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192节
小说作者:四代重奸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4 MB   上传时间:2024-03-24 12:48:58

  陈金斗闻言不由笑道:“李将军岂不闻‘一不做,二不休’的道理,既然杀了也就杀了。主公虽然仁义,却素来嫉恶如仇,回头将这寺里缴获的赃物分给主公一份也就罢了!”

  李际遇闻言不由欣喜道:“知我者,金斗也!悔当初早不听阁下之言。”

第131章 议事(下)

  话说李际遇血洗少林寺,杀散众僧人以后,就霸占了少林寺。

  少林寺千年名刹,竟毁于一旦。好在其积蓄多年,藏有粟米二万石,金银近三万多两,其余佛像金装及佛宝不计其数。

  李际遇亲自带领众人,毁坏佛像,剖开菩萨,将其金装所用黄铜、金箔一并剥下,熔铸成块,一并使人送往洛阳府。

  当时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正义正词严,想为洛阳白马寺讨回一个公道。

  结果张顺听到李际遇屠了少林寺,还送来铜铁各万余斤,不由大喜道:“这真是雪中送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吕维祺一听,也就急了,连忙问道:“那少林寺何罪,以致于此?”

  结果悟空连忙拿出来李际遇附带过来的书信,历数少林寺十二大罪状,一一读了。

  只把众人听到目瞪口呆,原来李际遇和陈金斗生怕张顺责罚,故意把有的没的,捕风捉影的,真的假的混杂在一起,凑足了十二大罪状,报于张顺。

  张顺沉默了半晌,这才看了悟空一番,低声问道:“悟空节哀顺变,我相信李际遇也未必是真心要毁灭少林……”

  “师傅你说什么呀?”悟空奇怪地问道,“他李际遇灭少林寺和我老孙有什么干系?”

  “啊?”张顺更加奇怪的反问道,“你不就是少林寺出身吗?”

  “师傅糊涂了,俺老孙本是天生地养,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和那少林寺有何干系?”悟空嬉笑道,“只是原本少林寺一老僧与我有恩,我已经报尽了,他也去往极乐去了,俺老孙凡尘俗事早已了断!”

  “更何况他们勾来了‘女妖精’也不给俺老孙享用,捉来了‘女菩萨’也只让俺老孙在门外警戒,俺老孙又岂能包庇与他?”

  张顺一听,这悟空话里有话啊!感情往日我在房里风流快活,这厮倒有几分不满了!

  他连忙许诺道:“悟空,勿扰!若是他日你遇到与你有缘之人,为师自会替你说一桩亲事!”

  “好说,好说!”悟空闻言不由大喜,连忙应道,“到时候还得劳师傅大驾!”

  吕维祺听了半天,虽然这两人的关系他听的一头雾水,好歹知晓了这几个悍匪感情是栽赃了几个罪名,就把天下千年古刹给屠了!

  他顿时不由打了个激灵,再也不敢替白马寺说情了。若是惹恼了这几个悍匪,自己身死不足惜,万一白马寺也被屠了,那岂不是天大的罪孽?

  张顺应了悟空之后,这才想起来还把吕维祺晾在哪里。此人虽然喜欢和自己对着干,多少也有几分公心,张顺倒不愿意责怪他。

  于是,他便问道:“刚才吕先生欲言白马寺何事?不意有别事耽搁,怠慢了先生!”

  吕维祺闻言大惊,连忙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应道:“不敢烦劳舜王,此事处理已毕,想必全城百姓定会感谢舜王的恩德!”

  张顺想了想,发现倒是有个清闲的职务适合此人,便笑道:“吕先生不必拘束,如今义军初次掌管城池,难免有粗暴之处。我欲任命吕先生为督查,专门督查城中不法之事,不知吕先生意下如何?”

  大明朝廷本就设有御史之职,专门监察地方。只是如今张顺只是给自己取了一个“舜王”的诨号,半作绰号,半作王位使用。

  若是他任命御史倒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之处,于是他干脆令创了一个督查之职,权作御史使用。

  吕维祺倒也有几分傲气,只要你舜王敢任命,我吕维祺就敢接受!他不由笑道:“吕某素来刚正不阿,恐怕日后多有得罪之处!”

  张顺颇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笑道:“自古谏臣无过于魏征,卿愿为魏郑公,我何不如唐太宗耶?”

  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闻言一肚子嘛麦皮: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不过,张顺这一手不但抬了吕维祺,也抬了自己,吕维祺无话可说,只好诚惶诚恐的应道:“吕某何德何能,敢以魏郑公以自比?”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你张顺何德何能,敢以唐太宗以自比?”。不过,张顺脸皮厚,只当听不懂,反倒笑道:“吕先生不要妄自菲薄!自古以来,从其上,则得其中;从其中,则得其下。”

  “为人臣者,当以名臣忠臣以自戒,砥砺品性。万万不可,效法蔡京、秦桧之流,遗臭万年!”

  吕维祺闻言更郁闷了,依照他的性子,本想来一句“我非汝臣,汝非吾君,舜王何来此言?”

  只是他思来想去,觉得此言一出,恐怕福王就要小命不保了。此非人臣所为,只好低声应了句,嗫喏着退下了!

  张顺见诸事应对完毕,便高声问道:“如今我军已经占据洛阳城,加紧城池修备之事,不知诸位还有何策以教我?”

  张慎言见众人皆不言语,才站起来说道:“自古以来,洛阳号为险要,素有‘洛阳八关’守卫。”

  “哪八关?分别是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大关。”

  “至今千百年未用,皆以废弃。如今义军想要修复,亦非顷刻间可得。”

  “如今义军东据登封,北拒孟津,其中轘辕、孟津和小平津三关无须理会。只有西面的函谷关,南面的伊阙、广成、大谷三关,东北的旋门关三处尚无守御。还请主公细思量之!”

  张顺闻言不由有几分苦笑,洛阳盆地虽好,奈何八面漏风。自己麾下人马虽然也不算少,奈何依旧不能面面俱到。

  思量了半天,张顺这才笑道:“西面函谷关暂且勿忧,‘闯王’、‘闯将’、‘活曹操’等人亦非等闲,早把陕西闹得天翻地覆,官兵暂时无力东出!”

  “东北旋门关虽然紧要,豫东却有任辰作乱,李际遇牵制,朝廷若果然敢派大军前来,我率众据于前,彼辈率众扰其后,官兵必定不战必败!”

  “唯今我所忧虑者,唯有城南耳!伊阙横断伊水,横跨龙门和香山二山,我素闻之险要。只是如今无关可守,为之奈何?”

第132章 粮饷

  曹变蛟见张顺议来议去,自己却插不上话,心道:“我本是个武夫,终究还是要领兵打仗。若是做个文房先生,岂不是让故人笑掉大牙!”

  于是,曹变蛟连忙站出来说道:“将军勿忧,只需精兵五百,我定将此地守御的固若金汤!”

  张顺见曹变蛟站出来不由大喜,他原本就是计划让此人出征,纳了投名状。

  如若不然,此人回头再寻得曹文诏回营,自己就只能徒呼奈何了!

  张顺便笑道:“小曹将军果然好气魄,只是如今城中士卒各有布置,不能给予你如此多人马。”

  “我欲将原本被俘虏的二百家丁,释放出来,继续与你带领。另外我再拨付五百‘毛葫芦’,让你一并率领。你与我前往嵩县,试探进攻嵩县县城。”

  “若是果然能够占据嵩县,你便维持城中秩序,待我派遣将领驻守。若是嵩县不能取,则退守伊阙,在伊阙建立营地。西防商洛,东防汝、颍,以免官兵趁隙攻来!”

  曹变蛟闻言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失落。惊喜的是他带出来的那些家丁,大部分都要回到自己麾下;失落的是,除了这二百家丁以外,张顺居然抠门的只给自己五百‘毛葫芦’!

  曹变蛟不由不开心地抱怨道:“舜王能够释放我麾下的家丁,曹某感激不尽。只是那皇帝还不饿差兵,舜王不给发饷也就罢了,怎么军粮也不提供?”

  “只给我五百个毛葫芦。我们都是大肚汉,也就一顿饭都吃完了,能当得了什么?”

  众人闻言一愣,不由哄堂大笑,甚至连那吕维祺都被自己的口水呛着了。

  曹变蛟莫名其妙,若说众人在嘲讽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大家看起来倒没有什么恶意。

  若说众人没有嘲笑自己,曹变蛟又没那么傻。他不由有些恼羞成怒地质问道:“你们笑什么?欺我刀不利不成!”

  张慎言解释道:“曹将军误会了,主公所言‘毛葫芦’,乃是豫西的‘毛葫芦’兵。只因彼辈所用翻毛箭囊如同毛葫芦一般,故而被人称为‘毛葫芦’。”

  “在我们主公麾下,别的不敢说,好歹粮食还是够吃。之前因为义军手头紧迫,倒没有什么军饷。前番手头宽裕了些许,士卒各有赏赐,差不多可抵做军饷。”

  “更何况,前番孟津之战以后,赏赐、军饷皆有发放。普通士卒月饷一两纹银,武器铠甲皆有义统一发放。”

  曹文诏麾下家丁皆食双饷,甚至有个别武艺高强、特别亲厚之辈能食三饷。

  明末边军“月粮”在一两一钱至二两五钱不等,只要看士卒精锐程度和作战距离而定。除此之外,刚刚招募的时候,尚要支付安家银子十余两不等。

  粗略看来,好像张顺麾下士卒待遇远低于官兵,其实不然。

  由于明末以来,朝廷财政入不敷出,拖欠粮饷严重,多数边镇拖欠粮饷一年以上,甚至还有超过两年的。

  而张顺粮饷赏赐皆为足额发放,再加上军粮一体由义军统一供给,虽然名义收入稍逊,而实际待遇却更胜边镇士卒。

  人终究是血肉之躯,食饱饭足方有力气。大明边镇虽然精锐,一来兵额不足,武将喝兵血严重;二来武将领一群家丁外加几千乞丐兵,岂有战心?

  像曹变蛟的叔叔曹文诏之所以号称敢战,就是因为喝兵血较少,并且把战功所得赏赐多用来养家丁精锐,故而实力更胜其他边镇总兵。

  曹变蛟听闻张慎言讲述,倒是颇为满意。虽然他也想让麾下家丁继续吃双饷甚至三饷,但是如今是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哪里敢提什么要求?

  他听说张顺还拨付给自己五百“毛葫芦”,倒是颇为满足,便领命去了,办理接收麾下家丁和“毛葫芦”事宜。

  等到曹变蛟刚走,张顺便说道:“自古以来,喝兵血之事屡禁不止。朝廷白白花费银两,却依旧严重影响士卒战力。红娘子你掌管财货,不知有何看法?”

  红娘子一愣,心道:我执掌钱财以来,一切皆依照旧例。当家的如今问起我来,想必是另有想法。

  她思量了片刻,试探着说道:“历来喝兵血,不过钱财经过主官之手罢了。若想杜绝此事倒也简单,只需单独发放到士卒之手便是。只是如此一来,不便于主官掌管兵马。”

  张顺闻言倒是意外的看了红娘子一眼,他只道自己从后世学来的研究结果,别人不知。

  不曾想红娘子只用片刻便想的分明,便笑道:“此时易耳,我有三策,既能够保证士卒战斗力,又能保证粮饷足额发放。”

  “一曰:后勤,执掌士卒粮饷事宜。二曰:军校,专门为军队教授什长、伯长和参谋;三曰:参谋,掌管军事幕僚之事。”

  “而主将专管训练、作战之事,执掌一切生杀大权。战时姑且不问,平日主管只发放士卒‘饷票’,由士卒自行前往后勤处兑换军饷。娘子以为如何?”

  红娘子闻言哪里还不知道张顺早有定计,连忙笑道:“当家言之有理,只是这许多事何人执掌?”

  张顺便道:“如今义军人手缺乏,后勤之时还请娘子一并掌管。等回头有了合适人选,再另行任命不迟。”

  “之前张三百、萧擒虎和马英娘多有涉及练兵之事。如今张三百和萧擒虎皆执掌兵马,不便脱身。我意属马英娘,不知娘子以为如何?”

  红娘子闻言不由一愣,心道:感情你在这里埋伏着呢,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不过,她也不急着表态,只是打哈哈道:“此事一会儿大家一起商议便是,只是那参谋之事又当如何?”

  “之前那嵩县徐全和孙承宗等人投靠与我,此辈皆是读书人,我便把他们安在身边充当幕僚,如今也颇识幕僚之事。此次曹变蛟出战,我欲派遣此人作为参谋,试行一番,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这才明白,张顺说是参谋,其实是派遣了监军。众人一想,那曹变蛟新降之辈,若是无监军监督,反倒不应当。于是,纷纷点头称是。

第133章 下嵩县

  当张顺找到马英娘的时候,高一志正在纠缠马英娘。他不由脸色一黑,连忙跑了过去呵斥道:“你这洋鬼子作甚?无端纠缠女士,可不是绅士所为!”

  高一志见是“杀人魔鬼”张顺,连忙用他那怪异的口音解释道:“不不不,你误会了,我只是向这位女士宣传一下我们天教。中西无二天,则无二天主……”

  高一志刚刚说了一半,张顺便粗暴的打断道:“我中国人,敬天法祖,别无二志。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岂有天主乎?此言大谬,我不取也!”

  高一志汉文水平有限,张顺一通用典,把他说的哑口无言,不知所云,他只好尴尬的退去了。

  “吃醋了?”马英娘开心地问道,“虽然我对这个劳什子天教不感兴趣,你也太疑神疑鬼了吧?”

  张顺闻言左顾而言他,反而问道:“我与你的手铳还在吗?”

  “在啊?”马英娘知张顺转移话题的意思,只是心中高兴,也便顺着他来了。

  却哪里想到张顺兀自暗中嘀咕道:“你已经有了手枪,若是再当了修女,回头又为我做了校长,岂不就是传说中的‘圣枪修女’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1页  当前第1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9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