:“兵非兵,将非将,王非王,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兵备副使王胤昌回复道:“除了尽力而为,又能怎么样呢?”言毕,王胤昌便披挂上了铠甲,带领十多个士卒冲了上去。

  赵鲤子与官兵激战多时,也不由气喘吁吁。正好看到有个军官模样的人冲了上来,他只好深吸一口气,又冲了上去,对上此人。

  兵备副使王胤昌也是习武之人,他刚和赵鲤子一交手,就发现对手滑不溜手,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赵鲤子虽然曾经被陈长梃评价为中人之资,那是他以自己为标准而言。其实赵鲤子出生在黄河岸边,自幼畅游于河中,练就一身好水性。

  这游泳最锻炼人的协调性,需要手臂、胸部、腰腹、臀部、腿部肌肉同时用力,和枪术中的整劲最为相似。

  那赵鲤子得授枪术以后,日夜习练,枪法一日千里。到如今,他也算得上一名枪法好手。

  两人刚交手两回合,赵鲤子寻了机会转身就走。那兵备副使王胤昌急忙追来,不曾想赵鲤子转身一枪砸下。

  王胤昌双手举枪便拦,结果没想到两枪相交,赵鲤子那枪没有砸实,反倒往前一钻正钻进王胤昌胸口。

  王胤昌虽然贵为兵备副使,其实铠甲质量并不是特别良好。赵鲤子这一枪有使上了全身力气,一下子便滑到铠甲缝隙扎了进去,正中王胤昌心脏。

  兵备副使王胤昌顿时瞪圆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赵鲤子。他似乎不敢相信这长枪本来是砸了下来,怎么就拦不住,反倒刺了进来?

  赵鲤子把枪一拽,那兵备副使王胤昌的心头血“噗”的一下溅了出来。他一口气上不来,便软倒在地上。

  赵鲤子也不去看他,只是高呼道:“敌将已死,还不速速投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1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3/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